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8 13:3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举世共饮贤母范
故乡永保好家风。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作者哀悼母亲逝世,引发对母亲一生主要事迹的回忆,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1.再读课文,思考: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提示完成任务,组内推选发言人,在全班展示。
读懂朱德的母亲
段落 母亲所做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4、5:
6:
7:
8:
9:
10:
11:
12:
13:
段落 母亲所做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4、5:
6:
7:
8:
9:
10:
11:
12:
13:
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
榨桐子油点灯、做丰富的饭食、坊线
没打骂过我们,没同任何人吵过架;周济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节衣缩食,借钱供我读书。
支持、慰勉我参加革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独立支特一家人的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烟酒
86高龄仍不辍劳作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
聪明能干
和蔼善良,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识大体、明事理、有远见
深明大义、支持革命
勤劳朴实
持家有道,教子有方
热爱劳动
小结:
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记叙。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持家有道,教子有方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深明大义,支持革命
读懂朱德的母亲
母亲人物形象归纳:
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
朗读第14、15两段,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我对母亲的有着怎样的感情?用什么方法报答?
①母亲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②母亲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③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读懂朱德
感激、怀念、崇敬
教益
感情
报答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国民党在军事上的一、二次“围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准备第三次反“围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方党组织积极动员群众为山上送粮。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朱德经常亲自下山挑粮。朱德的扁担就是那时候朱德挑粮使用过的。“朱德的扁担”,见证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这是抗战胜利的保证之一。
朱德的扁担
资料连接
读懂朱德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曾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1日,参加了南昌起义,并领导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总指挥,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在解放战争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合作交流
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
快速默读课文,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用铅笔划下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组员每人分享一条自己找到的句子,并分享心得。
3.组内推选发言人,在全班展示。
★精当议论,赞母亲之勤劳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一个“好”字是对母亲辛勤劳动的最好评价。凡是需要做的事,似乎没有母亲不能做的。一个“好”字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赞美与崇敬之情。
★夹叙夹议,赞母亲之坚强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一句议论兼抒情,表现了“我”对母亲所遭遇不幸的同情。母亲承受了这样的丧子之痛,却能够坚强地撑起这个家,值得赞许。
★篇未抒情议论,点明全文主旨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里“永不能”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也与开头段的“永远”一词相照应。哀痛”“无法补救”又强调了母亲对于“我的特殊意义。后一句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了对全体劳动人民的赞美,升华了主题,深化了主旨。
这篇回忆散文,字里行间满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但是文中却极少有抒情的句子,所使用的语言平实如话,却饱含深情。请仿照示例,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选一句进行赏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语言赏析
示例: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赏析:“永远”一词体现了作者真挚的情感:母亲的年老是生命的必然,但母亲的爱确是永恒的。以近乎对称的方式述说母子间相互牵挂的情感,让人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份感激、怀念之情。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摘录: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赏析:“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敬重与心疼。
对母亲的怀念。
表达:记叙为主,穿插议论。
语言:平实如话,饱含深情。
内容:典型事件,典型人物。
写作特色
回忆录(回忆性散文)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回忆性散文
学以致用
一练:
请以母亲(或父亲)为写作对象,运用通过典型事例写人物的方法来展现她对你的关爱。(300字左右)
给下列红字注音
佃农( ) 祖籍( )  
仪陇( ) 溺死( )   劳碌( )  私塾( )
衙门( ) 横蛮( )
不辍劳作( ) 饱尝( )
妯娌( ) 和睦( ) 
差役( ) 迁徙( )
和蔼( ) 管束( )
慰勉( ) 为富不仁( )
diàn

lǒng


shú

hèng mán
chuò
cháng
zhóu l

Chāi yì
x
ǎi
shù
wèi miǎn
rén
成语积累
【任劳任怨】比喻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为富不仁】意思是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或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横(hénɡ )横幅
(hènɡ)蛮横
济(jǐ)人才济济
(jì )周济



以形辨字法:
联想竹简成书记忆。
联想杂草那么乱、
那么糟记忆。



籍(jí)书籍
藉(jí )声名狼藉
(jiè)慰藉
辍(chuò)辍学
啜( chuò)啜泣
缀(zhuì)点缀
表示“粗暴、凶暴、不吉利的、意外的”等意思时,
读hènɡ,表示其他意思时都读hénɡ。
以少记多法:
徒弟( )
迁徙( )


形声辨字法:
1.“徒”:从辵(chuò),土音,“行走”、“跑”。
2.“徙”从辵(chuò),止音,“迁移”。
以音辨形:
《回忆我的母亲》校本作业答案:
一、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并读一读。nì( nì )爱 diàn(  佃 )农   劳lù( 碌 ) 私shú( 塾 )周jì( 济 ) 宽厚rén cí( 仁慈 ) wèi miǎn ( 慰勉 )
不chuò( 辍 ) 祖jí( 籍 ) zhóu li( 妯娌 ) 和 ǎi( 蔼 )
为富不rén( 仁 ) rèn láo rèn yuàn( 任劳任怨 )
二、朱德
三、根据解释写词语
(1)无可奈何(2)节衣缩食(3)支撑门户(4)东挪西借
四、①任劳任怨 ②周济 ③为富不仁
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
(1)母亲这样地整日__(A.劳动 B.劳碌 C.劳作)着。
(2)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__(A.管教 B.管理 C.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3)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__(A.杜绝 B.隔绝 C.断绝)了。
缔造:造业、建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
B
B
C
B
3.下列加点词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妈妈又要工作,又忙家务,任劳任怨,从不叫苦。B. 他们俩在沙滩上缔造他们的“城堡”。 C.土改时,对那些称霸一方,为富不仁的乡绅土豪,根据人民的意愿,进行了狠狠地打击。D.这次考试我成绩不太理想,妈妈慰勉我不要灰心丧气,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E.饱受委屈的他,面对努力过奋斗过的青春,至今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