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段质量检测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段质量检测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12 21:0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54级高一中段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32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拘泥/泥古 济贫/无济于事 切肤之痛/文不切题
B.弹壳/甲壳 炮烙/如法炮制 一年半载/载歌载舞
C.桂冠/冠军 哄抢/一哄而散 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D.伺机/伺候 鲜活/鲜为人知 自怨自艾/方兴未艾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kě) 方遒(qíu) 摭拾(zhē) 啮噬 (niè) 绿林豪客(lǜ)
B.吮吸(shǔn) 愀然(qiǎo) 刹那(chà) 提防(dī) 按捺不住(nài)
C.偌大(ruò) 涮羊肉(shuā)雾霭(ǎi) 蛰居(zhé) 悄无声息(qiāo)
D.丰腴(yú) 赭色(zhě) 扁舟(piān) 给予(jǐ) 冯虚御风(píng)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急燥 哈密瓜 怨天忧人 汗流夹背
B、寒喧 蜉蝣 苍海一粟 各行其事
C、竹蒿 勾消 金碧辉煌 良晨美景
D、沉湎 明信片 入不敷出 一如既往
4.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张总工程师在极端困难的 下,也没有放弃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
②从他那斯文的气质和文雅的谈吐中,不难判断他是一个知识 的人。
③王局长只是随便地在下级送来的文件上画了个圈,并未写任何 。
A、境遇 渊博 评语
B、处境 广博 评语
C、境遇 广博 批语
D、处境 渊博 批语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决不能因某一事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就此满足。
B.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提高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C.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D.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骛。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C、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D、现代文化,无论是其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方面,都必须以传统作为根基,才能深沉,才能有底蕴,才能生生不息。
7.下面句子和成语中加点的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久假不归
B.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言懿行
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不学无术
D.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言危行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知不可乎骤得, 相与枕藉乎舟中
C.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其皆出于此乎!
9. 下面的句子中与其他几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今安在哉?
B.何陋之有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0. 下面加点的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虽:虽然
B.金就砺则利 就:靠近
C.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无论
D.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卒:最终: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阅读,回答11—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聊斋志异 棋鬼》)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C.父愤悒赍恨而死 赍:怀着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公礼之,乃坐 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B.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C.酌之以酒,亦不饮 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D.自晨至于日昃 于今七年矣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 )(3分)
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第Ⅱ卷(88分)
三、
15.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7分)
①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4分)
②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3分)
16.名句填充(每句1分,共8分)
⑴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⑵师者, 。(韩愈《师说》)
⑶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⑷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⑸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⑹ ,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⑺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⑻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17.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3分)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18. 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顺序应是 (3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早的记载见乏《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构空里面的籽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昨常悠久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17分)
生存智慧
张平
??? 自然界常会有些故事,让我们人类匪夷所思,却不能不为之动容。
??? 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上,生长着一种老鼠,以植被为生,繁殖力极强。但当种群繁殖过盛以致会对植被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其中一部分成员的皮毛就会自动变成鲜亮耀眼的黄色,以吸引天敌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敌的捕食仍不足以尽快使鼠群减少到适当的数量,老鼠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奔向山崖,相拥相携投海自尽。
??? 同时,这块土地上还养育着一种狐狸,以鼠为生,是这里老鼠的天敌。但它们对老鼠的捕食也并非无所节制,当鼠群减少、狐群增加而严重威胁鼠群的繁衍的时俟,狐狸们便会采取行动,限制种群的发展:一部分成员会聚在一起,疯狂地、不间歇地舞蹈,夜以继日,直至力竭气绝而死。
???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中国的黄山,黄山猕猴每一族群一般维持在28只左右,这是族群最佳生活的临界点,族群成员以生命来维护这一状态——每当族群数量超出,年纪较大的猴子就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坠崖而亡。
??? 这一幕一幕的故事,何其悲哉,何其壮哉,何其伟哉,惊天地而泣鬼神。
??? 然而,动物界的这些行为又能赢得我们人类多少真正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呢?我们的知识、我们的价值理念总使我们习惯于一言以蔽之:本能使然。我们自居价值优位,常常以一种傲慢鄙夷甚至敌意的眼神打量着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更要紧的是,由于自身的私欲和利害,我们人类之间要达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难乎其难,遑论对自然界及动物界。
??? 人类曾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曾为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绽开的最灿烂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为自己以理性的铁蹄征服自然而豪情万丈,然而翻阅一下人类那尤满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史籍,想一想那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遍的核武库,望一望那在儿童记忆里不曾是蓝色的天空,数一数由于生态恶化而每天都在灭绝的物种,我们人类作为一种类存在,作为地球生物圈一个链环的存在,究竟比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高明多少?这实在是一个令我们回答起来气短的问题。在上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感,应该反躬自省。
???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为了自身,为了这个哺育着珍贵的生命的蔚蓝色星球,我们人类自当走出“主人”、“中心”的自恋情结,低下那傲慢的理性的头颅,收勒征服的欲望的马缰,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回归自然,找回在自然中的应有位置,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首先是要实现人类的态度、立场、观念以及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革命。
“哲学走向荒野”,当是人类生存智慧的趋向。
19.从文中看,“让我们人类匪夷所思,却不能不为主动容”的自然界的故事有哪几个?请简述之。(4分)
20.文中第四自然段“何其悲哉,何其壮哉,何其伟哉,惊天地而泣鬼神”,这种感叹是针对什么而发的?它引出了下文哪些议论?(4分
???
21.结合全文来回答,人类的“生存智慧”是什么?(3分)
22.在文中所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感,应该反躬自省。”这是针对上文的哪些内容而言的?这样写有何作用和好处(6分)
五、作文
23.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故园的怀想:老树、老街、老房子,庭院门前的池塘,房屋后面的菜畦,那一塘荷花,那童年的风筝……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呼儿唤女的声音……请把自己置身于某个情境之中,以“静听回声”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54级高一中段检测
语文试题答案
1.A 解析:A项加点字依次读nì、jì、qiè;B项加点字依次读ké/qiào、páo、zǎi/z项加点字依次读ɡuān/ɡuàn,hōnɡ/hònɡ、liànɡ;D项加点字依次读sì/cì、xiān/xiǎn、yì/ài。
2. D 3. D 4. D 5. A6. D 7.B 8.C 9.D 10.A. 11.A会,适逢
12.A前者代词,他;后者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均为人称代词,他。C均为介词,用,拿。D均为介词,到 13.D③害死父亲,④缩减寿数,⑥永不超生
14.B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夫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棋“跪地求饶”
15.①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
②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
①得分点: “不德”.“促”各1分,大意1分②得分点:“意”.“愆”各1分,大意1分 。
16.(略) 17.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18、③⑤④⑥①②
?19. 老鼠严重危害植被,天敌不足于减少鼠群,则成群结队,投海自尽;当狐狸增加严重威胁鼠群繁衍时,狐狸则会聚在一起,设法力竭气绝而死;黄山猕猴如果数量超出,年纪大的就会选择坠崖而亡。
?20. 是对老鼠投海自尽,狐狸气绝而死,狲猴坠崖而亡,这一幕一幕故事而发的;这并未引起我们人类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常常以一种傲慢、鄙夷甚至敌意来对待,原因是由于私欲和利害。
21.我们人类自当走出“主人”、“中心”的自恋情结,低下那傲慢的理性的头颅,收勒征服的欲望的马缰,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回归自然,找回在自然中的应有位置,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是针对“毁火地球的核武库,没有了蓝天白云,物种灭绝”而言的。我们人类的行为与动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发人深思,给人警醒,启人生存的智慧。
【参考译文】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奕。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也很谦逊。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象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竞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又很诧异,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作勾魂使。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
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找人下棋。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旧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天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异史氏说:“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愿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写作指导】 这个题目是从故乡的某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情境出发,以“静听回声”为题作文。写作这个题目,重要的是选材,场景、情境不一定要大,但一定是比较典型的,它是进入乡情乡思的切入点。依靠它,可以进入到对故乡的叙述中,而且,这个具体的事物或场景最好是与写作者有些关联的,是包含了作者的情感记忆的,这样写出来才有感染力,才能引发人情感上的共鸣。写这篇作文,应该把所回忆的事情放在故乡这一大背景之下,写有关于故乡的一些美好回忆,表达对故乡的特有情感。否则,就属于审题不清,跑题了。
【参考范文】 静听回声
? ? 总是思念那故林的风。那故林的风悠悠,载着悠悠的回声……
? ? 我的故乡,是一个小村庄,它是浸在朦胧的梦中的一只精灵。从出生开始,我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六个年头,却成为我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光。
? ? 故乡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片小树林,就是它,承载了我童年的回忆。那里有高大的柳树,槐树、榆树。柳树上大概还有我们捉蝉的痕迹;槐树上大概还挂着飘香的串串白花;那榆树上大概还有那榆钱的踪影。还记得我那只飘荡在林间的紫色秋千,摇曳着童年的神话;还记得那柳枝折成的草环上,插着各色的野花;还记得那躺在草地上,透过叶隙仰望蓝天的时光。树林的南面,有好些桃树,早春时的粉红花枝会被我摘来挂到墙上;盛夏时的桃树旁,常常会有我们企图偷桃的身影产,却总是被看桃的老翁发现,高吼着把我们哄出桃林。林中有些小野果,还有小小的红豆;林边有人种着的胡萝卜,曾被我和妹妹费尽力气拔出好些;水边有些红蜻蜓,会在盛夏时节飞舞,那儿也曾被我和妹妹点缀过;村南的渔屋废弃后,我与表哥和妹妹会去把野草当菜,岩石作刀,锤打得如稀泥;那旁的水里,曾有过表哥因被蛇追而狂跑的狼狈……
? ? 记得我们的老屋后有个荷花塘,夏天我会和哥哥下水摸鱼、采莲,我们院中的空地上,冬天下了雪,我会和哥哥撑起箩筐捕鸟;一个早春,我跟着叔叔,漫步在细雨后的田间,静听广播中杨钰莹的歌声;炎夏时,我会跟着叔叔和哥哥们到芦苇荡中捡鸟蛋,会躲在草丛中偷窥啄木鸟辛勤的工作……
? ? 小时候,我会和妹妹,跟着外婆,挎着竹篮去剜野菜;夏天,外婆院子里的枣子熟了,高高地在枝头摇晃着,我会和妹妹抬头望着枣子,外婆便给我们俩两个竹蓝两具生杆,自己打下的枣子是取甜的。现在,还时常记起,每次回到故乡,必会先跑到林中,直到听见外婆在林子尽头呼喊我的名字,叫我回去吃饭。一直到外婆去逝,这声音才渐渐消失……
? ? 现在的故乡,已渐渐模糊了,亲人也少了,又添的人也陌生;除了逢年过节回去看看很快回来,我觉得已与故乡有些疏远了。现在回到故乡,常是一个人,漫步着,穿过田野,走进故林,回忆着晨曦中的林影,回忆着隔着林子看落日炊烟,将春日里凋落的花瓣洒入河水中,随着东流的那河春水渐渐与我远离……我知道,这无声中,我对故乡隔了一层愈见陌生的,而又不可言状的情愫,可以说是空空的怀念吧。
? ? 总是思念那故林的风,那故林的风悠悠,载着悠悠的回声……
静听回声
一个孩子站在一片空寂的旷野中,静听记忆森林中那些记满欢乐和疼痛的回声,直到眼里噙满甜涩的泪水,安静、平淡、超然物外。一切一切的往事幽欢如梦,让我含泪含笑追忆。
〈一〉老屋开花的星一地丁香
在我关于童年的记忆中,有一处老屋,周围长满了开的异常灿烂的丁香,温暖而美丽。
在这里曾住过一位安详的老先生,沉默的,少有言语。他有一双灰色的眼睛,鸽子般的宁静恬淡,与世无争。在那个时候,我常随爷爷拜访老先生。在两个白发的老人对花饮酒的时候,我就在花丛中飞跑,像欢乐的小鸟。两位老人都温暖地看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那样平静美好。
我一直沉醉于那段时光。
后来,爷爷离开了我以后,我常坐在老先生的面前看他的眼睛。老先生的眼中满含着慈爱而怜惜的感情,让我无法读懂。他眼睑上的皮肉松松的,有些潮润。“爷爷呢?”我问他。老先生许久不说话。“爷爷呢?”老先生看着我,用手摸了摸我的头,指着夜空中一颗闪亮的星说:“那里,看到没有——上面开满了花。”我笑了,依稀看到爷爷柔和的背影。老先生叹了口气,我看见有泪滑过他的脸颊。
多年后的一个夏日午后,太阳苍白。我再次去老屋的时候,老先生已经不在了。我想他大概也去了那颗开花的星上吧。
那一年的丁香凋残得特别早。枝头尚未消失最后的蝉鸣,那花就散落了满地,有风吹来,微微地移动,像一地飘落的往事。我捡起一朵憔悴的丁香,花心上沾满露珠,像晶莹的泪。我的泪也无声地飘落。
〈二〉故园援墙的青藤几个梦
故园就是我小学时的校园,我所有的欢乐和梦都根植于那里。那是一处美好的地方。有古意盎然的老屋,青色的瓦上长满了紫红色的瓦菲,短檐上依稀有一层暗淡了的朱红。园内有一片幽深的法桐,斑驳的墙上爬满了青色的藤蔓,在风中轻曳着枝叶,给了那时年少的我些许奇妙的遐想。
我的老师,一位清癯睿智的老人,在故园开启了我的蒙昧和无知,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子,我喜欢坐在法桐树下,看着墙上的青藤,听老师缓缓讲述一个个让我心动如水的故事,然后在每个夜晚做了无数关于飞翔的梦。老师的声音恬淡而悠远,神色宁静,让我的心中异常的宁静与温和,这让我在以后的每一个空寂的夜晚都能深深地记起,并且眼前再次出现他的清癯与睿智,他的宁静与淡漠。
许多年以后,在我再次去故园的时候,我的老师依然坐在法桐树下,用他惯有的语调给一个小男孩讲故事。那小男孩看着墙上的青藤,神色宛似昔时我儿时的模样。
〈三〉鹂鸣阁月夜走进历史
我的鹂鸣阁在一片小树林里。那是一座多年失修的小阁楼,阴暗,寂静,在林中静默着,像一位饱经风雨的老人。
我深爱着我的鹂鸣阁。白天我喜欢坐在阁楼上读一本让我感动的落泪的书,或者闭了眼听时来的风把书页吹的哗哗作响。在这个时候,我的心中一片平静与充实。我喜欢这种感觉。到了夜里,鹂鸣阁在一片温柔宁和的月光下显得异常寂静,偶尔有黄莺啼叫三两声,隐隐可以听到若有若无的笙箫。在这时我就成了一个从历史边缘走来得落魄文人,布衣儒衫,独骑瘦马踏残月。或者是一位古代街肆茶馆中的老迈茶客,把岁月流失,世事变迁尽收眼底。
就这样白天我读书,夜晚在鹂鸣阁的月夜下深思默想,度过了我多年的读书时光。为了记住这段时光,我把小阁楼取名鹂鸣阁,作一次历史的见证。
今夜没有月亮,闪耀的星星在夜空中静静的沉默,有风吹打着窗台,很适合怀旧。那些记忆中的回声在心中温馨地响起,沉淀,累积,成为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在每个有春风拂过的夜晚宁静地记起,倾听……
【简评】作者在文章中用细腻的文字,真实地回忆了自己所走过的路。本文把叙事与抒怀自然融为一体。本文内容很有意境。作者能够把人生道路上平凡的经历与感受,叙述得如此生动,非常难得。文章开头和结尾有照应题目的语句,但是中间所叙事之事与题目中的“声”字联系不紧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