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荷塘月色
朱自清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⑥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⑦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 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⑧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⑩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1.第⑤段描写月光的动词极具表现力,对此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泻”字指“很快地流”,虽紧扣“月光如流水”此喻,但与“静静地”有矛盾。
B.“浮”字写出水雾自下而上扩散,月光自上而下弥漫,主要目的是用月光凸显水雾的轻薄缥缈。
C.“洗”字与“在牛乳中”搭配,表现月下荷塘的纯净,突出花叶特有的奶白色调和实感。
D.“笼着轻纱的梦”形象写出月光下荷花的朦胧,传达出作者此时淡淡的喜悦。
2.请赏析第④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从全文来看,第⑧段的《采莲赋》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小题。
又见荷塘月色
吴兆民
①今儿晚上,我终于来到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
②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
③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像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
④前面是石拱桥了。站在桥边向荷塘对面望去,近春园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蓊蓊郁郁,白杨树最为高大。它的身影连同高处丛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显得黝黑而错落。
⑤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
⑥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历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彩,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但这反而衬托出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极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
⑦七十五年前那个夜晚,你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严。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却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实践。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你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
⑧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
⑨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
⑩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作了否定性回答。可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永葆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取七十五年前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是回复我们人的本性的一剂良药。
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怀着渴望已久的心情来追寻朱自清先生的足迹写起,紧接着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评价先生高洁傲岸的人格。
B.第③段中,生动地描写了作者所见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叶等,均显得空灵而洒脱。
C.第⑩段中“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主要指的是自觉固守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
D.第 段中划线句的意思是说荷塘月色依旧,而“我”既深切怀念故人,又对某些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的行为深表遗憾。
5.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开头运用比喻手法,借杨柳表达了作者对朱自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充满浓浓的情思。
B.文章第⑦段主要采用呼告手法,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有利于作者委婉含蓄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C.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既评价了朱自清先生的人格,又结合现实,探求了发人深思的“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
D.本文与《荷塘月色》都是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侧重描绘荷塘景色,寓情于景,即景生情,托物言志;而本文侧重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以直接抒情、议论见长。
6.本文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内容相关,但运用的写作技巧偏重不同,比如本文有意避开了朱文中的比喻和通感,在写景、抒情时突出运用了白描、对比手法,试结合文本赏析。
7.这篇散文以“又见荷塘月色”为题,有哪些丰富的含义?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南京
朱自清
南京是值得留连的地方,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也想夸说夸说,可惜知道的太少;现在所写的,只是一个旅行人的印象罢了。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所以我劝你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在朦胧里,才酝酿出那一缕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就像大涤子(注:画家石涛)的画。豁蒙楼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让你看的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寺后有一口灌园的井,可不是那陈后主和张丽华躲在一堆儿的“胭脂井”。那口胭脂井不在路边,得破费点工夫寻觅。井栏也不在井上;要看,得老远地上明故宫遗址的古物保存所去。
从寺后的园地,拣着路上台城;没有垛子,真像平台一样。踏在茸茸的草上,说不出的静。夏天白昼有成群的黑蝴蝶,在微风里飞;这些黑蝴蝶上下旋转地飞,远看像一根粗的圆柱子。城上可以望南京的每一角。这时候若有个熟悉历代形势的人,给你指点,隋兵是从这角进来的,湘军是从那角进来的,你可以想象异样装束的队伍,打着异样的旗帜,拿着异样的武器,汹汹涌涌地进来,远远仿佛还有哭喊之声。假如你记得一些金陵怀古的诗词,趁这时候暗诵几回,也可印证印证,许更能领略作者当日的情思。
从前可以从台城爬出去,在玄武湖边;若是月夜,两三个人,两三个零落的影子,歪歪斜斜地挪移下去,够多好。现在可不成了,得出寺,下山,绕着大弯儿出城。七八年前,湖里几乎长满了苇子,一味地荒寒,虽有好月光,也不大能照到水上;船又窄,又小,又漏,教人逛着愁着。这几年大不同了,一出城,看见湖,就有烟水苍茫之意;船也大多了,有藤椅子可以躺着。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无边无界。若在微醺之后,迎着小风,似睡非睡地躺在藤椅上,听着船底汩汩的波响与不知何方来的箫声,真会教你忘却身在哪里。
莫愁湖在华严庵里。湖不大,又不能泛舟,夏天却有荷花荷叶。临湖一带屋子,凭栏眺望,也颇有远情。莫愁小像,在胜棋楼下,不知谁画的,大约不很古吧;但脸子开得秀逸之至,衣褶也柔活之至,大有“浑袖凌虚翔”的意思;若让我题,我将毫不踌躇地写上“仙乎仙乎”四字。另有石刻的画像,也在这里,想来许是那一幅画所从出;但生气反而差得多。这里虽也临湖,因为屋子深,显得阴暗些;可是古色古香,阴暗得好。诗文联语当然多,只记得王湘绮的半联云:“莫轻他北地胭脂,看艇子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气概很不错。所谓胜棋楼,相传是明太祖与徐达下棋,徐达胜了,太祖便赐给他这一所屋子。太祖那样人,居然也会做出这种雅事来了。
明故宫只是一片瓦砾场,在斜阳里看,只感到李太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二语的妙。午门还残存着,遥遥直对洪武门的城楼,有万千气象。古物保存所便在这里,可惜规模太小,陈列得也无甚次序。明孝陵道上的石人石马,虽然残缺零乱,还可见泱泱大风;享殿并不巍峨,只陵下的隧道,阴森袭人,夏天在里面待着,凉风沁人肌骨。这陵大概是开国时草创的规模,所以简朴得很;比起长陵,差得真太远了。然而简朴得好。
雨花台的石子,人人皆知;但现在怕也捡不着什么了。那地方毫无可看。记得刘后村的诗云:“昔年讲师何处在,高台犹以‘雨花’名。有时宝向泥寻得,一片山无草敢生。”我所感的至多也只如此。还有,前些年南京枪决囚人都在雨花台下,所以洋车夫遇见别的车夫和他争先时,常说:“忙什么!赶雨花台去!”这和从前北京车夫说“赶菜市口儿”一样。现在时移势异,这种话渐渐听不见了。
(有删改)
文本二:
现在谈朱自清的散文,一般人多是以他前期的作品为主体的。这原因很简单:“散文”本身就是情致的艺术,重个性,讲真情,追求一种高品位的“笔情墨趣”。朱自清总说他写的东西多是“无愁之愁”,是廉价的、新瓶里装旧酒的“感伤”。我以为这是“知己”之论。仔细琢磨他的作品,的确能感到潜流在文字底蕴中的那股淡淡的哀愁。《匆匆》中有“时不我待”的感怀,《背影》中有国哀、家破的喟叹,《荷塘月色》中有伤时念旧的不安情绪,《南京》有“沧桑”之叹,《择偶记》有“命运”之感……他的这种感伤、哀愁,既来自家境,更来自时代。
(节选自刘锡庆《略说朱自清和他的散文》)(有删改)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签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他所处时代的南京就是一座古董铺子,到处都是前朝遗留下来的陈迹,观赏的时候可去想象陈迹当时的情形。
B.第四段两次运用类比的艺术手法写玄武湖,包括以多年前的玄武湖衬托现在的玄武湖,用西湖衬托玄武湖,都突出了玄武湖的壮阔与空灵感。
C.刘锡庆认为散文要注重“笔情墨趣”,《南京》就有所表现,镌刻在胜棋楼下的朱自清给莫愁小像题的“仙乎仙乎”看似通俗,实则有艺术趣味。
D.文章语言素朴、清隽、灵活,作者表面说自己写的是旅行人的印象,实则善于抓住南京富有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致,用细致的笔法呈现它们的独特历史文化意蕴。
9.朱自清写景散文注重在语言上下功夫,请结合《荷塘月色》所学,从“用词、修辞、句式”三方面分析“鸡鸣寺”写景片段的语言特色。
10.文本二说“《南京》有“沧桑,之叹”,请结合文本一从“建筑遗痕、自然景观、历代形胜、生活方式”四方面中任选三方面谈谈你的体会。
三、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字佩弦,“弦”绷紧,性刚劲。虽然朱自清性格温和内敛,但他的一生与其所处时代却有一种剧烈的张力,他有独善其身的自清精神,又具心忧国难的爱国之情。朱自清笔下的文章,折射出民国的 和战争硝烟。1927年,上海发生“四 一二”政变,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这年仲夏,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引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清贫大约是朱自清一生的底色。1920年夏,朱自清用三年时间修完四年课程,从北大提前毕业。毕业时他原本想去西方留学,迫于 ,这个梦想变得遥不可及。当时江浙一带中学教师奇缺,朱自清和好友俞平伯结伴南下执教,双双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巨大的压力、清贫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得朱自清的身体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人们凭吊朱自清,寄托哀思,是在尊崇一种气节,一种风骨,一种精神。1948年8月20日,上海《新民报晚刊》刊登题为《朱自清不愿做官》的短文:“朱氏年来备尝清苦,家累又重,常 ,但朱氏淡泊明志,不以为苦……”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血雨腥风 囊中羞涩 每况愈下 捉襟见肘
B.生灵涂炭 入不敷出 病入膏肓 捉襟见肘
C.血雨腥风 入不敷出 每况愈下 左支右绌
D.生灵涂炭 囊中羞涩 病入膏肓 左支右绌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B.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激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C.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燃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D.清华园月色中荷花池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很早就体会到了荷花之美,以及赏荷所带来的美妙感受,并且毫不掩饰自己对荷花的喜爱。这从大量的古诗词中可以看出。譬如那首汉朝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述了在茂盛的莲叶间采莲之乐趣。又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道出了荷花之美在于色彩的映衬,在于成片的气势而非一枝独秀。最直接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莫过于宋人周敦颐的那篇《爱莲说》,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除此之外,荷花还是传统国画的重要题材,在中国绘画史上,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画历代精品不在少数。到了近现代,这种热爱仍然在延续。在现代作家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中,清华园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自古以来入诗、入文、入画的植物不在少数,但是能像荷花这样留下这么多经典作品的,大概不是很多。
看来,荷花之所以能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一是因为美好的外形,它有着优雅与古典的姿态,它的颜色也很淡雅、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是因为所附着的象征意义,荷花亭亭玉立,卓尔不群,有如谦谦君子一般。除此之外,我以为,人们喜爱荷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荷花的同生产品——藕和莲子。
1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譬如那首汉朝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述了在茂盛的莲叶间采莲之乐趣。
B.最直接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莫过于宋人周敦颐的那篇《爱莲说》,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
C.自古以来入诗、入文、入画的植物不在少数,但是能像荷花这样留下这么多经典作品的,大概不是很多。
D.我以为,人们喜爱荷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荷花的同生产品一一藕和莲子。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画历代精品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在少数。
B.在中国绘画史上,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画历代精品不在少数。
C.在中国绘画史上,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历代国画精品不在少数。
D.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历代国画精品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在少数。
15.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整句,可以适当增删字词,但不可改变原意。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本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花香本是嗅觉,用听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来描绘,突出表现了花香的淡、隐隐约约、似有还无的特点,形象生动。 3.①从内容上来看,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采莲赋》的热闹、欢快,可以看出作者与现实抗争的失败,思乡是作者为了摆脱现实忧伤所做的再一次努力。②从形式上来看,引用诗词,形散而神不散,增强文章的优美性。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A.“但与‘静静地’有矛盾”错误,“泻”字很平常,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因此二者并不矛盾。
B.“‘浮’字写出水雾自下而上扩散,月光自上而下弥漫”错误,应是“青雾”自下而上弥漫,而非“月光”弥漫。
D.“‘笼着轻纱的梦’形象写出月光下荷花的朦胧”错误,通过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此句写荷香用了通感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用听觉来写嗅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用远处的“歌声”来形容“清香”,写出了花香的淡、隐隐约约的特点,也烘托出环境的幽雅与宁静。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入手。
从内容上看:《采莲赋》是梁朝皇帝萧绎撰制的,属宫体文学范畴,内容是写一群美丽绰约的少女在风和日丽的暮春季节荡舟采莲的嬉戏,以及由眼前美景引起的对心上人的思念。写的内容“热闹风流”,洋溢着青春气息,作者在衔接处说“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其实这“忽然”并不忽然,由眼前荷塘想起诗歌里的采莲,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朱先生面对现实世界是孤独寂寥的,正因为孤独寂寥,所以他就在他的精神王国里幻化出一个热闹风流自由美好而又多情的世界来与之对抗,并满足自己的向往。只不过这种满足是暂时的,现实生活中是“无福消受”的。因此对《采莲赋》的引用,是朱先生在孤独、冷清的现实世界中的一次快乐的精神畅游,它反映了朱先生对青春快乐、自由美好的憧憬,是对麻木不仁、对“我”一切心理活动全然不知全然不晓的局外人似的“妻”的生活态度的否定。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在孤独中的思乡之情也是他的忧愁,引用《采莲赋》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形式上看:根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引用诗词常见的手法,很容易得出《采莲赋》能够丰富文本内容,符合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点,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能够让读者融入作者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中去。
4.B 5.D 6.①白描:例如第④⑤段,近春园中大大小小的树木蓊蓊郁郁,高大的白杨树,丛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的影子倒映在水塘,黝黑而错落。小煤屑路上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营造出清寒、阴森的环境氛围,为作者联想到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历史做铺垫。
②对比:例如将旧时代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的坚守高尚节操,与时下许多人的道德沦丧对比。引发深思,点明主旨,希望现代人向一代楷模朱先生学习,坚守节操,如荷花般洁身自好。 7.①“又见荷塘月色”表明本文所写内容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有关。作者先是读了《荷塘月色》,感触颇深,又来到了当年先生写《荷塘月色》的地方。
②说明《荷塘月色》一文对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文中既有对朱先生笔下荷塘美景的想象,又有对七十五年前先生独自在月下荷塘的怀想,先生的人格与气节引发了作者深思“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
③暗示主旨,希望现代文明社会的现代人,也要像朱自清先生那样,坚守高洁的品行、高贵的人格和民族气节。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B.“生动地描写了作者眼前所见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叶等”说法错误,第③段不是作者当时亲眼所见,而是根据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所想象的荷塘情景,是作者从想象中移植过来的。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第②段开头运用比喻手法”错误。第②段开头运用拟人的手法。
B.“有利于作者委婉含蓄地抒发内心的情感”说法错误,应该是“有利于作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
C.“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的表达方式”说法错误,本文没有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
由“近春园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蓊蓊郁郁,白杨树最为高大。它的身影连同高处丛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显得黝黑而错落”“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分析可知,文章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近春园中高大的白杨树,丛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的影子倒映在水塘,黝黑而错落。小煤屑路上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营造出清寒、阴森的环境氛围,为作者联想到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历史做铺垫。
由“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作了否定性回答。可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分析可知,文章将旧时代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的坚守高尚节操,与时下许多人的道德沦丧对比。引发深思,点明主旨,希望现代人向一代楷模朱先生学习,坚守节操,如荷花般洁身自好。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标题的多重含义的能力。
分析时,可从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人物、主旨等多方面来思考、概括。
表层含义:“又见荷塘月色”表明文章所写内容为“荷塘月色”,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有关;
深层层义:“又见荷塘月色”中的“又”字说明作者不是第一次见到“荷塘月色”,作者先是读了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并且感触颇深,又来到了当年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地方,看到了眼前之景,想起了先生的高尚品格,再次有感而发,可见该文对作者产生的深远影响;
题目与主旨(思想感情)的关系:由“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保持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等句可知,“又见荷塘月色”是作者暗示,我们现代人也要像朱自清先生那样,有高洁的品行,坚守民族气节。
8.B 9.①用词精准,善于选取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写景。比如“酝酿”“一缕”“幽幽”“苍然”等,表现了鸡鸣寺的幽古韵味;②巧用比喻修辞。作者俯瞰玄武湖,将湖比作石涛(大涤子)的画作,写出了玄武湖明净荒寒的韵味;③句式灵活多变,长句短句交替运用。比如写豁蒙楼用短句,写灌园的井则用长句,读来富有亲切感和场景感。 10.①南京遗留下来的辉煌历史建筑被不断侵蚀,或残缺破败,或消亡殆尽。比如明故宫的残迹、孝陵道上的残缺零乱,令作者感伤;②南京曾经的形胜场景已经是了无踪迹,无迹可寻。比如台城下古代士兵进城的场景,引起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感伤;③自然景致和生活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现在玄武湖苍茫,与雨花台有关的生活俗语消亡,引起了作者对苍茫空荡、时移势异的感伤。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第四段两次运用类比的艺术手法写玄武湖”“都突出了玄武湖的壮阔与空灵感”分析错误。此处是用了对比手法。从原文第四段“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无边无界”的表述看,突出玄武湖的壮阔与空灵感的只有后一处对比。前一处对比表现的是现在的玄武湖空旷苍茫之感。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特色的分析能力。
题干中要求从“用词、修辞、句式”中任选两方面分析“鸡鸣寺”写景片段(第2段)的语言特色,在答题时注意不要跑题。
首先,在用词方面,“鸡鸣寺”写景片段用词非常精准。比如在“在朦胧里,才酝酿出那一缕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一句中,“酝酿”“一缕”“幽幽”“苍然”等词写出了鸡鸣寺的特点。“酝酿”本是制酒时指粮食的发酵过程,此处用来形容在朦胧之中感受“鸡鸣寺”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沉淀,显得非常形象。“一缕”“幽幽”两词则是非常生动地表现了鸡鸣寺的幽古韵味。“苍然”既写出了台城的色彩,又赋予了台城悠久的历史感。
其次,这一段文字还通过运用比喻修辞,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如“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就像大涤子的画”,大涤子就是画家石涛,他的画古朴苍凉,作者没有明写玄武湖,而是说它像大涤子的画,通过比喻就一下让读者明白了玄武湖明净荒寒的韵味。
最后,在这一段中,作者长句短句交替运用,让句式灵活多变,从而让文章更加富有韵律感,增强了文章的音乐性。如豁蒙楼一段,“豁蒙楼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让你看的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可不是那陈后主和张丽华躲在一堆儿的‘胭脂井’。那口胭脂井不在路边”等句,都是长短句结合,让文章读来富有亲切感和场景感。
10.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刘锡庆评论话语的内涵,“沧桑”之叹指在所写对象中融入对这些写作对象世态变化、岁月变迁的感叹。
从建筑陈迹方面看,从文本一中第六段“明故宫只是一片瓦砾场,在斜阳里看,只感到李太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二语的妙。午门还残存着,遥遥直对洪武门的城楼,有万千气象”,第七段“雨花台的石子,人人皆知;但现在怕也捡不着什么了。那地方毫无可看”等内容可以看出,南京遗留下来的辉煌历史建筑被不断侵蚀,或残缺破败,或消亡殆尽,这样的景象令作者感伤。
从历代形胜方面看,文本一中第三段“城上可以望南京的每一角。这时候若有个熟悉历代形势的人,给你指点,隋兵是从这角进来的,湘军是从那角进来的,你可以想象异样装束的队伍,打着异样的旗帜,拿着异样的武器,汹汹涌涌地进来,远远仿佛还有哭喊之声。假如你记得一些金陵怀古的诗词,趁这时候暗诵几回,也可印证印证,许更能领略作者当日的情思”的内容表明南京曾经的形胜场景已经是了无踪迹,无迹可寻,作者通过想象来还原曾经的情景,引起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感伤。
从自然景致和生活方式方面看,文本一中第四段对玄武湖的描写,“若是月夜,两三个人,两三个零落的影子,歪歪斜斜地挪移下去,够多好。现在可不成了,得出寺,下山,绕着大弯儿出城。七八年前,湖里几乎长满了苇子,一味地荒寒,虽有好月光,也不大能照到水上;船又窄,又小,又漏,教人逛着愁着”,表现了作者对荒寒空荡之景的感伤。而文本一中第七段中作者写到雨花台有关的生活俗语消亡,“前些年南京枪决囚人都在雨花台下,所以洋车夫遇见别的车夫和他争先时,常说:‘忙什么!赶雨花台去!’这和从前北京车夫说‘赶菜市口儿’一样。现在时移势异,这种话渐渐听不见了”,这一情节表明作者对生活无常的伤感。
11.A 12.D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血雨腥风:风里带有腥气,血溅得像下雨一样,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生灵涂炭:百姓像掉在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文中偏重于形势,与下文“硝烟”照应,应选“血雨腥风”。
第二处,囊中羞涩:指没有钱或经济不宽裕(含委婉意)。入不敷出:指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程度加重。根据语境“毕业时他原本想去西方留学”所以没有达到入不敷出的地步,应选“囊中羞涩”。
第三处,每况愈下:愈下愈甚,表示情况越来越坏。病入膏肓: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根据前文“巨大的压力、清贫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得朱自清的身体”应该用“每况愈下”,“病入膏肓”的语义太重。
第四处,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左支右绌:偏重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语境侧重于家庭生活方面由于生活困顿,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应该用“捉襟见肘”。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共有三处语病:
第一处,“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语序不当,应为“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
第二处,“引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搭配不当,应为“触发……情思”;
第三处,“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语序不当,应为“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
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D项。
故选D。
13.B 14.C 15.它有着优雅与古典的姿态,它有着淡雅与清新的颜色。或:它的姿态淡雅、古典,它的颜色淡雅、清新。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B. “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中的书名号运用错误,句中“爱莲”是为了突出强调,因此 “《爱莲》”中的书名号应为双引号。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一是成分残缺,“荷花”前缺少介词“以”;
二是语序不当,“历代”应放在“国画”之前。
全部改对的是C项。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散句改整句,需要找出一个“标准句”,然后将其他句子改成相同格式的句子即可。
可以划线句中“它有着优雅与古典的姿态”为标准句,分析句子结构,“它”是主语,“有着”是谓语,“优雅与古典的姿态”是由定语和中心语构成的宾语;然后将“它的颜色也很淡雅、清新”改成相同结构的句子,可将顿号改为“与”,即“它有着淡雅与清新的颜色”。
或者以“它的颜色也很淡雅、清新”为标准句,分析句子结构,“它的颜色”是定语和中心语构成的主语,“淡雅、清新”是谓语,可将“也很”删掉;然后修改“它有着优雅与古典的姿态”,改成“它的姿态淡雅、古典”。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