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27 23:08:24

文档简介

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生 物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B.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C.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2.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都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  )
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 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 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
3.如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血浆蛋白 B.氨基酸 C.血红蛋白 D.二氧化碳
5.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图中ac代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中渗透压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 B.b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a中蛋白质的含量多于b和c D.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a和c中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组织细胞间形成组织液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尿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
C.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7.下图中①②③为人体主要的细胞外液,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K+和Cl-是维持①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B.小腿抽搐可能是由于①中Ca2+浓度降低而引起的
C.③的成分可包含CO2、尿素、血红蛋白等物质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8.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C.外界空气中的O2最终进入肝细胞被利用需穿过9层膜
D.图中④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9.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能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B.组织液中的物质大部分进入血浆,少部分渗入淋巴液
C.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都会减慢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外界环境剧变可能会引起稳态的失衡
10.当面临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时,同学们常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适度的紧张有助于考试发挥,但当人体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状态时,常会导致心律失常、胸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跳加快
B.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胃肠蠕动加快
C.过度紧张、焦虑会使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变慢导致食欲不振
D.过度紧张、焦虑会使副交感神经兴奋,消化腺分泌减少导致消化不良
11.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辅助作用,二者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B.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的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属于神经元的一部分
C.只有轴突末梢分支为神经末梢,分布于全身各处
D.多数神经元有一个树突和多个轴突
12.下列有关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由轴突和树突组成
B.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
C.神经元的细胞核分布于细胞体中
D.神经元有很多树突有利于接受更多刺激信息
13.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
B.人可以通过意识支配自主神经系统以适应不同环境
C.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通常相反
D.自主神经系统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
14.2023年7月28日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宣布本届大运会开幕之时,在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都激动万分。下列关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是传入神经,副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
B.人处于激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C.当人恢复平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15.关于外周神经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外周神经系统是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
B.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含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C.脊神经有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D.脑神经与脑相连,共12对,分布在头面部,没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16.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调节,可使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副交感神经抑制胃肠蠕动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受中枢神经的调控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
17.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
C.传出神经均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D.神经中枢负责调控特定生理功能
18.传出神经受损伤,会导致( )
A.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B.有感觉,无效应 C.有感觉,有效应 D.以上都对
19.手被刀子割伤,感觉到痛,这属于( )
A.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不属于反射 D.反射
20.养鸡场的鸡有听到饲养员的哨声就会回来吃食物的反射活动,以下有关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射是无须学习和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上述反射活动且建立无须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即可一直保持
C.个体生活过程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无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则是有限的
D.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21.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后天形成,数量无限 B.由大脑皮层参与
C.可脱离非条件反射而独立形成 D.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22.巴甫洛夫曾经做了如下的经典实验。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关于此经典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都属于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23.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 B.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可以由一个神经元完成
C.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D.大脑皮层受损的人也能完成膝跳反射
24.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结构①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图中神经元的细胞体均位于结构②处
C.a、b依次表示反射弧的效应器和感受器 D.刺激③而发生肌肉收缩的现象称为反射
25.动作电位峰值的高低主要由膜两侧( )浓度差决定
A.K+ B.C1- C.Na+ D.Ca2+
26.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刺激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至效应器
C.刺激反射弧上的任一结构,都会引起效应器产生反射活动
D.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若反射弧受损则反射不能完成
27.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小体上发生的是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经胞吞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C.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
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使突触后膜兴奋
28.膜电位在神经元通讯中起着重要作用,产生膜电位的离子主要是Na+和K+。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兴奋状态转变为静息状态的是( )
A. B.
C. D.
29.在蛙的坐骨神经细胞膜上的a、b两点放置两个微电极,并将它们连接在一个电表上,在神经纤维上的某点给予电刺激,电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则图示指针偏转情况可能是( )
A.刺激a点,导致a点兴奋形成的 B.刺激b点,导致b点兴奋形成的
C.刺激中点偏右的点,兴奋到达a点时形成的D.刺激中点,导致 a、b点同时兴奋形成的
30.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④③④②④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④③④②④
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④①④
D.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④②④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
31.(11分)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中填字母,“_____”上填文字)
(1)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的 ;d与f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d中含有较多的 ;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2)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 层磷脂分子层,CO2浓度最高的部位为图中的[ ]内。
(3)某人因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血浆中PH值明显下降,原因是图[ ]内存在着 物质。
(4)目前普遍认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2.(12分)如图表示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①~⑤代表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其中效应器是 (填序号),效应器由 组成。
(2)刺激图甲中的④,结合图乙分析此处的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 ,该变化是由 引起的。
(3)神经递质由图丙中4释放到 (填内环境成分)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使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不能由6传到4的原因是 。
(4)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吸食可卡因后,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上升。长期刺激后,还会使突触后膜上受体的数量 (填“增加”或“减少”),使突触变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须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这是吸毒上瘾的原因之一。
33.(7分)科研人员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同时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剥制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并将该标本置于合适的溶液中,使之保持活性。请分析相关问题。
(1)轻轻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 (出现或不出现)屈腿反射;用针破坏脊髓后,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该后肢 (能或不能)发生屈腿反射,如果刺激的是传出神经,该后肢 (能或不能)发生屈腿反射。
(2)从以上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从以上实验结果 (能或不能)得出“蛙后肢的屈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的结论。
(3)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的坐骨神经,腓肠肌会收缩,在这个过程中,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是 ;在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 。
34.(10分)如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a表示的结构是 ,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2) 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该物质的释放方式为 ,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
(3) 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 。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 (字母)点可产生兴奋。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生物 答案
1.A 2.A 3.C 4.C 5.A 6.B 7.B 8.D 9.C 10.A
11.A 12.A 13.B 14.A 15.D 16.A 17.C 18.B 19.C 20.D 21.C 22.C 23.B 24.A 25.C 26.D 27.C 28.B 29.B 30.A
31. (1) 1/3 蛋白质 无机盐、蛋白质
(2) 12 g
(3) d 缓冲
(4)神经-体液-免疫
32.(1) ⑤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2) 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 Na+内流
(3) 组织液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减少
33.(1) 出现 不能 不能
(2) 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缺少神经中枢,反射就不能完成 不能
(3) 与突触小泡融合,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
传出神经与效应器
34. (1) 效应器 d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 神经递质 胞吐 一定的流动性
(3) 神经中枢 a、c、d、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