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
第二课时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浩浩汤汤(dàng) 横无际涯(héng)
B.诗赋(fù) 淫雨霏霏(fēi) 日星隐曜(yào)
C.衔接(xián) 一碧万顷(qīng) 忧谗畏讥(chán)
D.怒号(háo) 岸芷汀兰(tīng) 宠辱偕忘(jiē)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增其旧制(规模)/去国怀乡(离开)
B.长烟一空(全)/把酒临风(持、执)
C.连月不开(放晴)/春和景明(日光)
D.薄暮冥冥(少)/宠辱偕忘(一起)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晨,灿烂的阳光穿越云层,普照洞庭湖,远处千帆竞发,近处波光粼粼,气象万千。
B.立春那会儿,故乡四周的山川都是土灰色的,现在已经是盛夏,到处绿油油的,令人心旷神怡。
C.秋叶落了一些,但轻风吹来,阳光明媚,也是一派春和景明的气象。
D.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市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稳定,政通人和。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浩渺的景象。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做出了显著政绩的充分肯定。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文中第三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四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6. 名句默写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3)嗟夫!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4) ,锦鳞游泳;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5)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6)而或长烟一空, ,此乐何极!
(7)《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
(9)《岳阳楼记》中“ , 。”两句描写了鸟儿在湖面时飞时歇 ,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景象。
二、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淫雨霏霏”,鄂教版写作“霪雨霏霏”;“日星隐曜”,鄂教版写作“日星隐耀”。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百废具兴
③则有去国怀乡 ④至若春和景明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9. 第③④两段文字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
10. 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大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三、课外阅读理解
(2021 山东临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①,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荡瀑旁无寺。他若匡庐②,若罗浮③,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④,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⑤,可偃仰,可放笔研⑥,可瀹茗⑦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⑧,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⑨。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⑩,合同而化 。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有删改)
【注释】①决舍:丢开、离别。②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③罗浮:山名。④磴(dèng)级纡曲:石级曲折。磴,石级。纡曲,弯曲、曲折。⑤箕踞:两腿伸直岔开,形如簸箕。古人正规场合盘腿而坐,箕踞是很随便的姿势。⑥研:通“砚”。⑦瀹(yuè)茗:烹茶。⑧九天银河:指瀑布。⑨枰(píng):围棋盘。⑩天籁人籁:指自然界的音响和人所发出的声音。 合同而化:汇合融化在一起。 无征不信: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征,同“证”,证明。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置几席间作玩 ②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③已遂述数行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得从容以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北冥有鱼》)
C.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D.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称善者久之(《周亚夫军细柳》)
1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过 石 桥 有 三 奇 树 鼎 足 立 忽 至 半 空 凝 结 为 一。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15.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描写飞泉亭及周边景物的一组是
①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 ②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③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④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⑤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⑥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解析:A.有误,“浩浩汤汤”的“汤”应读“shāng”;B.正确;C.有误,“一碧万顷”的“顷”应读“qǐng”;D.有误,“宠辱偕忘”的“偕”应读“xié”。故选:B。
2.D 解析:A、B、C正确。D.有误,“薄暮冥冥”的“薄”是迫近的意思。故选:D。
3.C 解析:A、B、D正确;C.有误,“春和景明”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故选:C。
4.C 解析:A、B、D正确;C.有误,句意: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停顿为: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故选:C。
5.C 解析:A、B、D正确;C.有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写古仁人不以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或喜或悲,不是已无悲喜之情。故选:C。
6.(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4)沙鸥翔集 岸芷汀兰 (5)静影沉璧 (6)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9)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解析:“璧”“皓”“跃”“渔”为易错字,书写时要注意。
二、课内阅读
7. ①景象 ②通“俱”,全,皆 ③国都 ④日光
解析:①词语所在句句意为: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观:景象。②词语所在句句意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是通假字,通“俱”,全,皆。 ③词语所在句句意为: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国:国都。④词语所在句句意为: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景:日光。
8. ①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②(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解析:①句话,注意“庙堂”指在朝廷作官;故翻译为:在朝廷作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②句中重点词有: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句意为: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9.第①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②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抒发了开阔喜悦的情感。
解析;能答出阴和晴,悲与喜”且表意正确,意思相近即可。
10. 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可以看出不管何时都应该以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我们作为普通人也应关注国家。
三、课外阅读
11. ①放置,摆放;②拖,拉;③记述。
解析:①句意为:放在书桌卧榻前赏玩。置:放置,摆放。②句意为:拐杖拖地的声音像从云中传来。曳:拖,拉。 ③句意为:于是就写了这几行文字。述:记述。
12. A
12. A解析:A.不同,连词,表修饰/介词,因为。 B.相同,连词,都表示方式或状态。 C.相同,代词,……的人。 D.相同,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故选:A。
13.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解析: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过了石桥,有三棵奇树像鼎的三只脚一样分立着,到半空中忽然合拢在一起。据此断句为: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14. 我笑着说:“寺庙哪能飞?只有日后我的灵魂梦境也许能够飞来罢了!”
解析:句中重点词语有:惟,只;魂梦,灵魂在梦境;句意为:我笑着说:“寺庙哪能飞?只有日后我的灵魂梦境也许能够飞来罢了!”
15. C 解析:第①句是议论庐山、罗浮山、青田县石门山的瀑布,②③④⑤是描写飞泉亭及周边景物,第⑥句是描写作者住宿的带玉堂对面的景色。故选:C。
【参考译文】
我近年来观看的瀑布多了,来到峡江寺而心中难以舍弃,是因为飞泉亭这个亭子的缘故。
天台山的瀑布,离寺庙有百步远,雁荡山的瀑布,附近没有寺庙。其他像庐山、像罗浮山、像青田的石门山,那里的瀑布并不是不奇妙,但游览的人都曝晒在烈日下,蹲坐在危险的山崖上,无法从容不迫地观赏。
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左右,爬山的石级弯曲盘旋,古老的松树张开树枝遮蔽着,火热的太阳晒不到游客。过了石桥,有三棵奇树像鼎的三只脚一样分立着,到半空中忽然合拢在一起。树木一般都是根株合在一起而枝干分离,这三棵树偏是根株分开而枝干合拢,真稀奇!
登山到一大半,瀑布像雷鸣一样轰响,从高空飞泻下来。瀑布旁边有间房屋,这就是飞泉亭。亭子长宽有一丈多,八扇窗子明亮洁净,关上窗户能听到瀑布的响声,推开窗子瀑布就扑面而来。亭子里可以坐,可以躺,可以放松腿脚,可以随意舒展活动,可以题诗写字,可以煮茗品茶。以人的安逸舒适,静待水的奔腾飞泻,就像把九天之上的银河放在书桌卧榻前赏玩。当时造这亭子的人,莫非是仙人啊!
澄波和尚善于下棋,我叫霞裳跟他对弈。于是瀑布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错落着响成一片。过了一会儿,又听到拐杖拖地的声音像从云中传来,原来是老和尚怀远抱着一尺多厚的诗集,来要我作序。于是吟诵诗文的声音又大响起来。大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完全汇合而融化在一起。
坐了很久,太阳落山了,只好下山,住在带玉堂中。正对着南山,云气缭绕,树木浓密葱郁,中间隔着长长的峡江,江中船帆来来往往,妙的是没有一个愿意停船靠岸来到这座寺庙。和尚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哪能飞?只有日后我的灵魂梦境也许能够飞来罢了!”和尚说:“没有证据就无法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地方,为什么不写篇文章记下来呢?”我说:“行。”于是就写了这几行文字,一份自己保存,一份送给了寺里的和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