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坨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东营市胜坨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13 09:2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东营市胜坨中学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90年前,五四运动的爆发,像一道闪电,撕 ( http: / / www.21cnjy.com )裂了zhì息的黑暗;像一点星燧,引燃了燎原的烈焰。直到今天,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芒仍灼灼其华,烛照神州,激励青年。
① zhì ② 灼
2.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找出并在原句中改正。(2分)
毕业前的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无时无刻在逝去。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从毕业这一天起,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
3.明代才子徐文长外出访友,在友人家居留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毫无辞归之意。友人在客厅写了个纸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意思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明知是逐客令,但徐文长却把纸条高声念了一遍,友人听后哭笑不得,只好又留他多住几日。请用恰当的标点符号把徐文长的意思表现出来。(2分)
下 雨 天 留 客 天 留 我 不 留
4.名著阅读。(2分)
阅读《朝花夕拾》,在鲁迅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
5.填空。(8分)
①《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美景的           ,            。
②《爱莲说》体现不与世同流合污           ,            。
③《望岳》中富含哲理的句子           ,            。
④《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         ,        。
⑤《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        。
⑥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 _  ___,__   _____”。
⑦ 王维《使至塞上》“__   _____,__   _____”刻画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⑧ 写出一个有关泰山的古诗文名句。
6.综合性学习。(4分)
(1)下图是国家节水标志(圆形底色为绿色),请你先用一段文字对图
作说明,然后写一段话作简要的评价。(3分)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某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留言栏】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1分)
二、阅读(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26题。
(一)
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7.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8.“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月色入户 户 ② 怀民亦未寝 寝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 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③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④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⑤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 会稽: 地名。 ② 簟[diàn]: 竹席。 ③ 荐:草垫。 ④ 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⑤长:旧读zhànɡ,多余,剩余。
1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可以一领及我 以 ② 后大闻之 之
13. 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的品德。(2分)
(三)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节选自《阿长与〈山海经〉》)
14.根据提示概括“我”的心理变化。(2分)
轻视→ → 。
15.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6. “我” 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作“最为心爱的宝书”? (2分)
(四)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
①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经验。
②梦究竟是怎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关联。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强调它是生理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纳、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后,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与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
③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令人紧张恐惧、悲戚哀伤的梦而已。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的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美谈。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陶侃的“背上生翅,飞入天门,见门非常,不敢入而下”;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
④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 ( http: / / www.21cnjy.com )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进行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因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揭开元素周期律的奥秘。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也都做过“科学的梦”。
⑤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我们可以领悟“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
17.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2分)
18.第②段中加点的“合‘情’合‘理’”应如何理解?(2分)
19.本文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20. 文中列举了许多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之梦”,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五)秋天的心
林清玄
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②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③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④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⑤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⑥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⑦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⑧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⑨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21.本文在第①段和第⑧段两处都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3分)
22.理解下面这句话的含义。(2分)
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23文章以“秋天的心”为题,“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 (2分)
24.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按要求作文。(60分)
请以“我在____中成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读书”、“挫折”、“友爱”、“宽容”等;
(2)自选文体;
(3)不上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山东省东营市胜坨中学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积累运用
1.1.答案:① 窒 ② zhuó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2.答案:在“无时无刻”后加“不”;“在毕业这一天起”中的“在”改为 “从”。
3.答案示例: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阿长,藤野先生
5.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②莲之出淤泥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③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④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⑤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⑧
6.(1)节水标志主要由圆球(指良好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生存环境)、人手(指人类)、水滴(指水资源)组成,整图寓意是“人类要呵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保护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
(2)【留言栏】示例: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尚的人谈话;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籍是最好的朋友。等等。(1分)
二、阅读
(一)7.答案: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8.答案:“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而有动感。
(二)
9. 答案:① 门  ② 睡觉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0. 答案:① 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②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 答案:本文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也有漫
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 答案:① 把或拿 ② 这件事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3. 答案: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俭朴清廉。
评分:每空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三)
14. 答案:震悚 产生新的敬意 评分:每空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5. 答案:极言心情之惊喜,感动之强烈;生动形象,凝练传神。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6. 答案:《山海经》是“我”渴慕已久、念念不忘的书,它承载着阿长对“我”的关爱和“我”对阿长的敬意。
(四)
17. 答案:因为做梦时右脑可不受左脑干扰而独立自由地处理资讯。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8. 答案:指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的交互制约与补充作用,人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乎常态。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9. 答案: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又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并启发人们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 答案示例:共同之处:都是右脑在摆脱了左脑作用后,获得灵感和启示,有所突破和创新的结果。
启示: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限制,勇于创新。
评分:答出共同点得2分,答出启示得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五)
21.(3分)第①段引用两句诗,引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题,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1分)第⑧段引用韦应物的诗表现出秋天的清朗圆满,美丽清明,为后文作者抒发“寻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的感慨作铺垫。(2分)
22. (2分)汉族逐渐同化了平埔族,使他们有了“文化”,却远离了自然,平埔族后裔已经失去了感知自然、逍遥自在的心。
23.(2分)“秋天的心”体现在:①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悠闲之意;②感知自然之心;③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④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⑤谦卑的心情;⑥清朗圆满,美丽清明的情怀。(2分,写出一点给0.5分)
24.(3分)随着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和商业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失去了感知自然的情怀,失去了悠闲、谦卑、清明美丽的心灵,忙忙碌碌的生活让人们不断地远离甚至脱离自然,(2分)忙碌追逐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审视自己,使人逐渐失去自我,被社会同化。(1分)
考号:
班级:
姓名:
考号:
班级:
姓名:
200
400
6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