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7 13:3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果实吗?
胡辣汤
胡椒就像一块大磁铁,吸引着全世界驶向黑胡椒的产地:印度。
——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撬动近代历史的杠杆——胡椒
16世纪以前欧洲人对胡椒的认识
材料1: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 (560—636年)认为:胡椒的植株由毒蛇护卫,收获者放火赶走了毒蛇,也使胡椒带上了特有的黑色皱皮。这种观点一直存在到16世纪。
香料的神秘起源和在宗教仪式中的广泛应用竟使人们相信它来自天堂。中世纪的人如果要了解香料,会去查阅有关奇迹或寓言的书籍,而非记载普通植物的药典。
——田汝英:《葡萄牙与16世纪的亚欧香料贸易》,《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27页。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神秘、奇异的幻想
思考:欧洲人是怎样看待胡椒的?
一、初见胡椒——向往世界
16世纪以前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材料2:“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
出产贵重芳香之树木.....亦有调味香料,种类甚多。例如胡椒,色白如雪,产额甚巨,即在此类岛屿也。由是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387、395页。
满野香料、遍地黄金
1、东方的神秘和富饶引发欧洲人的关注和向往
2、经济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渴求开拓市场
中世纪印刷工厂
中世纪农民在耕种
材料3:15世纪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体。作为普遍交换手段的货币,不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也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一编.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68页。
3、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扩张的过程中,威胁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
15-16世纪的奥斯曼帝国领土
阿拉伯人商业活动路线图



1、”地圆“学说流行
罗盘
15世纪 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2世纪末13世纪初,是利用指南针定位原理来测量方位的工具。
用于测量天体高度,通过测量太阳或北极星与地平线的夹角来确定方位。
星盘
2、导航技术的进步
材料4:西欧各国君主先后支持开辟新航路,大力向海外扩张。…….也只有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才能满足开辟新航路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条件,所以开辟新航路基本上都是政府支持下的航海活动。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一编.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69页。
葡萄牙亨利王子
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与伊莎贝拉女王
3、王室的支持
发现者纪念碑
4、造船技术提高
15-16世纪葡萄牙宽身帆船
哥伦布“圣玛利亚号”模型图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东方的神秘和富饶引发欧洲人的关注和向往
2、经济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渴求开拓市场
3、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扩张过程中,威胁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
1、”地圆“学说的流行
3、王室的支持
4、造船技术的提高
2、导航技术的进步
哥伦布认为的胡椒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哥伦布
材料5:哥伦布航行到美洲时发现了一种“形如豆荚,效力很强,但没有利凡特的胡椒气味的胡椒”,他称之为“印度胡椒”,这是双重错误——其实是智利红辣椒。与胡椒相比,美洲红辣椒价格便宜,味道强烈,而且适应性强,因而迅速传播到欧亚大陆的许多地方,从西班牙到匈牙利,欧洲各地无不种植。
——转引自田汝英:《“贵如胡椒”:香料与14-16世纪的西欧社会生活》,《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第148页。
二、寻椒之路——探索世界
哥伦布(1452—1506)
迪亚士
(1450—1500)
达·伽马
(1469—1524)
麦哲伦
(1480—1521)
阅读教材72-73页,填写表格,简述航海家的航海成就,并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画出路线。
2、其他三位航海家
航海家 首航时间 资助国家 航行路线
航海家 首航时间 资助国家 航行路线
迪亚士 1487 葡萄牙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第二年到达非洲好望角。
达·伽马 1497 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
麦哲伦 1519 西班牙 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矛盾?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很多欧洲国家都设立专门的节日来庆祝新航路的开辟,如西班牙政府后来把哥伦布登陆美洲大陆的10月12日作为国庆节来庆祝。与之同时,美洲很多国家也把10月12日作为纪念日,但是取名为“土著人民抵抗日”。
三、认识胡椒——沟通世界
(一)对欧洲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6:16世纪早期葡萄牙从印度进口的香料(担)
——转引自田汝英:《葡萄牙与16世纪的亚欧香料贸易》,《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27页。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开始逐步确立
(二)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7:非洲则贡献了甘薯、秋葵、羽衣甘蓝和咖啡。乳牛和产肉的动物——马、牛、猪、绵羊、山羊和鸡也从欧洲到美洲,使得食物和畜力的供给快速增加。
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包括玉米、马铃薯、豆类、番茄、美洲辣椒、花生、树薯、番木瓜、番石榴、鳄梨、凤梨和可可等。
到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5版.1000-1800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03页。
欧、亚、非、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哥伦布大交换
(二)对世界的影响
(三)对亚、非、美洲
材料8:那些年,英国人对胡椒的需索,导致居民拼命努力达到胡椒配额,以致疏于种植粮食,米粮奇缺,人民徘徊在饥饿边缘。英东印公司1741年记载:“…缺米缺到当地前所未有的程度,追使人民离开居所,徒步六七日,至内陆购买家人所需粮食。许多人长达数月除树根树叶外无物可吃,所经历的苦况几乎难以用笔墨形容。
——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第107-108页。
自1500年后,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没有未被血染红的。
——伏尔泰
(三)对亚、非、美洲
大肆屠杀印第安人
贩卖非洲黑人奴隶
材料9:西班牙的第一个海外殖民地几乎全部被征服了。哥伦布强迫印第安人交出他们所不能及的贡品——黄金或棉花。印第安人离乡背井,逃到该岛的内地山里去了。凡是没有来得及逃出西班牙人手掌的印第安人实际上沦为奴隶,被迫在种植园里、金矿上进行劳动。
——(苏)约·彼·马吉多维奇著,屈瑞、云海译:《世界探险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
早期殖民掠夺
材料10: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哥伦布航行开辟了欧洲人的海权新时代。由于地理大发现引发的商业大革命,通过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贸易网把原先半封闭的地区性经济联系起来,形成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页。
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矛盾?
对世界
对欧洲
对欧洲
对世界
西欧封建社会末期,
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年代
“人”被发现,指的是
“世界”被发现,指的是
共同作用
文艺复兴
新航路的开辟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基础
思想基础
揭开胡椒的神秘面纱
材料11:新航路直通香料产地印度,使一切关于香料的神秘起源的说法成为谬论。16世纪初,欧洲出现了许多地理学著作,绘制了真实的世界地图,各种香料的产地随之有了真实具体的位置。
来自天堂?
植株由毒蛇守卫?
1563年,在果阿工作的葡萄牙医生加西亚·德·奥塔出版了著作《关于印度草药、药物和医用产品的谈话》,纠正了此前关于多种香料的错误观点。葡萄牙人还把香料植株直接带回欧洲,种植在温室中,香料逐渐成为人们身边的普通植物。
——田汝英:《香料与中世纪西欧人的东方想象》,《全球史评论》2017年第2期,第111页。
新航路开辟后,关于胡椒等香料的神话被解构了,增添了现实因素,这也是世界逐渐走向整体的缩影。新航路开辟结束了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人类命运真正成为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