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至悲,生命至美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说明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本单元课文节选自三部戏剧名作:《窦娥冤》是中国传统戏曲(元杂剧)的代表作品;《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名作;《哈姆莱特》则是西方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剧作。三部剧作都是悲剧,有着深厚的思想、情感意蕴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而又分别呈现出不同时代、地域的风格特点,寄托着剧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对人生的深切关怀:《窦娥冤》是元代作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作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卓越的艺术手法,塑造了窦娥这样一位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集中揭露了封建时代善良者被凌辱欺压、恶人横行霸道、官府昏庸残暴的普遍社会现实,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雷雨》以一场雷雨为背景,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里大家族内部酿成的一场悲剧,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品,剧作一方面展现人物的各种过错乃至罪恶,另一方面又让所有人物最终同被卷入毁灭的深渊,他们的美德恶行、欲望报复全都化为乌有,这在引起我们强烈震撼和悲剧意识的同时,也引发我们对“生存还是毁灭”这一人生命题的深深思考,艺术手法极为高妙,思想意蕴十分丰厚,是西方戏剧的核心经典之一。
三篇课文节选的内容都是三部剧作中展示矛盾、表达形象、深化主题的关键部分,并以注释的方式对剧情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单元导语扼要解释和说明单元学习的人文主题,阐述学习本单元的重要意义,提示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每篇课文后都有一个简短的学习提示,提示学习重难点,并指明了学习的路径。单元学习任务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一是分享阅读本单元三篇戏剧的体验;二是通过登台演出,感受戏剧的魅力;三是通过阅读、观看中国古代戏曲,增进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认识。
单元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戏剧组织冲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促进学生辩证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3.审美鉴赏与创造:从语言、形象等角度,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台本”写作。
4.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本单元戏剧的悲剧意蕴,激发良知与悲悯情怀,健全人格培养;以尊重和包容的心态,领悟《窦娥冤》《雷雨》中渗透的民族审美心理;尝试写戏剧评论,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增强文化自信。
重点难点
1.把握戏剧冲突。学会分析、把握戏剧冲突,体会其多方面的作用,理解冲突背后的深层原因,从对情节内容的了解上升到对思想主题的探讨。
2.分析人物形象。要牢牢抓住人物的行动,在戏剧情境的整体中去分析,辩证认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3.品味戏剧语言。结合语境及人物性格,品味剧中台词的“言外之意”,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
4.理解戏剧的舞台性。通过编排演出,获得对戏剧表演性的直接体验,把阅读和表演结合起来,互相促进,让学生感受戏剧的舞台性,深化认识
情境任务
在学校第十个传统文化艺术节,戏剧社拟举办“人间至悲 生命至美--古今中外短剧展演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创作一个简单的台本。
要求:
1.剧情相对独立完整。
2.剧中的人物、场景不得少于2个。
3.能体现戏剧冲突,人物语言有个性化。
4.能体现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5.演出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课时安排
共五个课段9 课时。
第一课段:读--读悲剧作品,理悲剧情节(第1-3课时)
第二课段:品--品个性语言,析悲剧之形(第4课时)
第三课段:研--研悲剧世界,探悲剧之因(第5课时)
第四课段:演--演简短话剧,悟悲剧之义(第6-7课时)
第五课段:评--评生活现象,话悲剧之鉴(第8-9课时)
第一课段 读--读悲剧作品,理悲剧情节
【课段目标】
1.初步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的基本区别;
2.阅读全剧(可借助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了解剧中人物关系,把握剧情;
3.初读戏剧台词,感受古今中外不同剧作家异样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任务一:积累常识,丰富文化
查阅资料,制作戏剧常识手账(推荐使用“念念APP”),小组内完善,班级内展示。
任务二:阅读全剧,概括剧情
1.理清人物关系,可用思维导图形式展现。
2.概括情节内容。
任务三:初读语言,感受差异
1.读完三篇戏剧,简单评价各自语言的特点。
预设:
《窦娥冤》平易朴实,自然本色;语言直白,潜台词少;语言鲜活,通俗至极。
《雷雨》: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语言富于动作性。
《哈姆莱特》:语言精致华美;诗化、哲理化,典雅有内涵。
2.挑选你喜欢的语段,和同桌合作,读给对方听。
第二课段 品一品戏剧语言,析悲剧之形
(第4课时)
【课段目标】
1.梳理剧中任务冲突和人生遭遇,初始人物悲剧命运;
2.细读剧中人物语言(曲词)和舞台说明,补写剧中人物内心留白,深探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任务一:梳理戏剧冲突,初探人物形象
优秀的戏剧作品一定“有戏”,即“戏剧冲突”,它是指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请结合三部戏剧中的复杂人物关系,梳理三篇戏剧中主人公的多重冲突,概括他们共同的人生遭遇,初探主人公形象。
任务二:品读戏剧台词,再探人物形象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1.请在窦娥、周朴园、哈姻莱特的台词中,找出反复出现的字或句,分析人物形象。
提示:
(1)《窦娥冤》中窦娥的四句”怨”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②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③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④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
(2)《雷雨》中周朴园的七个“好”
①那更好。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谈。
②那双方面都好。
③(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④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
⑤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⑥好,好,好,那么你现在要什么?
⑦(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的一点罪过。”
(3)《哈姆莱特》中哈姆菜特的五句“出家去吧”
小结:通过品读剧中人物的台词,我们深刻体会到窦娥的三“怨”抒发了她的满腔怨愤,周朴园的七个“好”揭示了他虚伪的本质,哈姆莱特的七次“出家去吧”,表现了哈姆莱特对现实的失望。正是这些反复出现的字眼,揭示了他们的情感和心理,也凸显了他们鲜明的性格。
2.请在三部剧中,找出“舞台说明”,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3.请根据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为三部剧中你感兴趣的片段添加“舞台说明”。
任务三:补充戏剧留白 三探人物形象
戏剧语言的留白是指在表演过程中留出恰如其分的无言部分,给观众思考想象的空间,更准确丰富地呈现人物性格和形象,进而有效推动剧情发展。请从下面两个视角中,任选一题,完成人物内心的留白。
视角A:
1.以临刑前窦娥的口吻,写一段给父亲的话。
2.以鲁侍萍的口吻,写一篇自己人生经历的日记。
3.以哈姆莱特的口吻,写一段给父亲或奥菲利亚的自白。
视角B:
1.以监斩官的口吻,写一段见到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时的感想。
2.以周朴园的口吻,为自己三十年前的所作所为写一段辩护词。
3.以克劳狄斯的口吻,写一段独白,叙述他怎样看待哈姆莱特的疯言疯语。
第三课段 研--研悲剧世界,探悲剧之因
(第5课时)
【课段目标】
1.关联阅读和比较分析三篇文章,讨论悲剧人物的特征,分析悲剧产生的不同原因及后果,感受东西方戏剧的不同特点;
2.把握《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作品的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感受悲剧别样的审美特征。
【教学过程】
任务一:曲终韵尽意不足--对比悲剧异同
1.关联阅读和比较分析,讨论悲剧人物窦娥鲁侍萍哈姆莱特共同的特征。
预设:
背景:社会矛盾深刻,不可调和。
性格:热爱生活,向往美好,具有抗争精神。
结局:以生命的消逝或精神的折磨为结局。
2.试以《窦娥冤》《哈姆莱特》为例,探究中国传统戏剧与西方戏剧的不同及原因。
任务二:拨云见日终有时--探究悲剧之因
找出《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篇课文中关于“命”的相似台词,探究悲剧的根源。
预设:1.窦娥台词: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舟。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2.鲁侍萍台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自语)
……哦,天那,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3.哈姆莱特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和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
小结: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任务三:守得云开见月明--认识审美价值
三个悲剧主人公,他们的悲剧可以避免吗?为什么?
预设:不能。
1.人物价值:
窦娥--善良的人,在黑暗中点亮一支呐喊与抗争的火炬。
鲁侍萍--真情的人,在愤懑中树立一座痛斥与抗争的灯塔。
哈姆莱特--理想的人,在忧郁中铸造一个人文与抗争的路标。
2.审美价值:对悲剧来说,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悲剧的结局不是寻求生命的解脱,而是对悲剧生命的征服!从这个角度而言,人间至悲,生命至美!
第四课段 演--演简短话剧,悟悲剧之义
(第6-7课时)
【课段目标】
1.在“观”“演”“写”活动中,深入理解作品。
2.在“观”“演”“写”活动中,加深艺术审美体验,学习审美创造。
【教学过程】
任务一:做一个内行的观众
在熟悉全剧的基础上,观看三部戏剧,重点感悟人物及语言,写300字左右观后感。
任务二:写一个简短的台本
1.研读剧本,确定内容。从三部戏剧中任选一个片段(所选内容可以不局限于课内节选部分)。
2.组建剧组,分配任务。演出组内的成员作出具体分工——导演组、角色扮演组、舞台布置组、服装设计组等。
3.集体讨论,形成台本。可对原文进行适当加工,注意演员之间的配合,注意戏剧语言舞台性、动作性及潜台词。
任务三:演一个喜欢的角色
1.课下排练,课内演出。
2.演出评议,颁发奖项。
3.反思所演,记录所得。
第五课段 评--评生活现象,话悲剧之鉴
(第8-9课时)
【课段目标】
1.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上,体会中国传统戏剧的独特魅力;
2.在体验角色、把握悲剧意蕴的基础上获得情感体验,书写自己的阅读体验,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
3.观察社会现象的基础上,拓展思维的广度。
【教学过程】
任务一:拓展阅读,再悟戏剧魅力
1.拓展阅读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孙绍振《<窦娥冤>的语言:元曲与诗词的不同》;
2.借助网络,查阅文献,通过《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等古典戏剧与《屈原》《茶馆》等现代戏剧的比较,分析中国传统戏剧和现代戏剧的区别。
任务二:由读到写,激发生命激情
1.请以“悲悯·良知”为话题,选取社会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核心议论文段(包括观点句、阐释句、事例句、分析句、结论句),表达你对生命价值的关注与思考。
2.学习了这三篇课文,你对“悲剧”有何认识?你如何看待这些悲剧人物的命运?感受悲剧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同学分享你的阅读体验,并写一篇阅读感想。
【单元评价】
1.精读古今中外三篇优秀的戏剧,感受戏剧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戏剧的语言表达,把握戏剧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戏剧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剧本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戏剧,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三篇节选课文,了解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 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