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查缺补漏卷(2套打包 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查缺补漏卷(2套打包 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28 10:37:50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答案解析: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路程、时间和速率都是标
量。
题号
总分
故选:C。
得分
4.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
km,限速70km/h,隧道管养在夜间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分)
一、单选题(共18小题,共72分)
A.限速70km/h为瞬时速率
1.(2022·北京·期末考试)下列各物理量中哪个是标量的()(3分)
B.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
A.位移
C.汽车过7.36km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
B.速度
D.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min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
C.加速度
正确答案:A
D.路程
答案解析:A、限速7Okm/h,该速度是某一时刻的最大速率,是瞬时速率,故A正确
正确答案:D
B、1:00养护开始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时刻,故B错误。
答案解析: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根据有无
C、汽车过7.36km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路程,故C错误。
方向确定,
D、汽车在最大速度的前提下通过隧道的时间::=三.7366.3mi血,故D错误。
ABC、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故ABC错误。
y70
D、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路程是标量,故D正确。
故选:A。
故选:D。
5.(2022·江苏·期末考试)如图为南通地铁的运营路线图,其中地铁1号线全长39.4km,限
2.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速80km/h,采用六节编组的B2型列车,列车长约11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
A.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4分)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
C.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直线运动叫匀加速直线运动
A.全长“39.4km”指的是位移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加的
B.限速“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正确答案:B
C.因列车长约“114m”,故不能看成质点
答案解析:A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A错误,B正确
D.估算列车单程的运行时间,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
C.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若速度随时间不均匀增加则不是匀加速
正确答案:D
直线运动,故C错误:
答案解析:解:A、列车的路线为曲线:故39.4km不是位移大小,而是路程,故A错误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W+:,可知位移不是随时间均匀增加,故D错
B、运行速度最高可达80km/h,8Okm/h指的是瞬时速度,故B错误:
误。
CD、列车相对于走过的路程来说其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所以虽然列车长约“114m”,但估算
故选:B。
列车单程的运行时间时,可以看作质点,故C错误,D正确
3.(2022·江西·期中考试)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
故选:D。
动形态,叫作机械运动。为了研究机械运动引入了质点、参考系、时刻、时间间隔、位移、速
6.蹦床是一项既好看又惊险的运动。如图所示,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5m/s的速度
度、加速度等物理概念,下列物理量都属于矢量的是()
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9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t=1s
(4分)
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是()
A.速度、路程
B.位移、时间
C.位移、速度
(4分】
D.加速度、速率
正确答案:C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查缺补漏卷(二)
一、单选题
下列各物理量中哪个是标量的(  )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路程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
C.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直线运动叫匀加速直线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加的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叫作机械运动。为了研究机械运动引入了质点、参考系、时刻、时间间隔、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概念,下列物理量都属于矢量的是(  )
A.速度、路程 B.位移、时间 C.位移、速度 D.加速度、速率
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km,限速70km/h,隧道管养在夜间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限速70km/h为瞬时速率 B.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
C.汽车过7.36km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 D.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min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
如图为南通地铁的运营路线图,其中地铁1号线全长39.4km,限速80km/h,采用六节编组的B2型列车,列车长约11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长“39.4km”指的是位移
B.限速“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因列车长约“114m”,故不能看成质点
D.估算列车单程的运行时间,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
蹦床是一项既好看又惊险的运动。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5m/s的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9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t=1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是(  )
A.5m/s2 B.9m/s2 C.4m/s2 D.14m/s2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力、加速度 B.重力、速度、时间 C.弹力、位移、路程 D.速度、质量、加速度
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测得2s末的速度是7.5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5m/s,则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7.5m/s B.9.0m/s C.10m/s D.10.5m/s
伽利略是第一个提出并研究加速度概念的科学家,哲学家罗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加速度的重要性,也许是伽利略所有发现中具有永久价值和最有效果的一个发现”,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恒定的运动,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加速度恒定的运动,速度的方向恒定不变
C.速度变化率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 D.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观察图中小车上的小旗和烟囱冒出的烟,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一定静止 B.甲车一定向右运动 C.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乙车一定静止
2019年8月在山西举行了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下列研究中,运动员可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自由体操的难度 B.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动作
C.研究花样游泳的艺术性 D.研究马拉松运动员赛跑的速度
某人坐在甲船上看到乙船在运动,那么相对河岸不可能的是(  )
A.甲船不动,乙船在运动 B.甲、乙两船以相同的速度运动
C.甲、乙两船都在运动 D.甲船运动,乙船不动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标量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某同学踩着滑板先冲上一个斜坡,又从斜坡滑下,若冲上和滑下斜坡的两个阶段加速度大小相等,则图中可以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图像是(  )
A. B. C. D.
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共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3s内和第4s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2s内和第3s内加速度方向相同
C.第3s内和第4s内的位移相同
D.第6s内的位移为0
A、B、C三个物体从同一点出发,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者者的位移不相等 B.A物体做曲线运动
C.三个物体在0~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A>vC>vB
D.三个物体在0~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A=vB=vC
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两种说法意义相同的是(  )
A.第2s末和第3s初
B.前3s内和第3s内
C.第3s末和第3s初
D.第1s内和第1s末
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可能的有(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二、多选题
小型轿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所用的最少时间,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参数。甲、乙两种型号的轿车实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为11.3s和15.5s.在这段加速时间里,两种型号的汽车相比(  )
A.甲车的速度变化量较大
B.两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
C.甲车的加速度大
D.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0~2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该物体在2s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0~3s内该物体的速度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D.该物体在2s~3s内的加速度大于0~2s内的加速度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时刻位置坐标如下表,若物体从第2秒初到第3秒末发生位移的大小为x1,平均速度为v1,在第4秒内发生位移的大小为x2,平均速度为v2,则(  )
A.x1>x2,方向相同 B.x1<x2,方向相反 C.v1<v2,方向相同 D.v1>v2,方向相反
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曲线甲和直线乙所示。己知两车在t1时刻并排行驶,则(  )
A.0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B.t2时刻,甲车在前,乙车在后
C.从0到t1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加速度相同
D.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加速度相同
三、填空题
两辆作直线运动的汽车A、B,在前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20米/秒,后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24米/秒,则汽车A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若汽车B在前 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米/秒,后路程的平均速度是10米/秒,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四、计算题
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求打点计时器打下B、C、D各点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6分)
绝密★启用前
(3分)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任何物理问题时都可以把物体
题号
总分
看成质点
●)
得分
B.图像可以描述质点的运动,v-t图像可以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的斜率反映加速度
的大小和方向
一、单选题(共19小题,共73分)
C.用两个物理量△v和△t之比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a,a=Ay,这在物理学上叫比值定义法
△t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物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的研究
这个式子说明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v成正比
方法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3分)
Dv=二是速度公式,可以通过测量△X、△t,并且△t一0,计算出瞬时速度,这在物理学应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用了等效代替法。在实际测量瞬时速度时,△t取的越小,得到的瞬时速度大小误差就一定越小
B.当△t极短时,A: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这体现了物理学中的微元
正确答案:B
△r
答案解析: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来决

定物体能不能被看成质点,故A错误:
C加速度的定义a=: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
B、图像可以描述质点的运动,V-t图像可以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的斜率反映加速
D.“质点”概念的引入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度的大小和方向,故B正确:
正确答案:C
C、用两个物理量△v和△t之比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a,a=△
,这在物理学上叫比值定义
△t
答案解析:A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化模
法,但a与△v、△t无关,故C错误:

型法,即“质点”概念的引入是运用了理想化模型法,故AD错误;
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趋于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
D、v=兰是速度公式,可以通过测量△X、△t,并且△t一0,计算出瞬时速度,这在物理学
△t
应用了极限法,不是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
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B错误
故选:B。
C、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变化量无关,在定义加速度时a=4”,采用了比值定义法,故C正
△t
4.一遥控小汽车正在跑道上做加速直线运动,现在通过遥控柄将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则它的(
确。
)(4分)
故选:C。
A.速度逐渐减小
2.(2022·山东·期中考试)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的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
B.速度将均匀变化
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5m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7后停下.
C.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则上述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3分)
D.位移逐渐减小
A.12m;2m
正确答案:C
B.12m;-2m
答案解析:A、遥控小汽车正在跑道上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
C.-2m;2m
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A错误
D.2m;2m
B、由于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不是均匀变化,故B错误,
正确答案:B
C、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变化越来越慢,故C正确,
答案解析:皮球向东运动,经过5m,与墙相碰后又向西运动,经7m后停下,所以总的路程为
D、由于速度的方向不变,则位移逐渐增大,故D错误
12m;
故选:C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皮球的总的运动过程是向西运动了2,所以位移为
5.(2023·山东·期末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m,所以B正确。
(4分)
故选:B。
A.地球非常大,因此不可以看成质点
3.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积累和总结的过程。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在第一章的学习过程我们
B.汽车内司机前方仪表盘的里程表上显示的是位移
也总结出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面关于这些研究方法表达正确的是()
C.火箭发射时加速度很大,速度有可能很小
D.战斗机飞行时速度很大,加速度也一定很大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查缺补漏卷(一)
一、单选题
以下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B.当△t极短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这体现了微元法
C.加速度的定义 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 D.“质点”概念的引入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的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5m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7m后停下.则上述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A.12m;2m B.12m;-2m C.-2m;2m D.2m;2m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积累和总结的过程。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在第一章的学习过程我们也总结出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面关于这些研究方法表达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任何物理问题时都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B.图像可以描述质点的运动,v-t图像可以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的斜率反映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C.用两个物理量Δv和Δt之比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a, ,这在物理学上叫比值定义法,这个式子说明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Δv成正比
D.是速度公式,可以通过测量Δx、Δt,并且Δt→0,计算出瞬时速度,这在物理学应用了等效代替法。在实际测量瞬时速度时,Δt取的越小,得到的瞬时速度大小误差就一定越小
一遥控小汽车正在跑道上做加速直线运动,通过遥控柄将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则它的(  )
A. 速度逐渐减小 B. 速度将均匀变化 C.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D. 位移逐渐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非常大,因此不可以看成质点 B.汽车内司机前方仪表盘的里程表上显示的是位移
C.火箭发射时加速度很大,速度有可能很小 D.战斗机飞行时速度很大,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于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7时47分,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神舟十四号”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对接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B.研究“神舟十四号”绕地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C.题中17时47分和5小时都是时刻 D.“神舟十四号”刚刚发射时的速度很小,加速度也很小
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15s末汽车的速度为30m/s B.前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C.20s末汽车的速度为-1m/s D.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
在2021年8月6日东京奥运会男子接力4×100m决赛中,由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吴智强组成的“中国飞人团”以37秒79的好成绩获得第四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7秒79指的是时刻 B.4×100m接力赛中的100m都是指位移的大小
C.在研究运动员接棒动作时,不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D.第一棒运动员汤星强起跑很快,这是指他的初速度很大
三个质点A、B、C以不变的速率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三质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其中NAM与NCM关于NM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到M发生的位移相同
B.三个质点的速率均相同
C.到达M点时速率最大的一定时B
D.A、C两质点从N到M的瞬时速度总相同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min,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大小是9km 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km
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08km/h D.赛车手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150km/h
2021年9月底,历经1028天,孟晚舟女士乘坐的中国政府包机国航CA552班,由温哥华国际机场起飞,穿过北极圈,从俄罗斯经过蒙古,进入中国领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平均时速约900公里,航线距离为12357公里,空中航行约13小时47分,于9月25日21点50分抵达深圳宝安机场。关于以上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题中“12357公里”是指位移 B.“1028天”和“13小时47分”均指时间间隔
C.机场监测该航班的位置和运行时间,不能把飞机看作质点 D.“时速约900公里”是平均速度
福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从荆溪厚屿站至螺洲古镇站已开通,运行线路如图,线路长约22.4km,单程运行时间约40分钟,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为80km/h。关于福州地铁5号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路长约22.4km,指的是地铁运行的位移 B.全程运行过程中,列车不能视为质点
C.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 D.列车运行的平均速率约为33.6km/h
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Δt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C.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 D.用光电门测速度用的是极限法
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体(  )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1 m/s
B.0~2 s内的位移大小是6 m
C.0~1 s内的加速度等于2~4 s内的加速度
D.0~1 s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0~4s内通过的路程为8m,而位移为零
C.2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D.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2021年8月1日晚,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我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83s的成绩晋级决赛,不仅打破了亚洲纪录,也创造了黄种人短跑新的历史,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9.83s是运动的时间 B.在田径赛道上,100m比赛的位移大小是200m比赛位移大小的一半
C.研究苏炳添起跑动作时可以将他看成一个质点 D.根据苏炳添的成绩可以计算出他通过终点时的瞬时速度
下列关于运动描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南门口中学的澄池研究金色鲤鱼漫游时的优美姿态,可将金色鲤鱼视为质点
B.毛主席诗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C.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置时间关系图像(x-t)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且必过坐标原点
D.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测量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与t2时刻的速度相同 B.t1与t2时刻的加速度不同
C.t1至t2时间内的位移为2(x2-x1) D.t1至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
二、多选题
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因为采用了磁悬浮原理,所以阻力比普通的高铁小很多,其速度可达600公里/小时,可在大型枢纽城市间形成高速“走廊”。高速磁悬浮拥有“快起快停”的技术优点,能发挥出速度优势,也适用于中短途客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阻力比普通的高铁小很多,所以磁悬浮列车惯性比较小 B.速度可达600公里/小时,这是指平均速度
C.能“快起快停”,是指加速度大 D.研究磁悬浮列车在两城市间的运行时间时可视为质点
如图所示,将弹性小球以10m/s的速度从距地面3m处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反弹经过距地面2m高的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7m/s,从A到B,小球共用时0.5s,则此过程中(  )
A.小球发生的位移的大小为1m,方向竖直向下
B.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17m/s,方向竖直向上
C.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为8.5m/s,方向竖直向下
D.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方向竖直向上
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图中①、②、③和④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是a-t图象 B.图②是a-t图象 C.图③是x-t图象 D.图④是v-t图象
三、填空题
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C、D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以判断出物体A做的是_______运动:物体C做的是_______运动,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_______m,物体D运动的位移为_______m。
四、计算题
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滑块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光电门A和B。光电门上的黑点处有极细的激光束,当遮光板挡住光束时开始计时,不遮挡光束时停止计时。现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Δ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Δt2=0.10s,光电门从第一次计时结束到第二次计时开始经历的时间Δt=0.30s。求:

(1) 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
(2)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
(3) 滑块的加速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