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阁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星期二的傍晚,我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家,妻子打来电话,要我在路上买一加仑牛奶。“没问题。”我在走进电梯时提醒自己。到了停车场,坐进车里,我又提醒了自己一次。我开车回家,走的也是平时的路线。直到开到家里,我才忽然意识到忘记买牛奶了,又忘了。但我并不在意,因为我妻子通情达理,而且我掌握了坚实的神经生物学证据,可以为自己的健忘找到一个很好的借口。
为了描述我们在脑中储存和提取信息的方式,研究者提出了好几对概念。其中一对是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和情节记忆(episodic memory)。程序性记忆是如何做某事的记忆。比如,怎么骑车、怎么在键盘上打字,或者怎么驾驶汽车。我们对某个程序练习得越久,这种记忆就越牢固。情节记忆是关于个人情况的记忆。比如,过去的经历和感受、想过的念头——包括在下班路上去买牛奶的念头。我们能够记住生活中发生过的事件,靠的就是这种记忆。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记忆不仅储存着不同的信息,而且还发源于脑中的不同区域。情节记忆储存在海马。它往往在非习惯行为中激活,在习惯行为中沉默。程序性记忆则源于外侧纹状体,它正是产生习惯的那个区域,这一点绝不是偶然。向一只没有受过训练的小鼠的海马发放电流,使它暂时关闭,这只小鼠就会在迷宫中完全迷失。它会不记得自己身在何处,要去哪里,只能在迷宫里漫无目的地乱跑。然而,如果在小氙训练成功之后再关闭它的海马,它就会像以前那样先直行再左转,因为这时是外侧纹状体在支配它的习惯。海马并不参与习惯行为,即使关闭也不会影响小鼠自动找到目标。
如果我们生活中的某个片段没有得到情节记忆的记录,我们就无法回忆起和它有关的图像、声音和感受。它只会默默地强化某个程序性习惯,除此不留下任何痕迹。习惯不仅无法记录信息、将其转化为情节记忆,也无法从情节记忆中提取信息。因为它根本接触不到情节记忆。这就是我在脑海深处装着妻子的吩咐开车回家时所遇到的麻烦。当时,我正在放空,和情节记忆中断了联系,因而提取不出需要记得的重要事项。这样看来,我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责任,因为回想起来,当时我多半还是可以努力摆脱习惯操纵的。
被习惯系统支配之后,我们从情节记忆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就会遭到破坏。情节记忆中储存的都是背景知识,供我们在决策时参考。比如,我们所处的位置、我们必须去办一件事的念头,这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这类知识还包括了我们在不觉得饥饿的时候停止进食的理由。比如,担心长胖、担心危客健康。然而,我们又常常会在不俄的时候吃东西。大多数人都同意这是一个“坏习惯”,但是在这么说的时候,我们并不真的或有科学依据地认为这是一个“习惯”。不过有科学研究显示,在不饿的时候进食,也许真的是受习惯系统控制的行为。
你不妨这样想:引导我们行为的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程序性的习惯系统,另一个是思考性的有意识系统。这两个系统可以单独行动,也可以同时运作,但它们都无法一次做两件事。有意识系统能够开本,也能思索日常事务,但是它不能同时做到这两样。一旦有意识系统忙着思考,习惯系统就会接过驾驶的任务。如果消极地任由各种想法在我们心中泛激,有意识系统便会从我们手头的活动中抽离,我们会无法提取情节记忆,也无法思考比较急迫的任务。习惯系统就会接管我们正在从事的无论什么刻板活动。
这种现象常会在我们被某件事情分心的时候发生,如看电视。医生建议我们不要在电视机前吃饭,因为这会造成过度进食。当我们消极地观看电视,我们就是在任由电视节目独占我们的有意识系统。如果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从事某项刻板活动,如吃薯片,我们的习惯系统就会接管这项活动。就像心不在焉的司机会不假思索地驾驶汽车一样,心不在焉的进食者也会一边观看《宋飞正传》重播,一边不知不觉地吃掉五袋萧片。不幸的是,因为无法提取情节记忆,习惯系统对于胃痛、长胖、心脏病,甚至最简单的节制观念,统统一无所知。
当我们的头脑被别的念头占据,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就暂时失去了有意识的控制,这时我们的行为就会遵照某个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进行。那么,如果我们永久失去了这个自我控制的能力呢 在有些病例中,病人的前额叶发生了损坏,这些病人就会永久丧失自我监控的能力。而当人脑无法监控我们的举止,我们也就无法深思热虑地做决策。我们的大脑会进入习惯模式,我们的行为也会进入自动挡。
(摘编自埃利泽·斯膝伯格《神经的逻辑》,高天羽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程序性记忆和情节记忆描述了我们在头脑中储存和提取信息的全部方式,解释了我们有时会忘掉某些事情的原因。
B.头脑中的海马区城存储的是情节记忆,外侧纹状体掌管着程序性知识的记忆,关闭海马,有时并不影响人们完成日常工作。
C.晚饭后,一边观看重播的《武林外传》,一边心不在焉地拿桌上的坚果和肉干吃,这多半是受习惯系统的支配。
D.医生建议人们不要在电视机前吃饭,一个重要原因是电视节日可能会独占我们的有意识系统,造成我们不知不觉中过多进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小时候发生的某件事,在成年后会突然想起来,而激活我们相关记忆的东西,不大可能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性动作。
B.有些人常常忘记他人的嘱托,是因为他们被习惯操纵了;努力摆脱习惯的操纵,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想起这些嘱托的。
C.如果在上课的时候盼着外面有成群的大雁飞过,或想象游戏中的精彩场而,我们必然无法对教师的讲解进行深入的思考。
D.为了生动准确地阐明科学道理,作者运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比如,给小鼠的海马发放电流、看电视时吃薯片的例子等。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小刚的母亲发现他每到学校放假的日子,总会沉迷在小说中,不过在返校前他会及时放下小说,认真完成作业。
B.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为了解决物理学和数学上的难题,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甚至因为长时间工作而忘记了吃饭。
C.妻子关门后,丈夫在外面喊:“我还没进去啊!”而做公共汽车售票员的妻子则说:“吵啥吵 坐下一趟吧!"
D.科学家亚里克斯认为:有意识系统和习惯系统常常可以同时运作,如骑行者可以一边骑行一边思考比赛事宜。
4.作者叙述自己忘记买牛奶的事件有怎样的意图 (4分)
5.根据本文理论,分析下面文字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刘老师是五笔输入法的高手,打字很快,小李就向刘老师请教。但刘老师向小李介绍五笔输入法时,竟然有好多字想了半天也说不出按哪些键才能打出来。于是不好意思地说:“我当初背得滚瓜烂熟,现在都忘了。”可是,当他不再讲解,而是自己要往电脑上输入这些字时,却随手就打了出来,根本不用思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行走太行之巅
廖 奔
一
暑气炎蒸。看太行,走上党,下车伊始,便觉清风送爽,沁凉入心。
上党地处太行之巅。令我倍感惊奇的是,在这长治城的西北侧,竟然有一个二十四平方公里的偌大湖泊,碧波荡漾、天光回映;还有一片六十平方公里的偌大湿地,苇荡密布、港汉纵横。这就是漳泽湖和它的湖滨湿地。①这里已成为长治之肺,成为今天市民休闲养生的最佳去处。
漳泽湖系浊漳河水汇聚而成。浊漳河一支源于发鸠山,流经长治聚为大湖,然后向东越过太行山下泄,进入华北平原的海河水系,经天津注入渤海。
坐船在湖上徜徉,水色粼粼,天光荡漾,犹如漂荡在江南水乡。远眺水面辽阔,烟波浩渺。穿过一片密不透风的碧绿芦苇荡,来到更加苍翠欲滴的荷叶丛。小船经过处,惊起的野鸭、红嘴鸥在眼前交飞互掠。一处浅湾许是鱼多,数十只白琵鹭、苍鹭伫立待食,船行的涟游扰过,它们纹丝不动。一只巨大的黑鹳飞过,羽翅张开,轻轻一扇就滑过了水面。
下船徒步,沿石板路步入湿地林翳,树木扶疏,蝉鸣起伏。登上木板廊道,穿行于红柳的海,尽情呼吸着清新的自然之气,精爽之感沁入肺腑。
湖畔风光旃施,杂树生辉,丛花绚烂,林荫成道。不时有市民、游客擦肩而过,悄言谈论着长治今夕的巨大变化,笑声飘进我的耳廓。
二
汽车沿着太行山间的山脉辨隙宛转开进,驰入壶关县的太行大峡谷之间,来到了危峰突兀、气势雄浑的八泉峡。
接近八泉峡的路途中,两旁山崖已经裁然不同,由郁郁葱葱的斜面山体变成了一道道岩石裸露、竖直挺立的石壁。每拐过一个弯道,即横过一道直墙,斧劈刀削似的,撑天绝地,挺拔万仞。平视瞪目,仰观落帽,引出车内的一片惊呼之声。
两百多万年前的地壳升降与断裂运动,切制出太行大峡谷的耸峙与深陷。②由空中看,山体裂开了一道深深的地缝,恰是鬼斧神工!
地缝底处山泉汇聚、河流奔涌,一座大坝拦起十几公里长的水库。在大坝处乘船上溯,水平如镜,水色清冽,暑气顿消。③船在镜中无声滑行,刺破一道碧波,甩开两列白涛。两侧绝壁夹岸,裸岩垂直,似山墙由水面挺拔而起。水道宵曲,船前时而拉来一面巨壁,又或散开一道天堑,惹得船上游客咋舌叹羡不止。
弃舟登岸,沿溪边的阶梯栈道前行、身侧绝壁千切,溪中湍流奔涌。水声哗哗,经冬历夏,千年万年,把河道下的花岗石岩面冲成一个个溜滑的圆离。前径时而巉岩压路,人需低头躬行;时而壁挂飞瀑,身沾点点水沫。行走其中,如历仙境。
缆车起点站到了,排队进入吊挂车厢,人身忽觉腾空而起,朝着一道绝壁峰顶的豁口滑去,心悬一线。缆车一悠,滑过了豁口,又坠向前方深壑,惊呼声未止,身体重新向上抬升。
站在万山之巅,俯瞰巍巍太行,重峦叠嶂,千峰竟秀,云气漫卷,天高气肃。远处横峰一道道、一重重,透过苍茫的雾霭,拉成蓝灰色的屏障,积为层层登叠的堆锦,氙氩成一幅巨大的水墨润渍画屏。你呼吸着天风,吞吐着霞宽,天好像仲手即可触及,更有感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三
汽车盘山升降,临崖面壑,随路颠簸,千回万转,穿过了在万仞绝壁半腰凿出一槽的公路,行经了藏匿于万山之中挂在悬崖之上的岳家石寨,停止在黎城县的黄崖洞山罅前。
这里是太行支脉,山体仍然像大峡谷里那样绝地而起。山口两座合围的绀红色石壁巨崖,似用一层层方形石块整齐镍砌而成。④人们忍不住走到石壁近旁,翘首驻足,观赏抚摸,赞叹大自然的造化无极。
沿着山豁罅隙走进去,隙宽丈许,两侧是峭壁千丈,前方有一条上行天然廊道蜿溪。隙底观天,只见到湛蓝曲折的一线。顺木栈道攀登而上,旁侧伴有水流潺潺。前行不久,当面横出一堵二十米高的绝壁,阻断了廊道。绝壁上挂着飞泻的瀑布,年复一年把瀑底冲成了凹槽。今天的木栈道已经从旁侧绝壁上开出路来,当你喘息着攀上绝壁顶端,才发现来到了另外一重天地,空间豁然开朗,有山有水有树有花,一圈石壁连峰环绕,围住一个润天秘境。怪不得当年的艰苦岁月里,八路军在这里秘密建起一座兵工厂,成为抗战时期我军的武器基地。
凌空回望,绝壁上仅剩一个曲祈狭小的罅口,其上方的陡峭崖顶上,竟然石砌着一个单兵掩体。1941年11月11日,日军进攻黄崖洞,年仅十七岁的八路军小战士崔报芳就守在那里几天几夜,打死打伤几十个敌人,最后壮烈牺牲。
守卫球口的是八路军特务团,战士们面对四倍于己的敌军,用着没有膛线的步枪,每人只有几题子弹,凭着天险阻敌八天八夜,最终粉碎了日军妄想推毁我兵工厂的企图。
肃立于峭壁顶端,望着这山河壮举,我眼中的热泪夺眶而出。
转过一个山坳,红色石英砂的岩壁又出奇观,竞然成了昂首挺胸排立的通天人像浮雕,巍峨挺拔,浑补刚毅。我脑中闪过王迎春、杨力舟创作的巨幅写意水墨画《太行铁壁》,它将群立的八路军人像剪影与太行山的破础崖壁融合为一,构筑起一道巍峨雄壮的浮雕丰碎。我深深感慨大自然的造化:五代时画家荆浩的枯寒山水就是得太行神韵,《太行铁壁》则是摄取了太行山的魂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写水色粼粼、苇荡薯绿、鸥鹳飞翔、林木阴翳等,表现了漳泽湖的美景,突出了长治地区自然环境之优良。
B.市民、游客的悄然谈论内容以及他们的笑声,写出了长治的面貌已经今非昔比,也表现了当今人们的幸福生活。
C.文中引用“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照应了“万山之巅”,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突出了所在位置的高峻。
D.文章交代八路军的枪没有膛线、子弹极少,强调了八路军兵工厂的生产力低下,从而更写出了他们打仗时的英勇。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子①运用比喻和抒情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漳泽湖已成为长治的重要管辖区域。
B.句子②兼有描写和抒情,为读者观赏大峡谷提供了新角度,突出了其深陡。
C.句子③有比喻,有对偶,词语也很生动,如“刺”与“甩”尽显船行之快。
D.句子④通过描述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绀红色石壁巨崖给游人的巨大震撼。
8.本文的行文特点有哪些 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
9.文章第三部分是如何表现太行山的魂魄的 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立也,用不可不节也。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三,此告不足之至也。
为者寡,食者众,则岁无丰。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 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饥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 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 有富贵而不为备也。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
(节选自《墨子·七患》)
材料二: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此令臣轻A背其主B而民易C去D其乡E盗贼有所F劝G亡H逃者I得轻资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彻,指撤掉,不再使用;与“翼日进宰”的“翼”都是通假字。
B.百里,此处强调国土狭小,与现代汉语中“有百里之远”的“百里”意思不同。
C.牧,会意字,意为扬鞭赶牛羊,表示放牧,后也多指君主统治天下民众。
D.利,意思是善于,与《劝学》中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的“利”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禹时有七年的大水灾,商汤时有五年旱灾,但他们的百姓在荒年里没有挨饿受冻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按时生产,储备充足;生活非常节俭。
B.粮食是国家的宝物;武器是国家的利爪;城池是守卫国家的屏障,三者都是保护国家的工具。只要拥有这三者,国家就不会陷入战乱。
C.在缺衣少食、难以生存的情况下,即使有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也无法阻止老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亡,所以明君要特别重视农业生产。
D.金银珠玉这些东西既不能吃也不能穿,非生活必需品,但因为携带方便而且价格高昂,即使周游全国也不会有饥寒之患。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
(2)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
14.两则材料的主旨大致相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夜忆萧子真·孟 郊
半夜不成寐,灯尽又无月。独向阶前立,子规啼不歇。
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争得明镜中,久长无白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题目点出了时间、人物、事件,表明了写诗的起因,对全诗有统领作用。
B.“子规”句借子规啼鸣不止之景衬托情感,与“杜鹃啼血猿哀鸣”相似。
C.颈联写友与己分别处于胡地和越地,相隔万里,字里行间透出无尽伤感。
D.孟郊的诗作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明白淡素,本诗即体现了这一特点。
16.题目“忆”字是诗眼,全文是如何围绕它抒情的 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对颜渊说的“________, _”,虽然讲的是做善事由自己决定,但也可以用来阐述“幸福不是别人给的,要靠自己来创造”之类意思。
(2)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修养身心、培育美德,这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古人早就把这个为人处世的道理传达给我们了,如《礼记》所说“ , ”。
(3)杨玉昆写作文时想借名言表达两个意思,一是在祸乱未发生时就应予以防范,二是不要太看重金银之类难得的贵重物品,稍作回忆,他便引用了老子说的“____”和“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近年,大家对肺部健康格外关注,有些人首次胸部CT检查出肺结节后,A 。或认为它早晚会转变成肺癌,或认为它必须被尽快切除掉。这是不科学的认识。
①肺结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症状的。②它们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③如果首次胸部CT发现了肺结节,④医生会根据肺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⑤通过定期复查,决定临床干预。⑥国内外的研究数据表明,⑦第一次做胸部CT检查后发现的肺结节,超过95%以上都是良性的。⑧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肺结节就像眼角的皱纹、头上的白发一样,仅是岁月的痕迹而已,⑨可能只是小时候因为得过肺结核、肺炎或胸膜炎才会存在,⑩所以再次强烈呼吁“肺结节人群”不要过于焦虑紧张。
医生提醒我们,好生闷气、情绪抑郁、容易焦虑都属于“癌症性格”的表现形式。时间长了不仅会长肺结节,甲状腺、乳腺、子宫等各种部位的结节都会产生。所以,B ,善于与人沟通交流也是避免得肺结节,以及避免肺结节演变形成早期肺癌的最重要因素。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瑞宣没顾得戴帽子,匆匆地走出去。
他是在两处教书。一处是市立中学,有十八个钟点,都是英语;另一处是天主教堂立的补习学校,教四个钟头的中文。兼这四小时的课,他并不为那点微薄的报酬,而是愿和校内的神父们学一点拉丁文和法文。他是个不肯教脑子长起锈来的人。
他很希望街上有了惊心的改变,好使他下定决心,管什么父母子女,且去身赴国难。可是,街上还是老样儿,只是行人车马很少,教他感到寂寞与不安。正如他父亲所说的,铺户已差不多都开了门,可是都没有什么生意。那些规矩的店伙静静地坐在柜台内,有的打盹儿,有的向门外呆视。胡同口上已有了洋车,车夫们都不像平日那么嬉皮笑脸地开玩笑,有的靠着墙根静立,有的在车簸箕上坐着。耻辱的外衣是静寂。
他在护国寺街口,看见了两个武装的日本兵,仿佛一对短而宽的熊立在街心。他的头上出了汗。他低下头,从便道上紧擦着铺户的门口走过去。他觉得两脚像踩着棉花。走出老远,他才敢抬起头来。仿佛有人叫了他一声,他又低下头去;他觉得自己的姓名很可耻。
20.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3分)
21.画波浪线的部分初稿是“下决心”,作者对它不太满意,后来就更换了。请分析说明更换理由。(3分)
22.第四段两个加点的“仿佛”在表达方面有怎样的区别 请简要分析。(4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第二十四章》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上三句名言,所讲的都是立身处世的道理,富于启发性,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请任选其中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