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13 10:2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
高三历史试题
2014.12
一、选择题(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1、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
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2、下到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④明太祖设“三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 ,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 , “内阁 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4、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A.小国寡民 B.山多地少 C.好战尚武 D.政体多样
6、《全球通史》写道:“他们(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这部法律”是指古代罗马的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7、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
8、1895 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9.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国家元首都拥有比较大的权力,但二者也有很大
的不同,具体表现在
①前者可以无条件任命内阁首脑,后者须经参议院同意方可任命内阁 
②前者任期终身,后者任期七年 
③前者几乎不受任何制约,后者受到议会的制约 
④前者拥有的绝对权力大于后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德国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政治历史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11.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A.“农为天 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12、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1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设
A水利技术的进步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
14、重农抑商的经济指导思想形成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 D.两汉时期
15、公元829年,日本的《太政府符》一书中记载:“水田之难,尤其旱损。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也斯不失其利。……其以手转、足踏、服牛回,备随便宜。”这段记载描述的是
A翻车B.水排C.筒车D.都江堰
1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没长而复杂的过程。下列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资本主文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资本主文扩张性的具体表现
C.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拓展 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体系
17、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 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 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
C. 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D. 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18、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19、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20、下列表述与罗斯福新政相印证的是: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济是最可怕的事情”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国家来总揽”
D.“政府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21、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相同之处是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②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③削减社会福利开支④推行社会福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确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23、1933 年的某一天,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实行“以工代赈” B.调整工业生产 C.调节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
24、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先祖、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5、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A.三纲五常B.格物致知C.发明本心D.经世致用
27、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理”不用学习也能体会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28、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
A.万物之理,终归太极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29、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30、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方案,其中错误的是
A、戏曲之祖 B、乾嘉落户 C、同光扬名 D、民族瑰宝
31、余秋雨说:“中华文明的长寿秘密是汉字。”下列关于中国汉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汉字起源于甲骨文 B. 汉字在秦汉时期形成完整体系
C. 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简到繁 D. 书法艺术分为自发、自觉两个阶段
32、由中国传入欧洲,促进欧洲的“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33、中国古代科技没有成功地发展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A. 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 B. 僵化的农本思想和闭关政策
C. 保守的文化传统观念 D. 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
34、2013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书法艺术 B.雕刻艺术 C.京剧表演 D.国画艺术
35、“他们无意于追求典雅的意境,无心于细细品味那种空灵、含蓄、主观性强烈的美学形态与艺术形式。他们所醉心的,是具有容量、具有情节的绵密的故事,是能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紧锣密鼓。”文中的“他们”最欣赏的应该是
A.楚辞 B.汉赋 C.唐诗 D.宋词
36、“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37、“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道德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38、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A.打击了欧洲封建教会 B.抨击了封建道德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9、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A.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去研究人本身
40、谭嗣同在《仁学》中谈道:“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能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本而累及本者……。”这一言论反映了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君主立宪 D.社会契约
二、非选择题(2题,共20分)
41、侧谧下面材料(10分)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 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 90年代,天津武举李富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五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
——严中平《中国近代统计资料选编》
请回答:
(1) 材料一、二说明了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哪些特点?(4分)
(2)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
(3)材料五反应了什么现象?(2分)
42、(10分)在古希腊罗马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1) 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3分)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各自的内容加以说明。(3分)
(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