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yán( )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园。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nèn( )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娉婷(______)②冠冕(______) ③鲜yán(______) ④柔nèn(______)
(2)诗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
(3)“娉婷”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天真”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轻快灵巧)
B.那轻,那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C.百花的冠冕你戴着(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D.是燕/在梁间呢喃(拟声词,形容说话的声音洪亮)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B.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C.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D.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那“月圆”的“庄严”与“天真”,显出爱的深刻与厚重、纯朴与大气,揭示了爱的内涵与真谛。
B.在形式上,这首诗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C.第四节写“鹅黄”“绿”“白”等颜色,是借对方写自己,流露出爱的缠绵。
D.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托出诗歌的纯净意境——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5.文学常识填空。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 ,是我国当代著名的 、 、作家,“ 派”诗人之一。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四月美在燕子坐实了新家,________;四月美在高飞蓝天的风筝,________;四月美在春耕的身影,________。最美人间四月天,请细细品味,让它与你一起美丽。
①田野有了动人的春色 ②开始温馨的生活 ③那是理想在翱翔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二、课内阅读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7.诗人把“你”比作了哪些物象?突出了“你”怎样的特点?
8.诗人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间四月天图景?结合诗句分析。
9.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是什么关系?有何作用?
10.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三、课外阅读
(2021湖南湘潭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
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是母亲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更多的却似乎不是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她记得很清楚,在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了怒。
③她对母亲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书桌边渐渐凉掉的牛奶沉默着端出去后,她觉得母亲哭了,一刹那,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那天晚上,她睡下后,听到母亲悄悄走进来。她不想跟母亲说话,闭着眼睛装睡。母亲就在她床边坐下来,她能感觉到母亲一直注视着她,目光里,有些犹豫,有些期待,又有些忧伤。那种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目光,几乎让她快要装不下去了。毕竟,那是爱她的母亲。好在母亲坐了一会儿就站起来。她偷偷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走到窗边,轻轻将窗帘的缝隙拉严。从窗口到房门,短短几步,母亲走了好半天。房门近乎无声关闭的那一刻,她的心软下来,想起她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她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④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喊了一声“妈”。A母亲几乎是即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她摇头,笑笑,然后用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那顿饭,她吃了很多。她和母亲的关系,就这样恢复到从前。母亲的爱,更加细致和妥贴起来。
⑤高三,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几个月里,当她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隔阂。她长成快乐明媚的女子,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产女。转眼,小宝一岁了。小宝很依赖母亲,像她当年依赖外婆。
⑧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个手指,分别代表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一个朋友。第一个被压下的手指她选择了代表朋友的。下一个,她却为难了,最终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她迟疑的时间更久,终于选择了自己。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
⑦她想起和母亲同睡的那天晚上,她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妈,外婆去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非常难过,但是你不想说?”当时母亲显然愣了一下,沉默了片刻,说:“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然难过,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虽然伤心,但不觉得绝望。”
⑧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⑨原来,母爱就是这样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却永远无怨无悔。
(原文有改动)
【链接】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B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11.阅读《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全文,从“她”的角度,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心理/表现
外婆去世的时候 ① 暗暗生母亲的气
那天晚上 感受到母亲的目光,看到母亲拉窗帘,
挪步出去 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高三最后几个月
的一个晚上 要求与母亲一起睡,并对母亲提起外婆 ②
初夏的时候 ③ 心如刀割
12.下列对《母爱是场重复的辜负》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⑦段采用了插叙的叙述顺序,补充交代了积压在她心里的问题得到了答案这一内容。
B.文章中的外婆,母亲和“她”都是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C.本文以第三人称角度来叙述,展开对“母爱”的回忆,表现成长过程中对母爱的理解和层层深入的认识。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题旨,与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13.标题“母爱是场重复的辜负”有何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14.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1)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
(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15.《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一文中的A处划线句和链接材料《秋天的怀念》节选中的B处划线句,在描写方法上具有相似性,请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1)①pīng tíng ②guān miǎn ③妍 ④嫩 (2)月园—— 月圆 (3)女子的姿态美 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做作和虚伪。
解析:(1)“冠”是多音字。意为“帽子”时,读guān;意为“把帽子戴在头上,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居第一位。冠军”时读guàn。
(2)“园”与“圆”音同形近,注意根据字义推断。园:①(园儿)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花园儿。果园。园艺。②、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公园。动物园。园中游人很多。圆:①圆周所围成的平面。②形状像圆圈或球的:圆桌。滚圆。滴溜圆。圈画得很圆。③圆满;周全:这话说得不圆。这人做事很圆,各方面都能照顾到。
(3)注意结合语境解释。娉婷,意思是女子容貌姿态娇好的样子,同时又有美女的意思。“天真”还有“头脑简单,容易被假象迷惑”的意思。
2.D 解析:“呢喃”是拟声词,在这里是形容燕子的叫声。
3.D 解析:A.应为: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B.应为: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C.应为;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故选D。
4.C 解析: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鹅黄、绿、白莲”,视觉上都是明亮的,给人温暖的心理感受。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既表现了内心的喜悦之情,也是诗人真情的流露。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生命的感知。据此,C项“第四节写‘鹅黄’‘绿’‘白’等颜色,是借对方写自己,流露出爱的缠绵”的理解是欠妥当的。故答案为C。
5. 林徽因 建筑师 诗人 新月
解析: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林徽因是新月派诗人之一。
6. C 解析:本题可根据句子间的语义进行选择。第一空需要结合上一句中的“新家”,开始新的生活。第二空需要结合“风筝”分析,在蓝天翱翔。第三空需要结合“春耕”分析。故选C。
7.“人间的四月天”“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鲜妍百花”“新鲜初放芽的绿”“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呢喃”“爱,暖,希望”,突出了“你”娇柔、温和、静雅的特点。
解析:物象即是客观事物,可提取“你是”后面的词语或短语。如“人间的四月天”“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鲜妍百花”“新鲜初放芽的绿”“一树一树的花开”等。根据这些物象的特点,概括“你”的特点。
8.①诗人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明丽、温润丰美的人间四月天图景。②和煦的微风在春光里飞舞,黄昏的云烟弥漫,繁星在夜空闪烁,西域洒落花瓣,③百花润泽鲜艳、婀娜多姿,夜夜的月光皎洁明净,草是鹅黄、芽是嫩绿、莲是洁白,繁花一树树绽放,春燕一双双呢喃。
解析:诗人描绘了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浮动着氤氲的气息。在迷茫的天地间,云烟是复苏的景象。黄昏来临后,温凉的夜趁着这样的时机展示自己的妩媚。三两点星光有意无意地闪着,和花园里微微舞动的花朵对语,一如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轻盈而柔美,多姿而带着鲜艳。诗中有和煦的微风,有黄昏的云烟弥漫,有繁星在夜空闪烁,有百花润泽鲜艳,有夜夜的月光皎洁明净,有繁花一树树绽放,有春燕一双双呢喃……一切都是那么美丽、亲切、动人。
9.本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反复出现,形成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感。开头点题,结尾再次突出强调,加深了诗歌的音乐美。
解析:本诗第一行“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来表达美好的情感,在结尾处再次点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歌第一段首尾呼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感,淋漓尽致地表达“爱”“暖”和“希望”,使情感得到再一次升华。开头点题,结尾再次突出强调,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加深了诗歌的音乐美。
10.①音乐之美:本诗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②意象之美:选取大量四月天的景物入诗,色彩柔和,动静相宜,昼夜雨雪都被她写得极其纯净美好,营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③句式之美:“黄昏吹着风的软”“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以异于寻常的倒装句式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美感;④情感之美:本诗所写情感,是母爱也好,爱情也好,抑或其他,都不失为一份轻柔、纯美、真挚的动人情感。
解析: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开放性试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根据诗歌的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1.①母亲守着她,为她担心 ②对母亲再无隔阂 ③玩心路历程的小测试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
解析:由第②段“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知,外婆去世的时候,她非常伤心,母亲放心不下她,日夜守在她身边。由第⑤段“高三,是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冲刺的几个月,当她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了隔阂”等内容可知,当她要求和母亲一起睡时,她心中对母亲的隔膜已经消失了。由第⑥段“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根手指,分别代表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一个的朋友。第一个被压下的手指她选择了代表朋友的。下一个,她却为难了,最终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她迟疑的时间更久,终于选择了自己。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等内容可知,在心路历程测试到最后一个目标时她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的瞬间,她内心如刀割般难受。
12.B
解析:B.有误,由第②段“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她记得很清楚,在她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了怨”等内容可知,文章写外婆的叮咛,表达了外婆对女儿的爱,并未表现外婆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负了最爱自己的人。故选:B。
13.每一个母亲都把自己全部的爱交给了自己的孩子;这种爱也是自私的,母亲在爱自己孩子的时候,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解析:由文章第②段和第⑤段等内容可知,文中写母亲在外婆去世时却“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而她在心路历程测试到最后一个目标时她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第⑧段写到“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义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负了最爱自己的人”,所以“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的含义是,普天下的母亲都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这种爱自私到不愿分配给他人一点点,而孩子就是自己最爱的人,为了自己的孩子而辜负了哪怕是最爱自己的母亲。
14.①“再也”表达了她无比感动及对妈妈的理解和深深的感激。②“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恨。
解析:①“再也”写出了听了妈妈的“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之后,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泪流满面。表达了她读懂了母爱之后的释然和激动,以及对妈妈的敬重和感激。②“再也”是指的母亲在“我”同意去看花时,非常高兴,却因说了让儿子敏感的字眼而“悄悄”离开,就没有回来。表达的作者因母亲病逝的悲痛以及没有完成母亲和“我”去看花的愿望的遗憾和悔恨之情。
15.两处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都写了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A处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及神态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表达了母亲听到“我”呼喊后的紧张、担忧和对女儿深深的关切之情;B处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表现了母亲的细心及对儿子的牵挂和关切之情。
解析:A处“母亲几乎是立刻就推门进来了”是动作描写,“几乎”“立刻”等词语写出了母亲听到她招呼自己时的着急,“眼神里有些慌乱”是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以为她出了什么问题时的惶恐,“怎么了?做噩梦了”是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的焦灼和忧虑。B处写母亲“挡在窗前”体现了母亲怕儿子看到树叶飘落而伤感的心情,“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则表现了母亲希望儿子消沉的心情能变得好起来,从而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