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湖心亭看雪》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湖心亭看雪》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8 17:0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主问题教学法、关键词句教学法、圈点勾画批注法、情感体验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明]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
(二)新课讲授
1.作者简介
同学间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余光中的资料,教师视交流情况归纳补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明亡后隐居,著述。著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
2.资料连接
同学间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湖心亭的资料,教师视交流情况归纳补充。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中间,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边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3.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朗读指导。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3)自己朗读。
(4)指名朗读
4.疏通文意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更(gēng)定:更定: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拏(ná):撑(船)。拥毳(cuì)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拥,裹着、围着。毳,鸟兽的细毛。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雾凇,云雾或水汽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上下下全白了。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三大白:三大杯酒。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客此:客居此地。
舟子:船夫。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在烧酒,酒炉(里的酒)正在沸腾。(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5.内容理解
整体感悟: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
(1)独往湖心亭看雪
(2) 湖心亭偶遇佳客
小组合作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何人何时到何地做何事?
本文写了张岱在“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天后” “独往湖心亭”看雪,奇遇两个金陵人。
(2)文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张岱的性情?

(3)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痴”?为什么说“有痴似相公者”?
相公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在“更定”时分,划一条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
(4) 为什么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中人比相公到得早;铺毡对坐准备久待,在湖心亭煮酒赏雪;见到相公,甚为欢喜,拉着一起喝酒;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时近年关(崇祯五年十二月)
(5)文中是怎样描写当时的湖中美景的?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写出雪中西湖的空阔感。
(6)“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朦胧的西湖夜雪图。此处写景又用对比手法,先摄取全景,显示天地阔大,然后由面到点,显示人物渺小,这是大与小的对比,此时的西湖,天上的云,远处的山,周围的湖面,全是白的,在白色覆盖下,只有长堤,湖心亭,扁舟和舟中人影影绰绰,这是白与黑的对比。
(7)张岱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天地之浩大苍茫,人物的渺小轻淡,人似乎完全融入天地之中,真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妙境。张岱在自然中如此忘情,表明他对自然有什么感情?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景)
(8)讨论:舟子为什么说作者痴?你也认为作者痴吗?
下了三天大雪,西湖中连飞鸟都看不到一只,更不要说游客了。而作者不在家里避寒,竟然在入夜之后,孤身一人划船去西湖看雪,真是太另类了。即使酷爱雪景,也要等到白天约几个朋友一道去啊,为什么夜里去呢?为什么孤身一人前往呢?对西湖雪景也太痴迷了吧?因此船夫对如此另类的人,只能认为是痴人了。但这个痴人不是痴呆人,而是一个过于痴迷美景的人。喜欢自然美景的人很多,但像作者这样执着,率性而为,却十分少见。
(9)作者说是去看雪,文后却写了在亭中与金陵人饮酒的场面,这一个情节会不会多余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
(三)课堂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余拏一小船 数词,译为“一(叶)”
上下一白 副词,全
是日更定 这
是金陵人 判断动词
是日更定 古时夜间计时单位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还
2.翻译下列语句。
(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人声和鸟声都消失了。
(2)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天空与白云、与山峦与湖水,浑然一体,天上和地下都是白色的。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西湖中怎么还有这样(兴致高雅)的人?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情的人啊!
3.比较阅读:本文与柳宗元《江雪》所表达的情怀是否相同?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
柳宗元: 政治失意 寄情山水
张 岱: 无意政治 痴情山水
(四) 课堂小结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搜集并整理描写西湖的诗句。
五、板书设计
(





) (




)
(

) (

)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