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研习
.
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
演讲稿的典范: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2课时
1.了解演讲词的体裁特点
2.梳理本篇文章的内部逻辑关系
3.探究本篇演讲词情理交融的写作特色
【学习目标】
你是否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群不熟
悉的听众,想要向他们传达你的思想和观点,却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该如何组织自己的思路?这时, 一个好的演讲稿将会成为你的救星。 那么,什么是优秀的演讲稿呢?毛泽东的这篇《中国人民站起来
了》将为你提供一个绝佳的典范。
【情境创设】
你对演讲稿的撰写有哪些困惑?
2.演讲稿和普通的议论文有什么区别?
3.什么样的演讲词才会打动人心?
4.一篇优秀的演讲稿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课前调研】
1.演讲稿的格式有哪些要求?
学习活动1 阅读课文,梳理演讲稿的基本格式
标题
结束语
开头语
主体内容
【文本背景】
此文刊登在1949年的《人民日报》上时,标
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
》。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中共中央出版《 毛
泽东选集》第五卷时,编纂者将原来的标题改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8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毛泽东著作选读》,也用了这个标题收录了这篇 开幕词。
活动2:对比标题“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和原标题“ 中国
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 ”,从读者(听众) 的角度看,你更喜欢哪一个?
明确: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个标题更佳。 一个“站 ”字十分形象,暗示中国人民曾经 遭受凌辱,被压迫被剥削,长期处于“跪 ” 的状态,如今终于翻身做主人,充满了一朝 扬眉吐气的自豪感。从演讲效果看,这个标 题振聋发聩,振奋人心,具有更强的鼓动性。
活动3:鼓动性是演讲稿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不
仅体现在演讲稿的标题上,还贯穿整篇文章。 观看毛泽 东在政治协商会议上的讲话视频,请同学们挑选你认为 几处你认为具有感染力的语句,模仿演讲者朗读,完成 表格。
精选语句 语言特色 朗读提示
情感
1.
2.
3.
精选语句 语言特色 朗读提示
情感
1.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 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 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 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 迫和剥削的结果。 较多表示强调的 词语(“从来 ” “完全 ”)和判 断句。 饱含深情, 斩钉截铁甚 至咬牙切齿
对中国人民 的肯定和敬 佩,也饱含 对侵略者的 痛恨。
2.
3.
示例:
活动4:研读文章主体部分,结合原标题的内容提示,提
炼出能够概括整篇文章思路的4~6个核心关键词,并结 合具体内容说明它们之间的内部关联。
任务
意义
背景
要求
毛泽东指出,这次会议的背景有两个, 一是“胜利 ”基础,二是“教育 ” 基础。首先获得了胜利,才具备召开政协会议的条件;其次三年前与国民 党一起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又被国民党撕毁了,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因 此,我们的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 ”。接下来,毛 泽东明确了这次会议的任务: 一个“ 宣布 ”,四个“制定 ”,两个“选
举 ”,一个“决定 ”—— 如果没有这些内容,就不能算是合格规范的开 幕词。这些任务都是重大任务,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完成这些重大任务 的政治协商会议必然具有里程碑意义。所以,接下来毛泽东阐述了这次会 议的历史意义: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 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 此站立起来了……”这是向全世界发出的宣告。开幕词往往具有宣告性的 特点。最后,毛泽东提出“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要团结起来。主体 部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充分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写作水平。
关注演讲词的鼓动性和逻辑性,可以让我们在写作时既抒发饱满 的情感,又表现出理性的思考,让写出来的稿子情理兼具。除了 这两种主要特质外,演讲稿还有两个特点也需要同学们留意:
针对性——注意听众特点,结合听众最关心的问题,为不同的听 众演讲不同的内容。
口语性——这是演讲稿的显著特点。稿子要口语化、大众化,使 用常用词、常规句、短句等,通俗易懂,不必太文绉绉。
活动5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相信你对演讲稿不再陌生。如今
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整,同学们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新学期,
新气象;新目标,新挑战。学校决定举行一次“扬帆奋楫正当
时 ”的国旗下讲话,而你将代表班级面向全体师生进行3分钟演 讲,请撰写一份400字左右的演讲稿。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