答案及解析
1-5CDBCB 6-10CDDCA 11-15DBABD 16-18CDB
1.【答案】C
【解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生物的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选择、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通过漫长共同进行形成生物多样性。
【详解】A、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A错误;
B、人类和病原菌之间存在共同进化,B错误;
C、中国科学家发现小檗碱能够治疗耐药性病原菌,说明小檗碱可能对病原菌再次产生选择作用,C正确;
D、抗感染药物不会导致细菌发生抗药性突变,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由2个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称为二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糖类可以大量转化形成脂肪。
【详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而不是钾离子,钾离子是 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A错误;
B、该饮料中不含有脂肪,但含有的糖类物质可以转化形成脂肪,所以大量饮用也会导致肥胖,B错误;
C、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比平时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需要补充糖类,蔗糖等糖类分解成葡萄糖后可以被细胞吸收,并用来提供能量,C错误;
D、汗液中不光有水,还有尿素和无机盐,出汗的过程中不仅丢失水分,还丢失了无机盐,因此补充水分的同时,还需要补充无机盐,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详解】A、形成脑水肿时,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脑脊液增加,因此水的扩散路径为:血浆→脑脊液,A错误;
B、脑细胞生活在脑脊液中,脑脊液属于神经细胞之间的液体,因此,脑脊液和组织液的物质组成相近,B正确;
C、脑脊液作为细胞外液,其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激素等,但DNA聚合酶不会在其中存在,C错误;
D、氧气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因此顺着氧气运输方向,氧气浓度逐渐降低,因此缺氧条件下,各部位氧气浓度由高到低是:血浆>脑脊液>神经细胞,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不仅依赖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液体环境不属于内环境。
【详解】A、胰岛B细胞要从内环境获得营养和O2,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平衡的作用,故其产生的胰岛素又维持内环境血糖相对稳定,A正确;
B、肝细胞利用从组织液获得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又能把细胞产生的有毒物质分解掉,都说明细胞不仅依赖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正确;
C、唾液不属于内环境,不能说明细胞不仅依赖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错误;
D、效应B细胞从内环境中获取氨基酸合成抗体,又将抗体分泌到内环境中抵御病原体入侵,进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正确。
故选C。
5.【答案】B
【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液体疗法的目的是恢复或维持患者正常的体液容量、成分和理化特性,A正确;
B、5%葡萄糖溶液与血浆的渗透压大致相同,若葡萄糖大量消耗会导致患者的渗透压下降,B错误;
C、特殊情况下如低血糖时,使萄糖溶液可以满足患者的能量供应,缓解低血糖,C正确;
D、NaHCO3溶液可以调节血浆pH值,能与细胞外液中的酸性物质如乳酸反应,因此治疗酸中毒时,5%NaHCO3溶液能直接起到改善患者血浆pH作用,D正确。
故选B。
6.【答案】C
【解析】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调节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包括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体内有轻微病原体感染时,白细胞数量增多,属于机体免疫系统正常工作,A错误;
B、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明显加强是机体通过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B错误;
C、到青藏高原后出现头晕、乏力、血压升高是因为缺氧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C正确;
D、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会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该激素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能力增强,进而导致尿量减少,这是正常的水盐平衡调节过程,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和种间互助都可以是物种之间共同进化的方式,A错误;
B、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B错误;
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会发生进化,但是要出现生殖隔离,才会形成新物种,C错误;
D、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隐性性状的表现型频率是0.64,因此隐性性状的基因频率为0.8,显性性状的基因频率为0.2,该种群在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是2×0.8×0.2=0.32,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有:机体从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机体细胞分泌的物质如激素、分泌蛋白等;氧气、二氧化碳。
【详解】A、葡萄糖属于单糖,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人体的血浆中可以出现葡萄糖,A错误;
B、浮肿、手足抽搐都是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但贫血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其原因是血红蛋白或细胞数量偏少引起的,B错误;
C、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葡萄糖需要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分解 ,C错误;
D、内环境是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媒介,体内细胞一般都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A错误;
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B错误;
根据题干可知,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口器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10.【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内有细胞核。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冲动。
【详解】①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①正确;
②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辅助(主要有营养、修复、支持和保护)作用,二者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②正确;
③神经元一般包含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细胞体内有细胞核,③正确;
④神经元的长轴突及其髓鞘形成神经纤维,④错误;
⑤多数神经元有一个长的轴突和多个短的树突,⑤错误。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细胞内液,b表示组织液,c表示淋巴,d表示血浆。
【详解】A、b表示组织液,c表示淋巴,d表示血浆,b、c、d表示细胞外液,占体液1/3,成分存在差异,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较多,A错误;
B、b、c、d的渗透压90%以上均来自Na+和Cl-,B错误;
C、b是组织液,绝大部分渗入d血浆,少部分渗入c淋巴,C错误;
D、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不能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b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动物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膨胀,甚至会发生细胞吸水涨破,所以羊羔在蒸馏水中不会存活,A正确;
B、如果羔羊一段时间内氧气供应不足,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羔羊缺氧后也不会立即死亡,B错误;
C、羊羔通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可通过自身的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C正确;
D、如果营养输入的葡萄糖含量过高,则羔羊的胰岛素分泌量可能会增加,D正确。
故选B。
13.【答案】C
C 解析 维多利亚湖中不同丽鱼属于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因此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性选择决定了丽鱼颌部结构和体表特征形成的方向,B错误。
14.【答案】B
【解析】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每个反射都有各自的反射弧。反射活动一般过程如下: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引起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形式沿传入神经传至中枢,中枢对传入信息加以整合处理,而后发出信号沿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从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反射被分成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生理性反射和病理性反射。
【详解】A、患者能进食时,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则会使吸收的氨基酸增加,进一步导致氨基酸的代谢障碍,出现组织水肿,A错误;
B、正常的氨基酸代谢产生尿素,有利于通过尿液排出,因此静脉输入有利于尿液产生的药物,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B正确;
C、患者由于谷氨酰胺增多,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所以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C错误;
D、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的神经元比经过缩手反射的神经元少,膝跳反射只有两个神经元参与,D错误。
故选B。
15【答案】D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详解】A、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
B、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脑包括大脑、小脑、下丘脑、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B错误;
C、身体运动并不完全受意识支配,如寒冷刺激下不自主的颤栗,C错误;
D、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可以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等,其对呼吸的调节离不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D正确。
故选D。
16.【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反射弧的构成及作用,要求考生从题目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题图中反射弧的组成: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⑥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脊髓中分灰质和白质,白质在外,连接传入神经和大脑;灰质在内,连接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详解】腰椎部受外伤,此处有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低级神经中枢(脊髓);有感觉,说明传入神经正常,右侧下肢运动障碍,可能传入神经和脊髓受损伤,大脑的躯体运动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支配下肢运动需要低级神经中枢脊髓的配合,由题意可知下肢是正常的,所以效应器没问题。
“有感觉”说明①感受器和②传入神经正常,“下肢运动障碍”,说明⑥效应器是下肢肌肉,而伤在腰部,下肢肌肉未损伤,说明⑥效应器没损伤,冲动从传入神经进入神经中枢后,先进入白质,再传到大脑,这样就会有感觉,然后经信号处理后经灰质传出到达效应器,如果受伤的地方在灰质,则会出现有感觉无效应的现象,所以连接传出神经的神经中枢腹部侧④可能受伤,故选C④⑤受损。
17.【答案】D
【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A、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A正确,
B、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脑神经和脊神经中有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出神经中有内脏运动神经,而内脏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统,B正确;
C、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C正确;
D、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扩张加强,肺通气量加大,D错误。
故选D。
18【答案】B
【解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曲线。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使乳酸含量增加;BC段下降是由于乳酸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
【详解】A、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所致,A错误;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能运输更多的氧气,B正确;
C、AB段上升的原因是人体组织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此过程中不是只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在BC段,乳酸与NaHCO3反应,D错误。
故选B。
19【答案】
(1)突变 基因重组
(2)自然选择学说 生殖
(3)遗传(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顺序不限)
(4)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
20【答案】
(1)乙、丙 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Ⅰ】循环系统 【Ⅳ】泌尿系统 【Ⅴ】皮肤
(3) 线粒体内膜/线粒体
(4)协助扩散
(5)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阳离子主要是(答案合理即可)
21【答案】
(1)感受器 突触
(2)外负内正
(3)树突 细胞体
(4)胞吐 ① 兴奋或抑制
(5)线粒体
22【答案】
(1)交感 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 神经调节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TSH)
分级调节 慢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高二9月月考
5.液体疗法是指通过补充或限制某些液体以维持机体体液平衡的治疗方法,嗡床上,常用5%葡西塘溶液、,
生物试题
10%葡奇糖溶液、5%NHCO,溶液等进行输液治疗。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75分钟
A.液体疗法的目的是恢复或维持奥者正常的体液容量、成分和理化特性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B。注射%箱萄就溶液后,若葡萄黏大量消耗会导致患者的潮透压升高
!.随着抗感柒药物的预防性使用,甚至滥用,病原茵多药耐药问恩日益严重,这又进一步加刷了$染性疾病治
C特嫉情沉下如低血糖时,使用1%布萄糖溶液丰要为思者提供能量
疗的难度。中固科学家发现小架碱能够治疗耐药性病原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D.治疗酸中毒时,5%NaHCO,溶液能起到政善忠岩血浆作用
A,耐药病原齿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6.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B.人类和病原苗之问不存在共同进化
九体内有轻微病原体感染时,白细甩数量增多已.人屏息一段时问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C.小壤限可能对病愿茵再次产生选择作用
C.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朵、乏力、血压升高D.饮食过成,导致细胞外液漫透压升高,尿显减少
D.抗感染药物导致病随发生了抗药性的突变
7.下列有关遭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2,运动员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往往不是饮用清水,而是饮用含有特定成分的“功能做料”,下表为某功能饮
A:物种之间的共问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料的主要成分表,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在一个种秫基因库中,来个基因型占全部基因型的比宰,叫做基因频率
成分
质量浓度/gL
成分
度量浓度/gL
C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木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蓝材
30
氯化钾
0.1
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其他糖类
10
磷酸二氢销
0.1
D.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独
柠檬钠
10
磷酸氢二钠
0.1
代后杂合子a的频率是0.2
氯化钠
0.1
碳酸氢钠
0.1
8.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饮料中含有的钠离子和钾离子,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的主要成分
A.人体的血浆中不可能出现淀粉、旋糖、葡苗糖等物质
卫.由于该饮料中不含有脂肪,所以大量饮用不会导致肥脾
B.浮种、手足抽搐、贫血症都是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
C.制烈运动消耗了大量能量,蔗等糖类可直接进入人体细胞补充能源
C,血浆中的葡萄糖可被肌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分解,从面雏持机体能量供给
D.大量出汗不仅丧失了水分,也丧失了盐分,所以功能饮料既含水也含无机盐
D.体内细胞一般都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缺红条件下,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店脊液增加形成脑水肿:同时细胞被饰泵功能难码,导致细胞内N”
9.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钜,花距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域在吸食花密
堆积,维而水分聚集形成脑细胞肿胀。由以上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送水肿时,水的扩散路径为:脑细胞→越将液→血浆
A娥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更变异的方向
B.花距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花距
口器
日.店细胞生活在脑脊液中,脑脊液和组织液的物质组成相近
C.脑脊液含有葡萄糖、氨基酸、藏素和DNA聚合酶等物质
C.口器与花距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块氧条件下,各部位氧气浓度由高到低是:神经细胞>脑脊液>血浆
D.城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盛长
4。细胞不仅依赖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下列现象不能说明该结论的是(
10.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达,正确的是()
几胰岛B细胞要从内环境获得营养和O,,产生的胰岛素又维持内环境血糖相对稳定
①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B肝细胞利用从组织液获得的氨基酸合成蛋白历,又能托细胞产生的有#物质分解掉
②神经胶质细抱对神经元有轴助作用,二者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乒液腺细咆分泌的哇液促进淀粉水解,淀粉水解后的而面韬又能被睡液腺知胞利用
③神经元一般包含细胞体、树突和抽突三部分
D.效应B细跑从内环境中获取氨基酸合成抗体,又将抗体分池到内环境中抵御病原体入侵
④神经元的长抽突称为神经纤维
⑤多数棉经元有一个树突和多个轴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