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同步练习)(含解析)-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同步练习)(含解析)-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27 17:4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同步练习)-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一、选择题
1.关于地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板块的中心地带是地震的高发地区
B.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核圈层
C.目前人们已经可以精确预测地震发生
D.地球内部运动有可能导致地震
2.当遇到地震时,下列自救方法合理的是 ( )。
A.在窗户口呼救 B.坐电梯下楼 C.快速躲到墙角
3.地震模拟实验中,盒子里的泥土用来模拟( )。
A.岩浆 B.盆地 C.岩层 D.山地
4.地震给地表带来的危害不可能有( )。
A.山体滑坡 B.道路损毁 C.形成堰塞湖 D.形成火山灰
5.当发生地震时,下面做法合理的是( )。
A.尽量多带一些生活必需品逃生
B.尽快到窗边大声呼救
C.如果被压在废墟下,应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
D.尽快乘坐电梯逃生
6.下列自然灾害,不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
A.地震 B.火山爆发 C.台风
7.关于火山和地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山喷发必定引发地震
B.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C.火山和地震不会同时发生
8.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
A.地壳圈层 B.地慢圈层 C.地核圈层
9.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从高楼往下跳 B.在坚固的物体下面躲避 C.选择有承重的墙角躲避
10.2021年11月17日13时54分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海域发生5.0级地震,地震造成江苏盐城、南通等地震感强烈,江苏南京、浙江杭州、上海等地亦有震感。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震会导致山体滑坡阻塞形成堰塞湖
B.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C.地震发生时可以乘坐电梯逃离
D.地震往往发生在大陆板块的边缘
二、填空题
11.发生地震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 (填“外部”或“内部”),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 (填“剧烈的”或“缓慢的”)。
12.小科用泥土模拟两大板块的相互运动,当他把泥土相互 (填“挤压”或“拉张”)时,泥土中间会慢慢抬高;当他把泥土相互 (填“挤压”或“拉张”)时,泥土中间会逐渐凹陷甚至裂开。
13.岩层相互挤压,这里可能会发生 (填“弯曲”或“断裂”),岩层被拉张,如果继续拉张,这里可能会发生 (填“弯曲”或“断裂”)。
14.地球表面的地形与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关。地球内部的 在不停地涌动,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 。
三、判断题
15.万一发生地震,我们应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
16.地震发生时,如果来不及逃离房屋,应尽快躲避到厕所、厨房等小房间处或躲在内墙墙角下、牢固的家具、门框附近等处。( )
17.地球内部运动引发的地形变化都比较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 )
18.地震和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百害而无一利。( )
四、连线题
19.模拟地震的成因实验。
两半拼接的小盒 陆地
小盒上的泥 地球的两个板块
拉开或挤压 岩层的运动
岩层弯曲是由于岩层之间相互 形成的。
五、实验题
20.如图所示,小科做了一个模拟实验: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用手从纸的两端向中间挤压,纸的中间会形成褶皱。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推测出地震的成因是 。
2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的现象,小明究地震是如何发生的,他用多层橡皮泥模拟岩层。
(1)小明用多层橡皮泥进行模拟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做出猜想或假说
C.观察实验、获得证据 D.交流合作、评价证据
(2)岩层相互挤压,这里可能会发生( )(填“弯曲”或“断裂”),岩层被拉张,如果继续拉张岩层会( )(填“弯曲”或“断裂”)。
(3)除了地球内部力量能改变地表的形态外,降雨也会对土地产生影响,模拟实验中“降雨”后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山丘上被冲出了许多细沟 B.山丘的形状没有任何变化
C.接水盆中的水依然清澈 D.泥沙的位置没有明显变化
(4)地面径流会聚后形成河流,河流对两岸会产生( )作用,携带的泥沙在下游会发生( )作用。
六、综合题
22.地震的研究。
我市庆元县(如图)曾发生过迄今为止全省历史上最大的地震,震级达里氏5.5级,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该县仍多次发生有感地震。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庆元县发生的地震主要是在地球结构中的 。
(2)观察庆元县地形图,判断它的主要地形可能是( )。
A.高原 B.丘陵 C.平原
参考答案:
1.D
【详解】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A.一般来说,板块的中心地带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A错误;
B.地核圈层产生的地震较少,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壳圈层,故B错误;
C.目前,人们还不能精确预测、预报地震的发生,故C错误;
D.地球内部运动有可能导致地震,故D正确。
2.C
【详解】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要学会地震时保护自己的方法。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在户外要跑到空旷的地方,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前,可以迅速跑到教室外空旷处,意避开建筑物或危险物,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课桌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不能在窗户口呼救,也不能坐电梯下楼,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3.C
【详解】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地震实验中,剪成两半的小盒子模拟地壳中的板块,铺在小盒中的泥土代表地表的岩层,拉开或挤压是小盒子模拟地壳运动,树枝和积木模拟地面上的植物和建筑。
4.D
【详解】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和损坏,道路损毁,造成人员伤亡、大量财产损失,地震还能引起山体滑坡、水灾、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火山喷发会形成火山灰,火山灰是有一定肥力的。
5.C
【详解】A.尽量多带一些生活必需品逃生,错误;生命最重要,所以地震来临时逃生是最主要的;
B.尽快到窗边大声呼救,错误;在室内,应迅速就近躲到结实的物体下或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C.如果被压在废墟下,应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正确;
D.尽快乘坐电梯逃生,错误;地震来临时千万不可以乘坐电梯逃生,会有生命危险。
6.C
【详解】地震和火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不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
7.B
【详解】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火山和地震是改变地表的两大主要力量,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8.A
【详解】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9.A
【详解】地震的破坏性较大,当地震发生时,应该选择在坚固的物体下面躲避,选择有承重的墙角躲避等,冒然从高楼往下跳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10.C
【详解】A.地震会导致山体滑坡阻塞形成堰塞湖,观点正确。
B.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观点正确。
C.地震发生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观点错误。
D.地震往往发生在大陆板块的边缘,观点正确。
11. 内部 剧烈的
【详解】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地震破坏力惊人,对地表影响较大,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12. 挤压 拉张
【详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的岩石圈并非一个整体,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摩擦、拖曳、碰撞后,就会导致岩石断裂、破碎、错位,从而形成地震。小科用泥土模拟两大板块的相互运动,当他把泥土相互挤压时,泥土中间会慢慢抬高;当他把泥土相互拉张时,泥土中间会逐渐凹陷甚至裂开。
13. 弯曲 断裂
【详解】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的现象。岩层相互挤压,这里可能会发生弯曲,岩层被拉张,如果继续拉张,这里可能会发生断裂。
14. 岩浆 弯曲变形
【详解】地球表面的地形与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关。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也会发生断裂或错动,如:地震。
15.√
【详解】当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区,迅速撤离到开阔地带,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题目观点正确。
16.√
【详解】大地震发生时,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瞬间坍塌是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当地震突然来临时,采取正确的避险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地震发生时,如果来不及逃离房屋,应尽快躲避到厕所、厨房等小房间处或躲在内墙墙角下、牢固的家具、门框附近等处。
17.×
【详解】地球内部较为典型的运动就是地壳运动,比如板块运动、大陆漂移等,这些运动有的表现明显,但有的表现不明显。题意错误。
18.×
【详解】地震和火山喷发都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它们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研究地震规律有助于防震、抗震,甚至控制地震,利用地震波还可探测地下资源和地下核爆炸,提示地球内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的特点等。人们对地震的应用范围正逐渐扩大。观点错误。
19.
【详解】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在模拟地震的成因实验中,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球的两个板块;小盒上的泥代表陆地;小盒拉开或挤压代表岩层的运动;岩层弯曲是由于岩层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20.岩层受到挤压
【详解】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 本实验用纸表示岩层,手的挤压表示岩层受到的力。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两手按在纸上,用力慢慢向中间挤压,纸的中间部分会向上隆起。从这个现象可以推测,岩层受到挤压时,会慢慢隆起形成山脉等地形地貌。当岩层受到的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发生破碎现象,进而发生地震、火山等。
21.(1)C
(2) 弯曲 断裂
(3)A
(4) 侵蚀 沉积
【分析】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详解】(1)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小明用多层橡皮泥进行模拟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观察、实验、获得证据,所以C符合题意。
(2)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地震时,当岩层间相互挤压,会发生弯曲、褶皱,如果岩层被拉伸,会发生断裂。
(3)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降水对土地的影响模拟实验,“降雨”后能看到的现象是“山丘”上被冲出了许多细沟,接水盆中的水很浑浊,泥沙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所以A符合题意。
(4)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实验中出现径流汇聚后形成河流,河流对两岸会产生侵蚀作用,携带的泥沙在下游会发生沉积作用。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2.(1)地壳
(2)B
【详解】(1)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如地面毁坏,山体等自然物的毁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要学会自救。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2)丘陵是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高低起伏,坡度较缓。观察庆元县地形图,判断它的主要地形可能是丘陵。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