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专项攻略-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 )
A.缩小(suō)努力(lǔ) B.茎叶(jīn)推开(tuī)
C.咯吱(chī)斧子(fǔ) D.拆开(chāi)陈旧(jiù)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喧布 B.毅力
C.舔加 D.范人
3.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中,两只蟋蟀在玩什么游戏( )
A.赛跑 B.捉迷藏 C.跳跃
4.课文《一块奶酪》中,谁发现了一块奶酪( )
A.蚂蚁队长 B.小蚂蚁 C.小蜻蜓
5.《拇指姑娘》是一篇( )
A.童话 B.诗歌 C.寓言 D.神话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
B.“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C.等小蚂蚁们消失在草丛中,它才大叫:“立——定!原地休息!”
D.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7.题中有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找到它( )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A.舒服 B.展开 C.伸展 D.舒适
8.下列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这句话说明了小女孩家很穷,她自己根本没有鞋。
B.“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这句话是说难忍的寒冷逼得小女孩顾不得挨爸爸的打,终于抽出了一根擦燃了暖暖手。
C.“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这句话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冷酷。
D.“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这句话说火光的“奇异”,是因为火光使小女孩看到暖烘烘的大火炉,看到了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得到了短暂的温暖和满足。
9.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说了要开运动会的消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报名。
B.东东平时特别不爱说话,在联欢会上,无论谁劝他,他都不上去表演,让我们大吃一惊。
C.我们在五彩缤纷的童话花园里感受到了真善美。
D.考试成绩又是五十多分,东东一路上都不说话,心里七上八下的。
10.[病句诊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经常想起过去的往事。
B.我看到了美丽的花朵和清香。
C.《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
D.青头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红头。
11.下列词语不都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
A.周围一一四周 急忙——慌忙 B.仔细——细心 贮藏——储藏
C.可怜一一幸运 急忙——从容 D.悲哀——伤心 知觉——感觉
12.下面有关童话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童话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有生命,而且和人一样有情感。
B.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C.丑小鸭、善良的拇指姑娘、心怀美好的灰姑娘都是安徒生创造的童话人物。
13.“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这句话应用( )的语气朗读。
A.感激、高兴 B.激动、兴奋
C.鼓励、坚信 D.悲伤、绝望
14.我们可以用( )这句话来赞美课文《一块奶酪》中的蚂蚁队长。
A.许多人缺少的不是美,而是自信的气质
B.认真的人改变自己,坚持的人改变命运
C.以身作则,立言立行
D.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自己的意见
二、填空题
15.看拼音,写词语。
(1)qīng chén( )的阳光很nuǎn huo( ),小女孩在nǎi nai( )wēn hé( )的笑容里,告别了寒冷和tònɡ kǔ( ),看到这里我liú lèi( )了,我多希望她只是睡着了在zuò mènɡ( )啊!
(2)青头和红头在cǎo duī ( )里玩耍,红头被牛吃进嘴里,差点就被xiāo huà( )掉了,幸亏它没有失去zhī jué( )。dānɡ rán( )也幸亏青头不顾危险帮助它,让它lái dé jí( )逃出来。
(3)他没zuò shēnɡ( ),可做法却让大家dà chī yì jīnɡ( )。
16.写出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近义词。
(1)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很吃力。( )
(2)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 )
(3)年轻的农夫细心地用木片拼成了美丽的木地板。( )
17.照样子写词语
(1)走来走去 ( )来( )去 ( )来( )去
(2)吱吱嘎嘎(AABB式) ( ) ( )
(3)暖洋洋(ABB式) ( ) ( )
18.照样子,写出新字再组词。
例:伸——申——(申请)
界—— ——( ) 棕—— ——( )
招—— ——( )忆—— ——( )
教—— ——( )冷—— ——( )
1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烤鹅 ( )的火炉
( )的圣诞树 ( )的奶奶
( )的长头发 ( )的蜡烛
20.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 )藏好了吗( )青头大声问( )
(2)青头对红头说( )咱们玩捉迷藏吧( )
(3)( )不要哭( )青头笑眯眯地说( )就算你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吧( )
21.读句子,填一填。
这时,奶酪旁边只有蚂蚁队长,它要是偷嘴,谁也看不见。它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味道真香!可是,它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犹豫的时候,它可能在想: ,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 的蚂蚁队长。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有误,努力(lǔ)——(nǔ)。
B.有误,茎叶(jīn)——(jīng)。
C.有误,咯吱(chī)——(zhī)。
D.正确。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喧布——宣布。
B.完全正确。
C.舔加——添加。
D.范人——犯人。
3.B
【详解】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在牛肚子里旅行》讲的是两只小蟋蟀在玩捉迷藏时,蟋蟀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它的朋友青头鼓励它抓住机会,在牛反刍的时候逃出来。红头在青头的鼓励下坚持不放弃,终于想办法在牛打喷嚏的时候逃了出来。故选B
4.A
【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一块奶酪》蚂蚁队长下令“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后来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奶酪,让大家一起搬运。当大家齐心协力搬运一块诱人的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大家都非常渴望得到奶酪渣子,包括蚂蚁队长。最后蚂蚁队长两次忍住不偷嘴,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吃掉奶酪渣。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精神感动了大家,大家的干劲更足了。故选A。
5.A
【详解】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拇指姑娘》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只有大拇指大小的姑娘的历险故事。她的心永远向往着阳光,不向黑暗屈服。此童话曾被多次改编为动画片及电影,在国内获得很高的赞誉。也有乐团以“拇指姑娘”命名,他们把自己当作一群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置身在一段童话里快乐自由地唱歌。现在社会上也用“拇指姑娘”泛指一些患有原始侏儒症而无法长大的人或动物。
6.B
【详解】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ACD标点正确。
B.有误。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面应该用逗号,把冒号改为逗号。即“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7.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选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舒展:伸展张开;不蜷缩。
舒服:①身体或精神觉得轻松舒畅。②能使身体或精神感到轻松愉快。
展开:①铺开;伸展开。②指大规模地举行、开展。
伸展:向某个方向延伸或展开。
舒适:轻松愉快而安逸。
由此可以看出舒展和伸展意思相近。
8.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课文和语句的内容进行辨析。本题中赏析有误的是D项。“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这句话说火光的“奇异”作者通过描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像与冰冷的现实作对比。第一次幻象,小女孩看到了大火炉,是因为她在现实中寒冷,说明她饥寒交迫。第二次,小女孩看到烧鹅向她走来,是因为她在现实中饥饿,说明她渴望美食。第三次,小女孩看到圣诞礼物,是因为她没有快乐,说明她向往快乐。第四次,第五次她看到了奶奶,还带着她飞走,是因为她没人爱抚,说明她渴望得到爱抚。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只能一次次擦燃火柴,一次次地在幻像之中寻觅。她的美好愿望和幸福憧憬只是寄托在她的幻像之中。除此之外,她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作者通过这种想象和现实的反差对比,揭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控诉了那个造成贫富不均的社会制度。
9.B
【详解】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项争先恐后意思是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B项错误,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这里应改为“大失所望”。
C项五彩缤纷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D项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
10.C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
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项,本句语意重复。“过去的”与“往事”重复,删除“往”即可。
B项,本题搭配不当,“清香”不能看到,把“和清香”删除。
C项,正确。
D项,本题语意重复,“千方百计”与“想尽一切办法”重复。
11.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近义词的辨析。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A.周围:环绕着中心的部分。
急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所以两个都是近义词。
B.仔细
1.也作子细。2.周密;细致;细心:~研究。3.小心;当心:路很滑,~点儿。4.〈方〉节俭:日子过得~。
贮藏:意思是储藏。
所以两个都是近义词。
C.可怜:怜悯,可惜,值得怜悯,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令人喜欢,讨人喜欢。
急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但“幸运、从容”都是与词义相反的反义词。
D.悲哀:意思指伤心、难过,与欢乐、幸福、乐观、高兴等相对。
知觉
1.客观事物整体的外部特征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是感性认识的一种形式。比感觉完整,是对感觉的综合。反映事物表面的各种不同特性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2.感觉:失去~。
所以两个都是近义词。
12.C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C项心怀美好的灰姑娘是格林童话里的人物。
13.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应使用相应的语气的辨析能力。“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这句话出自《青头和红头》,这是红头在牛嘴里说的话,这句话表明红头正在危险之中,所以读这句话时应该是悲伤、绝望的。
1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与概括。《一块奶酪》主要讲了一位蚂蚁队长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克服了自私的心理,从而赢得了蚂蚁们的拥护的故事。所以我们可以用“以身作则,立言立行”这句话来赞美蚂蚁队长。
15. 清晨 暖和 奶奶 温和 痛苦 流泪 做梦 草堆 消化 知觉 当然 来得及 做声 大吃一惊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拼音拼写能力,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先读拼音再书写,注意拼读准确,拼读时注意以下三点:1、翘舌、平舌音字母;2、有无鼻音字母;3、最后是音调。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暖、痛、堆”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6. 费力 满足 仔细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掌握。
(1)吃力:指辛苦;劳累;费力,费劲。近义词有:费力、费劲等。
(2)满意:因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而快乐。近义词有:满足、称心等。
(3)细心:用心仔细。近义词有:仔细、谨慎等。
17. 飞 飞 跑 跑 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绿油油 胖乎乎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积累。
(1)题干要求写ABAC式词语,这样的词语有很多,如:滚来滚去、跳来跳去、晃来晃去等。
(2)AABB式的词语有很多,如:明明白白、多多少少、隐隐约约、轰轰烈烈、蹦蹦跳跳、吞吞吐吐等。
(3)ABB是的词语有很多,如:亮闪闪、金灿灿、静悄悄、亮晶晶、香喷喷、水汪汪、气冲冲等。
18. 介 介绍 宗 祖宗 召 召开 乙 乙方 孝 孝顺 令 命令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与掌握。
结合题目中所给的字,然后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去掉偏旁组新字,再组词即可。
如:“界”去掉“田”,变成“介”。可组词:介绍、简介等;
“棕”去掉“木”,变成“宗”。可组词:祖宗、卷宗等;
“招”去掉“扌”,变成“召”。可组词:召开、召唤等;
“忆”去掉“忄”,变成“乙”。可组词:乙方、乙醇等;
“教”去掉“攵”,变成“孝”。可组词:孝顺、孝心等;
“冷”去掉“冫”,变成“令”。可组词:命令、口令等。
19. 喷香 暖和 美丽 慈爱 金黄 明亮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这些词组均出自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可以按原文进行搭配:
喷香的烤鹅;暖和的火炉;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金黄的长头发;明亮的蜡烛。
也可以根据词语积累,填上合适的形容词:
“烤鹅”是吃的东西,所以中能从味觉和嗅觉上去形容,如:美味的烤鹅。
“火炉”是用来烤火的,可以从温度上来形容,如:温暖的火炉。
“圣诞树”是装饰出来的,所以从欣赏的角度来形容,如:闪亮的圣诞树。
“奶奶”是人,可以从形象上来形容,如:年迈的奶奶。
“长头发”是直观事物,可以从颜色、长度、评价等角度来形容:如:乌黑的长头发。
“蜡烛”点燃后是有亮光的,可以从蜡烛的状态来形容,如:燃烧的蜡烛。
20. “ ?” 。 :“ !” “ ”, ,“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运用。
(1)提示语在最后,在提示语后加句号,引用的话加双引号。即:“藏好了吗?”青头大声问。
(2)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加“冒号”,引用的话用“引号”。“吧”后面用感叹词,即: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3)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加逗号,引用的话用引号,一句话未结束,需要停顿,一般用“逗号”。“吧”后面用感叹词,即:“不要哭”,青头笑眯眯地说,“就算你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吧!”
21. 我还是不能吃这点儿奶酪渣,否则我不配当队长 严于律己
【详解】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
语段选自课文《一块奶酪》,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把一小块掉了的奶酪让给最小的蚂蚁吃,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结合句子“这时,奶酪旁边只有蚂蚁队长,它要是偷嘴,谁也看不见。它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味道真香!可是,它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从中可以看出蚂蚁队长在犹豫不决,可以揣摩出蚂蚁队长的心理:我是队长,我不能吃这块奶酪,这是属于大家的,要共同分享……
据此可以看出蚂蚁队长是一个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