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桥(节选)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③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④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⑤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⑦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⑧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⑨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⑩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⑩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这句话就是通过对老汉的 和 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 的老支书。
3.选文中有多处描写雨、洪水的句子,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请选择一处,作批注。
我选择的是第 自然段。
批注:
4.下列句子中,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有多处对村民们的描写,这些描写就是为了表现村民们在洪水来临时的慌乱与恐惧。
B.“桥”不仅指那座窄窄的木桥,更是指老汉用自己的生命为村民们架起的希望之桥。
C.“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一句中三个“!”不仅写出了情况的紧急,更突出了老汉的沉着冷静。
阅读《孤独之旅》,回答问题。
孤独之旅
曹文轩
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一个天气。一大早,天就阳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拔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冻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儿,我去找。”
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苇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儿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莲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的杜小康。不知是太困了,还是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
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
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他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选自《草房子》,有删改)
5.杜小康受到的“磨难”是( )
①狂风暴雨②鸭群走散③迷路④同年龄人的取笑⑤父亲责骂⑥被芦苇刺痛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⑥
6.按照故事情节发展顺序,“杜小康迷路”的情节点是在( )
①狂风暴雨 ②鸭群走散 ③雨过天晴 ④鸭下蛋了
A.在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7.文章多处运用了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如果文章末尾需加入一段景物描写,你认为最贴切的是( )
A.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随风摇曳着,谱写出生命的赞歌。
B.转眼天已经要黑了,天空中只剩下了一点点残红,像咳出来的血似的。
C.渐渐地,暴风雨又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仿佛世界已到末日。
D.八月的这一天里,阳光却仿佛失去了温度,微凉直沁父子俩的心里。
8.第11自然段中提到“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他”为什么觉得自己长大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9.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10.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 和 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
11.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 、 和 。
12.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
课外阅读。
翠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 ) 鲜艳——( )
锐利——( ) 注视——( )
14.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词,使句子更具体。
例:翠鸟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1)小雨( )下个不停。
(2)小鱼( )把头露出水面。
(3)翠鸟( )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15.用加下划线的关联词语造句。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文中描写翠鸟外形的语句抄写下来,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人三天就会死亡。如果在酷热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部列为第一部。中国的古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需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细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饮足够多的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同时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出废物,使感冒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他每日排出水的总量约为2500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他每日必须补充250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为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多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17.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
A.喝足够的水,可以减肥。
B.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C.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
D.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18.下列句子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喝水喝可乐等饮料也可以。
B.喝足够的水可使感冒患者早愈。
C.老年人睡前尽量多喝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D.我们每日必须从饮水中获取2500毫升左右的水。
19.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说明方法?( )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D.作假设
20.“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细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饮足够多的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句中的“大多数”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叶很喜欢喝饮料,常以喝饮料代替喝水,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漫步在荒凉的小镇上,心中忧郁地想着……不过,当他一想到明天就要去那个大城市,去和那些亲密的朋友们再度一起生活,便高兴起来了。那个大城市以其雄伟的力量,沸腾的生活,川流不息的人群、汽车和电车,吸引引着他,召唤着他……当然,最有吸引力的是那些巨大着他、召唤着他的石头厂房,被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还有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此时此刻,他的心已经飞到了工厂……
可是,当他漫步在这个僻静的小镇时,他却感到无名的惆怅,他甚至有点厌恶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了……因此,他白天在户外散步时,心中总是闷闷不乐。
当保尔从台阶上走过去的时候,两个坐在那儿的长舌妇立刻就开始指指点点议论起来了。
“喂,亲家母,你瞧,这是从哪儿出来了这么个可怕的东西?”
“看那样,是个痨病秧子!”
“可你瞧他那件阔气的皮上衣,哼,肯定是偷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令人生气的事儿。
也难怪,他生活在这里的根早已被拔掉了,现在大城市才是他真正的天地。同志之间的友谊和劳动的信念已经把保尔和大城市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了。
不知不觉地,保尔便来到了松林前。在他右边是阴森的旧监狱,监狱周围是一圈尖头木栅栏,监狱的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房子。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就在这里被执行了绞刑,现在只剩下一个空旷的广场。保尔在原来竖着绞架的地方站了一会儿后,就走下了陡坡,来到了埋葬烈士们的公墓。不知是哪个好心人,用枞树枝编成的花圈围起了那一列坟墓,苍绿而真诚……笔直的松树耸立在陡坡上,新绿的嫩草长满了峡谷的斜坡……这里是小镇的近郊地带,清静而又阴冷。松林轻声细语不愿惊醒这里的旧梦,但又十分委屈。
复苏的大地,散发出一种强烈的春天的气息……就在这里,烈士长眠于地下……他们,是为了光明而牺牲的;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人民的幸福……
保尔缓缓地摘下了帽子。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愤和深切的缅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抓紧每一分钟,去过最充实的日子,因为意外的疾病或者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怀着这种想法,保尔离开了烈士公墓。
23.为什么说“现在大城市才是他真正的天地”? ( )
A.他白天在小镇的户外散步时,心中总是闷闷不乐。
B.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被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还有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
C.同志之间的友谊和劳动的信念已经把保尔和大城市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了。
D.大城市以其雄伟的力量,沸腾的生活,川流不息的人群、汽车和电车,吸引着他、召唤着他。
24.“松林轻声细语不愿惊醒这里的旧梦,但又十分委屈。”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
A.小镇的近郊地带,清静阴冷,令人窒息,满含压抑之感。
B.这里有许多令人生气的事儿,保尔内心充满了委屈。
C.烈士为了光明而牺牲,保尔心中充满了悲愤和缅怀。
D.写出松林受环境氛围的感染,像人一般内心委屈悲伤。
25.“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 )
A.表示声音的中断B.表示递进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转折
26.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话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部著作中影响深远的名言。读完这段话,你觉得生活在新的时代的我们,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山洪暴发,人们惊慌失措,老支书临危不乱,指挥大家过桥。 2. 动作 语言 不徇私情 3. ②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老支书牺牲埋下伏笔,突显了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4.A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可知故事的起因:雨下大了,导致了山洪爆发;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可知人们惊慌失措地逃跑;
结合文章第⑩自然段句子“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可知老汉引导大家有序排队。
2.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结合文章第 自然段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冲”“揪”可知描写了老汉的动作。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吼道”可知描写了老汉的语言,因此这句话是对老汉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老汉先于村民来到木桥,没有立即逃生,而是留下来指挥人们撤离,是一个为村民着想的好书记,“冲”“揪”“吼”几个动词写出了老汉动作果断,毫不犹豫,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一个因无私而无畏自然灾害的威望极高的老汉形象。
3.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从文章中选择一处描写雨河洪水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的作用,如:“我”选择的是第①段。批注:“像泼。像倒。”四个字,两句话,写出了雨下得大的样子,更能突出老汉在危险面前的沉着冷静。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面对洪水,人们的表现是惊慌失措,六神无主,挤做一团。这些表现更加衬托了老汉的形象。说法错误。
故选A。
5.D 6.C 7.A 8.例:①杜小康觉得自己可以独自面对孤独了。②无论怎样的困难,杜小康觉得自己再也不会茫然和害怕,而是会勇敢面对。
【解析】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一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末日。四下里,一片呼不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可知当时天气状况非常糟糕。选文主要讲的是,鸭群走散,杜小康与父亲一起寻找鸭子们,在找鸭的过程中他被芦苇刺痛,又迷了路。经过这一系列的磨砺,他长大了,父亲没有骂他,伙伴也没有嘲笑他。故答案选D。
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故事讲的是:狂风暴雨的日子,鸭群走散了,杜小康跟父亲一起去找鸭子,找鸭途中,杜小康迷路了,雨过天晴他看到了美丽的天空,他突然长大了。八月一天的早晨,他发现鸭子下蛋了。故应该放在23之间,答案为C。
7.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结尾是看到鸭子下蛋了,他们很开心,所以应该选一处乐景衬托杜小康父子俩的愉悦。
A选项,就是乐景,让人充满希望。
BCD均是哀景,与他们此时的心境不相符。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
选文主要讲的是:鸭群走散,杜小康与父亲一起寻找鸭子,在找鸭的过程中他被芦苇刺痛,又迷了路,他独立地面对了困难,战胜了困灭难,他变得坚强了,他长大了。杜小康为自己的坚强而感动,此刻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独自面对困难了。
9. 心神不定。 自己做错了事,自己要承担后果。 10. 神态 心理
桑娜的担心和忧虑 11. 神态 动作 语言 12.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解析】9.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解答此类题,要学会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词语的意思。
忐忑不安:意为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文中指桑娜心神极为不安。
自作自受:意思是自己做了蠢事或坏事后带来的不良后果,自己承担。文中指桑娜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10.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与分析。
由文中“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可知,是神态描写。
由文中“想”可知,“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是心理描写。
通过两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桑娜对两个狐儿的同情和对丈夫的疼爱。决定抚养两个孤儿生动地展现了桑娜的善良品质。
11.本题考查了人物的描写方法。
由文中“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可知,是对渔夫的神情描写。
由文中“他搔搔后脑勺说”可知,是动作描写。
由文中“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可知,是语言描写。
1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理解。
文章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这件事。通过他们的语言、心理、神态的描写,体现了他们对邻居西蒙的同情,以及对两个孤儿的关心。渔夫夫妇二人是善良的,表现了穷苦人们彼此帮扶的善良品质。
13. 灵敏 艳丽 锋利 凝视 14. 淅淅沥沥地 悄悄地 一动不动地 15.尽管我坐在树荫下,但还是热。 16.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解析】13.本题考查近义词。
灵活:敏捷而不死板;毫不拘泥而善于随机应变。近义词:机敏、敏捷
鲜艳:鲜明美丽。近义词:瑰丽、美艳
锐利:形容刃锋等尖而快。近义词:尖锐、锋锐
注视:集中精力看。近义词:凝望、凝视
14.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合事物的动作,补充句子。如:
(1)小雨滴滴答答地下个不停。
(2)小鱼慢慢地把头露出水面。
(3)翠鸟认真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15.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用“尽管……还是……”的句式,结合生活实际,写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如:尽管这两天下大雪,爷爷还是坚持晨练。
16.本题考查找出关键句子。
描写翠鸟外形的语句是“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写出翠鸟的颜色鲜艳,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的特点。
17.A 18.B 19.B 20.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的比重会逐渐下降。 21.不能去掉。“大多数”在文中指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不是指全部,如果去掉就与事实不符了。“大多数”一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2.这种做法不对。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解析】17.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句的理解。
通过对短文的阅读可知,文中第③④⑤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说的就是“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喝足够的水可以减肥;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所以BCD三个选项是正确的,A项文中没有提及。
18.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整体理解。
A.错误,结合原文第⑦段“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可知不喝水喝可乐等饮料不可以。
B.结合文中第③段“喝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出异物,使感冒患者早愈”可知喝足够的水可使感冒患者早愈。
C.错误,结合原文第④段“老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可知老年人睡前尽量多喝水说法错误。
D.错误,结合原文第⑥段“我们每日必须从饮水中获取1200毫升左右的水”可知是1200毫升,不是2500毫升。
19.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说明方法包括: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下定义、作假设等。
文中第⑥段“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他每日排出水的总量约为2500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他每日必须补充2500毫升左右的水。”中“65、2500”列举了许多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提高了说明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
故选B列数字
20.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原文所列出的水占人体比重可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水占人体的比重会逐渐下降。
21.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中关键词的理解。
首先回答是否可以去掉。一般原文中的关键词句是不能去掉的,所以回答“不能去掉”。结合原文可知“大多数”意思是超过半数很多的数量,并不是全部,在文中指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并不是指全部,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去掉不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2.本题考查对短文的整体把握。
首先阐明小叶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结合文中第⑦段“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可得出答案。
23.C 24.C 25.C 26.文章主要写了保尔在烈士公墓停留的过程中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既表达了保尔对烈士的沉痛悼念和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又暗示了烈士用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苏维埃的新春,从而彰显了生命的意义。 27.积极进取、顽强勇敢、热爱生活
【解析】23.本题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也难怪,他生活在这里的根早已被拔掉了,现在大城市是他真正的天地。的的确确,同志之间的友谊和劳动的信念,已经把保尔和大城市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了”可知答案。
故选C。
24.本题考查了句子意思的理解。
从“复苏的大地,散发出一种强烈的春天的气息……就在这里,烈士长眠于地下……他们,是为了光明而牺牲的;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人民的幸福……保尔缓缓地摘下了帽子。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愤和深切的缅怀……”可知,这句话表达了烈士为了光明而牺牲,保尔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愤和深切的缅怀的情感。
故选C。
25.本题考查了破折号的运用。
此句的“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解释说明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是什么。
故选C。
26.本题考查了文章内容的概括。
熟读文章,用简洁的语句归纳即可。文章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保尔到烈士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万千,决心把自己的生命和所有精力都贡献给人类最壮丽的解放事业。表达了保尔对革命理想执著追求、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精神。
学生根据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概括即可,答案不唯一。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文章既表达了保尔对烈士的沉痛悼念和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又暗示了烈士用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苏维埃的新春,从而彰显了生命的意义。
27.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文章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保尔到烈士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万千,决心把自己的生命和所有精力都贡献给人类最壮丽的解放事业。表达了保尔对革命理想执著追求、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精神。
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作答即可。
示例:他留给我们的是青年人身上所应具有的积极进取、顽强勇敢、热爱生活、永不退缩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