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是啊,北国的秋”一句通过感叹,点明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B.作者认为江南的秋“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以此对比凸显了北国之秋味如名花美酒的特点。
C.作者以落蕊铺满地的视觉形象和脚踏上去的触觉感受来写秋槐落蕊,透露出欣喜、闲适而又落寞的心境。
D.把秋蝉视作老百姓“养在家里的家虫”,既形象生动,又与上文的“特产”“处处”等构成了巧妙呼应。
2.关于选文最后一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否定了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的说法,因为外国的诗文里也有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B.作者认为有感觉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这是他的个性化理解。
C.作者从“秋士”《秋声》等方面来谈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但他对北国之秋的感情与悲秋传统有所不同。
D.作者在细腻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之后,转入议论,看似闲笔,实则在于强调“中国的秋的深味”在北方。
3.赏析第三段画线句的语言特点。
4.“故都”即为“北平”,郁达夫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为题?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热炕
梁衡
神池是晋西北最高最冷的县。春三月里的一天,我来这里是为了访问一个乡村女教师,她的事迹很简单:在一盘土炕上教书已二十五年,一个年轻女子,隐居深山,盘腿坐炕,一豆青灯,几个顽童,二十五年,这是何等清贫、坚忍的炼丹修道式的生活啊,我一定要去看看。车子进了山,在洪水沟里,在荆棘丛中颠簸,几头黄牛拦住了路,一阵寒风袭进了窗,翻上一个山头,早没有了路,朝南走,越走越窄,渐渐容不下四个车轮,急刹车,旁边已是万丈深渊,谷底阴坡上的几棵小柏树像盆景一般,退回去,再绕到北面走,却是一坡积雪。算了,下车步行吧,远处已经看见了炊烟。像刀子一样的风专找着领口、袖口往里钻。山上除了残雪,就是在风中抖动的、如钢丝一样的枯草茎。
转过一个山坳,出现一道山梁,上面散摆着一些院落。村口的第一个院子就是学校,传出了孩子们的清脆的念书声。我们刚踏进院子,一个中年妇女在窗玻璃上一闪,急忙迎了出来,她就是炕头小学的女教师贾淑珍。炕头上分三排盘腿坐着十三个孩子,一个个瞪着天真的眼睛,看着我们这些山外来客。炕下放着一溜小棉鞋。炕对面的椅子上靠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汉语拼音,贾老师迎进我们说:“天这么冷,你们好辛苦,快炕上坐。”一边让孩子们往炕里挤一挤,山里的冷天,家里最暖和的地方就是炕头,如同宾馆会客室里的正席沙发,是专让贵客的,我们不愿打扰这间小窑洞里的教学秩序,不肯上炕,她便对炕角的一个女孩班长说:“把课文再抄一遍,抄完做二十页的练习题。”就让我们到她的窑洞里,这是在学校下面的又一座院子,五孔窑洞,和普通农家没有什么两样。
我盘腿坐在炕头上,双腿感到热乎乎的,身上的寒气渐渐被消散。挨着炕沿是一口农村常见的二尺大锅,好像我们不是来采访的,而是来走亲戚。贾淑珍揭开锅盖,急慌慌地舀水、抱柴,要做客饭,我在一旁惊惊地观察着她,微胖的身子,忠厚的脸膛,执着的热情,再加上身下这盘热烘烘的土炕,一种似曾相识的意境回到我的身旁,我像在梦里,又回到了童年时的山村。我忘不了,那时家里一来了客人就先说吃饭,以致后来进了城,不理解怎么来了客人只说抽烟。
久违了,这淳朴的乡情,久违了,这盘热烘烘的土炕。
贾淑珍终于被劝着放下柴火,坐在炕沿上,开始叙说她这段平凡的往事。“那是一九六一年,我十七岁,刚从初中毕业,和张亮结了婚,来到这个村,全村不到二十户,没有学校,八九个娃娃,不是在村里爬树,就是在地里害庄稼。我给支书说,我念书不多,总还能看住个娃娃吧,比他们在村里撒野强。当时队里没有窑,我刚结婚,还没孩子,就把学校办到了我的洞房了。”
“你爱人会同意吗?”
“他心好,说反正他白天劳动也不在家,炕上还坐不下十来个娃?就这样,我把家里的一块杀猪案板洗了洗,刷上炕洞烟末当黑板,又把山上的白土碾成面,和上山药蛋粉,搓成条,就是粉笔,没有书,就回到娘家村里借,人家村子大,四十户,有个小学。”
贾淑珍坐在炕边,像叙家常一样,追忆着往事。话里并没有多么崇高的理想,也没有多么宏伟的计划,更没有什么壮烈的举动,一切都顺乎自然。村里的娃娃没人管,自己就当看娃的;办起学校无教室,野惯了的孩子,撕了窗户,扯了炕席,地下,雨天、雪天两脚泥;冬天烧炕,还要出去打柴、薅草。
土炕,我下意识地摸摸身下这盘热烘烘的土炕。这就是憨厚的北方农民一个生存的基本支撑点,在这盘土炕上,人们睡觉、吃饭、纺线、织布;雨雪天男人们就坐在这里编篮、织席,晚间又常挤到谁家炕头上拉家常。这九尺炕头便是他们的生活舞台,世世代代他们就这样繁衍、生存、进步,而贾淑珍又在舞台上加进新的内容——教育,人呱呱落地,来到这炕上,不该光吃、睡和为生存而干活,还应该有文化、有精神文明。这个普通的女教师,给炕赋予了新的含义。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简单几笔就概述了主人公的事迹,并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交代了自己去拜访她的原因。
B.画线句子通过作者的联想赞美了贾老师热情好客、淳朴真诚的性格特征,并以此回味了温暖的乡情。
C.环境条件的艰苦没有阻挡贾老师对教育的热情,她借书本、做黑板、制粉笔,坚守了乡村教育几十年。
D.十七岁结婚,婚房里教学,孩子们脏鞋脏脚、撕窗扯席,真实的记叙中隐含着作者对贾老师的同情和敬佩。
6.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故都的秋”是写作的主体对象;本文的写作主体对象是人——“贾淑珍老师”,写“土炕”意在以物衬人,借物写人。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店家李小二看到“一个人闪将近来,酒店里坐下”与本文中“一个中年妇女在窗玻璃上一闪”,两个“闪”字表现出的人物特点是相同的。
C.鲁迅《祝福》开篇写鲁镇旧历年底天空中“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与本文开始部分写“神池”的天气,均属于环境描写。
D.同样是数字描写,“一豆青灯,几个顽童,二十五年”叙写了人生经历,而辛弃疾《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则写的是天气特点。
7.作者赋予了“土炕”哪些丰富的内涵?请结合文章加以概括和分析。
8.在记述贾老师的教育故事时,文章采用了作者和主人公交叉叙述的方式。请结合文本对此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念北平
林海音
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女,而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
春光明媚,一骑小驴,把我们带到西山,从香山双清别墅的后面绕出去,往上爬,大家在打赌,能不能爬上“鬼见愁”的那个山头。我常常念叨“鬼见愁”那块地方,可是我从来也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
春天的下午,有时风沙也很大,风是从哪儿吹来的呢?从蒙古那边吹来的吗?从居庸关外那边吹来的吗?春风发狂,把细沙送进了你的眼睛、鼻子和嘴里。出一趟门,赶上风,回来后,上牙打打下牙试试,咯咯吱吱的,全是沙子,真是牙碜。“牙碜”是北平俗话,它常被用在人们的谈话里。比如说:
“瞧,我这两天碰的事儿都别扭,真是,喝凉水都牙碜!”——比喻事不顺心。
“大姑娘哪兴这么说话,也不嫌牙碜!”——比喻言语粗鄙。
“别用手指甲划玻璃好不好,声儿听着牙碜!”——形容令人起寒战的感觉。
“这饭怎么吃着这么牙碜!掺了沙子啦!”——形容咀嚼不适的感觉。
春天看芍药牡丹,是富贵花。中山公园的花事,先是芍药,一池一畦地开,跟着就是牡丹。灯下看牡丹,像灯下观美人一样,可以细细地品赏,或者花前痴望。一株牡丹一个样儿,一个名儿,什么“粉面金刚”“二乔”“金盆落月”。牡丹都是土栽,不是盆栽,是露天的,春天无雨不怕,就是怕春风。有时一夜狂风肆虐,把牡丹糟蹋得不成样子。几阵狂风就扫尽了春意,寻春莫迟,春在北平是这样的短促呀!
许多夏季的黄昏,我们都在太庙静穆的松林下消磨,听夏蝉长鸣,懒洋洋地倒在藤椅里。享受安静,并不要多说话,仰望松林上的天空,只要清淡地喝几口香片茶。各人拿一本心爱的书看吧,或者起来走走,去看看那几只随着季节而来的灰鹤。不是故意到太庙来充文雅,实在是比邻中山公园的情调,有时太嫌热闹了,偶尔也要躲在太庙里享受清福。但是太庙早早就要关门了,阵地不得不转移到中山公园去,那里有同样的松林,同样的茶座,可以坐到很久,一直到繁星满天,茶房收拾桌椅,我们才做最后离园的客人。
最不能忘怀的是“说时迟,那时快”的暴雨,西北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一阵骤雨洗净了世间的污浊,有时不到一小时的工夫,太阳又出来了,土的气息被太阳蒸发出来,那种味道至今还感到熟悉和亲切。我喜欢看雨后的红墙和黄绿琉璃瓦,雨后赶到北海划小船最写意。转过了北池子,经过景山前的文津街,是到北海的必经之路。文津街是北平城里我最喜爱的一条路,走过那里,令人顿生怀古幽情。
北平的春天,虽然稍纵即逝,秋日却长,从树叶转黄到水面结冰,都是秋的领域。秋的第一个消息,就是水果上市。水果的种类与号称“果之王国”的台湾相比,并不逊色,且犹有过之。比如枣,像这里的桂圆一样普遍,但是花样却多,郎家园、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却不是单调的桂圆可以比的了。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掰两截,水都不流,才有“冰糖包”的外号。京白梨,细而无渣。鸭儿广,赛豆腐。秋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合不上嘴。它们都是秋之果。
北平的水果贩最会吆唤,你看他放下担子,一手插腰,一手捂着耳朵,仰起头来便是一长串的吆唤。婉转的唤声里,包括名称、产地、味道、价格,真是意味深长。
西来顺门前,如果摆出那两面大镜子的招牌——用红漆一面写着“涮”,一面写着“烤”,便告诉人,秋来了。从那时起,口外的羊,一天不知要运来多少只,才供得上北平人的馋嘴咧!
北平的秋天,说是秋风萧索,未免太凄凉!如果走到熙熙攘攘的西单牌楼,远远地就闻见炒栗子香。向南移步要出宣武门的话,一路上是烤肉香。到了宛老五的门前,不由得你闻香下马。胖胖的老五,早就堵着房门告诉我:“还要等四十多人哪!”羊肉的膻,栗子的香,在我的回忆中,是最足以代表北平季节变换的气味了!
每年的秋天,都要有几次郊游,觅秋的先知先觉者,大半是青年学生,他们带来西山红叶已红透的消息,我们便计划前往。星期天,海淀道上寻秋的人络绎于途。带几片红叶夹在书里,好像成了习惯。看红叶,听松涛,或者把牛肉带到山上去,吃真正的松枝烤肉吧!
结束这一年最后一次的郊游,秋更深了。年轻人又去试探北海漪澜堂阴暗处的冰冻了。如履薄冰吗?不,可以溜喽!于是我们从床底下捡出休息了一年的冰鞋,弹去灰尘,擦亮它,静待升火出发,这时洋炉子已经装上了。秋走远了。
这时,正是北平的初冬,围炉夜话,窗外也许下着鹅毛大雪。买一个赛梨的萝卜来消夜吧。“心里美”是一种绿皮红瓤的,清脆可口。有时炉火将尽,夜已深沉,胡同里传出盲者凄凉的笛声。把毛毯裹住腿,呵笔为文,是常有的事。
离开北平的那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看红叶”,冰鞋来不及捡出,我便离开她了。飞机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
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不过,今年北平虽然风云依然,景物还在,可是还有几人能有闲情对景述怀呢!
(有删改)
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牙碜”这一北京俗语的描写,和《故都的秋》中的“一层秋雨一层凉”有异曲同工之妙。
B.作者对北平水果贩的描写,与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
C.文章从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角度书写了北平的夏季,充满实实在在的烟火气息与生活情趣。
D.文章在对夏季的描写中选择了蝉这个意象,简洁生动,与“蝉噪林逾静”一样具有以声衬静的作用。
10.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总领全文,以比喻、感叹等方式,定下了全篇深沉悲凉的感情基调。
B.文章书写北京的春夏秋冬,详略得当,含蓄又磅礴,含有一种特别的京味儿。
C.文章在书写琐事时饱含温情,结尾直抒胸臆,强化了对北平最深情的怀念。
D.文章语言平易明白,情切自然,读来不费劲,平常的情感与写实的描述相得益彰。
11.优美的散文,往往是精巧构思的结果,林海音的散文一线串珠、形散神聚,请简要分析本文主要由哪些线索串联。
12.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的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同样写身在北平的闲坐喝茶,林海音用的人称是“我们”,郁达夫用的人称是“你”“我”,请简要分析其不同的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③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④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⑤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⑥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散步)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垭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⑧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⑨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象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⑩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1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多角度描写了江南的冬天,写出了作者的切身感受,描绘了一幅幅幅江南暖冬的图画。
B.作者觉得江南冬景抵得过北方夏夜,是很可爱的,但对北方人的冬天生活也是很欣赏的。
C.冬日的江南农村充满诗情画意,人生活在这样的境地,自然会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
D.本文语调舒缓,语言清新,与作者写北平的散文《故都的秋》所表达的洒脱胸襟一致。
1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与《故都的秋》相比,描写的主要内容不同,但都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热爱。
B.第⑤段中作者描绘了冬季江南芦花、红叶、柏子等植物、展现出江南冬景的生机勃勃。
C.作者描写冬霖景象,借助想象,用色状物写景,浓淡适宜,读者能感受到情调的悠闲。
D.本文以画写雨,调动了读者的想象能力和艺术积累,增添了文本的雅趣和文化气息。
15.文章题为“江南的冬景”,开篇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16.在第8段中,作者巧妙地引用了前人的诗句来描写江南的雪景,这些引用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二、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对西藏巨柏和沙棘植物进行了多年的研究, ① ,引发了我对青藏高原植物株高的思考——沙棘近缘种的株高依海拔高度从10米到10余厘米呈梯度变异,取决于每一株植物的生境。那些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株高不足20厘米的沙棘更令人感怀,在这里生存已属不易, ② ,由于缺乏传粉的昆虫,它们甚至需要在不同的群体中变换性别的比例。我们在向这些矮小而顽强的生命致敬的同时,不禁要问:它们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随着我们对喜马拉雅山的雪莲——鼠曲雪兔子的研究不断深入, ③ 。1938年,德国探险家在海拔6300米左右的珠穆朗玛峰南坡采集到一棵几厘米高的鼠曲雪兔子,将其记载为世界上分布最高的高等植物,被国际高山植物学专著和教科书奉为经典。然而,鼠曲雪兔子还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和西北各地以及邻近国家,其中不乏低海拔和环境优越的种群。仅从生物学特性看,青藏高原种群明显要差得多,但这些矮小的植株竟能耐受干旱、狂风、贫瘠的土壤以及45℃的昼夜温差。生物学上的合理解释是:它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分布最高的植物就是靠这些一群又一群不起眼的小草承担着“先锋者”的任务,向新的高地一代又一代地缓慢推进。
17.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茹志娟《百合花》)
B.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郁达夫《故都的秋》)
C.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利哈乔夫《论教养》)
D.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代诗歌的新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汉乐府继承了《诗经》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写战争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所思》《上邪》等,则歌咏了男女间诚挚坚贞的爱情;《陌上桑》赞美了平民女秦罗敷的美丽智慧,讽刺了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孔雀东南飞》叙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__________的悲剧,批判了封建家长制的冷酷无情。汉乐府民歌语言朴素真率,活泼生动;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其中有十九首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当时代表了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了夫妇、朋友的离情别思,官员、士人的仕途失意,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__________的消极情绪,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__________的社会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后人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如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C.“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
D.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民广博的智慧,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A 3.(1)善用修饰语,如“浓茶”“破壁腰”“尖细且长”等,准确地描写了景物的特点。
(2)多用色彩词,如“碧绿”“青天”“蓝色”“白色”等,且善于将色彩描绘隐含在其他词语里,如“浓茶”“日光”。
(3)妙用叠词,如“疏疏落落”“一丝一丝”,有节奏感,俏皮可爱,表达喜爱之情。
(4)善用炼字,如“漏”下来的日光中“漏”字化静为动,细腻传神;如“细数”“静对”给人以悠闲惬意、眷恋之感。
(5)比喻贴切,“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牵牛花的形态特点。
(6)长短句结合,整散句错落而有节奏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4.(1)本文创作于1934年,正值国事危急之时。用“故都”二字,在情感上比直呼为“北平”更能表达作者对故都的深切眷恋,并由此更强烈表达作者的家国之爱。
(2)本文抓住富有特点的景物,意在刻画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故都”二字较之于“北平”,在语义上包含着更为悠长的历史感、更浓厚丰富的文化意味,更贴合创作意图。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以此对比凸显了北国之秋味如名花美酒的特点”错误。原文为“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可见“秋并不是名花美酒”。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
A.“作者否定了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的说法”错误,曲解文意。原文为“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可见,作者赞同“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的观点;选项中这个句子中的因果关系也是强加因果。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浓茶”“很高很高的碧绿”“青天下驯鸽”“一丝一丝漏下来的”“破壁腰”“像喇叭似的”“自然而然地”“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等为修饰语,修饰秋天天空下的特色景物,准确地描写了景物的特点。
文中“碧绿”“青天”“蓝色”“白色”“淡红色”等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并且作者善于把这些描写色彩的词语做成定语,隐藏在名词短语之中,自然的表现所写景物的特点,如“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等。
“疏疏落落”“一丝一丝”运用叠词,形象描写秋草的稀疏、日光的清晰可见的特点,并且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俏皮可爱,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色的喜爱之情。
从用字和炼字角度看,“漏”下来的日光中“漏”字化静为动,细腻传神,描写出日光从槐树叶中穿过的样子;如“细数”“静对”描写作者闲坐小院之中,细数日光,静静地看着喇叭花的状态,给人以悠闲惬意、眷恋之感。
文中句子善用比喻修辞,“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把牵牛花比喻成喇叭,形象的描写出牵牛花的形状,让人读来生动形象,如在眼前。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为短句、整句,“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相对来讲为长句,“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为散句,整个划线句长短句结合,整散句错落而有节奏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故”有旧的意思,作者曾经在北平待过一段时间,此文写于1934年,正值国事危急之时,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作者再次来到北平,写下本文,因此用“故都”二字,在情感上比直呼为“北平”更能表达作者对故都的深切眷恋,并由此更强烈表达作者的家国之爱。
在语义上,“故”有旧的意思,作者抓住富有特点的景物,意在刻画自己心中对北平秋色的印象,写出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故都”二字较之于“北平”含着更为悠长的历史感、更浓厚丰富的文化意味,更贴合创作意图。
5.D 6.B 7.①生存的基本支撑点。给人们提供温暖,是人们睡觉、吃饭、纺线、织布的地方;生活的舞台,雨雪天在上面干活,晚间在上面拉家常,丰富精神生活。②教育阵地。贾淑珍老师在上面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让他们获得知识文化,汲取精神营养。 8.①主人公视角叙述。主人公贾淑珍老师面对作者等人,讲述了自己从17岁开始至今25年的教学经历。②作者视角叙述。有作者对主人公贾淑珍老师的概括叙述,也有融入作者自己情感态度的直接评价。③这样交叉叙述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也便于直接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强化主题;行文更为灵活。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D.“同情”错误,由“而贾淑珍又在舞台上加进新的内容--教育,人呱呱落地,来到这炕上,不该光吃、睡和为生存而干活,还应该有文化、有精神文明。这个普通的女教师,给炕赋予了新的含义”可知,对贾老师情况的叙述是发自肺腑的敬佩与赞美。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两个“闪”字表现出的人物特点并不相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的是陆虞候等人的出场,“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陆虞候等人躲躲闪闪、鬼鬼祟祟的行为,他们不愿抛头露面,避免被熟人认出,暗示他们行为不轨,表现出人物阴鸷狡诈的性格特点。本文中的“闪”字则突出了贾淑珍老师等待作者一行到来的迫切和待人的热情。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丰富意蕴的能力。
依据原文第八段“土炕,这盘热烘烘的土炕。就是憨厚的北方农民一个生存的基本支撑点,是北方民族的摇篮,在这盘土炕上,人们睡觉、吃饭、纺线。晚间又常挤到炕头上说古拉家常。这九尺炕头便是他们的生活舞台,世代他们就这样繁衍、生存、进步”可知,热炕是憨厚的北方农民一个生存的基本支撑点,是北方民族的摇篮,是他们的生活舞台;
依据原文“而贾淑珍又在舞台上加进新的内容--教育”“人呱呱落地,来到这炕上,不该光吃睡和干活,还应该有文化有精神文明。这个普通的女教师,给炕赋予了新的含义”“25年了,在这盘土炕上,他们连同自己的,共带大了四十二个孩子”可知,土炕是教育阵地,贾淑珍老师在上面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让他们获得知识文化,汲取精神营养。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述视角的能力。
由“贾淑珍终于被劝着放下柴火,坐在炕沿上,开始叙说她这段平凡的往事。‘那是一九六一年,我十七岁,刚从初中毕业,和张亮结了婚,来到这个村,全村不到二十户,没有学校,八九个娃娃,不是在村里爬树,就是在地里害庄稼。我给支书说,我念书不多,总还能看住个娃娃吧,比他们在村里撒野强。当时队里没有窑,我刚结婚,还没孩子,就把学校办到了我的洞房了’”可知,主人公贾淑珍老师面对作者等人,讲述了自己从17岁开始至今25年的教学经历。故文章采用了主人公视角叙述。
由“春三月里的一天,我来这里是为了访问一个乡村女教师”贾淑珍坐在炕边,像叙家常一样,追忆着往事”等可知,有作者对主人公贾淑珍老师的概括叙述,也有融入作者自己情感态度的直接评价。故文章采用了作者视角叙述。
文本采用交叉叙述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也便于直接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强化主题;行文更为灵活。
9.B 10.A 11.①空间上的线索是北平这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地点。②时间上的线索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③情感上的线索是作者对北平的苦苦怀念与深深喜爱。④人物上的线索是“我”这个从小在北平长大的人的行踪。 12.①林海音写在夏季,在公园中闲坐喝茶,“我们”说明这场逸事有同伴一起,体现出对有同样雅趣的志同道合的同伴的怀念。②郁达夫写秋季,在租的院子中闲坐喝茶。先用第二人称“你”,让读者产生代入其中看天色、听鸽声、数日光的体验感,如同与读者当面对话,显得更真切自然;再用第一人称“我”陈述对牵牛花的颜色、陪衬的偏爱,体现作者本身的文人意趣。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B.“感情基调是一致的”错。林海音对水果贩的描写,体现的是热闹的人间烟火气,感情基调是怀念和喜爱;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叫卖的情境,却在暗示自己一夜未眠的无奈与悲伤。两者感情基调不同。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A.“深沉悲凉的感情基调”错,本文的感情基调不是“深沉悲凉”的,而是“深情怀念”的。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散文线索和结构的能力。
散文的线索一般包括: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时间线索、情感线索、空间线索。本文线索较多,比较突出的是空间、时间、情感、人物这几点。
①空间上的线索是北平这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地点。“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
②时间上的线索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北平的春天”“许多夏季的黄昏”“北平的秋天”“正是北平的初冬”文章书写北京的春夏秋冬,以四季变化为线索。
③情感上的线索是作者对北平的苦苦怀念与深深喜爱。“不能忘怀的北平!”“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不过,今年北平虽然风云依然,景物还在,可是还有几人能有闲情对景述怀呢!”
④人物上的线索是“我”这个从小在北平长大的人的行踪。“一骑小驴,把我们带到西山,从香山双清别墅的后面绕出去,往上爬,大家在打赌,能不能爬上‘鬼见愁’的那个山头”“许多夏季的黄昏,我们都在太庙静穆的松林下消磨”“转过了北池子,经过景山前的文津街,是到北海的必经之路。文津街是北平城里我最喜爱的一条路,走过那里,令人顿生怀古幽情”“每年的秋天,都要有几次郊游”“结束这一年最后一次的郊游”“离开北平的那年”
12.本文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以及人称使用的分析能力。
首先,要找到林海音文章属于“闲坐喝茶”的部分,在文章第9自然段。其次,要结合文本内容及情感阐释不同人称的作用。一般来说,第一人称亲切真实,第二人称便于交流。
①“许多夏季的黄昏,我们都在太庙静穆的松林下消磨,听夏蝉长鸣,懒洋洋地倒在藤椅里。享受安静,并不要多说话,仰望松林上的天空,只要清淡地喝几口香片茶”“一直到繁星满天,茶房收拾桌椅,我们才做最后离园的客人”林海音写在夏季,在公园中闲坐喝茶,“我们”是第一人称复数,说明这场逸事不是一个人,有同伴一起,体现出对有同样雅趣的志同道合的同伴的怀念。
②“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郁达夫写秋季,在租的院子中闲坐喝茶。“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先用第二人称“你”,让读者产生代入感,随同作者便于交流,一起看天色、听鸽声、数日光,如同与读者当面对话,显得更真切自然;“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再用第一人称“我”,使读者把“我”与作者联系起来,直接表达对牵牛花的颜色、陪衬的偏爱,体现作者本身的文人意趣。
13.D 14.D 15.本文以写北国的冬景开篇,通过对北国冬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概括叙述,为下文写江南的冬景作铺垫,以突出江南冬景与北国冬天的不同特点,表达对江南冬景的赞美、热爱之情。 16.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安排诗句,既写出了江南雪景不同时段的美丽,又表现了从日暮到清晨的江南雪景整体意境之美。
②通过引用,作者以虚写实,触发了人们对江南雪景的联想,增强了文章的情趣。
③这些诗句也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诗意。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与作者写北平的散文《故都的秋》所表达的洒脱胸襟一致”错误。《故都的秋》着眼于“清、静、悲凉”,反映出作者当时消极与积极情绪斗争的复杂情绪,是一种孤独、忧郁、落寞的情感,并非“洒脱胸襟”。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本文以画写雨”错误。结合“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可知,本文应该是“以雨入画”。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的题目是“江南的冬景”,作者却先描写了北方冬天的生活的特征“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突出了“吃喝”之乐,但缺少赏景之乐,从而开启了人们对室外生活的向往,为下文写江南的冬景作了铺垫。
通过对北国冬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概述叙述,“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以岸的乌柏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柏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 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容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与江南的冬景“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形成对比,突出江南冬景与北国冬天的不同特点,表达作者对江南冬景的赞美和热爱。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表现手法的能力。
结合“‘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可知,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安排诗句,既写出了江南雪景不同时段的美丽,又表现了从日暮到清晨的江南雪景整体意境之美。
诗人的诗句,让人想到江南日暮的雪景,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调戏酒姑娘,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通过引用,作者以虚写实,触发了人们对江南雪景的联想,增强了文章的情趣。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些诗句也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诗意。
17.D 18.①特别是后者
②繁衍更是奇迹
③答案逐渐清晰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A.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解释说明。
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根据后文“沙棘近缘种的株高依海拔高度从10米到10余厘米呈梯度变异”可知,引发作者对“青藏高原植物株高的思考”的是“沙棘植物”,故可填写“特别是后者”之类的句子。
第②空,根据前文“在这里生存已属不易”以及后文“由于缺乏传粉的昆虫,它们甚至需要在不同的群体中变换性别的比例”可知,沙棘植物在高原地区的繁衍是很难的,故可填写“繁衍更是奇迹”之类的句子。
第③空,本段是对上文“它们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的回答,随着对喜马拉雅山的雪莲的研究,这个答案应是逐渐明朗,故可填写“答案逐渐清晰”之类的句子。
19.①共赴黄泉
②及时行乐
③风雨飘摇 20.D 21.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的局面,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孔雀东南飞》的结局,焦仲卿与刘兰芝双双走向死亡,可填“共赴黄泉”。“共赴黄泉”:一起去死。
第二空,语境是形容《古诗十九首》中表现出来的消极思想,结合“人生短促”可填“及时行乐”。“及时行乐”:不失时机,寻欢作乐。
第三空,根据《古诗十九首》写于东汉后期动荡的社会环境,可填“风雨飘摇”。“风雨飘摇”: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A.反语。
B.突出强调。
C.突出强调。
D.特定称谓。
故选D。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三处语病:
一是成分残缺,“呈现”缺宾语中心词,在“大兴”后加“的局面”;
二是不合逻辑,“十九首古诗”和“编入文选”是被动关系,在“十九首”后加“被”;
三是语序不当,“代表了”和“当时”要调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