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1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选修1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14 09:1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图说历史俄罗斯圣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和博物馆——铭记一段历史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失败后,沙皇政府成立了“秘密审讯委员会”,对参加起义的人进行审判。十二月党人领袖彼斯特尔、雷列耶夫、卡霍夫斯基、穆拉维约夫—阿波斯托尔、别斯图热夫—柳明以特等罪被处以极刑。有数千名起义参加者被处以重刑,有121人被流放到人烟稀少、寒冷荒芜的西伯利亚服苦役,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自愿抛弃优越富足的贵族生活,离开大都市,选择跟随自己的丈夫过长期流放的生活。 五个被处死的领袖中的一员——雷列耶夫写过一首长诗,
表示自己为反抗暴政将义无反顾:   如果有谁最早站起来,   去反抗压迫人民的人们,   我知道毁灭将等待着他。   命运已经注定我应该死去,   但请告诉我,何时,何地?   曾经有过不需要牺牲就能获得的自由?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
“你们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
决不会那样消亡……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阴暗的牢狱会覆亡,
自由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
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赫尔岑于伦敦出版的《钟声》杂志
的办刊宗旨:
“你们悲惨的工作不会这样消亡,
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烈焰……”
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
“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把纳税者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要求自由、反抗压迫的“钟声”传遍俄国大街小巷,
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
统治者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
改革势在必行。 第 2 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
国内:
国外: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内因1.农奴制激化俄国社会矛盾
2.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3.“十二月党人”武装起义,反对农奴制
4.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
5.农民起义的打击外因1.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  英法)
2.西欧、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冲击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
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国外: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材料阅读】1.“……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 1856年3月”
2.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 1857年2月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
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国外: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
3.特点:
⑴原因:
触到封建地主阶级利益,阻力大;
借鉴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化解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缓慢而又谨慎.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
2.目的:
3.特点:
⑴原因:
⑵表现:
借助舆论减轻压力;
改革机构由秘密→公开;
成立委员会。
4.结果:通过改革法案
农业地区:
工商业较发达地区:
草原地区: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化解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缓慢而又谨慎.一、改革的酝酿(阅读)
二、“二一九法令”
1.概念: 1861.亚历山大二世.“解放法令”
2.主要内容:
⑴政治:
⑵经济:
⑶组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但需付高额赎金和承担义务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一、改革的酝酿
二、“二一九法令”
三、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
⑴性质:
⑵作用:
①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③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改革的酝酿
二、“二一九法令”
三、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
2.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
②掠夺性:
③欺骗性: 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重新再受盘剥。1、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国家 B. 地主 C.农民 D. 资产阶级
2、列宁说1861年改革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3、改革后1861~1863年间,全国各地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CBA练习4、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
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D.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DA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