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14 09:1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居民的暴动。” 地点:喀琅施塔得要塞●前进、再前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行余粮征集制;
  普遍实行国有化;
  取消商品贸易;
  强制劳动。否认商品经济的作用军事、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前进、再前进…… “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
——《切温古尔》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均摘自《苏联兴亡史》倾听农民的呼声 “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播的种子都吃掉”。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再退,再后退……”   这种后退表明:在一个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不能离开对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的,不能简单依靠政治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不同社会制度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 ●“再退,再后退……” 是后退吗?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加速、再加速……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1、实行单一的所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
4、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特点●加速、再加速……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 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苏联“一五”计划之后,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据统计,1932年,苏联向国外购买的机器设备占世界设备出口总量的二分之一。苏联三个大型联合钢铁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第聂伯河水电站等著名建设项目都是在外国专家的帮助下完成的。1929~1931年,苏联派遣大量人员出国考察、实习和留学,订购大量外国技术书刊,聘请大量的外国工程技术人员。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
——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 ●思考、再思考…… 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
——斯大林●思考、再思考……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 学有所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经济体制要从国情出发,
要从生产力出发,
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