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2.3《芣苢》《插秧歌》联读
一
朗诵诗歌
《插秧歌》
《芣苢》
诗经·国风·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杨万里〔宋代〕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诗经的知识之前在《静女》学习时已经讲过,上课抽背:
1.别名
2.诗经六义
3.语言风格
二
文体知识
《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先秦称为“诗”“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六义” ?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
“风”是土风、民歌,包括了 “十五国风”, 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赋、比、兴?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铺陈叙事。
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打比方。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起兴、发端。
语言风格?
《诗经》的篇章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
三
理解诗意
两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内容?
劳动
两首诗的劳动有何区别?根据课下注释完成下表
劳动内容 劳动主体 劳动氛围
《芣苢》
《插秧歌》
三
理解诗意
芣苢即车前草,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光滑或稍有短毛。根茎短而肥厚,着生多数须根。
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分布几遍全国。嫩叶可食,有些地区用作饲料;全草与种子都可入药,能利尿、清热、止咳,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
何为芣苢?
三
理解诗意
育苗:在苗圃、温床、温室或直接在水田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
抛秧:水稻已经长成秧苗,在长得不高的时候就把它抛在田里。
插秧:育种的时候水稻比较密集,不利于生长,经过人工移植或机器移植,让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施肥、杀虫:水稻长成后需要及时补充肥料和杀虫,否则可能减产甚至绝收。
排水(补水):水稻前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水量,农民需要根据天气状况和田里的水量进行排水或者补水。
收获:水稻穗变黄后,要及时采收并晾晒。
种田有哪些步骤?
《插秧歌》写到了哪些种田场景?
抛秧接秧图
拔秧插秧图
雨中插秧图
呼唤早餐图
农夫应答图
劳动内容 劳动主体 劳动氛围
《芣苢》
《插秧歌》
三
理解诗意
采摘车前草
农忙种稻
一群妇女
一户农家
四
赏析手法
《芣苢》是如何描写劳动的?
直接描写:动作描写
能否将动作找出来?
有
掇
捋
袺
襭
采摘
取得,获得
拾取
从茎上成把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采
纵观六个动词,展现了怎样的劳动氛围?
采摘芣苢
由少到多
由慢到快
收获满满
一种欢乐的劳动氛围。
四
赏析手法
《插秧歌》是如何描写劳动的?
一、二句通过白描真实地呈现了插秧的动作,一出场就是抛秧、接秧、拔秧、插秧一连贯的动作,农忙时节,分工明确精细,节奏紧凑,富有美感。
三、四句通过比喻把插秧比作战事一样紧张,抓住时节及时种植,类似一场紧张的战斗,须全副披挂,全力投入。这句也是侧面描写,写出了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忙碌精神。
通过对话等细节描写,构思精巧,送饭人催促吃饭。吃饭人只忙着提醒送饭人“照管鹅儿与雏鸭”。
劳动内容 劳动主体 劳动氛围
《芣苢》
《插秧歌》
三
理解诗意
采摘车前草
农忙种稻
快乐的劳动氛围
一户农家
一群妇女
紧张热闹的农忙时节
赏析语言
五
能否用一两个词来概括《插秧歌》的语言风格?
语言自然,质朴平实,活泼生动,朴素自然,明白如话。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语言
五
诚斋体:
南宋诗人杨万里诗歌风格的特称,因杨万里号诚斋,故得名。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宋魏庆之的《诗人玉屑》等都提及了“诚斋体”。
特点:①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活泼,通俗易晓,句法完整而意脉连贯,多采用口语、俗语入诗;②立意新颖,想象丰富,善于巧妙地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动态,用拟人的手法加以表现; ③幽默诙谐,有些诗还能于诙谐中寓讽刺之意和激愤之情,如对统治者的批判。
链接高考
六
【2019全国3卷】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B
答案:
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
链接高考
六
答案: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链接高考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