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读书:目的和前提》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1《读书:目的和前提》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7 16:4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1《读书:目的和前提》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世界文学”,其实是关于你我究竟应该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也就是说,读者在刚接触世界文学时不要把自己束缚在某个书单上,强迫自己“非要看完”某些作品,而应尽可能地让自己沉浸在感兴趣的作品中。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能够引起自己阅读兴趣的下一部作品已了然于心。这样一来,你的阅读视野开始真正面向世界。
第一,多读古典文学作品。古典文学作品,经历了时间考验,不仅流传至今,而且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很多作品具有突出的现代性,能够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
第二,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作品,多具有多层次和多义性,应该用多种方法阅读。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具有某种多义性。《罪与罚》讲述的是一个叫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年轻人杀害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的故事,如果读者把重点放在犯罪和刑侦的情节中,就可以把它当作一部犯罪小说来阅读;如果将重点放在作品的其他方面,这个作品就既可以是“都市小说”,又可以是“社会风俗小说”,还可以看作是“心理小说”或“宗教小说”,甚至是一部“思想小说”。其实,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非常善于表现多层次的复杂内容。
第三,不同的年龄要读不同的书,但必须从小读书,古典文学作品更要反复研读。年龄不同,对作品的解读就会不同,因此读书要选择适合其年龄的书籍。古典作品需要反复研读。因为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有一个显著特征——常读常新,当你尝试再次阅读时,就会发现它不同的一面和别样的精彩。所以,对于这些作品不要以为读一遍就看懂了,就束之高阁。
(摘编自沼野充义《东大教授世界文学讲义》)
材料二:
中国古代文人关于阅读方法的讨论由来已久。“好读书,不求甚解”被后人视为陶渊明关于读书方法的主张,也多用来解释泛读。“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与扬雄“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诸葛亮“观其大略”一脉相承。宋人陆九渊也有类似观点,“读书不必穷索,平易读之,识其可识者,久将自明,勿耻不知”。不在字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的“泛读”方法,已成为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之一。
朱熹对此多有质疑,他认为“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又说“今人读书,务广而不求精,是以刻苦者迫切而无从容之乐,平易者泛滥而无精约之功”。他强调读书方法在“熟读精思”。“熟读”要能做到“熟读成诵”,这是“精思”的前提;“精思”应到“文字里面猛滚一番”,在文字不通的地方下死功夫,做到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直至融会贯通,这便是“精读”。
宋以前,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大多散存于文人的各类著述当中。宋人张洪把朱熹有关读书的言论整理成集,即《朱子读书法》。元、明、清时这类著述屡见不鲜,如元代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明代胡承诺的《读书说》,清代魏际瑞的《读书法》等。当时对“治学”“读书”“阅读”并没有区分,很多论“读书法”的著述,实则是论“治学法”,多是在论“治学之法”时兼及“阅读之法”。张洪将朱熹的读书法“撮其枢要,厘为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著紧用力,曰居敬持志”。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读书方法有的应归于阅读态度或习惯,如“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中国古代文人的阅读范围,主要是《诗》《书》等经典、诸子及史籍,由于内容深湛,当然需要仔细揣摩。但对于浩如烟海的集部著作,泛观才能博取,也是应有之义。近代以来,随着纸质媒介的普及,阅读内容大大扩展。近现代有不少专门论及读书法的著作,虽然大多是谈论如何治学或如何阅读整本书,但也有不少明确提出了具体的阅读方法。比如:陈莘《读书法》提出了精读、粗读、熟读。
晚清至1949年期间关于阅读方法的著述,较有代表性的是马雪瑞的《读书法》。该书中的“读书”是指狭义的阅读书籍,不再是泛指“治学”。作者也认为读书方法有“精读”“阅读”(即泛读)两种,但他没有像朱熹一样将二者对立起来,认为“精读和阅读,是读书方法的两个方式,须双方兼顾,不能偏废的”。马雪瑞提出长短不同的阅读材料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是值得肯定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他认为“精读”适用于短篇文章,“阅读”适用于长篇文章,这显然过于绝对化。在我国近现代阅读史上,阅读材料的最大变化就是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的报刊杂志的出现。相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报刊杂志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报刊杂志的大量涌现,必然导致人们阅读方法的改变。近代主张“浏览”“速读”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材料发生变化的必然。今天,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外,各种电子阅读媒介花样迭出,且不断更新,阅读方法也需跟进。
(摘编自靳彤《中国文人阅读方法的演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世界文学”,是需要讲究一下阅读方法的,例如有时阅读兴趣比阅读“任务”显得更有意义。
B.朱熹否定陆九渊等人的读书方法,认为泛读不如“熟读精思”,张洪将朱熹的读书方法整理为六条。
C.陶渊明、扬雄、诸葛亮关于读书方法的表述看似不同,实则一样,都不过分深究字句之意,采用泛读法。
D.元、明、清时没有区分“治学”“读书”“阅读”,他们关于“读书法”的著述,实际上多是谈论“治学”之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阅读方法,不过二者阐述的重心与写作目的并不相同。
B.《诗》、诸子及史籍等内容深湛,当用精读法;集部著作浩如烟海,适于泛读。
C.马雪瑞认为,短篇文章应该“精读”,而长篇文章应“阅读”,这值得我们借鉴。
D.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的报刊杂志的大量涌现,必然会催生“浏览”、“速读”法。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B.鲁迅先生曾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C.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D.歌德说:“他们的作品从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得到一致的评价和尊敬……让我们学习莫里哀,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
4.经典名著《水浒传》被指定为中学阅读用书。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小说具有的多层次和多义性。
5.请简要梳理并概括材料二中所涉及的阅读方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刘宗周《<论语>学案》中说:“‘学’字是孔门第一义。”认为对“学而时习之”中“学”的理解是理解本章乃至整个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那么,如何理解“学”呢?
至少在东汉之前,对“学”通行的解释是“觉”。皇侃认为:“学,觉也,悟也。”这个理解不无道理。但皇侃进一步解释:“言用先王之道,导人情性,使自觉悟。”强调以“先王之道”来对人的性情进行引导;这一过程不是“自觉悟”,而是学习外在的知识,服从外在的训导。这种以“导”为前提的“觉”明显是不彻底的,要达到“自觉悟”,还需要从自身切近处入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来获取对人生、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道”,在儒家那里,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而“天道远,人道迩”,因此,在学习中,对日常人事的体验是达到“自觉”的相对容易的途径。
对“学”的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解释是“效”,有“效法”之义。“效”的基本方法是诵读记载先贤言行的著作,即“读书”。“学谓读书”是宋明理学著述中常见的观点,不过将“效”只是理解为效法先贤,甚至进一步引申为读书,并将其作为“学”的全部意义,则显得偏狭。因此,有许多学者对以读圣贤书为学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激烈的如李贽、颜元自不待说,连一些理学的服膺者也不赞同将学与读书等同起来,明代的郝敬说:“或问:学是诵读否?曰:不废诵读,不倚诵读。”可谓是一种较为中肯的见解。
“学”的过程是“说(悦)”的。中国自古就有“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说法,愉悦何来呢?通过前文对“学”字的分析可知,孔子所谓“学”,并非后世科举等功利的目的驱动之下的皓首穷经之“学”,而是将“学”作为完善自身人格、不断实现人生超越的途径。如果将功名利禄当作“学”的目的,并以外在最终结果的获得为幸福,那么作为达到这一幸福结果的代价的“学”的过程,往往是苦的。而如果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将“学”作为自身完善的必由之路,那么“学”一分,便能够自得一分。从目标上说,学无止境;从过程上说,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结果。快乐便会伴随着对自身每一个细微进步的体会油然而生,至于别人知与不知,都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
(取材于赵清文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常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也高兴吗?”(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杨伯峻《《论语>译注》)这些理解从字面上看是切的,但再细加思考,则似嫌简单,“学”并不仅仅指需要温习、练习的学问,而“习”也并不只是温习、练习的意思。
要理解孔子之学,必须了解“学”的内涵。孔子认为学习内容相当广泛。孔子从小就曾从事多种工作,驾得一手好车,弹得一手好琴,还管理过仓库、畜牧,孔子对入门弟子的教育即是从技能开始,内容是“六艺”(御、射、书、数、礼、乐)。孔子一生对《诗》《书》《礼》《乐》《春秋》《易》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整理和研究,并以它们为教材。孔子很重视思想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提出了“仁”这一儒学核心思想。孔子还十分关心社会政治现实,指导学生如何从政。
“习”与“学”息息相关,有“实习、实践”的意思。孔子十分重视实践,以是否见于行动,来确定其是否为“学”或“好学”。技能需要练习,而思想伦理与政治理念则非实习、实践不可。孔子教导学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的就是实践、躬行。把“习”理解为“温习”,是从书本知识的教学方面分析;把“习”理解为“练习”,是从知识、技能的可操作性上解释;把“习”理解为“实习、实践”,乃是从孔子教育观、政治思想观着眼,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是“行”孔子之“道”,这一理解,应该较为契合孔子学说。
学之习之,知之行之,这一学习理论也开了中国教育史知行论之先河。目前,教育注重书本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贴近社会生活的道德礼义的规范和实践不够重视,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先学做人,再学文章,强调学而习、知后行,是孔子教学的成功之处,提示我们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谈。
(取材于朱依群的相关文章)
6.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读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道迩”与“闻名遐迩”中的“迩”都解释为“近”。
B.“服膺”与“义愤填膺”中的“膺”都解释为“内心”。
C.“中肯”与“木直中绳”中的“中”都读作“zhōng”。
D.“皓首穷经”与“皓月里”中的“皓”都读作“hào”。
7.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是整个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
B.体验日常人事,可以达到“自觉”。
C.明代郝敬认为“学”不等同于读书。
D.学习进步的快乐与别人是否知道无关
8.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汉以前强调“学”能够使人“自觉悟”
B.宋明理学家认为“学”的意义是效法先贤。
C.孔子主张的“学“以完善自身人格为目的
D.孔子之“学”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技能。
9.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孔子学说中“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习”可以判断“学”的态度。 B.“习”不能够理解为“练习”。
C.思想伦理必须要实习、实践。 D.“习”可以将理论与实际打通。
10.现代人应如何学习传统文化经典?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提出你的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节选自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材料二:
说到读书,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
所谓职业的读书,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读书人中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而读书。
嗜好的读书,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因为出版物太多,读者不胜其纷纭,便渴望批评,批评家也便应运而起。批评这东西,对于和这批评家趣旨相近的读者,是有用的。但中国似乎应该暂作别论。往往有人误以为批评家对于创作是操生杀之权,占文坛的最高位,就忽而变成批评家。但是怕自己的立论不周密,使主张主观,有时怕自己的观察别人不看重,又主张客观;有时说自己的文章中全是同情,有时将校对者骂得一文不值。凡中国的批评文字,我总是越看越胡涂,如果当真,就会无路可走。印度有一个比喻,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去卖,货卖了,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但路人责备他不晓事,叫老年人徒步。他们便换了一个位置,而旁人又说老人忍心;老人忙将孩子抱到鞍上,看见的人却说他们残酷;于是都下来走。不久,又有人笑他们是呆子,空着现成的驴子却不骑。于是老人对孩子叹息道,我们只剩了一个办法了,就是两人抬着驴子走。无论读,无论做,倘若旁征博访,结果往往是会弄到抬驴子走的。
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
萧伯纳有这样的话:世间最不行的是读书者,因为他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不用自己。这也是叔本华之所谓“脑子里给别人跑马”。较好的是思索者,因为能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还不免空想。所以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的确,实地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我先前吃过干荔枝、罐头荔枝、陈年荔枝,并且由这些推想过新鲜的好荔枝。这回吃过了,和我所猜想的不同,非到广东来吃就永不会知道。
但萧的立论也不免有些偏激,我对于萧所说的,还要加一点骑墙的议论。我以为假如从广东乡下找一个没有历练的人,叫他到上海、北京或者什么地方,然后问他观察所得,恐怕是很有限的,因为他没有练习过观察力。所以要观察,还是先要经过思索和读书。
(节选自鲁迅《读书杂谈》,有删改)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黑塞不赞成年轻人在咖啡馆和舞池里消磨时光,认为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是接近真正的生活。
B.花气力、下功夫阅读杰作,常常不像阅读时髦读物那样适口、富于刺激,却能学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C.职业的读书,对于人们来说只是很勉强的读书,是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远不如嗜好的读书。
D.嗜好的读书,就像逛公园,能随随便便看看,所以读者会觉得很有趣,不吃力便能领悟到书中真谛。
12.根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太多可能有害,但黑塞认为尽管读书会危及生活,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仍提倡人们阅读。
B.读到自己喜欢的书,人们会爱不释手,深得书中趣味,鲁迅认为这样读书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
C.鲁迅以印度故事为喻剖析中国批评家带来的恶果,证明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那就会无路可走的观点。
D.鲁迅引用萧伯纳和叔本华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我们不能只读别人的书,而应该能独立思考,自主观察。
13.请结合两段材料中的观点,说说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二、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时代,我唯一熟悉并可以利用的是我祖父的巨大藏书室。在它数以千计的卷帙里面,绝大多数我一点不感兴趣,也永远不会再感兴趣。可是就在这故书堆中,渐渐地,我也发现了另一类东西。一开始吸引我的只是不多的那么几本书;但正是它们,促使我慢慢地将这显得如此无聊的藏书整个翻了一遍,并且终于发掘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不过是一部配有格兰威尔引人入胜插图的《鲁滨逊漂流记》,以及两巨册1830年出版的四开的《一千零一夜》的德译本,同样配有插图。这两部书告诉我,在灰色的大海里也可以捞到珍珠。从此我便 ① 地搜寻大厅中那一个个高高的书架,经常在扶梯顶上一坐就是几个钟头,要不便趴在地板上,让周围一摞一摞的书将自己围起来。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读到了巴尔扎克的名字。书架上有几册还是他生前出版的十六开蓝色硬纸面的德译本。我没有忘记,我怎样第一次翻开他的作品,却几乎不懂他说些什么。主人公的财务状况竟描写得如此详尽,每个月入息多少,从母亲方面得到的遗产是多少,还有希望得到多少遗产,以及欠债多少,等等。我 ② 。我所期待的是充满狂热与纠葛的故事,是前往陌生国度的旅行,或者是甜蜜而冒险的艳遇;谁知没有这一切,却要我去操心一个年轻人,一个还完全陌生的年轻人的钱包!我厌烦地将那本蓝色小书放回原处,从此许多许多年都没再读巴尔扎克,直至很久很久之后重新发现他;这次才是认认真真的发现, ③ 的发现。
节选自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14.在文中的划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① ② ③
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为“主人公每个月入息多少、从母亲方面得到的遗产是多少、还有希望得到多少遗产、以及欠债多少等等财务状况竟描写得如此详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16.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刷屏”时代,“读书”何为?一方面,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求知。阅读形式的进阶,以前所未有的程度丰富了知识内容的打开方式。在阅读体验上,“听书”“快读”等方便快捷的选择,让随时随地随心获取知识成为可能;融合多重形态的视听内容,更让阅读由平面式的“纸上得来”升级为立体式的“尽观天下事”。在信息储备上,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突破了有限内容与无限信息之间的界线。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求知的方式各异,但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化零为整、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意味深长,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这种魅力,正是走马观花的快餐式阅读、蜂拥而至的流量化内容所不能给予读者的独特馈赠。书本虽小,但就像一个时空容器,“黄鸟于飞,集于灌木”的美丽意象、“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宏大场景、“究天人之际,通古令之变”的深沉思考……古今中外都可尽收其中。人们翻开书籍,就如同打开了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
17.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进一步强调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的重要价值。(要求:使用设问、反问两种修辞,可适当增删词语,但改后句子要保持连贯,不得改变原意)
18.请简要分析文章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9.选文和黑塞的随笔《读书:目的和前提》都讲述了“读书为何”,对此,你有什么启发?请简要说说。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C 3.D 4.①材料一原文“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作品,多具有多层次和多义性”。《水浒传》这部小说具有某种多义性。一是农民起义说,《水浒传》是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二是市民说,为“市井细民写心”。三是忠奸斗争说,歌颂忠义思想。这三种观点都包含着合理的成分,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②材料一原文“其实,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非常善于表现多层次的复杂内容”。首先,小说写了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反抗。其次,小说中塑造了一批英雄人物,代表了当时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此外,小说还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对研究宋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5.①宋以前,陶渊明、扬雄、诸葛亮等主张泛读法;②宋朝时,以朱熹为代表,他强调读书重在“熟读精思”;③晚清至1949年期间,马雪瑞主张,泛读与精读要兼顾;④近代则主张“浏览”“速读”的阅读方法。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朱熹否定陆九渊等人的读书方法”错。原文说“朱熹对此多有质疑”,“多有质疑”只是表示怀疑,而不是“否定”。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这值得我们借鉴”错。原文说“马雪瑞提出长短不同的阅读材料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是值得肯定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他认为‘精读’适用于短篇文章,‘阅读’适用于长篇文章,这显然过于绝对化”可知,“值得借鉴”的是“马雪瑞提出长短不同的阅读材料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而“短篇文章应‘精读’,而长篇文章应‘阅读’”他认为过于绝对化。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材料一阐述的是世界文学“读什么”以及“怎么读”的问题。
A.刘向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说读书的作用。
B.鲁迅先生讲的是泛读的作用。
C.培根认为阅读不同类型著作所受到的影响不同。
D.歌德的话是强调要阅读经典。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材料一原文“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作品,多具有多层次和多义性”。《水浒传》这部小说具有某种多义性。一是农民起义说,有的认为《水浒传》是农民革命的颂歌;有的则认为是宣扬投降主义的作品。两种意见虽针锋相对,但都肯定了《水浒传》是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二是市民说,认为《水浒传》是写市民阶层的生活,反映市民阶层的情绪与利益,为“市井细民写心”。三是忠奸斗争说,认为《水浒传》是写忠臣与奸臣的斗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歌颂忠义思想。这三种观点都包含着合理的成分,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②材料一原文“其实,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非常善于表现多层次的复杂内容”。《水浒传》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描绘了宋朝末年群雄起义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蕴层次。首先,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群雄们的起义是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反抗。其次,小说中塑造了一批英雄人物,他们具有不屈不挠、团结协作的精神,代表了当时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此外,小说还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对研究宋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①由“‘好读书,不求甚解’被后人视为陶渊明关于读书方法的主张,也多用来解释泛读。‘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与扬雄‘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诸葛亮‘观其大略’一脉相承。宋人陆九渊也有类似观点,‘读书不必穷索,平易读之,识其可识者,久将自明,勿耻不知’。不在字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的‘泛读’方法,已成为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之一”可知,宋以前,陶渊明、扬雄、诸葛亮等主张泛读法;
②由“朱熹对此多有质疑,他认为‘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又说‘今人读书,务广而不求精,是以刻苦者迫切而无从容之乐,平易者泛滥而无精约之功’。他强调读书方法在‘熟读精思’”可知,宋朝时,以朱熹为代表,他强调读书重在“熟读精思”;
③由“晚清至1949年期间关于阅读方法的著述,较有代表性的是马雪瑞的《读书法》……作者也认为读书方法有‘精读’‘阅读’(即泛读)两种,但他没有像朱熹一样将二者对立起来,认为‘精读和阅读,是读书方法的两个方式,须双方兼顾,不能偏废的’”可知,晚清至1949年期间,马雪瑞主张,泛读与精读要兼顾;
④由“近代主张‘浏览’‘速读’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材料发生变化的必然”可知,近代则主张“浏览”“速读”的阅读方法。
6.C 7.A 8.B 9.B 10.①要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用这些传统文化经典来对自己的性情进行引导。
②要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诵读,但是又不能止于诵读。
③将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为完善自身人格、不断实现人生超越的途径。
④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做到学而习、知后行,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谈。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义的把握能力。
C.“都读作‘zhōng’”错误。应该是都读作“zhòng”。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A.由原文“刘宗周《<论语>学案》……整个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可知,“学”是整个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是刘宗周的观点,不是作者的观点。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B.“‘学’的意义”错误。由原文“对’学的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解释是‘效’,有‘效法’之义。‘效’的基本方法是诵读记载先贤言行的著作,即‘读书’。‘学谓读书’是宋明理学著述中常见的观点”可知,宋明理学家认为“学”的基本方法是效法先贤。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B.“不能够”错误。由原文“把‘习’理解为‘练习’,是从知识、技能的可操作性上解释”可知,从知识、技能的可操作性上解释,“习”能够理解为“练习”。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至少在东汉之前,对‘学’通行的解释是‘觉’。皇侃认为:‘学,觉也,悟也。’这个理解不无道理。但皇侃进一步解释:‘言用先王之道,导人情性,使自觉悟。’强调以‘先王之道’来对人的性情进行引导”可知,要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用这些传统文化经典来对自己的性情进行引导。
由原文“对’学的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解释是‘效’,有‘效法’之义。‘效’的基本方法是诵读记载先贤言行的著作,即‘读书’。‘学谓读书’是宋明理学著述中常见的观点”“明代的郝敬说:‘或问:学是诵读否?曰:不废诵读,不倚诵读。’可谓是一种较为中肯的见解”可知,要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诵读,但是又不能止于诵读。
由原文“而如果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将‘学’作为自身完善的必由之路,那么‘学’一分,便能够自得一分。从目标上说,学无止境;从过程上说,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结果。”可知,将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为完善自身人格、不断实现人生超越的途径。
由原文“教育注重书本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贴近社会生活的道德礼义的规范和实践不够重视,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先学做人,再学文章,强调学而习、知后行,是孔子教学的成功之处,提示我们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谈”可知,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做到学而习、知后行,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谈。
11.B 12.A 13.①要培养阅读兴趣,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爱好与自觉;
②要认真对待书籍,要花力气下功夫,去发现书中的真正价值;
③要有一定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相关资料;
④阅读时要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黑塞不赞成年轻人在咖啡馆和舞池里消磨时光,认为只有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是接近真正的生活”错误,由原文“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可知,黑塞只是否定“泡咖啡馆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的观点,并非说只有“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是接近生活的唯一途径。
C.“职业的读书,对于人们来说只是很勉强的读书,是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错误。由原文“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可知,文本强调的是大部分人们,选项中过于绝对。
D.“不吃力便能领悟到书中真谛”错误。由原文“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并没有说能不吃力就领悟到书中真谛,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观点态度和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A.“读书尽管危及生活”错误。由原文“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可知,文本认为读书太多可能有害,危及生活,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可知,要培养阅读兴趣,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爱好与自觉。
由原文“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可知,要认真对待书籍,要花力气下功夫,去发现书中的真正价值。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由原文“因为出版物太多,读者不胜其纷纭,便渴望批评,批评家也便应运而起。批评这东西,对于和这批评家趣旨相近的读者,是有用的。但中国似乎应该暂作别论。往往有人误以为批评家对于创作是操生杀之权,占文坛的最高位,就忽而变成批评家”可知,要有一定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相关资料。
由原文“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可知,阅读时要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14. 孜孜不倦 大失所望 一劳永逸 15.①原文使用短句,与语段整体多用短句协调一致。
②原文把“财务状况”的定语移至句后单独成句一一列出,强化了巴尔扎克作品内容的平淡繁琐,缺少年轻人喜爱的激情与新奇,表达了作者当时读巴尔扎克作品的失落感。 16.比喻。作者把祖父藏书室里的古书堆比喻成“灰色的大海”,把自己找到的喜爱的书比喻成“珍珠”,表达了作者找书的艰辛及找到之后的无比喜爱之情。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从语境“搜寻大厅中那一个个高高的书架,经常在扶梯顶上一坐就是几个钟头,要不便趴在地板上,让周围一摞一摞的书将自己围起来”可以我出对知识的渴求,可选用“孜孜不倦”。“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种状态。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多用于书卷语气,含褒义。
第①空,语境指自己所得的和自己所希望的不一样,很失望,可选用“大失所望”。“大失所望”,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非常失望。
第①空,语境用来修饰“发现”,且这次发现与以往的不一样,是认真的发现,不必再费事,可选用“一劳永逸”。“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1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句式上看,原文的句子多使用短句,采用“……多少”句式,形式协调一致,改后的句子打乱了句式,没有原句的表达效果好。
原句先说“主人公的财务状况竟描写得如此详尽”,然后一一举出具体的情况,这些琐碎的事务使作者感到厌烦,主人公的财务状况竟描写得如此详尽。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修辞手法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这两部书告诉我,在灰色的大海里也可以捞到珍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珍珠”指“自己找到的喜爱的书”,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灰色的大海”指“祖父藏书室里的古书堆”,大海中寻找珍珠无疑是很困难的,表达了作者找书的艰辛。
17.示例: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意义何在?这难道还不是突破了有限内容与无限信息之间的界线吗? 18.这几句话重在阐发书本带给读者的独特馈赠。首先运用比喻,贴切形象地写出了书本包罗古今、细大不捐的特点。后面的三句话形式上构成的排比句,依次列举美丽意象,宏大场景,深层思考三个方面,有代表性的论述了“书本”包含的辽阔的精神世界,富有气势。贴切的引用诗句,不仅增加了文采,而且带给了读者生动形象的感悟。 19.示例:选文认为读书的目的有两方面,求知和启发思考;黑塞认为修养不追求具体目的,要学会真正阅读。对于我来说,读书是获取能量,提升自我,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重要途径。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题干要求使用设问、反问两种修辞改写句子,要求保持原意。
画横线的句子围绕“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的意义讲了两层意思:内容上突破了有限和无限的界限;其次,阅读的意义在于启发思考。
“设问”的特点是:自问自答;反问的特点,表示肯定,加强语气。在保持句意的基础上,故可以写成: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意义何在?这难道还不是突破了内容上有限内容与无限的界线、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吗?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该句主要运用了比喻、排比和引用的修辞手法。
首先,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书本”比作“时空容器”,其中本体是“书本”,喻体是“容器”,用此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书本包罗古今、内容丰富的特点。
其次是用“……的美丽意象”“……的宏大场景”“……的深沉思考”,三个整齐划一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具体而微地说明书本是非常辽阔的精神世界,给我们以无尽的精神食粮。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一句,显然是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古诗文,既增加了文章的语言的神采,又给读者具象化的体悟,让人思考与回味。
19.本题考查学生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
选文:结合“一方面,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求知”“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可知,选文从两个方面,即“求知和启发思考”来谈论读书的目的。
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最后,结合选文和黑塞的随笔中关于读书的看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