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8 13:3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大家知道《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图”中有哪几个故事
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
哭竹生笋
子路负米
黄香扇枕
陆绩怀橘
卧冰求鲤
你怎样看待中国古代的孝道?
导入新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和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朱德为母亲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认识这位伟大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
朱 德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走近作者
他曾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走近作者
写作背景
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相关知识
这篇文章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时,题目为“母亲的回忆”。但是这个题目容易引起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母亲所回忆的往事,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母亲的回忆。于是1984年秋季中学课本将此文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沿用至今。
回忆录,是一种文学体裁。它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方式,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要求真实可靠,不允许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始末,也可以写某些片段。以叙述为主,可兼有抒情、议论。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文献价值。
文体知识
佃农( ) 仪陇( )  
劳碌( )  私塾( )
不辍劳作( ) 妯娌( )
迁徙( ) 和睦( ) 
差役( ) 私塾( )
diàn
lǒng

shú
chuò
zhóu l

chāi yì
x
shú
读准字音
( )勉强( )倔强( )强大
( )爱好
( )你好


( )飞溅
( )溅溅

qiǎnɡ
jiànɡ
qiánɡ
( )蛮横
( )横七竖八

hènɡ
hénɡ
hào
hǎo
jiàn
jiān
多音字
预习检查
形近字




shú( )悉


wǎn( )碟
wān( )豆
wǎn( )约
私shú( )
shú( )与
预习检查
1.不停地劳动(耕作)。
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4.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5.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
6.到处向人家借钱。
不辍劳作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为富不仁
吃大户
东挪西借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本文可分为几部分?
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寄其哀
述其功
朗读感知,理清结构
颂其德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直接点明写作此文的原因,同时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
“勤劳”一词总领全文,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勤劳一生”是本文记叙的重点。“永远回忆”既直接呼应题目,又自然地引起下文。
阅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说说这一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
第一部分:精读细研
点明写此文的原因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点明感情基调
“我爱我母亲”
点明叙事线索
“勤劳一生”
第1自然段在全文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
精读细研
提问:值得“我”回忆的事很多,根据“预习提示”介绍,回忆录既可以全面系统地写人物的一生,也可以只写人物事迹片段。本文写的“很多事”写的是片段,还是一生?
 
第二部分
请在各段落中试着找出中心句,并用铅笔先标注出来。
第二段:我家是佃农。
第三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第四段:母亲是个好劳动。
第五段:母亲这样整日忙碌着。
第六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第七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八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家庭环境
劳动能手
(爱憎分明)
小结:叙述贫苦的家境和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的情感。
分析写作手法:
  
在写法上运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请画出有关议论的句子。
例如第8段,在叙述乙未年退佃搬家的悲惨遭遇这件事之后,就写了下面的议论:“母亲没有灰心,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这议论起到了赞扬母亲的坚韧顽强性格和爱憎分明情感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母亲后来支持儿子投身革命的思想基础。
课文分析了作者回忆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琐事,为什么选材尽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①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
②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这正是本文在选材方面的高明之处。
通过对这些琐事的回忆,表现了母亲身上具有怎样的美德?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爱憎分明等美德
 表现了母亲作为劳动妇女这方面的优秀品质。作为母亲,她对儿子的事业又是怎样理解和支持的呢?
研讨第9段
注意写作方法:
前后呼应的写法
提问:(1)这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送子读书。
提问:(2)为何节衣缩食也要送子读书?
明确:支撑门户、被逼。
这种前面文字与后面文字内容相联系、相照应的写法就是前呼后应。其好处是交待了因果关系,使文章严密。
研讨第10—13段,思考归纳各段大意。
  (提示:概括大意时注意使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第10段,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
第11段,热恋故土,热爱劳动。
第12段,独立支持家庭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第13段,到老不曾脱离劳动,热爱生产。
综上分析,母亲另一方面的美德是什么?
是她深明大义,坚持劳动,理解儿子,支持革命。
齐读14、15段,思考:文章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
一是“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实际上也是从侧面来刻画母亲的形象。
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研讨分析第三层(第14、15段)
钟太夫人是一个伟大的人,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教会了朱德很多事情、很多做人的道理。
母亲勤劳吃苦,作者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作者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作者生产的知识。
母亲聪明能干,教给作者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母亲对地主劣绅的抵抗,对作者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作者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优秀的传承:母亲的高尚成就儿子的伟大
朱德总司令从母亲那里学到了什么?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1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2
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3
5、放声朗读第十六、十七节。思考: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品析语言
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
“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创造了”和“创造着”能换位置么?
“创造了”:是说劳动人民过去创造的历史;
“创造着”:是说劳动人民如今仍在继续创造着中国历史,二者有时态上的差别。
2、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升华了主题。
3、“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是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将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忠诚。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人民和民族,尽忠于革命事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思想深化,感情升华,表现了革命家博大的胸襟。
启示:要博爱,要有为天下人服务的意识。
选材:
语言:
语言简洁,质朴无华
选材典型,以小见大
学会本文文风纯朴、语言平实的优点和选材精当,叙事、议论、抒情三者紧密结合,以时间为序(纬线)、以“勤劳一生”为线(经线)进行布局谋篇的巧妙的组材方法。
写作手法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课堂小结
小结:母亲形象
请同学们用“母亲是一个......的人”的格式为题说个句子,谈谈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
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
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
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
母亲的往事 母亲的品质
1、养大八个孩子
2、不和任何人吵架
3、母亲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
4、庚子年被迫退佃、搬家
5、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6、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同情、支持革命
和蔼、宽厚仁慈
坚强
勤劳、俭朴能干
宽厚仁慈
勤劳
那下面我们一起来做这道连线题
拓展延伸
关于母爱的名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 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
悼念朱德母亲的挽联
党中央的挽联是:
八路公助,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的挽联是: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周恩来、刘少奇、陈云诸人的挽联是:
教人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饮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 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 不见丁宁嘱早归。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师寄语:
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我们应该像母亲爱我们一样去爱她们。
布置作业
1、收集关于母亲的名言、诗文,做一个交流活动。
自选题:
2、亲自实践:感受母爱,回报母爱。
A: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
B:亲手为母亲做一个礼物。
C:为母亲做一次家务,体会母亲的辛劳。
D:为母亲洗一次脚,你想对母亲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