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莫斯科红场上的阅兵式 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改革之路并不平坦。虽然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其国家和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你想知道其中的原委吗?让我们循着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的进程去做一番了解吧!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2.东欧剧变
3.苏联解体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1)赫鲁晓夫改革目的: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
内容:①思想解放;②农业方面;③工业方面。
评价: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也没有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弊端。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批判个人迷信平反冤假错案实行管理体制大改组匈牙利民众占领
一辆苏军坦克市中心的斯大林像被拉倒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2)匈牙利改革 从1968年元旦开始,匈牙利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改革进展比较顺利,经济发展平稳,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被称为稳健改革的“匈牙利模式”。从1979年开始,改革扩大了范围,匈牙利也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但几经反复,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致使改革陷入困境,人民不满情绪增长,党内外人心思变,匈牙利政局发生了急剧变化。匈牙利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什么叫匈牙利模式? 从1968年起,匈牙利在全国推行的新经济体制改革。由于改革比较顺利,经济发展平稳,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被称为“匈牙利模式”。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波兰、民主德国、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也进行过类似的改革,但总体成效不大。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3)中国改革开放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2001年11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签字仪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东欧剧变后的地图2.东欧剧变 捷克斯洛伐克是1918至1992年存在的联邦制国家。1918年10月28日,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60年通过新宪法,更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4月,联邦议会决议更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主体共和国国家。1989年11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爆发要求捷共领导人下台的游行德国柏林墙被拆除 柏林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于1961年8月12日夜始建,用于隔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西德)。1989年11月9日被推倒,促进了德国统一。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统一后的德国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设在柏林。东 欧 国 家 更 名 简 表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
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实质:共产党执政地位丧失,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原因:东欧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内外矛盾的总爆发。盲目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民主和法制不完善,改革成效不大以及西方国家所采取的“和平演变”战略等,是发生剧变的主要因素。东欧剧变的实质和原因是什么? 各抒己见美苏大搞军备竞赛3.苏联解体 20世纪80年代,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通过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相对落后的苏联。而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期间,虽然军事和综合国力有所增强,但在其后期,由于固有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以及美苏争霸的影响等因素,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恶化。1979年12月27日至1989年2月15日苏联入侵阿富汗戈尔巴乔夫
第8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87年签订苏美《华盛顿条约》
结束两国在中程导弹上的军备竞赛“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乱” “僵” “垮” 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直接导致“八一九”事件的爆发。叶利钦在“八一九”事件中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叶利钦发表演讲,指责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恢复苏联的政治铁幕统治,并号召群众进行总罢工。 苏联是怎样解体的?①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仓促转向政治改革,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增强。② 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来摆脱危机,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者的威望和权力。③同年底,叶利钦等人策划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叶利钦 VS 戈尔巴乔夫权力高端的博弈,谁是最后的赢家?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 12月25日19时,戈尔巴乔夫面对着摄像机、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了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的讲话。19时20分,戈尔巴乔夫把“核按钮”通过“独联体”武装力量临时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交给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和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降下,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旗杆。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昔日的超级大国——苏联,已经成为历史。??戈尔巴乔夫辞职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
悄然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三色旗取而代之。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
匈牙利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东欧剧变时间
东欧剧变的表现
东欧剧变的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政治经济形势恶化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政治、经济和民族
危机不断加深
1991年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1.(2012·日照学业考试)赫鲁晓夫改革之所以最终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未能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
B.未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
C.未改变两极格局的局面
D.未根本突破旧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D2.(2012·攀枝花中考)东欧剧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
A.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C.社会主义建设应不断进行改革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加强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 A3.(2012·江西中考)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
A.列宁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邓小平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D4.(2012·广东学业考试)“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 )
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中国 B5.(2012·威海学业考试)《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到:l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赫鲁晓夫改革 D.美苏争霸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