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27 13:1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第1课时 温度
课题 温度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中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数的认识范畴。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的知识,并有了一定的数感,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负数的学习。掌握好这一内容,为学生下节课学习用正负数表示相反的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中的第一课。它是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分数以及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每天气温的变化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因此,教材通过天气预报图介绍北京等地的温度,使学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教学时,应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生活中的温度,了解零上的温度和零下的温度,并能够比较温度的高低,尤其是零下温度的比较。因为该节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准确的掌握本节的重难点。
教学策略 由于每天气温的变化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时,应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地进行探究。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8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上的温度,会用正负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能在具体情境当中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读写温度。
教学难点 学生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出示情境图 这是——小明同学一家,最近小明爸爸公司放假,他准备带小明出去旅游,大家说旅游之前都要准备些什么? 生1:我觉得他们应该准备衣服和事物。 师:对啊,他们忙着准备行李,衣服,可是他们不知道要带什么衣服,这可把他们难住了。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1:看天气预报啊,了解一下温度。 师:真聪明,天气的热冷与温度有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温度。 板书课题:温度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师:小明一家准备在这几个城市(漠河、北京、山西、拉萨、台北),选择一个地方去旅游。这几个城市所在的位置不同,温度也不同,现在咱们看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温度。 1.认识温度单位 师:刚才在听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温度的单位怎么读? 摄氏度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 先在左上角画一个小圈,然后写一个大写的C 板书 : 读作:摄氏度 写作:℃ 师:说一说,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 生1:最高气温5℃,最低气温零下2℃ 认识0℃ 生2:这里的零下是什么意思呢? 师:科学家把水结冰时的温度定为0℃。读作:0摄氏度。 0℃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读写温度 师:想一想,你知道怎么表示零下2℃和5℃吗 生1:用温度计表示。 我们常见的温度计有这些。 生1:发烧的时候,妈妈就用温度计来帮我测量。温度计中有水银,用红色表示,水银到哪里温度就是多少。 生1:0刻度线表示0℃。5℃在0刻度线上面;零下2℃在0刻度线下面。 生2:我是画图表示的。 生2:用上升箭头和下降箭头来分别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生2:这样表示气温为5℃。 生2:这样表示气温为零下2℃。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直接用正负号表示。 生3:像加号一样的叫正号,“+”表示零上温度。 生3:像减号一样的叫负号,“-”表示零下温度。 师:大家预习的效果可真棒啊。那现在我们来总结以下刚才同学说的。 师:常见的温度计有很多数字刻度,叫做温度刻度。0刻度表示0摄氏度。刻度线是一条分界线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分隔开来。0刻度以上的表示零上温度,0刻度以下的表示零下温度。越往上表示温度越高,相反,越往下表示温度越低。 20-30之间平均分成10小格,每一小格表示1℃。红色表示水银,到哪里温度就是多少。 现在显示0刻度以上,多了5小格吗,就是零上5℃。写作: +5℃或5℃,(生活中了方便“+”可以省略)读作:零上五摄氏度或正五摄氏度。表示比0摄氏度高5摄氏度。 现在显示0刻度以下2小格吗,就是零下2℃。写作: -2℃,读作:零下二摄氏度或负二摄氏度。表示比0摄氏度低2摄氏度。 4.练习 师:在下图中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可以按下暂停键,自己在书上标一标,。 北京-漠河-西安-台北-拉萨 师:你标出的对吗?真棒。那接下来快速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吧。看看你掌握的怎么样。 师:说一说,哪个温度最低?你是怎么想的? 生1:在温度计上找一找。 零下温度,距离0℃越远,温度就越低。 生2:零下2℃比0℃,低2℃。零下4℃比0℃,低4℃。零下17℃比0℃,低17℃。2.零下温度,数值越大,温度反而越低。 师:小练习,快速回答下面哪个温度高! 师:大家可真厉害。那你通过这样的比较,有什么发现呢? 生:零上温度高低的比较,数字越大,温度越高 零下温度高低的比较,数字越大,温度越低 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比较,零上温度 > 0℃ > 零下温度
三、达标检测 师:同学们学习了刚才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呢?我来考考你,做几道习题来检测一下吧!
出示题目: 1.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 师:刻度之间距离比较近,要看仔细哦。 请按下暂停键,在写一写吧。 4.说一说,-5℃和-20℃哪个温度低? 在温度计上表示,-5℃在0℃下5格,-20℃在0℃下20格。零下温度,距离0℃越远温度越低,所以-20℃温度更低。 5.下图是某一天几个城市的最低气温,看图回答问题。 零上温度 > 零下温度,所以5℃>-2℃ 0℃ > 零下温度,所以-2℃<0℃ 零下温度高低的比较,数字越大,温度越低 ,所以-8℃小于-2℃ 把4个城市的气温从高到低排列出来,5℃>0 ℃>- 2℃>- 8℃ ,将温度对照城市名称,排列为上海>青岛>天津>长春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温度,知道了零上温度以及零下温度的读法和写法,知道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学会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 生活中表示温度时,我们一般在温度前加上“+”和“-”来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写零下温度的时候,一定要在数字前面加“-”;而表示零上温度时,“+”可以写也可以省略。
五、课后作业 同学们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六、教学板书 温度 读作:摄氏度 写作:℃ —2℃ 零下二摄氏度,表示比0℃低2℃,读作:负二摄氏度 +5℃ 零上五摄氏度,表示比0℃高5℃,读作:正五摄氏度
七、教学反思 节课学习了温度,并且学会了零上温度以及零下温度的读法和写法,并且借助了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学会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基本上所有教学目标都涵盖到了。 优点:抽象知识直观化 在师生一同认识了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之后,将教材上呈现的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0分界点。借助了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高低能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辨别温度的高低,为学生搭好一层阶梯,把数学知识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并非常透彻地给予学生认识和使用温度计的机会,使难点迎刃而解。 缺点:趣味性太低 本节课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操作性强,应多结合生活常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一味讲授,缺少趣味性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进措施: 可增加操作性教学措施。尝试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温度计上拨出零上和零下温度让学生动手操作,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观察、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感悟到:在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的温度则用负数表示。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第2课时 正负数
课题 正负数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正负数》一课中,教材通过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0的特殊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较好基础。
学情分析 在上一节课《温度》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可以在数的前面加“+”和“-”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而且也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例为素材,从中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才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学生初识正负数,对正负数读写的指导、练习,对正负数意义的引导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早已知道0表示什么都没有,但在本节课中,0却是一个表示分界、基准的数,这与学生以前的认知有所不同,因此“了解0的内涵,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课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但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很重要,我认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负数,无论知识的积累还是认知水平,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生动呈现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活动时,科学选用教材中“收支记录表、比赛记录表、乘电梯”等教学资源,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巧妙地创设了智力问答的教学情境引导同学们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兴致勃勃地感受、了解正负数。 2.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86页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并能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习成功的收获与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出示视频 利用上节课小明一家出去游玩,去了拉萨游玩,领略到了美景,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小明一家去了拉萨旅游,回来拍摄了美丽的风景,小明说看到了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拉玛峰,非常兴奋,下次旅游准备去新疆看中国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出示吐鲁番盆地图片 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关于正负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正负数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相反意义的量 师: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86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 出示吐鲁番盆地和珠穆拉玛峰对比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上节课的知识记录下它们的高度吗 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0℃为界线,在0上方的数,前边可以加上“+”,在0下方的数,前面加“-”。利用同样的思维,把海平面当做分界线,珠穆拉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86米,记作+8848.86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师:你回答的可真仔细啊,上节课的内容掌握的非常扎实。 师:那同学们,再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出示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 师:说一说每个数前的“+”或“-”表示的意义, 第一幅图 生:“+10分”表示答对了得10分,“-10分”表示答错了扣10分。 师:答对和答错具有相反的意思 第二幅图 爱心超市3月份赢利16900元, 师:-127元表示什么意义 生:“-127元”表示不仅没有盈利,而且亏损了127元。 师:盈利和亏损具有相反的意思 第三幅图 师:存折图中,如果取出200元钱,存折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生:在支出或存入栏中会显示-200,在结余栏中,会显示75.83。 师:存入和支出具有相反的意思 师:从上面的几个例子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用“+”“-”可以帮助我们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正数负数与0 师:像10,200,8848.86,…都是正数,可以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10,+200,+8848.86。“+”可以省略。 师:像-155,-127,-1000,-10.93,…都是负数。“-”不可以省略 生:“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在现实生活中,“0”不仅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基准”,0表示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我们就可以这样说,正数就是比0大的数,负数就是比0小的数。 师:像-10,0,200,…都是整数。 师:思考一下,分数和小数也有正、负数吗 师:分数和小数也有正、负数。你能说出几个正负数吗 生:+2.5元,-1/2,-10,…… 分类 师:我们现在来整理分分类。 师:大于0 的是正数,小于0的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总结起来就是说有正数比0大,所有负数比0小。 这些数既是正数又是整数,我们可以叫正整数, 这些数既是负数又是整数,我们可以叫负整数, 正整数+负整数=整数 4.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师:出示图片,结合图片说一说图中正负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生:表示楼层时,6表示地上6层,-2表示地下2层。 生:+和—相反,顺风和逆风具有相反意义,所以-1.5米/秒表示逆风1.5米/秒。
三、达标检测 师:同学们学习了刚才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呢?我来考考你,做几道习题来检测一下吧!
出示题目: 师:正号可以省略,负号不可以省略。 师:如果规定正数所表示的数量后,与其相反意义的数量就可以用负数来表示。 师:淘气班同学跳绳成绩平均每分80下,笑笑79下,比80少1,记作-1。淘气跳了80下,和平均成绩相差0 ,记作0。奇思跳了72下, 比平均成绩80少8,记作-8。妙想跳了91下, 比平均成绩80多11, ,记作+11。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 (学生反馈)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正负数表示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负数前面的“-”不可省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生2:我知道了正整数、0、负整数都是整数。分数和小数都有正、负数。
五、课后作业 同学们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六、教学板书 正负数 像+10,+200,+8848.86,…都是正数。(“+”可以省略) 像-1000,-500,-127,…都是负数。(“-”不可以省略)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像200,78,…都是正整数。 像-10,-105,…都是负整数。
七、教学反思 为了新旧知识点的自然衔接,课前设计相关知识的复习活动,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顺势过渡到新授的环节。 首先观察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图片,理解以海平面为基准的意思,分别记录它们的高度,由师生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总结出正负数的表示方法,紧接着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初步体会正负数表示一组意义相反的量,最后,小组讨论说一说其他三幅图表示的意思,进一步理解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不同,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优点: 教学中以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例为素材,从中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足: 正、负数的教学生活情境比较单一,还应该适度拓展,丰富学生对正、负数的感性认识。 改进措施: 在教学中,应多多引导学生广泛举例,初步明确正、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时,学生对正、负数集合的认识是浅显的、体验是感性的。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讨论:用圆圈把所有的负数或正数都圈起来,要不要把省略号也圈进去呢 简单而又巧妙的设问给学生创造了体验的机会。通过小小的省略号充分体现了无限的观念、集合的思想,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