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一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一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8 16:5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第一课时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 )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 )见的亚洲文明的jiǎn( )影。
(2)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 )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3)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恍惚 荒谬 地窑 不可名状 B.脏物 琉璃 晨曦 荡然无存
C.匍匐 鞠躬 拂晓 丰功伟迹 D.制裁 赔偿 恳切 永垂不朽
3.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不管 修缮, 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 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 呀!
A.是 还是 因为 志得意满 B.或 或 如果 得不偿失
C.不是 而是 假如 金碧辉煌 D.是 还是 如果 得不偿失
4.下列作品不属于雨果的一项是(  )
A.《九三年》 B.《巴黎圣母院》 C.《复活》 D.《悲惨世界》
5. 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感彩发生了变化的是( )
A.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B.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C.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D. 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哀悼死难者的钟声。
6.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C.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 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7.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②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③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④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
⑤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A. ①③②⑤④ B. ④⑤①③② C. ②④⑤③① D. ③①④⑤②
二、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先生:
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你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你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 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8.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9.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
10.作者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美丽,给予圆明园高度评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1.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外阅读
一、[2021·辽宁营口]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
赵应云
①人文浸润科技,科技传播人文,科学与人文历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同构筑起人类文明的大厦。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
②让人文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除了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硬实力,也离不开以国家凝聚力、民族创造力、文化感召力等为重要内容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让民族精神、国民素质缺位,而应兴民族之人文、启民众之精神,清华大礼堂有一块“人文日新”的牌匾,就是提醒人们要常怀人文之心,人文思想之光,可以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并对民族未来有更理性的把握,从而点燃实现梦想的激情与希望。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民族复兴,更要弘扬人文精神。
③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一部人类文明史,一方面记述着科学技术创造的无数奇迹,另一方面也烙印着人文社会科学不断演进的足迹,从“诸子百家”到“二十五史”,人文之烛照中华民族数千年,今天依旧给我们温暖和力量。“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说过,“一个理性的时代会在人类的进步发展中产生。在这个时代中,不仅是存在决定意识,而且人类的高尚思想追求将影响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将直接影响社会进步的水平和文明的程度。
④让人文之光照亮公众生活之路。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不但可启迪思想、陶冶情超、温润心灵,而且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新时代需要造就知识丰富、情操高尚、意志坚定、素养深厚、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只有物质生活、缺乏精神生活的“单面人”。让人文精神照进现实,并照亮每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文精神对个人对社会之“大用”,对国家对民族之“大用”,通过涵养人文精神,更好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人文之光照亮复兴征程、照亮民族未来。
(选自2021.5.18《人民日报》)
12.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3.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4. 请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
15. 结合选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提升人文素养,拒绝成为“单面人”。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1)骇;曦;瞥;剪(2)liáo(3)qiè
解析:注意“骇”不要写成“孩”,“曦”笔画较多,注意书写要小心。“箧”不要读成“jiá”。
2.C 解析:丰功伟迹——丰功伟绩
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运用的把握。整体感知语段,谈论的是“对废墟要义在于保存”,并以圆明园为例进行论证。根据语意,一、二个空应是并列关系,“是……还是……”,排除掉B和C。三、四个空连接的句子是假设关系,因此应选“如果……得不偿失……”。即答案为D。也可以把各个词语放到空中读一读,看哪一项的词语更通顺。据上分析,故选D。
4.C(C项的《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5. B解析:本题要结合语境分析词的含义。词语的感彩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ACD三项的词语感彩没有变化。B项的“赞誉”是褒义贬用,含讽刺意味。
6.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把握。ABC三项都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D。
7.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排列句子顺序:这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5)按照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这段话中心意思是从想象力角度介绍圆明园,②是中心句,④⑤③①是对②的具体阐述。④⑤③①的顺序要抓住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这”指代的内容,两个“幻想”“典范”的关系。故选C。
二、课内阅读理解
8.这封信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作者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解析:认真阅读文段,勾画关键词句,联系全文概括回答。
9.总评:“世界奇迹”;分述:①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②具体讲园中之物;③耗费了巨大劳动;④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盛赞的词语:“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 “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解析:认真阅读文段,勾画关键词句,联系全文回答。10.极力描绘圆明园的富丽堂皇,表明圆明园是世界文明的瑰宝,而英法联军却因贪婪无知将其破坏得荡然无存,更能激起人们对英法联军的憎恨之情,也为后文的谴责做了铺垫。
解析:分析作用要在结构上和内容上两方面回答。
11.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解析:认真阅读文段,联系全文,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回答。
三、课外阅读理解
12.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
解析: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概括。第①段首先阐述了人文精神和科技的关系,引出话题,接着提出了中
心论点: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
13.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钱学森的名言论述了“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将直接影响社会进步的水平和文明的程度”,进而论述了本段的分论点“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本段引用了钱学森的名言,属于道理论证,论述了“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将直接影响社会进步的水平和文明的程度”,进而论述了本段的分论点“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
14.文章首先阐述了人文精神和科技的关系,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接着从“让人文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让人文之光照亮公众生活之路”进行了论证,最后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化论点,总结全文。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思路。先理解文章段落层次以及每一层的内容,再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连词进行整理总结即可。文章首先阐述了人文精神和科技的关系,引出话题,提出了中心论点: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接着从“让人文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让人文之光照亮公众生活之路”进行了论证,最后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化论点,总结全文。
15.示例:提高人文精神,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多读书、尤其多读优秀传统经典,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人文精神不但可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而且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新时代需要造就知识丰富、情操高尚、意志坚定、素养深厚、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只有物质生活、缺乏精神生活的‘单面人’”,可得:提高人文精神,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多读书、尤其多读优秀传统经典,认真学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拒绝成为“单面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