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一个摆摊小贩的血泪控诉
卖炭翁(白居易)
创设情境
模拟法庭
同学们,欢迎来到“模拟法庭”,让我们化身审判者,一起来审理一桩来自千年前的案件:“一个摆摊小贩的血泪控诉”。
学习目标:
1、 诵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2、赏读诗歌,品味诗中的精彩描写,理解 人物的形象。
3、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对 民生疾苦的同情。
任务一
翻开卷宗,调查案情
任务二
揣摩人物,还原真相
任务三
真相浮现,掩卷深思
情境任务
案情回放
自由朗读,读情感
卖炭翁, 伐薪(xīn)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bìn)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niǎn)冰辙(zhé)。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jiāng)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jì)向牛头充炭直。
指导:
1.读准字音,字正腔圆。
2.读好节奏(二二三式)。
3.读出感情,读出情境。
任务一:翻开卷宗,调查案情
模拟法庭 梳理卷宗
原告
被告
案发时间地点
案情概述(一句话)
卖炭翁
黄衣使者、白衫儿
唐德宗贞元末 长安集市
卖炭翁含辛茹苦烧出来的一车千余斤的炭,被黄衣使者以极低的价钱夺走。
你们捕捉信息的能力都很强,通过梳理,我们的卷宗已初步成型。
任务二:揣摩人物,还原真相
我实在是太苦啦!
请倾听原告与被告的陈情。
请同学结合第一段中的具体诗句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他“苦”在何处。
“他太苦了,你看他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分析)”的句式回答。
卖炭翁的陈情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他太苦了,
你看他________(诗句),_________(具体分析)。
法官总结
卖炭翁烧炭辛苦、运炭艰苦、生活困苦,确实是一位苦难又可怜的人!
从卖炭翁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卖炭翁“苦”在何处?
现场还原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法官总结
使者真是趾高气扬、仗势欺人、巧取豪夺!太让人气愤了!
通过表演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使者们是什么样的人?
任务三:真相浮现,掩卷深思
案案件的真相已浮出水面,使者专横跋扈的掠夺,用半匹红纱换走了卖炭翁辛苦烧来的炭。这是一种不公平的交易,卖炭翁的委屈与不甘被白居易说了出来,也被千年后的我们所看见。但真相背后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任务三:真相浮现,掩卷深思
思考:在这桩案件里,抢走卖炭翁炭的真的只是两位使者吗?白居易在诗中仅仅是在控诉使者的掠夺吗?
任务三:真相浮现,掩卷深思
使者代表的是仗势欺人、霸道凶残的统治者,他们以“宫市”为名行行掠夺之事,
卖炭翁代表的是勤劳艰辛、悲惨可怜的底层劳动人民。
作者在诗中揭露了 ,表达了 。
任务三:真相浮现,掩卷深思
思考:卖炭翁的苦苦哀求得不到官家的同情,但白居易却为他发声了,这这桩案件里,你觉得到底是谁的错呢?
社会制度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
安得万里裘, 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 天下无寒人。
——《新制布裘》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知人论世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听闻世间百姓的千苦万难,将民间疾苦形之于口,发而为诗。
鸣尽世上不平,写尽人间疾苦。字字珠玑,声声入骨。
笔诤时政,心在苍生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请以第一人称,发挥想象,加入细节,将本诗改写成一个300字左右的小故事。
谢
观
看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