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第二单元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1第二单元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14 09:2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教育出版社普 通 高 中 课 程 标 准 实 验 教 科 书选 修 1历 史P16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导 言战国时期形势图公孙鞅,卫国
魏国——遭忽视
秦(孝公)——重用→左庶长,
大良造(商君)
两次推行变法:前359年,前350年一、人物概述:商鞅第二单 商鞅变法课本P22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经济 ?
军事 ?
政治 ?
思想文化 ?
社会风尚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第二单 商鞅变法课本P23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①开阡陌,废井田(作用: )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作用: )
③统一度量衡(作用: )第二单 商鞅变法课本P23商鞅变法:经济(富国)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提高生产积极性①奖励军功,行二十等爵制(作用: )
②废除“世卿世禄制”(作用: )
③严行户籍制(作用: )第二单 商鞅变法课本P23-24商鞅变法:军事(强兵)打击贵族特权保证兵源①行二十等爵制
②严行户籍制,什伍连坐(作用: )
③行县制(作用: )
④制秦律(作用: )第二单 商鞅变法课本P24商鞅变法:政治(集权,法治)加强中央集权使改革合法化强化统治“燔诗书”(作用: )
思考:如何看待商鞅的“燔诗书” ?
积极:正确性(从当时来看,要更好地执行变法,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排斥儒家,“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消极:从历史长河来看,文化典籍的损失。第二单 商鞅变法课本P24商鞅变法:思想(控制)加强思想文化统治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
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作用: )
第二单 商鞅变法课本P24商鞅变法:社会风尚(控制)增加财政收入  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
重农抑商;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练一练:农战、法治 (表现?)三、变法的特点第二单 商鞅变法课本P18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如,“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治理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小结:商鞅变法指导思想:法家理论
宗旨:富国强兵
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
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方面。 在各诸侯国的变法中,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巩固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