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专项攻略-(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专项攻略-(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9 07:5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专项攻略-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挖掘(qū) 抛弃(pāo) 少年(shào) 气氛(fēn)
B.惩罚(chěng)躯体(qū) 弯曲(qū) 稻穗(suì)
C.铁锁(suǒ) 花蕊(lěi) 溺水(nì) 霎时(shà)
D.花卉(huì) 劈开(pī) 坠落(zhuì) 家雀儿(qiǎ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蚊子 苍蝇 既使 科学 B.横坚 绳子 系上 证明
C.研究 架驶 雷达 灵巧 D.绳子 苍蝇 模仿 显示
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五粒豌豆最后去到的地方不包括下列哪一个?( )
A.遥远的太阳里 B.顶楼窗台的裂缝里 C.屋顶的水笕里 D.脏水沟里
4.“雨点密集地喧嚷着。”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排比 C.设问 D.拟人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赛场上,大家都在为队员们加油助威,呐喊声响彻云霄。
B.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C.跨年晚会时,广场上人声鼎沸,人们欢欣鼓舞迎接崭新的一年。
D.在大桥通车典礼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热闹非常。
6.“粳”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词有关?(  )
A.叶子 B.树根 C.稻米 D.更加
7.与“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你们怎么能破坏环境呢?
B.桌上的这杯可乐是谁的?是妈妈的。
C.你和我是一个学校的吗?
D.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会叫。
8.关于“发明”和“发现”,下列句子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爸爸发现了电灯开关。
B.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C.人们发现爬山虎的脚的底部,其实就是紧贴着墙壁的小圆片。
D.科学家仔细研究鲨鱼,发明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9.下列句子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
A.你快点走。你走快点。 B.我吃了饭再去。我去了再吃饭。
C.虚度了青春。青春虚度了。 D.这件事我要做。我要做这件事。
10.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②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③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A.疑问 设问 排比 B.设问 反问 排比 C.设问 疑问 拟人
11.今天数学测试,我感觉不太理想,看着老师捧着试卷走来,我的心里像( )。
A.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B.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C.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D.飞行员跳伞—— 一落千丈
12.下列短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丰满的豆荚 灵巧地避开 打开窗子 改正方向
B.激烈的掌声 躲避风雨 蒙上眼睛 改变计划
C.愉快的想象 捕捉飞虫 潜入深海 改善生活
D.灿烂的阳光 登上月球 探索奥秘 改进错误
13.下列四组词语中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项是(  )。
A.启示——启发 B.敏锐——灵敏 C.探索——探寻 D.确信——怀疑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B.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C.“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
D.“好问则裕”的意思是:遇到疑难请教别人,就会变得富裕。
二、填空题
15.根据拼音写词语。
(1)小明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一天能像孙悟空一样 téng yún jià wù( ),去探索宇宙的 ào mì( ),jí shǐ( )这只是他的huàn xiǎng( )。
(2)爷爷的身体日渐 xū ruò( ),他躺在shū shì( )躺椅上放松一下jiāng yìng( )的筋骨,děng dài( )着自己的孙子放学回家。
16.形近字组词。
架( ) 航( ) 楚( ) 僻( )
驾( ) 船( ) 禁( ) 避( )
17.黄金搭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发现 ( )的愿望 ( )的月球
( )的生活 ( )的电灯 ( )的历程
18.根据情境写出加点词语相反的词语。
(1)练舞蹈的人身体不能僵硬,一定要( )。
(2)太阳一晒,那棵果树的果实不再丰满,而是变得( )。
(3)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身体会越来越强健,如果每天赖在床上,身体会越来越( )。
19.选一选,填一填,写出你的发现。
煤/媒 ( )体 ( )气
赔/培 ( )育 ( )钱
账/贺 祝( ) ( )本
樟/杠 ( )杆 ( )树
(1)我发现这四组字都是形声字。前两组偏旁( ),读音( );后两组偏旁( ),读音( )。
(2)我还发现带有贝字旁的字的意思大多与 有关,如“jì zhàng( )”指的是记录有关银钱、财物出人的簿据;又如《说文解字》中“hè( ),以礼相奉庆也”的“hè”字,就是奉送礼物表示庆祝的意思。
20.开心辞典。(查字典填空)
要查的字 部首 剩余笔画数 大写字母 音节 在字典中的解释
船舶
依赖
2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 (国家)的 。他被誉为“现代童话之父”。
(2)李菁气量小,什么都自以为是,我想用《尚书》中的一句名言劝告她:“ 则裕, 则小。”
(3)“ ,审问之,慎思之, ,笃行之。”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广泛地学习,深入地追问,谨慎地思考,明晰地分辨,切实地力行。
(4)世上并没有天生的智者,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疑惑都是很正常的,就像韩愈说的:“ ,孰能无惑?”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A项,qū应为jué;
B项,chěng应为chéng;
C项,lěi应为ruǐ。
2.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A选项 既使—即使
B选项 横坚—横竖
C选项 架驶—驾驶
3.A
【详解】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积累,重点考查了对内容的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在认真阅读,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解答。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创作于1853年的一篇童话。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生活,描写了五粒豆子的不同的方面。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
五粒豌豆最后去到的地方不包括遥远的太阳里。
4.D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这是必考点,学生课下要多去练习,做到可以辨析、仿写。
比喻,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排比的修辞功能可以概括为“增文势”“广文义”。排比项诽迭而出,语气一贯,节律强劲,各排比项意义范畴相同,带有列举和强化性质,可拓展和深化文意。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运用设问要抓住读者关心的问题,如果问题既不重要,也不新颖,人们并不关心,修辞者却故弄玄虚,不仅不能提高表达效果,反而令人生厌。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喧嚷”是形容人的词语,这里是拟人的手法。
5.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结合词语的含义以及所在的语境进行分析即可。在本题中使用不正确的是C项。
A项: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B项: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
C项: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在这里不符合原句的语境。
D项:锣鼓喧天:意思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表示声音巨大,场面热闹。
6.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造字的掌握情况。
粳:粳稻,稻的一种。所以意思与稻米有关。
7.B
【详解】本题考查对各种句式的辨别。题干中的句子是一个设问句。设问句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A.这句话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B.这句话先提出问题,再自己回答,是一个设问句。与题干中的句子句式相同。
C.这句话是一个疑问句。疑问句指提出问题,请对方回答的句子。
D.这句话是一个陈述句。陈述句是指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
8.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运用。
根据词语意思,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词语运用是否正确。
发明: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现:是人类对于自我的内在、具体性的自然及其整体的认识,也是一种再加工的行为。
D选项有误。而“鲨鱼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是本来存在的现象用“发现”。
9.B
【详解】考查了句义。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的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
A、C、D中句子的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不大。
B.变化大,句子的语序调整后吃饭的地点发生了变化。
10.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本句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②这句话意思是:您不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不愁没钱花。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反问是用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或者加重语气进行强调的一种修辞手法。
③本句连用三句“……时候叫”,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B选项正确。排比用一连串结构相似、内容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来表示意思,用以增强语势,使内容得到强调。
11.A
【详解】本题考查对歇后语意思的理解。
原句的意思是因为自己感觉数学测试成绩不理想,所以心里很忐忑,括号里应该填写表示忐忑心情的歇后语。
选项B错误,这句歇后语是比喻什么都不懂,与题干意思不相符。
选项C错误,这句歇后语是比喻弄不明情况,搞不清底细,与题干意思不相符。
选项D错误,这句歇后语是比喻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与题干意思不相符。
12.C
【详解】A.改正错误、改变方向
B.热烈的掌声、激烈地争吵
D.改正错误、改进方法
13.D
【解析】略
14.D
【详解】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15. 腾云驾雾 奥秘 即使 幻想 虚弱 舒适 僵硬 等待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结合语境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腾”“雾”“奥”“虚”“僵硬”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6. 书架 航行 清楚 偏僻 驾驶 船只 禁止 躲避
【详解】本题考查对形近字组词。
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此为常用同音字和形近字,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在运用中达到理解与巩固。
架可组词:吵架、框架、架势等。
航可组词:航行、航空、航班等。
楚可组词:清楚、楚国、楚楚可怜等。
僻可组词:偏僻、僻静、孤僻等。
驾可组词:驾驶、驾校、驾照等。
船可组词:小船、船夫、船长等。
禁可组词:禁止、禁用、禁用等。
避可组词:避开、避免、避难等。
17. 意外 美好 遥远 舒适 明亮 艰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如:神奇的发现、伟大的愿望、神秘的月球、幸福的生活、耀眼的电灯、光辉的历程。
18. 柔软 干瘪 虚弱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掌握。
(1)僵硬:(肢体)变硬而不能活动。反义词:灵活。
(2)丰满:丰富充实。反义词:干瘦。
(3)强健:指的是身体强壮。反义词:瘦弱。
19. 媒 煤 培 赔 贺 账 杠 樟 不同 相同 相同 不同 金钱 记账 贺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基础。
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广告等。
煤气:①液化石油气的俗称。②煤炭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有害气体。③干馏煤炭产生的气体,可做燃料或化工原料。
培育:精心培养幼小的生物,使之发育生长。
赔钱:亏本。
祝贺:庆贺。
账本:记账用的本子。
杠杆:①简单机械,是一个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杆。②比喻起平衡或调控作用的事物或力量。
樟树:树木的名称。
(1)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媒的偏旁是“女”;煤的偏旁是“火”。赔的偏旁是“贝”;培的偏旁是“土”。故偏旁不同。
“煤”和“媒”都读:méi;“赔”和“培”都读:péi。故读音相同。
账的偏旁是“贝”;贺的偏旁是“贝”。樟的偏旁是“木”;杠的偏旁是“木”。故偏旁相同。
“账”读:zhàng;“贺”读:hè。“樟”读:zhāng;“杠”读:gàng。故读音不同。
(2)贝字旁的字的意思大多与“金钱”有关,“jì zhàng(记账)”记账,指的是记录有关银钱、财物出人的簿据;又如《说文解字》中“hè(贺)”以礼相奉庆也”的“hè贺”字,就是奉送礼物表示庆祝的意思。
20. 舟 5 B bo 大船 11 L lai 依靠
【详解】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船舶”的“舶”部首是舟,剩余笔画数还有5画,大写字母为B,音节是bo。船舶:船(总称)。舶:大船。
“依赖”的“赖”部首是 ,剩余笔画数还有11画,大写字母为L,音节是lai。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赖:依靠。
21. 丹麦 安徒生 好问 自用 博学之 明辨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名人名言。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安徒生代表童话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冰雪皇后》《看门人的儿子》《夜莺》《丑小鸭》和《红鞋》等。
(2)“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的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出自《尚书·仲虺之诰》。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译为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告诫人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