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5个生字,会写“赢、拳、策、荐”这四个生字,理解“胸有成竹、摩拳擦掌”等词语。
2、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能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懂得“正确分析双方情况,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能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懂得“正确分析双方情况,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胜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检查字词
1、复习导入:齐背《自相矛盾》。
2、楚人错误的思维方式闹出了笑话。看来正确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到齐国,来读一读田忌赛马的故事,看看故事中的人物又有着怎样的思维方式呢?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3、推想课文内容:题目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好比是房子的窗户,许多文章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看了本课课题,我们可以怎样推想呢? (田忌与谁赛马?结果怎样?)(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结果田忌赢了。)
4、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本课的线索是什么?(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本课抓住“赛马”这一线索)刚才同学们都读的很认真,词语应该都会读,我们一起来读读文中的生字、词语。策荐赢拳引荐胸有成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出谋划策兴致勃勃5、再来看看这几个生字,这几个生字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在写字之前我们需要认真观察。(课件展示“”赢”等几个字的书写)生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二、理清脉络,完成习题
1、要求会写的字,会认得字我们都知道了,文中出现了哪三个人?(田忌、孙膑、齐威王)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三个人物。(课件出示人物)结合文章第一段我们来认识一下孙膑。门客是什么意思呢?读懂了人物关系,再结合课文内容,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完成课后第一题)
(本文主要讲了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输了几场,孙膑看完比赛后想出了策略,调换一下码的出场顺序,结果再次比赛,田忌转败为胜的故事。)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理理文章的脉络吧。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分成了“孙膑观赛 ” “赛前献策 ” “田忌胜赛”这三个部分。3、田忌能赢得比赛,齐威王是特别好奇的,他是这样问的,请你读一读。“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孙膑是如何帮助田忌赢得比赛的呢?请你们默读第10-16自然段,完成课后习题第二小题。
4、全班交流。看了这张表,你能说说孙膑的策略吗?(还是原来的马,孙膑只是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想知道田忌为什么能赢得比赛,让我们回到开头。引导学生找到关键信息:“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别人看比赛都是观察比赛结果,只有孙膑观察到了马的脚力,看来他非常善于观察。
5、孙膑观察到了这点以后,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呢?此刻你就是孙膑,请你也去想一想。
三、把握关键,还原过程
1、孙膑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先来听听两位同学说的。“可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不能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了”
2、有了这样的观察,这样的思考,接下来孙膑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看看又能捕捉到怎样的信息呢?
3、发现了吗?这个部分大都是孙膑与田忌的对话,这些对话体现出孙膑的自信。
4、我们分角色读“赛前献策”,读出孙膑的坚定自信,读出他的胸有成竹。学生读孙膑,学生读田忌,学生读旁白。正是因为孙膑胸中有谋略,所以他才自信,因为他的自信,田忌才有信心去邀约齐威王赛马。
5、同学们,根据我们捕捉到的这两条关键信息,现在你能理解孙膑为何要用那样的对阵图吧。
6、结合这些关键信息,我们可以还原孙膑的思维过程。课件出示。小结:孙膑通过他的仔细观察,细致分析,最后靠着他的智慧却得了胜利。同学们我们要是在生活中遇到棘手的事情,也可以像孙膑这样通过智慧去化解。
四、全文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把握关键信息,推想了孙膑的思维过程。那孙膑的谋略能够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其中还有哪些关键信息呢?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