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光现象(测基础)(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闯关双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光现象(测基础)(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闯关双测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29 08:5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光现象(测基础)——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闯关双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亮和太阳都是光源 B.光年是时间单位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汽车后视镜可以扩大视野,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D.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
3.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向容器内加水
C.使容器向左移动 D.使激光束远离法线
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手影 B.看到地上的书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指纹
5.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时,就会发生神奇的日食奇观。如图所示,位置的人在该时刻可以看到日食现象的是( )
A.只有a B.只有 C.只有 D.都可以看到
6.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安装一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和S点重合
7.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之间有光
C.将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到B的外侧,荧光物质不会发光
D.将温度计放到A的外侧会看到示数上升
8.唐末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用“黄金甲”来比喻黄色的菊花,下面用光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正确的是( )
A.菊花吸收了黄光 B.菊花发出了黄光
C.菊花透过了黄光 D.菊花反射了黄光
9.下列四幅光路图能正确解释生活中现象的是( )
A.图甲: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物体
B.图乙:物体通过小孔成实像
C.图丙:光从室外透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
D.图丁:人观察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10.在进行光的反射实验中,小明将一张白纸竖直立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用激光笔紧贴白纸射向平面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的反射实验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B.从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到白纸上的入射光,所以光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
C.将入射光线EO绕O点逆时针旋转,反射光线OF将绕O点顺时针旋转
D.将白纸沿平面镜向后翻转一定角度,用激光笔紧贴左侧白纸向平面镜照射,右侧纸板上可以显示出反射光线OF的传播路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1.早在公元前4世纪,墨家就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12.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渔夫在叉水中的鱼时,看到的是鱼的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鱼叉应瞄准_______(选填“看到的鱼的位置”“看到的鱼的上方”或“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13.如图,雨后晴朗的夜晚,乙同学背着月光走,乙同学看到水面比路面_______(选填“亮”或“暗”),甲同学迎着月光走,甲同学看到水面比路面_______(选填“亮”或“暗”),这实际上包含着光的反射的知识。
14.如下图所示,身高1.7m的小明,站在1.5m高的平面镜前,他离平面镜的距离为1.4m,则他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m,像到小明的距离为_______m;小明面镜的过程中,镜中的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晚上,小林在客厅的窗户玻璃上看到了客厅里灯的像,这是光的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如下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推动玻璃窗时,小明通过玻璃窗看到灯的像_______(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不动”)。
16.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如图)。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_________;将平面镜放到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4分。
17.(4分)牙医借助平面镜观察患者牙齿的背面,请在图中画出能反映此过程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
18.(14分)如图所示,小云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45° 45°
4 60° 30°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利用光的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以便显示光路;
(2)图中反射角是_______,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纸板B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若光线沿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同组的小马正确选择不同的入射角分别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四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月亮本身不会发光,不是光源,A错误;光年是距离单位,指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B错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正确;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改变,D错误。
2.答案:D
解析:当人面镜时,“镜中人”大小不变,A错误;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B错误;汽车后视镜可以扩大视野,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C错误;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故D正确。
3.答案:B
解析: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则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向右平移,光斑右移,故A不符合题意;向容器内加水,水位会升高,折射光路图如图1,光斑会向左移动,故B符合题意;使容器向左移动,如图2,此时的光斑相对于原来的光斑位置没有变,但相对于容器,光斑向右移动,故C不符合题意;使激光束远离法线时,入射角变大,则折射角变大,光斑会向右移动,故D不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A、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书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便看到书,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放大镜看指纹属于凸透镜成像,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其原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B
解析: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由题图可知,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被月球挡住一部分,位置的人在该时刻可以看到日食现象,故B正确。
6.答案:B
解析: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光线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P点如甲图所示。在S点的下方,故A、C错误;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经水池侧壁反射后,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如图乙所示Q点在S点的上方,故B正确,D错误。
7.答案:D
解析: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则A处为红光,B处为紫光,故A错误;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A的外侧是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温度计放到这个地方,示数会升高,故B错误,D正确;B的外侧是紫外线,将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到这个地方,荧光物质会发光,故C错误。
8.答案:D
解析: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菊花为不透明物体,因为它能反射黄光,所以呈现黄色,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答案:A
解析:图甲: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A正确。图乙:物体通过小孔成倒立的实像,B错误。图丙:光线通过玻璃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错误;图丁:人观察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应该是由树木射向湖面的光线被反射进入人眼,是光的反射现象,D错误。
10.答案:BC
解析:A、在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A错误;
B、从各个方向都能在白纸上观察到反射光线,白纸发生了漫反射,故B正确;
C、当图中入射光线EO绕O点逆时针转动时,入射角变大,此时反射角也变大,所以反射光线绕O点顺时针转动,故C正确;
D、在图中,若将白纸沿平面镜向后翻转一定角度,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则右侧纸板上不能显示出反射光线OF的传播路径,故D错误。
故选:BC。
11.答案:直线传播;倒立
解析:我国著名思想家墨子和他的学生用“小孔成像”实验,解释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12.答案:反射;折射;虚像;看到的鱼的下方
解析:岸边大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渔夫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由于光的折射,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鱼的位置要高,应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13.答案:暗;亮
解析:雨后晴朗的夜晚,乙同学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感觉地面亮。甲同学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甲同学的眼睛,反射光线多,甲同学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较少的光线进入甲同学的眼睛,甲同学感觉地面暗。
14.答案:1.7;2.8;不变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因此他在镜中的像高是1.7m,像到小明的距离为;小明面镜的过程中,镜中的像将不变。
15.答案:反射;静止不动
解析: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因此小林在客厅的窗户玻璃上看到了客厅里灯的像,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由于灯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与灯相对平面镜对称,水平向左缓缓推动玻璃窗,看到的像是静止不动的。
16.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解析: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硬币反射的光线,这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硬币反射的光线在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小明在A处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17.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垂直于镜面作出牙齿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连接像点和人眼,与平面镜的交点就是入射点,用带箭头的线段连接牙齿和入射点,再从入射点用带箭头的实线连接到人眼即可。
18.答案:(1)漫反射
(2)40°;变小
(3)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5)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反射角了
解析:(2)由图可知,入射角为4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图中反射角也为40°,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入射角变小,则反射角随之变小;
(3)因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4)让光线沿着FO方向射向镜面,若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则光路是可逆的;
(5)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分别为20°、30°、60°时,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30°、60°,而70°60°、3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则原因是将反射角看成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