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专项攻略-(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专项攻略-(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9 07:5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专项攻略-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挑逗(tiāo tòu)缤纷( bīnɡ fēn) B.凌乱(línɡ luàn )排列(pái liè )
C.挨打(āi dǎ)请假(qǐnɡ jiǎ) D.钥匙(yào shí)衣裳 ( yī shānɡ )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寒山 石径 倾斜 霜叶
B.增送 瓶盖 菊花 调残
C.君子 甜橙 挑战 铺满
D.水泥 水晶 加紧 院墙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诗中的“擎”的意思是( )
A.拿着,握着 B.抬起来 C.举,向上托
4.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早晨的雾真大,校园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像仙境一般。
B.客人们继续到了,家里热闹起来。
C.我班同学很团结,赢(yíng)了这场拔河比赛,这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啊!
5.下面哪一个词语不是描写秋天的?( )
A.金桂飘香 B.五谷丰登 C.骄阳似火
6.“大约十几天左右,花籽发芽了,两片小豆瓣似的绿叶,显得那么嫩,那么弱。”这句话应放在(  )
①我家门前有一小块空地,初春时节,我撒了一些五星花籽。②又过了些天,五星花长大了,枝繁叶茂。③我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看看它,给它浇水、拔草,有时还要施点肥。④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五星花的茎长得更加粗壮了。
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②和③之间 D.③和④之间
7.对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理解正确的是( )
A.梧桐叶带来了寒冷,江上的秋风吹动了客人的心绪。
B.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C.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变得伤感起来了。
8.《山行》写的是诗人在_______所看到的_______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_______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_______之情。( )
A.山间;深秋;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喜爱
B.山间;初夏;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喜爱
C.路上;深秋;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喜爱
9.“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大树被萧瑟的秋风吹得摇来晃去。
B.把大树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
C.这句话写错了,只有人才有手臂,大树没有手臂。
D.作者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把大树摇动想象成人在抖动手臂。
10.坚持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有助于增强我们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有助于我们积累写作的词汇和语言。
C.不利于提高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D.有助于培养我们坚持做事的毅力,同时也能为我们积累写作素材。
11.下面的词语中,构词形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很慢很慢 B.金黄金黄 C.学习学习 D.自言自语
12.中国传统文化中用“岁寒三友”来象征高尚人格,下面不属于“岁寒三友”的是( )
A.梅 B.兰 C.竹 D.松
13.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梧桐树的树叶,就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
B.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C.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D.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14.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亮晶晶的水洼 B.湿漉漉的水泥道 C.清脆的水底 D.香甜的气味
二、填空题
15.[字形]在语境中写词语。
生日那天,叔叔zèng sòng ( )给我一幅画:一条长长的xiǎo jìng( )上,pū mǎn( )金色的落叶;路边盛开着缤纷的jú huā( ), 它们pái liè( )得并不guī zé( ),可花却开得很热闹。
16.我发现带点字都是多音字,我能用它的不同读音组词。
长(长大) 当( ) 卷( ) 假( )
长(长短) 当( ) 卷( ) 假( )
17.在括号里添上适当的词。
( )的石头 ( )的树叶
( )地说 ( )地走
脸涨得( ) 花种得( )
研究( ) 仰望( )
1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明朗——( ) 渐渐——( ) 愉快——( )
反义词。
潮湿——( ) 开始——( ) 凌乱——( )
19.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秋( )气( )   天( )云( )
春( )秋( ) 秋风( )( )
金桂( )( ) 五( )丰( )
一( )知( ) 果实( )( )
(1)上面这些词语都是描写 季的。形容不同季节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请各写两个。
春: 。
夏: 。
秋: 。
冬: 。
(2)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的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 。(选词填空)
20.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并填空。
(1)我憧憬着妹妹会说话的那一天,期待她能叫我一声哥哥。
我们可以用近义词替换的方法来理解词语。句中的“憧憬”可以用“ ”来替换。
(2)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联系下图,我知道“丰收”的意思是 。
(3)快轮到我上台演讲了,我坐在座位上,内心忐忑不安,生怕讲不好会被同学们笑话。
“忐忑不安”的意思是 。我是通过 来理解词语意思的。
21.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填空。
(1)唐代诗人杜牧在《山行》一诗中,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晚秋美景的诗句是 , 。
(2)宋代诗人苏轼在《赠刘景文》中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的应该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的诗句是 , 。
(3)“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与这句话意思相符的诗句是 , 。
参考答案:
1.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挑逗(tiǎo dòu) 缤纷( bīn fēn)
C.挨打(ái dǎ) 请假(qǐnɡ jià)
D.钥匙(yào shi) 衣裳 ( yī shanɡ )
2.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B.增送应为:赠送、调残应为:凋残
3.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词解释。“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托着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擎:举,向上托。综上所述,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选项A使用恰当,句子出自《美丽的小兴安岭》。“浸”有浸泡、使渗透的意思。这里的“浸”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一字化静为动,将安静的山谷赋予了动态美,动静结合,使这种美感油然而生,跃然纸上。描绘了一幅浓雾笼罩着的森林的景象,写出了雾大的特点。
选项B使用不恰当,连续;承继,嗣续;与某一事有连续关系的另一事。这里可以运用“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的状态。
选项C使用恰当。“人心齐,泰山移”意思是形容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5.C
【详解】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A.金桂飘香:秋季里桂花盛开,花香馥郁,香飘四散的意思。是描写秋天的。
B.五谷丰登:五谷丰收。泛指粮食丰收。登:庄稼成熟。是描写秋天的。
C.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是描写夏季的。
6.B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
按照花籽生长的时间,先是“我家门前有一小块空地,初春时节,我撒了一些五星花籽。”接着是“大约十几天左右,花籽发芽了,两片小豆瓣似的绿叶,显得那么嫩,那么弱。”紧接着是“我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看看它,给它浇水、拔草,有时还要施点肥。”然后是“又过了些天,五星花长大了,枝繁叶茂。”最后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五星花的茎长得更加粗壮了。”
7.B
【解析】略
8.A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积累与理解。
《山行》是唐代杜牧的作品,原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间所看到的深秋时节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故选A。
9.C
【详解】考查了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
A、B、D正确。
C.有误,“大树抖抖手臂”是指大树的枝叶被风吹动着,摇摆着。在文中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10.C
【解析】略
11.D
【详解】略
12.B
【详解】考查国学常识。
“岁寒三友”泛指松、竹、梅三种植物;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
13.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本句把“树叶”比作“小巴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B.本句把“枫叶”比作“邮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C.从“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D.本句把“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棕红色的小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14.C
【详解】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课文判断答案。A、B、D正确。C改为:清澈的水底 或 清脆的的声音
15. 赠送 小径 铺满 菊花 排列 规则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赠”“铺”“规”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6. 当然 卷起 真假 上当 试卷 请假
【详解】考查多音字。

[dāng]1. 担任 他~组长。2. 承担 敢作敢~。3. 主持 ~家。4. 相称 旗鼓相~(比喻实力相等)。5. 应该 理~如此。6. 介词。1. 组成时间短 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 ~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 组成处 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众出丑。~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 阻挡 人民军队,锐 不可~。8. 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 丁丁~~。9. 抵得上;等于 一以~十。
[dàng]1. 合适 处理得~。2. 以为 我~你走了。3. 当作 别把我~客人看待。4. 指事情发生的(时间) ~年。5. 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 把金表拿去~了。6. 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 赎~。

[juàn]机关里保存的文件 ~宗。调~。查~。
[juǎn]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 把竹帘子~起来。~起袖子就干。烙饼~大葱。2. 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撮起或裹住 风~着雨点劈面打来。汽车~起尘土,飞驰而过。她~入了这场争论。3. 裹成圆筒形的东西 铺盖~儿。把挂历裹成一个~儿寄出去。

[jiǎ]1. 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对) ~话。~发。~山。~证件。~仁~义。2. 假定 ~设。~说。3. 假如 ~若。~使。4. 借用 久~不归。~公济私。不~思索。5. 姓。
[jià]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 请~。暑~。病~。婚~。春节有三天~。
17. 坚硬 金黄 大声 飞快 通红 漂亮 技术 填空
【详解】考查词语搭配。
要理解词义,弄清楚词语的使用对象,搭配后的词语才能合情合理,恰当准确。词语搭配还要合乎日常生活习惯。即我们在考虑几个词能不能配合的时候,不仅要看意义上讲得通不通,还要看习惯上有没有这样的说法。第一类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搭配。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名词前面为×××的,动词前面为×××地;二是词语搭配要合理。第二类是形容词嘉得+补语,第三类是动词和名词的搭配。
18. 晴朗 慢慢 快乐 干燥 结束 整齐
【详解】考查近义词和反义词。
明朗:光线充足,明亮,近义词是明媚、光明、晴朗等。
渐渐:指的是程度或数量的逐步增减,近义词是逐步、慢慢、逐渐、缓缓等。
愉快:快意;舒畅,近义词是喜悦、快乐、欢愉、欢喜等。
潮湿: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反义词是干燥。
开始:从头起;从某一点起,反义词是停止、结束。
凌乱:不整齐;没有秩序,反义词是齐整、整洁、整齐。
19. 高 爽 高 淡 华 实 习 习 飘 香 谷 登#收 叶 秋 累 累 秋 鸟语花香、风和日丽 骄阳似火、烈日炎炎 层林尽染、秋雨连绵 千里冰封、白雪皑皑 五谷丰登/五谷丰收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词语的累积。要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字要符合词语的完整性,注意不要写错别字。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秋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秋风习习: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的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
金桂飘香:桂花开了,香味能够传得很远。
五谷丰登:五谷丰收。泛指粮食丰收。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了。
果实累累:形容果实多。
(1)上面这些词语都是描写秋季的。
形容春季的词语有:春暖花开、春回大地、莺歌燕舞等。
形容夏季的词语有:绿树成荫、骄阳似火、酷暑难耐等。
形容秋季的词语有:层林尽染、秋风落叶、瓜果飘香等。
形容冬季的词语有:鹅毛大雪、千里冰封、白雪皑皑等。
(2)本题填入“五谷丰登”,形容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粮食丰收。
20. 期待 收成好,产量高 内心很不安定 联系生活实际
【详解】考查词语的理解。
(1)憧憬:就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近义词是向往、期待等。
(2)结合下图可知丰收:收成好,产量高。
(3)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21.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只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详解】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诗句及意思。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1)此句出自《山行》作者:杜牧
全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此句出自《赠刘景文》作者:苏轼
全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此句出自《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
全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