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D 6.A 7.A 8.C 9.B 10.B 11.A 12.D 13.C
14.D
Δ
15.(1) 2NH4Cl+Ca(OH)2 2NH3 ↑ +CaCl2+2H2O 防止生成的氨气与空气发生对流,使收
集到的氨更纯
(2)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3)BC
Δ 催化剂
(4) 3CuO+2NH3 3Cu+3H2O+N2 还原 4NH3+5O2
Δ 4NO+6H2O
16.(1)C
(2)SO3(g)+H2O(l)=H SO (l) ΔH= 130 kJ mol-12 4
(3) 1∶1 C3H8(g)+5O2(g)=3CO2(g)+4H2O(g) ΔH= 2 044.0 kJ mol-1
(4)2NA 或 1.204×1024
(5)369
17.(1) ② NaHCO3 = Na+ +HCO 3
(2) A 减小 < (3)9:1 (4) 1.02 C
18.(1)CrO -2
(2) 2CrO -2 +3H2O2+2OH-=2CrO2 4 +4H2O C
(3) Cr O2 2 7 Pb2+
(4)Cr2O2 7 +H2O 2CrO2 4 +2H+,加入氢氧化钠和氢离子反应,导致平衡正向移动,利于产生PbCrO4
沉淀
32.3cV
(5) %
3m
19.(1) 丙烯 加成反应
(2) 醛基、羟基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浓H2SO4
(3)CH2=CHCOOH+CH3CH(OH)CH3 CH2=CHCOOCH(CH3)2+H2O
(4)C3H6O3 (5)4
1
{#{QQABaQaAogioABIAAAhCUQHQCEMQkACACCoOxEAMIAAAwANABCA=}#}双流区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期9月考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O:16 S:32 Cu:6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分,共 42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煤时鼓入过量的空气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B.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加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小颗粒物,该净化水质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可燃冰开发不当释放出的甲烷会加剧温室效应
2.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照明设备,利用电能转化为光能
B.燃料燃烧,只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C.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措施之一
D.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关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
B.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使用乙醇汽油可以缓解目前石油紧张的矛盾
C.人类日常利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的能量,归根结底是由太阳能转变来的
D.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符合未来新能源的特点,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 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5.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 mol苯的体积为 22.4 L B.1 mol S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 SO3的数目为NA
C.1 mol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NA D.30 g乙烷中含有 C—H键的数目为6NA
6.下列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和HC CCH2CH2C CH B. 和
C.CH3CH2OH和CH3CH3 D.CH3OCH3 和HCHO
7.某化学反应的 H=-125kJ·mol-l, S=-8kJ·mol-l·K-l,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B.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C.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D.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1
{#{QQABaQaAogioABIAAAhCUQHQCEMQkACACCoOxEAMIAAAwANABCA=}#}
8.有机物 TPE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C26H27 B.属于乙苯的同系物
C.一氯代物有 3种 D.能溶于苯和水
9.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B.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经压缩后颜色变深
C.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压
D.饮用汽水后常常出现“打嗝”现象
10.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石蜡油分解产物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蜡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
B.实验中可观察到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褪色,且反应原理相同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主要原因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产生了 CO2
D.若石蜡油足量,水槽中收集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乙烯
11.将 2mol SO2和 1mol O2分别置于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 g O2 g 2SO3 g 并达到平衡,甲容器始终保持恒温恒容,乙容器始终保持恒温恒压,达到平衡
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SO3的百分含量:乙<甲 B.SO2的转化率:乙>甲
C.反应速率:乙>甲 D.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乙>甲
12.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反应 2HI g H2 g I2 g 为研究对象设计如下实
1
验: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改变实验条件,得到反应物HI的浓度 mol L 随反应时间 min 的变化情况如图
所示,已知初始时H2、I2的起始浓度为 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QQABaQaAogioABIAAAhCUQHQCEMQkACACCoOxEAMIAAAwANABCA=}#}
A.比较实验①②得出: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若实验②③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则实验③使用了催化剂
C.比较实验②④得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0 10min内,实验②的平均反应速率 v H2 0.04mol L 1 min 1
13.一定温度下,向含一定量O2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发生反应2SO2 (g) O2 (g) 2SO3(g),改变起始SO2
的物质的量,测得SO3的平衡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中,b点时SO2的转化率最大
B.b c平衡逆向移动,SO3平衡体积分数减小
C.d点对应体系,v(正)>v(逆)
D.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b Kc Ka
14.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列原电池,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烧杯可看作半电池,发生还原反应
B.盐桥中的电解质可换成饱和 KCl溶液
C.电子流动方向:石墨(甲)→a→b→石墨(乙)→盐桥→石墨(甲)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甲烧杯中酸性减弱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15~19题,共 5题)
15.(12分)人类的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 1装置
制备氨气,图 2装置探究其相关性质。
Ⅰ.实验室制取氨气
(1)图 1装置中生成 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棉花的作用是 ;
Ⅱ.探究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验证氨气的性质及部分反应产物
(2)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
3
{#{QQABaQaAogioABIAAAhCUQHQCEMQkACACCoOxEAMIAAAwANABCA=}#}
(3)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如图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 (填字母)。
(4)实验中观察到 a中CuO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证明氨气具有 (填“氧化”或“还原”)性;氨与氧气在加热、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也体
现了这一性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11分)请按要求填空:
(1)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2 O2(g) SO3(g) ΔH= 98.32 kJ mol
-1,在容器中充入 2 mol SO2和 1
mol 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_______(填字母)。
A.=196.64 kJ B.=98.32 kJ C.<196.64 kJ D.>196.64 kJ
(2)FeS2焙烧产生的 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 25℃、101 kPa时:
①2SO -12(g)+O2(g) 2SO3(g) ΔH1= 197 kJ mol ;
②H -12O(g)=H2O(l) ΔH2= 44 kJ mol ;
③2SO (g)+O -12 2(g)+2H2O(g)=2H2SO4(l) ΔH3= 545 kJ mol
则 SO3(g)与 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
1
+ 2 O2(g)=H2O(l) ΔH= 285.0 kJ mol
-1
C3H8(g)+5O2(g)=3CO2(g)+4H2O(l) ΔH= 2220.0 kJ mol-1
①实验测得 H2和 C3H8的混合气体共 5 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 6262.5 kJ,则混合气体中 H2和
C3H8的体积之比为 。
②已知:H2O(l)=H2O(g) ΔH=+44.0 kJ mol-1,写出 C3H8燃烧生成 CO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已知:2CO(g)+O2(g)=2CO (g) ΔH= 566 kJ mol-12 ①
Na2O2(s)+CO2(g)=Na2CO3(s)
1
+ 2 O2(g) ΔH= 226 kJ mol
-1②
则 CO(g)与 Na2O2(s)反应放出 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目为 。
(5)已知 H2(g)+Br2(l)=2HBr(g) ΔH= 72 kJ mol-1,蒸发 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30 kJ,其他相关数
据如下表:
物质 H2(g) Br2(g) HBr(g)
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200 a
则表中 a= 。
17.(11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与化学有着紧密的联系。①C2H5OH、②CH3COOH、③NaOH、④NH4Cl、
⑤NaHCO3、⑥SO2、⑦CuSO4、⑧盐酸、⑨氨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请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上述 9种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写出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
式: 。
(2)现有常温下pH 2的盐酸(甲)和pH 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
4
{#{QQABaQaAogioABIAAAhCUQHQCEMQkACACCoOxEAMIAAAwANABCA=}#}
0.1mol L 1①常温下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 (填字母)。
c H c OH
A c H B C c H . . . c OH D.
c CH 3COOH c H
②取10mL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CH3COONa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
c H
溶液中 的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c CH3COOH
③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与0.1mol / L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甲)
(乙)(填“>”“<”或“=”)。
(3)100℃时,水的离子级积常数Kw 1.0 10
12。此温度下,pH 4的盐酸VaL和pH 9的NaOH溶液VbL混
合后溶液的 pH 7,则Va : Vb 。
(4)已知:在 25℃,有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有下表:
弱电解质 电离常数(Ka )
NH3 H2O Kb 1.8 10
5
HClO Ka 4.7 10
8
H CO K 4.2 10 72 3 a1 Ka2 5.6 10
11
H SO 2 72 3 Ka1 1.54 10 Ka2 1.02 10
①将SO 2通入该氨水中,当 c OH
c SO3
降至1.0 10 7mol L 1时,溶液中的 。c HSO 3
②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SO2 、HCO B ClO 、HCO C HSO 、CO2 . 3 3 . 3 . 3 3 D.HClO、HCO3
18.(12分)铅铬黄是一种颜料,主要成分是铬酸铅PbCrO4 (摩尔质量 323g/mol)。现以CrCl3 6H2O和
Pb NO3 2等为原料制备该物质,并测定产物纯度。
回答下列问题:
5
{#{QQABaQaAogioABIAAAhCUQHQCEMQkACACCoOxEAMIAAAwANABCA=}#}
(1)已知Cr OH 3不溶于水,具有两性。第①步所得绿色溶液中的有色离子是 。
(2)第②步生成了CrO2 4 ,写出该步骤的离子方程式 。为了使H2O2反应充分而不剩余,以下方案中
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
A.首先加热绿色溶液,然后将一定量H2O2浓溶液滴入其中
B.首先加热H2O2浓溶液,然后转入热的绿色溶液中
C.首先将一定量H2O2浓溶液滴入绿色溶液中,然后加热煮沸
(3)第③步调节 pH=5的目的是为了将CrO2 4 转化为 (填写离子符号),并且防止在碱性条件下
形成沉淀。
(4)由于铬酸铅的溶解度比重铬酸铅的小的多,在第④步中逐滴滴加Pb NO3 2溶液后,产生PbCrO4黄色沉
淀,此时为了提高铅铬黄的产率,可补加少最 NaOH溶液,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 。
(5)测定铅铬黄的纯度:取mg铅铭黄样品用盐酸酸化溶解,加足量KI将其还原为Cr3 ,再用cmol L 1Na 2S2O3
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2Na2S2O3 I2 Na2S4O6 2NaI。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
蓝色褪去,且 30s不变色,即为终点。测得平均消耗标准溶液体积为 VmL。此铅铬黄样品的质量分数 w=
(用含 c、m和 V的式子表示)。
19.(12分)丙烯酸异丙酯常用作有机溶剂和有机合成原料,一种制备丙烯酸异丙酯的合成路线如下:
NaOH
已知:R Br H O R OH2
回答下列问题:
(1)A属于不饱和烃,其化学名称是 ,由 A生成 B的反应类型是 。
(2)D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 ,可用于鉴别 C和 D的试剂是 。
(3)写出由 C和 F生成丙烯酸异丙酯的化学方程式 。
(4)E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且相对分子质量为 90,其中含碳 40%,氢 6.7%(均为质量分数),E的分子式
为 。
(5)X是 B的同系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 B大 14,X可能的结构有 种。
6
{#{QQABaQaAogioABIAAAhCUQHQCEMQkACACCoOxEAMIAAAwAN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