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藤野先生》课件(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藤野先生》课件(共5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8 10:3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藤野 先生
鲁迅
藤野先生,
名叫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先生.
藤野先生送给鲁迅的照片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注解及“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
2、理解: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课文的主要内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本文的叙述线索。 (难点)
3、品味:人物描写。作者感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重点)
4、运用:刻画人物抓住主要特征。
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
草》、《朝花夕拾》
《呐喊》、《彷徨》《华盖集》、《坟》
等。本文选自散文
集《朝花夕拾》。
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
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
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
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
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课文写于1926年,
回忆了1902—1906
年留学日本的片段。
鲁迅本想以学医来
救国救民,但后来
却弃医从文了,我
们在本课的学习中
会认识到作者思想
变化的原因。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挟【xié】 樱花【yīng huā】绯红【fēi hóng】 宛如【wǎn rú】 掌故【zhǎng gù】 落第【luò dì】畸形【jī xíng】不逊【bú xùn】匿名【nì míng】诘责【jié zé】 呜呼【wū hū】 凄然【qī rán】 教诲【jiào huì】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jiàn】 杳无消息【yǎo wú xiāo xī】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
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
深恶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
挟:本意为用胳膊夹着。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绯红:深红色。
宛如:好像;仿佛。委曲顺从的样子。
落第:科举考试未中。又指输掉。 不逊:不恭敬,没有礼貌;骄横。
匿名:是指的是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即指隐瞒身份、个人特征或不说明是什么人物。 诘责:诘问谴责
呜呼: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指人丧命。 教诲:教导训戒。
油光可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杳无消息:没有一点儿音信。杳:无影无踪。
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深恶痛绝: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哪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速读课文,思考: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东京
仙台
北京
相识
相处
离别
思考:
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全文共分_____部分,怎样划分,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本文依据时间和地点的转移组织材料,请按“去仙台前”,“在仙台”,“离开仙台”,给文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⑴第 段:
⑵第 段:
⑶第 段:
1-3
4-35
36-38
写认识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见闻和心境,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
写离别藤野先生后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鲁迅眼中的藤 野 先 生
找出作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的句子。
20年过去了,鲁迅仍对自己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念念不忘,并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为什么会这样?
思考:课文是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的?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目睹印象——
耳闻亲见——
治学严谨
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藤野严九郎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白描
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
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
求实精神
正直热诚
治学严谨
没有民族偏见
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
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详)
(详)
(略)
(略)
藤野先生给鲁迅添改过的讲义
文章通过以上四件事的描写,全面地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小 结
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
人物的思想性格
“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
(1)感激、崇敬、怀念,
体现在:
①装订收藏藤野先生改过的讲义
②悬挂先生的照片时时督促“我”
③决心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2)多年不通消息的愧疚
重点阅读36-38段,体会“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又体现在怎样的行动上?
思考:文中除了写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历外,还写到了哪些事?这些事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A.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1—2段)
B.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4段)
C.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5段)
D.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24---31段)
E.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在 东 京
所见所闻——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修辞:比喻、反语
所 感——
厌恶之极,
不屑与之为伍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爱 国
作者用怎样的笔法写在东京见到什么?听到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作者抓特征运用比喻、反语等修辞写在东京看到了中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赏樱花,听到了中国留学生吵闹“响得震天”,“污浊”,“油光可鉴”,表露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为下文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练习: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1.选段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从文中画出三个比喻句,并依次说明各是比喻的哪种,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
3.这一段除了比喻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举出例句说明,并谈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选段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表达了作者失望、痛苦、厌恶的思想感情。
在文中的作用:为后面写去仙台学习作了铺垫。
2.从文中画出三个比喻句,并依次说明各是比喻的哪种,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
答:(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 明喻 本体:上野烂漫的樱花;喻体:绯红的轻云。
答:(2)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暗喻 本体:头上高高耸起部分;喻体:富士山。
答:(3)也有解散辫子……发髻一般。
明喻。本体:解散辫子; 喻体:小姑娘的发髻。
3.这一段除了比喻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举出例句说明,并谈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夸张。如:头顶上盘……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反语:如:实在标致极了。
答:作者用冷嘲热讽的笔触描写出"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的丑态,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极端厌恶、鄙视的思想感情。
去 仙 台
去仙台
日暮里:
水户:
触发忧国之情
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菩,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饮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饮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1、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
名称
所处环境
待遇
共同点

北京的白菜
福建野生芦荟
物以稀为贵
受优待
由红头绳系住菜根,尊为“胶菜”
到仙台
运往浙江
一到北京
请进寝室,美其名曰“龙舌兰”
2、“我到东京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话中“优待”包含了哪些内容?
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3、依你看,作者在仙台受优待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原因是日本人民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情谊。
4、选文中“初冬已经……居然睡安稳了。” 表现了什么?
笑着面对生活窘境,敢于自嘲,敢于调侃自己,是一种心理健康的表现。
5、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原因是“物以稀为贵”,句中的“大概”可以用“因为”替代吗
“大概”表示猜测,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语气.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自谦、 自喜、感激之情。但推断为“物以稀为贵”,包含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因为”表达不出这层意味。
虽然得到一些优待和关照,但面对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作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
这是一种弱国国民难于承受的内心的辛酸而产生的自嘲,这里反映出他极强的民族自尊心。
在 仙 台①
爱国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在仙台②
精读第24---31段,思考: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中国是弱国”与中国是人是“低能儿”之间根本没有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前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强调,这是作者有意用这种表达方式来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从而表达作者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也无怪他们疑惑”用反语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2、精读第29自然段,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呢
说明作者没把自己看做局外人,旁观者.也表明作者不同于麻木不仁的那类中国人,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 “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是因为什么?
这欢呼声深深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4、“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何尝”是什么意思
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
呜呼,无法可想!表达了作者难以抑制激愤之情。
5、“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那么,原来“我的意见’”是什么,变化了以后又如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原来我的意见”是学医,为祖国服务,为科学服务,“变化了以后”是想从事文艺运动,医治同胞的麻木和愚昧。变化的原因是学医难以治国人的麻木。
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看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3)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匿名信事件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现在遭受屈辱后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看电影事件反映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匿名信事件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
看电影事件侧重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在东京
所见所闻: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不学无术
腐朽麻木
所 感:
失望、厌恶、愤懑
爱国主义情感
在仙台
去仙台
日暮里:
水 户:
触发思乡之情
引起忧国之思
在仙台:对于“优待”的辛酸、自嘲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看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
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双线结构: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回忆藤野先生)
暗线:作者的爱国之情
重点语句赏析
怎样理解第36段“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也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这些话?
作者对中国辛亥革命后仍然黑暗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满,而又不愿将这种情绪带给教师,对良师的期望无以告慰,表现无限遗憾的内疚之情。
作者为什么说藤野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老师之一?
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一个“最”字,真挚地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大”与“小”的区别在于医学传播的范围。“小而言之”,“为中国”有新医术;“大而言之”,“为学术”能广为传播。前者表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所以对勤奋好学的弱国学生鲁迅能一视同仁,热情教育;后者表示藤野先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希望新的医学为人类造福,这也就是他满腔热忱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1)藤野先生帮作者添改讲义,可见他教学认真,并且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
(2)他纠正作者的解剖图,还向作者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可见他治学严谨求实;
(3)他还关心作者思想意识的进步,对作者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
藤野先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精读第38段,思考:
“良心发现”指
“增加勇气”指
“正人君子”指
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
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反语。
这句话有什么意思 这样一来的结尾有何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
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对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下面的说法, 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正确答案应选(1)
归纳主题
这篇回忆性散文
记述了作者和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的过程。
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老师的真挚的感激、崇敬和怀念之情。
并反映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忧国之情。
学了本文,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1.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叙事应该有详略
3.上下文注意过渡
4.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运用白描的描写方法勾勒人物的外貌
5.注意人物的身份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