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2页,第二部分3-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留。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O:16 S:32 Cu:6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以断定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
B.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C.SO2,SiO2,CO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D.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打开可乐瓶盖会产生大量的气泡
B.理论上,合成氨采用高压以提高氨的产量
C.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往往要加入一定量铁粉防止其氧化
D.实验室用软锰矿制备氯气,可将产生的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
3.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高时,为吸热反应
B.活化能越大,表明反应断裂旧化学键需要克服的能量越高
C.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D.同温同压下,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
4.常温下,将pH=4的硫酸溶液分别稀释成原体积的10倍、100倍、10000倍。则稀释后溶液的pH分别为
A.5、6、8 B.5、6、7 C.4.7、6.7、8 D.4.7、6.7、7
5.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32g和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11.2L含有的原子数为
D.常温常压下,44g含有的电子数为
6.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
A.H2O、NH3·H2O、H3PO4、HF B.Cu(OH)2、CH3COOH、C2H5OH、CH3COONa
C.H2SO3、Ba(OH)2、BaSO4 D.SO2、H2S、CO2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氨水溶液:Na+、K+、OH-、NO
B.盐酸溶液:Na+、K+、SO、SiO
C.KMnO4溶液:NH、Na+、NO、I-
D.AgNO3溶液:NH、Mg2+、Cl-、SO
8.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N2(g)+CO2(g) ΔH=-373.2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最好的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升高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9.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0.1mol L-1CH3COOH溶液中c(CH3COOH)>c(H+)>c(CH3COO-)>c(OH-)
B.在0.1mol L-1Na2C2O4溶液中c(Na+)+c(H+)=c(OH-)+c(HC2O)+c(C2O)
C.在0.1mol L-1NaHCO3溶液中c(H2CO3)+c(HCO)=0.1mol L-1
D.氨水和NH4Cl溶液混合,形成pH=9的溶液中c(Cl-)>c(NH)>c(OH-)>c(H+)
10.下列图象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图1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由图2知,S(g)+O2(g)=SO2(g) ΔH1,S(s)+O2(g)=SO2(g)ΔH2,则ΔH1>ΔH2
C.由图3知,白磷比红磷稳定
D.由图4知,CO(g)+H2O(g)=CO2(g)+H2(g) ΔH>0
11.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3C(g)+D(s)ΔH<0,如图中曲线b代表一定条件下A物质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大A的浓度②缩小容器的容积③增大B的浓度④升高温度⑤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A.① B.②④ C.②⑤ D.②③
12.Sb2O3可用作白色颜料和阻燃剂。在实验室中可利用SnCl3的水解反应制取Sb2O3,其反应可表示为:2SbCl3+3H2OSb2O3+6HCl。某同学为了得到较多的Sb2O3,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操作,其中不必要的是
A.将SbCl3缓慢加入大量水中 B.反应后期加入少量氨水
C.反应过程中适当加热 D.将SbCl3固体研磨为粉末
13.反应mX(g)nY(g)+pZ(g) Δ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ΔH>0
B.m<n+p
C.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KB>KC
D.A、C两点的反应速率v(A)<v(C)
14.肼(N2H4)又称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与氨类似。已知常温下,N2H4第一步电离平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2H4的水溶液中存在:
B.反应的平衡常数
C.联氨与硫酸形成酸式盐的化学式为
D.向的水溶液中加水,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5~19题,共5题)
15.(12分)现有六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已知信息如下:
①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C
E
②D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F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
(2)B、C、D、E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离子符号)。
(3)上述元素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为 。
(4)C、D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可用作 (写出一种用途),该产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该氧化物与水反应产生标况下2.24L气体转移的电子数为 。
16.(10分)下列是中学常见的物质:
①铜 ②液氯 ③稀盐酸 ④氯化银 ⑤ ⑥乙醇 ⑦冰醋酸 ⑧氟化氢 ⑨氢氧化钡溶液 ⑩氨水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2)用方程式说明溶于水发生的所有变化: 。
(3)写出⑦溶液与⑩溶液混合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在体积都为1L、的盐酸、醋酸溶液中,投入0.65g锌粒,则下图所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_______(填序号)。
A.B.C.D.
17.(12分)滴定法是定量测定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K2Cr2O7是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试剂。滴定时应将K2Cr2O7溶液加入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在规格为25 mL的滴定管中,若K2Cr2O7溶液起始读数是5.00 mL,此时滴定管中的实际体积为 (填序号)。
A.1.5 mL B.20 mL C.大于20 mL D.小于20 mL
(2)如图所示,排除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 (填“甲”“乙”或“丙”),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3)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①由NaOH固体配制0.10 mol/LNaOH标准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 (从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②取20.00 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mol/L)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 (mL)
1 0.10 22.62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下列各操作中无误差的是 (填序号)。
A.用蒸馏水洗净碱式滴定管后,注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后,再用待测盐酸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0.00 mL稀盐酸放入用蒸馏水洗涤后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和几滴酚酞后进行滴定
D.滴定完毕读数后发现滴定管尖嘴还残余1滴液体
18.(12分)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作用下,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1mol(aq)全部氧化成(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高能燃料肼N2H4,俗称联氨。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已知N2H4(l)+O2(g)=N2(g)+2H2O(l)ΔH=-622kJ·mol-1,计算16gN2H4(l)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反应①)时放出的热量为 kJ。相同条件下,若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反应②),则反应②放出的热量比① (填“多”或“少”)。
(3)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molCO与2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ɑ)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 p2(填“>”“<”或“=”)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大小关系为 (用“>”“<”或“=”连接,下同)
③A、B、C三点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A、MB、MC)大小关系为 。
④下列可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填字母)
A.CO、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B.生成1molCO的同时生成2molH2
C.CO、H2、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
D.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19.(12分)以下是关于合成氨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若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H<0,若在5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平衡时c(N2)= 。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
(2)平衡后,若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加了催化剂 B.增大容器体积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加入一定量N2
(3)若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T/℃ 200 300 400
K K1 K2 0.5
①写出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 。
②试比较K1、K2的大小,K1 K2(填“>”、“<”或“=”);
③400℃时,反应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当测得NH3、N2和H2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和1mol时,则该反应的v(N2)正 v(N2)逆(填“>”、“<”或“=”)。宜宾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D 6.A 7.A 8.B 9.A 10.A 11.C
12.D 13.C 14.C
15.(1)H-Cl
(2) Na>S>N>O
(3)
(4) 供氧剂 离子键、共价键 0.2
16.(1) ①③⑨⑩ ④⑤⑦⑧ ⑥ ④⑤ ⑦⑧
(2)
(3)CH3COOH+NH3 H2O=CH3COO-++H2O
(4)C
17.(1)酸式 C
(2)丙
(3) 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0.11 mol/L C
18.(1)(aq)+2O2(g)=(aq)+2H+(aq)+H2O(l)ΔH=-346kJ·mol-1
(2) 311 少
(3) < KA=KB>KC MA=MC19.(1) 0.05mol/L 50%
(2)CD
(3)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