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上图书馆》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民阅读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文化事件或文化现象,它关系到民族复兴目标能否实现。世界经验表明,国民读书率的高低,对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具有巨大的影响。推进全民阅读、提高全民素质,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之举,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阅读传统是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热爱读书的民族之一,《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第一句就是劝学,《论语》提到“学习”的内容有近50次,并将“学习之乐”先于“交友之乐、君子之乐”摆在第一位,可见将学习的重要性置于何等重要程度,这也是孔子讲学的根本目的。中国历代圣人先贤无一不提倡读书。荀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朱熹“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这些哲人先贤的至理名言凝聚成民族的共识,形成中华民族的学习传统。
阅读是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路径。推广全民阅读,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好学善学的传统,并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包括阅读与学习经验。日本作家斋藤孝在《阅读的力量》中指出:“读书不仅是兴趣、爱好、方法,更应该是一种能力。读书的能力可以转化为改变思维、提升交际、个人‘进化’的能力。”通过阅读,可以传承文明、博古通今;通过阅读,可以思考问题、破解难题;通过阅读,可以提升创造力和文化品位,而这些,都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向全国范围进行推动才最为高效。德国政府出台政策向终身学习者提供奖金以鼓励读书。新加坡政府推行面向全国的终身学习运动,设立终身学习奖学金。只有以读书为基础和基本方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向世界各民族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华民族才能持续兴旺发展,复兴伟业才能实现。
阅读是人民精神富足的标志。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以每个人的素质提高和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为标志的。我们提出“读书为荣”“读书为乐”“读书为用”,这些都是幸福感的重要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时强调:“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全民阅读”连续九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从“提倡”到“深入推进”,提法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全民阅读事业进入新阶段。国家之所以重视阅读,正是由于阅读是文明传承与民族复兴的基本工程。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阅读对于文化和文明的传承,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国民素质,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有如此,我们的民族才能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王京生《全民阅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材料二: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
材料三:
书籍是精神世界的入口。通过阅读,人们能获得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还能润泽心灵、涵养品格、塑造精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在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公园书苑等场所,人们可以选择喜爱的书籍,沉浸在书海中感受文化之美。公共阅读空间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既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服务,也让城市氤氲浓浓书香。
近年来,各地创新探索,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阅读场所。云南昆明五华区城市书房充分融入西南联大历史展览、翠湖文化地图等文化元素,构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阅读空间;山东临沂琅琊园城市书房则将书房与园林景色有机结合,提升市民阅读体验;浙江乐清清和书苑利用建筑本身特点,为读者打造出可同时观山、看水、读书的文化场所。这启示我们,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才能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在读者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只有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一方面,整合阅读资源,有助于提高公共阅读空间使用的效率,为读者提供更加充沛的文化供给。比如,深圳一些城区的图书馆通过搭建总分馆体系,推进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资源共享,提升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在管理、运营等方面锐意改革,打破阅读的时空界限,让“随处可读”成为寻常事。比如,北京通过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普及数字化阅读方式,丰富了读者的阅读场景,为居民阅读创造便利。多想办法优供给,多出实招优服务,就能吸引更多人爱上阅读、习惯阅读。
最是书香能致远。从记载着城市故事的“读书亭”,到社区的“最美书店”,再到“小而美”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阅读场域即便再小也能萦绕一抹书香,打开更大的精神世界。打造更多阅读空间,让更多人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一个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正渐行渐近。
(摘编自人民日报《让城市氤氳浓浓书香》)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三都从政策层面谈及了推进全民阅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并从不同角度给出建议。
B.材料一借用孔子、荀子、朱熹几位先贤提倡读书的名言,旨在论证中华民族自古便是热爱阅读的民族之一。
C.各地对阅读场所进行了创新探索,只要融入本地文化元素,就能构建特色鲜明的阅读空间,从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D.公共图书馆属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这与王佐良在《上图书馆》中表达的观点一致。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满足居民对阅读活动的需求,相关部门推出了精彩纷呈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
B.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参与度与知晓率有关,可见加大宣传力度才能提高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参与度。
C.在参与调查的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中,公共图书馆拥有最高的使用率和满意度,是市民们喜爱的阅读场所。
D.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种类日益丰富,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完善,这有助于深入推进全民阅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国和新加坡政府都以提供奖金的方式,鼓励市民终身学习,这对我国推广全民阅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B.从“提倡”到“深入推进”的提法转变,是我国全民阅读事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体现了国家对阅读的高度重视。
C.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普及让读者“随处可读”,提升了公共阅读空间的服务效能,反映出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然转变。
D.城市打造更多“小”公共阅读空间,打开了更多人“大”的精神世界,这对提高国民阅读素养意义深远。
4.如何更好地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分析。
5.在论证方法的运用上,材料一与材料三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之乐(节选)
(法)阿兰
读书与做梦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有时候我们感觉做梦是愉快的,于是几乎就不去读书。而当做梦的可能性被某种原因破坏时,读书便成了补救的良药。当年,我的父亲由于债务累累,心中烦闷,于是便一头钻进书堆里以寻求解脱,嗜书如命,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他的行为使我受到了感染,这“感染”如今看来使得我比那些一味苦学的书呆子们有出息得多。对我来说,如果我有意想学些什么,那一定是什么也学不进去的。即便是数学题,也只有等我像读小说一样地去理会它的时候,才能悟出其中的名堂。总之,读是最重要的。不过,像这样懒洋洋地读书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而且手头也得有书才行。我所谓“手头有书”是说那书的位置一定要近在咫尺,如果隔了两米远,我也就不会想起去读它了。所以也难怪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它毕竟不属于我呀!我于是拼命通读手头的书,而且做了不少笔记,尽管事后从不去翻检。对我来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荷马的书。眼下我手头就有几本斯宾诺莎的书。过去我一向不知世界上还有梅恩·德·比兰,直到有一天一位相识将他的全集抱来放在我的案头,我这才晓得梅恩·德·比兰是何许人。而且,说句实话,我发现读他的书真好比啜饮琼浆玉液,百读不厌。我对孔德的了解也是通过同样的途径,很久以前我就已将他的十卷代表作买来放在案头了。我读孔德似乎同读巴尔扎克一样,从不去追究书中的道理。不过,我更喜欢巴尔扎克,而且也只满足于做巴尔扎克不倦的读者而已。
什么叫读书呢?读书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书上的字。当然也还要约略琢磨一下整体的,也就是一页当中的内容。这不是我个人的经验。我发现有不少读者跟我一样,读前一页的时候总要附带地偷眼看一看下一页讲的什么,甚至也顺便浏览一下后边的情节,好像饥饿的乞丐觊觎一块馅饼。我想大概可以这样断言——不过也许为时过早——读者的想像力恰似笼中之鸟,永远无法摆脱书中字词以及作品原义的束缚。当然,熟练的读者用不着咬文嚼字,不过我还做不到这一步,我虽不至于嚼字,句子总还须咂一咂的。我读书就好像骑一匹马,时而纵马狂奔,时而拨马回头,不敢神驰遐想,惟恐偏离作者指出的道路。有趣的是,我仅以这种方式去读体面的出版物。至于日记之类,我以为价值不大,不必认真去读。手稿就更不必说,它总使人觉得不可靠,因为它只不过是书的雏形而已,可以随意增删改动。一本书的分量就不同了,特别是巴尔扎克的小说就更不允许你去怀疑。甚至可以说,巴尔扎克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禁锢你的想像力。真的,读他的书谁也不用胡思乱想,为所欲为,只有规规矩矩,按他的路子走……这便是优秀叙述体小说的风格:作者预设圈套让读者去钻。巴尔扎克历来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反复阅读比只读一遍收效更大的原因。由于我对自己的经验十分自信,所以很想在这方面做些探讨。
你熟悉翻动书页时所发出的声音吗?如果你无法从中辨析出命运的颤音和结局的征兆,这说明你还不是真正的读书人。要知道,一场音乐会、一场戏或一段朗诵是不能任意中断的,它促使我们随着作者一道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赏珍奇。但作为读者有这个自由。只不过读者往往不是利用这种自由去回味读过的内容,或臆测未来的情节,而是中断小说情节的发展,以腾出时间来咀嚼自己的人生经历。我就有这样的感觉,每当我重新回到作品中来的时候总是要略微复习一遍前面的内容,仿佛想要再度积蓄起自己的兴致。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觉得若有所失,觉得失掉了前面的内容。的确,优秀小说是不容许随意抽取片断的,不论手段多么巧妙,即便是配以分析也总不能被人接受。不是吗?优秀小说本身就杜绝了任何形式的简化或综述。相反,劣等小说却恰恰像被阉割过似的,只剩下事件和线索的罗列,一切似乎是为了向读者解释,唯恐读者理解不了下文。其实,我读书的目的倒并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追索。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文章开篇从比较读书与做梦的不同切入,引出作者关于读书是补救人生困境的良药的观点。
B.作者认为自己比“一味苦学的书呆子们有出息得多”,是因为他不是为功利目的而有意读书。
C.优秀的叙述体小说会设置圈套,禁锢读者的想象力,从而引领读者进入自己创造的艺术天地。
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通过对比,突出优秀小说是完整的艺术品,不容简化概括。
7.本文标题是“读书之乐”,作者认为读书之乐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8.王佐良的散文《上图书馆》叙述了“上图书馆之乐”,他写道“在这方面,我是有愉快的回忆的”;本文作者却认为“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图书馆
王佐良
①在什么地方看见西蒙·德·波伏瓦说了一句话:她真正钟情的是法国国立图书馆。
②这地方我去过,在巴黎里胥力欧大街,是一所华美的房子。光这建筑,且不讲其中藏的几百万册书,也使人爱它。
③于是我想起了上图书馆之乐。
④在这方面,我是有愉快的回忆的。我在武昌上中学,一个大院子里有三所学校:文华中学、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学校。文华图书馆叫做“公书林”,这里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开放,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进去随便阅览。我在文华中学学到了许多东西至今都怀念我那时的中外老师,但给我知识最多的却是这个“公书林”。“公书林”的房子也宽敞,舒服,而且环境幽雅。我在那里翻阅了许多英文小说,当时我的英文程度很有限,多数原著是我看不懂的,但是仅仅摸着那些书,看看它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奥也使我高兴。当时《中学生》杂志正在介绍斯蒂文生的小说《宝岛》,我读得有趣,对作者的其他小说也产生了好奇心,果然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生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虽然只记得了它们的书名,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
⑤“公书林”还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看英文杂志。我就是在它的期刊室里第一次接触到一些美国杂志的,如《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等,当然也主要是翻着图画看看,这样也就部分地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
⑥后来我上大学进了清华。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十九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⑦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全灭了。
⑧此后若干年,我发现自己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名人画像,也是华美的建筑,然而照明相当差。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国内正在进行大战,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是很不平静的。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
⑨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还去过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这就是过去马克思常去的地方。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⑩也许是牵强附会吧,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西蒙·德·波伏瓦的话,表现了作者对图书馆的“钟情”,也引出其在图书馆读书学习成长的经历。
B.本文作者在“公书林”阅读《中学生》杂志时,觉得介绍斯蒂文生的小说《宝岛》内容有趣,便对此人的其他小说也产生了好奇心。
C.文中“真实的世界却在黯淡下来”一句,意为在图书馆阅读让自己进入知识和情感上的新世界的时候,当时社会却形成了不追求学问的坏风气。
D.第⑧段中,作者以“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表达了论文做完、口试通过、北平解放以及在包德林图书馆阅读之后的畅快感受。
10.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清华大学“第三阅览室”比喻成给我的教益极多的“一大恩师”,饱含对清华大学图书馆强烈的感激之情。
B.文章将在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里“一灯如豆”的苦读情景与国家动乱亲人音信全无的处境形成对比,为结局很圆满做了铺垫。
C.文章后部通过介绍这里是马克思常去的地方和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赞美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D.作者把对图书馆的深深爱意寄寓在温和缓慢的记叙和描写之中,尤其是细节描写,更增添了文章韵味。
11.文中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具有哪些共同特征?请简要概括。
12.本文行文线索丰富多样,请加以简析。
三、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上海是中国漫画的发祥地,多位 的漫画大师在沪浙两地留下创作足迹,奠定了沪浙乃至中国漫画的基础。“唱支山歌给党听——沪浙绘·欢庆建党百年漫画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开幕式现场背景墙上,巨幅漫画《好大一棵树》格外醒目。红色大树拔地而起,根深叶茂, 。有质感的红色剪纸与实体情景 ,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 的精神。树下的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由此开创。此次展览采用上海漫画家画浙江,浙江漫画家画上海的形式,用夸张、幽默的漫画艺术全方位展现了沪浙两地的历史变迁和时代进步,描绘人民的幸福生活,唱出了同一首歌:唱支山歌给党听。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蜚声中外 生机盎然 浑然天成 顶天立地
B.声震寰宇 生机盎然 浑然一体 翻天覆地
C.蜚声中外 生机勃勃 浑然一体 顶天立地
D.声震寰宇 生机勃勃 浑然天成 翻天覆地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树下的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由此开创。
B.树下的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由此开创。
C.树下的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D.树下的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15.下列与文中画横线部分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D.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词最初在唐代开始出现,在晚唐五代以后被人们称为“曲子词”。至北宋初,词在题材与语言风格上,大体已经形成定局。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日益集中,加上北宋词人懂得音律的更多,宋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发展______①_____。
北宋中期以后,苏轼首先______②_____开创了豪放一派。在这之前,宋词依然流连于写作男情女爱与离愁别恨,而苏轼开始在词中表现个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明确的爱国主题。并且苏轼敢于“以诗入词”,使词不仅从音乐的附属品正式转变为独立抒情,而且突破了词在音律方面所受到的严格束缚,这提高了词的极大的文学地位。
到南渡时期,李清照自成一家,独创易安体,词风朴素清新,手法细腻完美,被誉为婉约之宗。南宋前期最杰出的代表词人当属辛弃疾,他不仅继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而且创新式地以散文化的笔调写词,使词的题材选择达到了______③_____的境界。他创作的词雄壮慷慨,意境阔大,表现出了词人坚定不移的爱国思想。
16.下列各项中的双引号,与文中加点字“曲子词”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上图书馆》)
B.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领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喜看稻菽千重浪》)
C.四位考上大学的同学胸前戴着大红花,像英雄一般。钟扬也渴望成为那样的“英雄”。(《探界者钟扬》)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拿来主义》)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 ② ③
18.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将正确的句子写出来。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①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打造特色阅读场所。②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 5.①材料一主要运用引用论证。如第二段引用了《论语》开篇劝学的语句,论证了中华民族自古便是热爱读书的民族之一;如第三段引用了日本作家斋藤孝在《阅读的力量》中的观点,进一步说明了我们要广泛学习各国优秀经验;如第四段引用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说明了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和权威性。②材料三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如第二段通过列举云南昆明五华区城市书房的例子,说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应立足本地特点,打造特色文化场所;如第三段列举了深圳、北京建设图书馆的先进经验,说明了公共阅读空间要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都从政策层面谈及了推进全民阅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并从不同角度给出建议”错,材料三并未提及。材料三只是谈到要,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创新探索,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阅读场所;公共阅读空间要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充沛的文化供给。
C.“只要……就”说法绝对。材料三说的是“在读者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只有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原文是“只有……才”,选项变成了“只要……就”。
D.“满足了”曲解文意,原文是“公共阅读空间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既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服务,也让城市氤氲浓浓书香”;王佐良《上图书馆》也并未表达此观点。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实现了全民参与”有误,由表2可知,33.3%的居民都未参加过全民阅读品牌活动;
B.“才能”说法绝对,由材料二的表1和表2可知,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参与度与知晓率有关,但加大宣传力度只是提高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参与度的一个方法,并非必要条件。
D.“日益”“不断”于文无据。材料二表1是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知晓率,看不出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种类日益丰富;表3是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使用率,表4是公共阅读服务设施满意度,也看不出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完善。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已然转变”于文无据。原文是“另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在管理、运营等方面锐意改革,打破阅读的时空界限,让‘随处可读’成为寻常事。比如,北京通过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普及数字化阅读方式,丰富了读者的阅读场景,为居民阅读创造便利”,但并未谈到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然转变。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由“近年来,各地创新探索,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阅读场所”“这启示我们,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才能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可知,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打造特色阅读场所。
②由“在读者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只有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可知,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材料一主要运用引用论证。如第二段“阅读传统是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热爱读书的民族之一,《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引用了《论语》开篇劝学的语句,论证了中华民族自古便是热爱读书的民族之一;
如第三段“推广全民阅读,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好学善学的传统,并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包括阅读与学习经验。日本作家斋藤孝在《阅读的力量》中指出:‘读书不仅是兴趣、爱好、方法,更应该是一种能力。读书的能力可以转化为改变思维、提升交际、个人“进化”的能力。’”,引用了日本作家斋藤孝在《阅读的力量》中的观点,进一步说明了我们要广泛学习各国优秀经验;
如第四段“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全民阅读’连续九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从‘提倡’到‘深入推进’,提法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全民阅读事业进入新阶段。国家之所以重视阅读,正是由于阅读是文明传承与民族复兴的基本工程”,引用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说明了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②材料三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如第二段“近年来,各地创新探索,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阅读场所。云南昆明五华区城市书房充分融入西南联大历史展览、翠湖文化地图等文化元素,构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阅读空间”,通过列举云南昆明五华区城市书房的例子,说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应立足本地特点,打造特色文化场所;
如第三段“在读者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只有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比如,深圳一些城区的图书馆通过搭建总分馆体系,推进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资源共享,提升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比如,北京通过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普及数字化阅读方式,丰富了读者的阅读场景,为居民阅读创造便利”,列举了深圳、北京建设图书馆的先进经验,说明了公共阅读空间要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6.C 7.①精神解脱之乐:读书可以帮助人从书中寻求人生困境的解脱。②共享共情之乐:读书能丰盈精神,令人如啜饮琼浆玉液,乐而不疲;能让人结识更多的作者,并跟随他们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赏珍奇。③体味人生之乐: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腾出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④追索思考之乐:读书可以追索阅读沿途的风景,追索人生的意义。 8.从文本分析:①作者认为“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是因为图书馆的书距离自己太远,而手头有书就可以更加方便地阅读,并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体味;②作者并非否定“上图书馆”阅读,而意在强调自己的读书是一种深受“感染”的、随性的、沉浸式的阅读,而且还会通过反复阅读收获更多的乐趣等,而手头有书就会更容易满足这种需求。
结合自身看:①“手头有书”可以方便自己随时查阅、还可做笔记、方便日后随时翻检;②“手头有书”可以在读书时不断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可以通过复习重温再度积蓄自己的阅读兴致。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禁锢读者的想象力”曲解原文,“禁锢读者的想象力”是巴尔扎克写书的目的,能否实现不一定;文中是以巴尔扎克为例说明优秀叙述体小说的风格,并不能说明其是优秀小说的必然共性;且文中“甚至可以说”表明这是作者的主观理解,并非绝对事实。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对于作者认为的读书之乐,从文中第一段“当年,我的父亲由于债务累累,心中烦闷,于是便一头钻进书堆里以寻求解脱,嗜书如命,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可知,作者通过举出自己父亲读书的事例,指出读书可以帮助人从书中寻求人生困境的解脱,所以读书有精神解脱之乐。
从第一段“对我来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荷马的书。眼下我手头就有几本斯宾诺莎的书。过去我一向不知世界上还有梅恩·德·比兰,直到有一天一位相识将他的全集抱来放在我的案头,我这才晓得梅恩·德·比兰是何许人。而且,说句实话,我发现读他的书真好比啜饮琼浆玉液,百读不厌……”“要知道,一场音乐会、一场戏或一段朗诵是不能任意中断的,它促使我们随着作者一道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赏珍奇”,作者通过列举了自己所读过的几个作者,指出读书能丰盈精神,令人如啜饮琼浆玉液,乐而不疲;能让人结识更多的作者,并跟随他们在共同的情感领域里尽情漫步,观赏珍奇。所要读书有共享共情之乐。
从第三段“不过读者往往不是利用这种自由去回味读过的内容,或臆测未来的情节,而是中断小说情节的发展,以腾出时间来咀嚼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读书,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腾出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体味人生之乐。
从第三段“其实,我读书的目的倒并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追索”可知,读书可以追索阅读沿途的风景,追索人生的意义。享受追索思考之乐。
8.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作者认为“图书馆对我毫无裨益”,从文中“读是最重要的。不过,像这样懒洋洋地读书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而且手头也得有书才行。我所谓‘手头有书’是说那书的位置一定要近在咫尺,如果隔了两米远,我也就不会想起去读它了”可以总结出,作者认为图书馆的书距离自己太远,而手头有书就可以更加方便地阅读,并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体味。
从文中“我于是拼命通读手头的书,而且做了不少笔记,尽管事后从不去翻检。对我来说,了解荷马意味着手头得有荷马的书。眼下我手头就有几本斯宾诺莎的书。过去我一向不知世界上还有梅恩·德·比兰,直到有一天一位相识将他的全集抱来放在我的案头,我这才晓得梅恩·德·比兰是何许人。而且,说句实话,我发现读他的书真好比啜饮琼浆玉液,百读不厌。我对孔德的了解也是通过同样的途径,很久以前我就已将他的十卷代表作买来放在案头了”,作者更强调自己的读书是一种深受“感染”的、随性的、沉浸式的阅读,而且还会通过反复阅读收获更多的乐趣等,而手头有书就会更容易满足这种需求,所以作者并非否定“上图书馆”阅读。
对于自身的感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进行解答,言之有理即可。比如“手头有书”可以方便自己随时查阅、还可做笔记、方便日后随时翻检,或者“手头有书”可以在读书时不断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可以通过复习重温再度积蓄自己的阅读兴致等。
9.C 10.B 11.华美;藏书多且有特色;安静;自由开放。 12.以上图书馆之乐为线索,展示了作者上图书馆去阅读获得不同层次的快乐;以图书馆的变化为线索,展示了作者不同阶段的求学经历;以阅读书籍变化为线索,反映了作者在图书馆学习收获不断增加(个人成长)的过程;文中也有国家命运形势变化穿插其中。
【分析】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C.“当时社会却形成了不追求学问的坏风气”于文无据,由原文“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全灭了”可知,原文只是说因为战争,清华图书馆的灯全灭了,并没有说当时社会却形成了不追求学问的坏风气。
故选C。
10.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文章将在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里‘一灯如豆’的苦读情景与国家动乱亲人音信全无的处境形成对比”错误,前者是“苦读”,后者是“亲人音信全无”,二者之间没有比较点,无法构成对比关系。
故选B。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
由原文“它比‘公书林’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十九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和“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名人画像,也是华美的建筑”“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可知,这是写图书馆的建筑构造,由此看来,图书馆华美。
由原文“这里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开放”“我就是在它的期刊室里第一次接触到一些美国杂志的,如《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等”“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可知,这是介绍图书馆的藏书,由此可知,图书馆藏书多且有特色。
由原文“‘公书林’的房子也宽敞,舒服,而且环境幽雅”可知,这是介绍图书馆的环境,图书馆环境安静。
由原文“这里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开放”“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可知,这是介绍图书馆的氛围,自由开放。
1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行文线索的能力。
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生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虽然只记得了它们的书名,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作者以上图书馆之乐为线索,展示了作者上图书馆去阅读获得不同层次的快乐;
从法国国立图书馆到我在武昌上中学时的文华图书馆,再到上大学时清华的图书馆,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的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以图书馆的变化为线索,展示了作者不同阶段的求学经历。
“公书林”还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看英文杂志。我就是在它的期刊室里第一次接触到一些美国杂志的,如《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等,当然也主要是翻着图画看看,这样也就部分地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以阅读书籍变化为线索,反映了作者在图书馆学习收获不断增加(个人成长)的过程。
在清华大学时,“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全灭了;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文中也有国家命运形势变化穿插其中。
13.C 14.C 15.B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蜚声中外”指名气很大,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声震寰宇”指某人的名声很大,整个天下都知道,侧重于形容人的声威极盛。语境中形容漫画大师名气大用“蜚声中外”更合适;
“生机盎然”和“生机勃勃”是近义词,意思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一般用以形容花草树木。“生机勃勃”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状态和社会生活,语境中强调的是红色大树的生长状态,“生机勃勃”更合适;
“浑然天成”指完全融合在一起,就像是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浑然一体”是“成为完整而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意思。语境中文段想表达的是“剪纸”和“实体”形成了一个整体,“浑然一体”更合适;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伟大,气概豪迈。“翻天覆地”形容变化非常巨大。语境中形容精神应该用“顶天立地”。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不合逻辑,根据历史事件,“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应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之前,排除A、D;
二是“宣告了”“开创了”句式结构要一致,改为“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排除B。
只有C项修改正确。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部分“‘唱’出了同一首歌:唱支山歌给党听”中“唱”的主体是“此次展览”而不是人,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A.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中,把“斗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铁甲,形象生动,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夜色”应用视觉感受,此处以触觉“凉”来描写,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D.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是六组名词组成诗句完成意思表达,采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
故选B。
16.A 17. 突飞猛进(或日新月异); 革故鼎新(或改弦更张、另辟蹊径、推陈出新); 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18.应改为:并且苏轼敢于“以诗入词”,使词不仅突破了在音律方面所受到的严格束缚,而且从音乐的附属品正式转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这极大地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曲子词”的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A.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B.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C.引号表示强调;
D.引号表示讽刺否定。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应填在北宋,宋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发展快速、发展变化大,可填“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之类的词。“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
第②空,语境为苏轼锐意改革创新,在原有词风基础上进行突破创造,可填“革故鼎新”“改弦更张”之类的词语。“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改弦更张”,比喻去旧更新,改变制度或作法等。
第③空,语境为辛弃疾的创新写法极大地开创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空间,可填“包罗万象”“无所不包”之类的词语。“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文有三处语病:
一,“不仅从音乐的附属品正式转变为独立抒情,而且突破了词在音律方面所受到的严格束缚”递进关系不当,把“不仅”“而且”后两个句子调换位置;
二,“从音乐的附属品正式转变为独立抒情”搭配不当,“独立抒情”改为“独立的抒情诗体”;
三,“提高了词的极大的文学地位”,语序不当,“极大的”由定语改为作状语“极大地”,放在“提高”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