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我们的水钟(同步练习)-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一个自制水钟,下列给水钟标记的刻度中正确的是( )。
A. B. C.
2.古代的水钟用水滴的好处是( )。
A.让水流得慢一点,计时长一点 B.水能以尽量均匀的速度往下流
C.滴1滴水刚好1秒,数60滴刚好1分钟 D.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3.某小组做滴漏实验,在自制的容器里装了2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了从滴漏中流出10毫升,50毫升的水分别需要的时间,如表所示:
水量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10毫升 7秒 7秒 8秒
50毫升 40秒 41秒 41秒
从记录中我们可以推测,流出100毫升的水可能需要( )。
A.70 秒 B.80 秒 C.90 秒
4.如图是小科小组做的滴漏计时装置,其中刻度标注正确的应该是( )。
A. B. C.
5.小米课上要做一个能计时6分钟的水钟,但她发现滴漏加满水后2分钟就流完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水位高 B.开孔太大 C.容器形状不规则 D.容器是透明的
6.图中溢水口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增加出水量 B.降低下面容器中的水位上升
C.保持上面容器中的水位不变 D.加快水的流速
7.小明用透明塑料瓶做了一个简易的水钟,第一次装了100毫升水,第二次装了200毫升水,前后两次都漏出30毫升水,两次所用的时间( )。
A.一样 B.第一次时间少
C.第二次时间多 D.第二次时间少
8.如下表是学生测量每次水流量50毫升所需时间的数据记录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水流量(50毫升) 所需时间 取值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从200-150毫升 14 15 14 14
从150-100毫升 18 17 18 18
从100-50毫升 24 24 24 24
A.相同水位,相同水流量用时基本相同
B.整个实验过程中,水流速度是均匀的
C.不同水位,水位越高,相同水流量用时越短
9.往去底塑料瓶里装200毫升水,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倒过来让水慢慢流出(如图所示),重复实验3次后发现…( )。
A.3次流完200ml水的时间逐渐增多
B.3次流完200ml水的时间几乎相同
C.3次流完200ml水的时间逐渐减少
10.在做水钟的活动中,画出水钟的结构属于( )。
A.制作 B.调试 C.设计
二、填空题
11.测试水钟时,我们发现随着水位下降,水流速度越来越( )。要控制水流速度均匀,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12.我国古代利用水钟来计时,有两种类型,分别是( )型和( )型。
13.通常我们是用计时工具的等时性来计量时间的。我们可以用钟表计时,是因为钟表上的时针 的时间是相同的;有沙漏计时,是利用的沙漏中的沙子 的时间相同;用水钟计时,是利用水钟的 时间相同。
14.古人根据太阳光照射的规律制作( )作为计时工具;利用小孔滴水速度稳定的特点制作( )用来计时。
三、判断题
15.在制作水钟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个“设计方案—动手制作—测试并改进”的过程。( )
16.水钟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
17.泄水型水钟的刻度是均匀的。( )
18.水钟、沙漏计时,不再受阳光有无的影响,可以昼夜使用。( )
四、综合题
小明在学习了“我们的水钟”一课前,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水钟,如图简易水钟1.0,在②号瓶上标出时间刻度。
19.他发现自己制作的水钟刻度是( )的。
A.上疏下密 B.上密下疏 C.均匀
20.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容器的大小 B.漏水孔的大小 C.水位的高低
21.小明制作的简易水钟1.0是( )水钟。
A.受水型 B.泄水型 C.滴水型
22.在学习“我们的水钟”一课后,小明对自己的简易水钟进行了改进,在②号瓶上方增加了一个与②号瓶相同的③号瓶,如图简易水钟2.0改进后小明在①号瓶上重新标出时间刻度。改进后的水钟的水流速度更均匀了,这是因为( )更稳定了。
A.①号瓶中的水位 B.②号瓶中的水位 C.③号瓶中的水位
23.小明改进后的简易水钟2.0是( )水钟。
A.受水型 B.泄水型 C.滴水型
24.改进后,小明发现在①瓶上标出的刻度有些密集,下列改进方法正确的是( )。
A.将①瓶换成更粗的容器
B.将①瓶换成更细的容器
C.提高③瓶中的水位
25.学习《我们的水钟》后,你能自己设计一个计时5分钟的水钟吗?请在方框中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完成你的设计方案,要求标注材料名称和主要结构名称。并回答你是怎样控制水滴均匀往下流的?
参考答案:
1.C
【详解】水钟计时利用了水流的稳定性,通常分为泄水型和受水型。图中的滴漏装置计时刻度在下面的容器上,这是受水型水钟。滴漏装置的滴水速度受到水位高低的影响,水位高时,水的压力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滴速变慢,所以时间刻度是不均匀的,呈现先疏后密的特点,同时零刻度在下方,符合要求的是选项C。
2.B
【详解】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借助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现象来计时。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由于水流具有稳定性,即水能以尽量均匀的速度往下流,所以古人用水钟来计时。
3.C
【详解】滴漏实验中,容器中水位的变化影响水滴的快慢,水位高时,水的压力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滴速变慢。所以,滴漏的滴速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结合表格中的数据,流出10毫升水用时约7秒,流出50毫升的水用了41秒,则流出100毫升水将大于80秒,90秒的选项符合。
4.C
【详解】水钟计时利用了水流的稳定性,通常分为泄水型和受水型。图中的滴漏装置计时刻度在上面的容器上,这是泄水型水钟。滴漏装置的滴水速度受到水位高低的影响,水位高时,水的压力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滴速变慢,所以时间刻度是不均匀的,呈现先疏后密的特点,同时零刻度在上方,符合要求的是选项C。
5.B
【详解】水位高低、开孔大小等因素影响水流的快慢。课堂上要做一个能计时6分钟的水钟,但小明组的滴漏加满水后1分钟就流完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开孔太大,水位高的影响没有这么大。
6.C
【详解】根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滴水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所以图中溢水口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持上面容器中的水位不变,这样小水滴就可以一直匀速向下滴,具有等时性。
7.D
【详解】根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同一个水钟,水位越高,水漏出的速度越快。故选D。
8.B
【详解】滴漏滴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有关:水位越高,水流越快;水位越低,水流越慢。
A、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水位,相同水流量用时基本相同,比如从200-150毫升,所需时间大约为14秒,故A正确;
B、整个实验过程中,第一个50毫升用时14秒,第二个50毫升用时18秒,第三个50毫升用时24秒,说明水流是越来越慢的,而不是均匀的,故B错误;
C、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相同水流量用时越短。随着水位下降,压力减小,水流速变慢,故C正确。
9.B
【详解】滴漏水滴的快慢与杯底孔的大小有关,孔越大,滴得越快;还与杯中的水位有关系,水位越高,滴得越快。往一次性塑料杯里加入200毫升水,然后在杯底扎一个小孔,让水从小孔中流出,因为水位越高,滴速越快,但是重复几次实验后,我们会发现每次滴完水所用的时间几乎相同,说明滴漏可以计量时间。
10.C
【详解】制作水钟的内容有确定类型、画设计图、制作模型、调试产品等。在做水钟的活动中,画出水钟的结构属于设计阶段,制作、调试都是后面的步骤。
11. 慢 保持水位稳定
【详解】对于同一个水钟而言,在水位高度和孔径大小一定的前提下,水流完的速度是一定的,这就是等时性原理。但随着水位的下降,水流的速度会越来越慢,因此要控制水流匀速流下,需要保持水位的稳定。
12. 泄水 受水
【详解】我国古代利用水钟来计时,水钟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类,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
13. 转动一周 全部漏完 流出相同水量
【详解】借助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现象来计时。注意白天和夜间的区别。我们通常借助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现象来计时,我们可以用钟表计时,是因为钟表上的时针转动一周的时间是相同的;有沙漏计时,是利用的沙漏中的沙子全部漏完的时间相同:用水钟计时,是利用水钟流出相同水量的时间相同。
14. 日晷 水钟
【详解】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一种计时工具。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水钟是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的计时工具。
15.√
【详解】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工程设计的步骤是“设计—制作—测试—问题—完善”等过程。所以在制作水钟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个“设计方案—动手制作—测试并改进”的过程。
16.√
【详解】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水钟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17.×
【详解】通常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类。泄水型水钟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上稀下密,因为水钟一开始滴的速度快,越来越慢,最后最慢。
18.√
【详解】测量时间的工具,古代有日晷、沙漏、水钟、脉搏等;现代有钟表(机械表、石英钟、电子表等)。水钟、沙漏计时,不再受阳光有无的影响,可以昼夜使用。
19.A 20.C 21.B 22.B 23.A 24.A
【分析】水钟是利用了水流的稳定性来制成的计时工具。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泄水型”水钟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从上到下间隔慢慢变小。“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
19.“泄水型”水钟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从上到下间隔慢慢变小,所以水钟刻度是上疏下密的;
20.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所以会造成水钟刻度是上疏下密的。
21.“泄水型”水钟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22.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改进后的水钟的水流速度更均匀了,这是因为②号瓶中的水位更稳定了。
23.“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小明改进后的简易水钟2.0是受水型水钟。
24.改进后,小明发现在①瓶上标出的刻度有些密集,将①瓶换成更粗的容器,这样盛放的水量更多,刻度也会比较疏松一些。
25.
【详解】水钟利用流水的稳定性实现计时,滴水速度的快慢是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我的水钟:将两个塑料瓶去头去底进行组合,就可以制成一个简易水钟。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为:1.先选择制作水钟的类型受水型还是泄水型;2.确定总水量;3.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样。为了保证流水的稳定性,我们采用两个塑料瓶叠加的方法,使总水量保持不变。4.测出一分钟的水量。5.推测出其余五分钟的水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