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5课 开辟新航路宁乡云帆实验学校 李月2018年12月18日1我的说课教材简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2018年12月18日1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课。该单元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线索,层层深入地探讨了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及两次工业革命四大事件。15世纪末开始,西欧航海家纷纷扬帆远航,陆续探索了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线。从此,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开始建立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连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世界市场形成的连结通道。新航路的开辟不仅对欧洲意义非凡,于全人类来说也影响深远。应该多角度、全方位来认识理解这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教材简析2018年12月18日1全球史观: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由孤立 分散逐渐连成整体,开启全球化之门。
文明史观: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推动了 文明的整体进步。
现代化史观: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加速工业时代的带来。
革命史观:是殖民掠夺之路,亚非拉美灾难的开始。
社会史观:增加了各地区人们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一、教材简析2018年12月18日1高四学生:①群体特殊性:是经历了一次高考失败挫折的成年人,对学习期望值高②目标明确:注重知识的查漏补缺、强化升华、梳理整合③目的性强:希望历史科能够“记得住、会运用、考高分” ④不均衡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要求课堂设计层次分明,区别对待,迎合大多数同学的需要。
旧课再授:面向高四生,不能简单重复教材内容,否则使课堂流于形式枯燥而无实效。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新重点、开辟新思路、拓展新思维、运用新情境,侧重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
二、学情分析2018年12月18日1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掌握史料的解读、运用能力2、识记四位航海家及其主要活动3、多角度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尝试命题探究4、理解地理大发现、价格革命、商业革命等名词,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1、利用史料教学,引入人物故事,使历史具体化、形象化,从而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合作探究、归纳概括、知识纵横,实现理性升华。如“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崛起、对亚非拉产生双重作用;生产力与文明的关系”等等。1、对历史事件做出价值评判2、西欧崛起是因为立足于世界,中国应充分融入世界潮流,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全球意识3、近代化起步从海洋角逐开始,引领学生关注海洋开发,强化海权意识4、引导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2018年12月18日1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
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必然
世界市场的雏形
关注史学前沿,多角度不同史观认
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018年12月18日1哥伦布日是美国于1792年首先发起纪念的。当时正是哥伦布到达美洲300周年纪念日,纽约市坦慕尼协会发起举办了纪念活动。每年的这一天,美国大多数州都要举行庆祝游行,教堂礼拜和学校活动以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 。大航海时代到来四、教学过程2018年12月18日1哥伦布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先后向葡、西、英、法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有一次,在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2018年12月18日1设想一下,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哥伦布的计划?活动方案: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如商人、学者、葡萄牙王室成员、
西班牙女王、天主教徒等,进行观点阐述并说明理由。2018年12月18日1“我是哥伦布”如何说服欧洲王室?活动方案:角色扮演、即兴辩论
PK2018年12月18日1活动方案:分组抢答
课后撰写历史小论文
为什么西、葡走在大航海前列?
为什么只有西班牙选择哥伦布?2018年12月18日1叽叽喳喳1、《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财富的描述
2、地圆学说
3、罗盘、造船术
4、东方的茶、丝、瓷器很值钱
5、征服异教徒
…… ……2018年12月18日1史料解读:
材料一: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所需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恩格斯
材料二:“黄金是所有商品中最贵重的,它不仅仅代表着财富,拥有黄金的人不仅能满足现世的需要,还能找到在炼狱中拯救灵魂的方法,走上通往天堂的路。” 自从《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特别是中国看成是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
材料三: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及黑海北岸等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价格猛涨。 ——吴于厪 齐世荣《世界近代史》2018年12月18日1材料四: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象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材料五: ……人文主义者讴歌现实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 ——吴于厪 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六:
2018年12月18日1归纳总结
经济根源、社会原因、历史影响、商业因素、精神动力
生产力、科技及知识、封建王室、航海家个人原 因:条 件:2018年12月18日1 1492年08月0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三艘不大的船组成的船队,共87人,从西班牙启程,载着对黄金的梦想开始横渡大西洋。他们一路上航行得很顺利,但一天一天、一周一周地过去,所见到的只是一望无际的大洋,连陆地的影子都看不到。船员们越来越感到不安,哥伦布自己也发愁。10月09日,他向船员们表示,如果三天内仍见不到陆地,就转回去。但是就在这几乎绝望的时刻,船上的守望者突然发现远远的水天相接的地方有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原来是个海岛。大家高兴得犹如绝境逢生,一同舍船登陆。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大转折的时刻,因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而也就打开了新旧大陆之间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世纪的闭塞。哥伦布到逝世前,都相信他到达了亚洲,直到阿美利哥.维斯蒲西的到来……2018年12月18日1这是建立在哥伦布对于地球距离的错误估计上面历史的客观后果,往往是出乎历史当事人的预料之外感悟历史2018年12月18日1材料一:……伊莎贝拉堡也结束了其短暂的生命,瘟疫,饥荒,贪婪让其荒废。殖民者带来的猪把瘟疫传播给人,1/3的西班牙人因此丧命,被欧洲人带来的疾病夺去生命的印第安人更是不计其数。 材料二:哥伦布说:“每次想到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岛)和其他我发现的岛屿,总是令我难过落泪。我一直深信,这些岛屿所树立的典范可以为他人带来利益;但相反的是,因为过度的探索,它们已经疲惫不堪了;虽然还不至于完全无救,但所造成的伤害已经太大,太难补救了。就让造成这一切的那个人来补救吧,如果他可以,如果他真的知道怎么救的话。” 2018年12月18日1议一议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殖民掠夺打破了美洲传统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据说,‘西班牙的气味’ 就足以使美洲土著致命。1542年,最早到达亚马逊河的西班牙航海家看到高高耸立在河岸上的城市,人们靠水产和树薯生活。虽然西班牙人仅从那里一走而过,但二三十年后,当下批欧洲人来到那里时,原来人口密集的世界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反映出欧洲对美洲的殖民活动中( )
A.欧洲人野蛮屠杀印第安人
B.西班牙对美洲进行广泛的掠夺
C.印第安人看见欧洲人望风而逃
D.疾病传播造成美洲人口灾难D2018年12月18日11494年,哥伦布派一艘船将此次冒险的第一批“战利品”运回西班牙,其中包括所有从印第安人手中夺来了的黄金,还有首批奴隶。第二批载有550名奴隶的船在1495年出发,最后只有350人活着到了西班牙 。发现者
掠夺者2018年12月18日1自主学习时间1、其余三条航线
2、名词概念: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价格革命
3、右边漫画分别为“英国成海盗、意大利晾一边、通途变天塹、好重”,分析其含义,并按先后顺序排列2018年12月18日12018年12月18日1教师释疑:1、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2、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A.没有发生“价格革命” B.没有经受文化复兴的洗礼
C.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 D.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DD2018年12月18日1分组合作探究如何认识开辟新航路?史料 十五六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在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年的纪念日,波士顿的一家博物馆用实物图表和数据显示,从15世纪以来,有3000多万印第安人被入侵者杀害。一位印第安人领袖谴责说:“这是灭绝种族和悲痛的500年,哥伦布纪念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悼念日,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日子。”对世界、对欧洲、对亚非拉
文明史、全球史、革命史、近代史
2018年12月18日1分组合作探究“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图5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
A.天主教的传播 B. 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国”形成
B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的分裂。”这里的“全球分裂”是指
A.政治纷争加剧 B. 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D2018年12月18日1关注海洋开发
强化海权意识2018年12月18日1(2013年北京高考40题)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 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 )2018年12月18日1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 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 ) ①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例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
例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②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
例1: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
例2: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海洋对人类区域的阻隔,缩短了交往时间,有利于信息传播。2018年12月18日1关注海洋开发
强化海权意识2018年12月18日1感谢指导感谢指导2018年12月18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