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4 切线长定理和三角形的内切圆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2.4 切线长定理和三角形的内切圆课件(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29 11: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24.2.4切线长定理及三角形的内切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知识回顾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切线的判定定理
2.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教学目标
1.掌握切线长的定义及切线长定理.
2.初步学会运用切线长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
新知导入
O
P
作图解答:过⊙O外一点P能够画圆的几条切线呢?
新知探究
(一)切线长的概念
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如图,线段PA、PB的长就是点P到⊙O的切线长。
注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
新知探究
问题1:切线与切线长有什么区别?
(2)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
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
(1)切线是一条与圆相切的直线,不能度量;
新知探究
问题2:如图,已知⊙O及⊙O外的一点P,PA与⊙O相切于A点, PB与⊙O相切于B点,你能发现哪些数量关系或者位置关系?
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利用圆的轴对称性进行度量或者通过折叠等方式,猜想:
PA=PB,∠APO=∠BPO
新知探究
请证明你的猜想:PA = PB
∠APO=∠BPO
试试用文字语言叙述这个结论
A
P
O
B
证明:连接OA、OB 、OP
∵PA、PB与⊙O 相切于A、B两点,
OA、OB为半径
∴OA⊥PA,OB⊥PB 即∠OAP=∠OBP=90°
在Rt△AOP和Rt△BOP中
∵ OA=OB,OP=OP
∴ Rt△AOP≌ Rt△BOP(HL)
∴ PA = PB,∠APO=∠BPO
新知探究
切线长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
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
数学语言:
∵ PA、PB分别切⊙O于A、B两点
∴ PA=PB , ∠APO=∠BPO
(二)切线长定理
新知探究
想一想:若连接两切点A、B,AB交OP于点M,你又有什么
新的发现呢 请证明你的猜想。
证明:∵PA,PB是⊙O的切线,
点A、B是切点
∴PA = PB,∠OPA=∠OPB(切线长定理)
∴△PAB是等腰三角形,PO为顶角的平分线
∴OP垂直平分AB(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猜想:OP垂直平分AB
新知小结
在解决有关圆的切线长问题时,往往需要构建以下三个基本图形:
小结提升
A
P
O
B
(1)连接圆心和切点,得到直角;
A
P
O
B
(2)连接两切点,构建等腰三角形;
A
P
O
B
(3)连接圆心和圆外一点,得到角平分线。
新知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任意一点总可以作圆的两条切线
B.圆的切线长就是圆的切线的长度
C.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D.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切线长一定大于圆的半径
2.如图,PA切⊙O于点A,PB切⊙O于点B,OP交⊙O于
点C,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C
D
(过圆外一点)
A.∠APO=∠BPO B.PA=PB
C.AB ⊥ OP D.∠PAB = 2∠APO
(圆外一点和切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不能确定大小关系)
新知练习
3.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如果∠AOB=120°,
那么∠APO=______。
P
B
A
O
30°
新知探究
问题1:如图,是一块三角形的铁皮余料,如何在它上面截下一块圆形的用料,使得剪得的圆面积最大?
圆与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都相切
新知探究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问题2:如何截出这块最大面积的圆呢?即如何作一个圆,使它与已知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
圆心
半径
新知探究
圆心
圆与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切
圆心O 到AB,BC的距离相等
O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
问题2:如何截出这块最大面积的圆呢?即如何作一个圆,使它与已知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圆心O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
新知探究
圆心
圆心O到BC,AC的距离相等
圆心O在∠ACB的角平分线上
圆心O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O
问题2:如何截出这块最大面积的圆呢?即如何作一个圆,使它与已知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新知探究
已知圆心与切线
OE⊥BC
半径
E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问题2:如何截出这块最大面积的圆呢?即如何作一个圆,使它与已知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
O
新知探究
E
O
三角形内切圆: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
三角形内心: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问题2:如何截出这块最大面积的圆呢?即如何作一个圆,使它与已知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
新知探究
B
A
C
I
如图,☉I是△ABC的内切圆,那么线段IA,IB,IC有什么特点?
线段IA,IB ,IC 分别是∠A,∠B,∠C 的平分线.
新知探究
如图,分别过点 I 作AB,AC,BC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G,那么线段IE,IF,IG之间有什么关系?
B
A
C
I
E
F
G
IE=IF=IG
新知探究
三角形内心的性质
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相等,且等于其内切圆的半径.
B
A
C
I
E
F
G
新知小结
名称 外心(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即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内心(三角形的内切圆圆心,即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图形
性质
位置
角度关系
三角形外心、内心的区别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外心不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内心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BOC=90°+∠A.
∠BOC=2∠A.
新知探究
例: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BC、CA、AB分别相切于D、E、F,
(1)若AF=4,BD=5,CE=9,求AB,BC和AC的长.
(2)若AB=9,BC=14,CA=13,求AF,BD和CE的长.
(3)若△ABC的周长为33,OE=4,求△ABC的面积.
新知探究
求AB,BC,AC
AB=9,BC=14,AC=13
求BF,CD,AE
4
5
9
切线长定理
4
9
5
切线长
边长
例: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BC、CA、AB分别相切于D、E、F,
(1)若AF=4,BD=5,CE=9,求AB,BC和AC的长.
新知探究
例: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BC、CA、AB分别相切于D、E、F,
(2)若AB=9,BC=14,CA=13,求AF,BD和CE的长.
y
z
z
边长
切线长
9
13
14
x
x
y
AF=4,BD=5,CE=9
新知探究
例: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BC、CA、AB分别相切于D、E、F,
(2)若AB=9,BC=14,CA=13,求AF,BD和CE的长.
9-x
x
x
9-x
13-x
13-x
边长
切线长
9
13
14
AF=4,BD=5,CE=9
新知探究
面积
OD⊥BC,OE⊥AC,OF⊥AB
(底?高?)
r
r
r
例:如图,△ABC的内切圆⊙O与BC、CA、AB分别相切于D、E、F,
(3)若△ABC的周长为33,OE=4,求△ABC的面积.
周长、内切圆半径
新知探究
8
10
r
r
r
变式1:若例题中的∠ACB=90°, AC=8, BC=6,求△ABC的内切圆的半径.
6
新知探究
8
6
r
r
8-r
8-r
6-r
6-r
变式1:若例题中的∠ACB=90°, AC=8, BC=6,求△ABC的内切圆的半径.
b-r
r
r
b-r
a-r
a-r
10
r
r
r
新知探究
变式2:若例题中的∠ACB=60°, ,设△ABC的面积为S,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r, ,求△ABC的周长.
60°
r
r
r
课堂总结
切线长
切线长定理
作用
图形的轴对称性
原理
提供了证线段和角相等的新方法
辅助线
分别连接圆心和切点;
连接两切点;
连接圆心和圆外一点.
三角形内切圆
运用切线长定理,将相等线段转化集中到某条边上,从而建立方程.
有关概念
内心概念及性质
应用
课堂练习
1.(2018·湖州中考)如图,已知△ABC的内切圆☉O与BC边相切于点D,连接OB,OD.若∠ABC=40°,则∠BOD的度数是 .
70°
解:∵△ABC的内切圆⊙O与BC边相切于点D,
∴OB平分∠ABC,OD⊥BC,
∴∠OBD= ∠ABC=×40°=20°,
∴∠BOD=90°-∠OBD=70°.
课堂练习
A.△ACD的外心
B.△ABC的外心
C.△ACD的内心
D.△ABC的内心
2.如图为4×4的网格,A,B,C,D,O均在格点上,则点O是( )
B
课堂练习
3.如图,在Rt△AOB中,OA=OB =3 ☉O的半径为1,点P是AB边上的动点,过点P作☉O的一条切线PQ(点Q为切点),则切线PQ的最小值为 .
解:连接OP,OQ.
∵PQ是⊙O的切线,∴OQ⊥PQ;
根据勾股定理知PQ2=OP2-OQ2,
∴当PO⊥AB时,线段PQ最短,
∵在Rt△AOB中,OA=OB=3,
∴AB=OA=6,∴OP==3,
∴PQ==2.
课堂练习
4.如图,PA, PB, DE分别切☉O于点A,B,C,点D在PA上,点E在PB上.
(1) 若PA=10,求△PDE的周长;
(2) 若∠P=50°,求∠DOE的度数.
解:(1) 因为PA,PB,DE分别切☉O于点A,B,C,
所以PA=PB,DA=DC, EC=EB,
所以PD+DE+PE=PD+DA+EB+PE=PA+PB=10+10=20,
所以△PDE的周长为20.
课堂练习
解:(2) 如图,连接OA,OC,OB.
∵PA,PB是☉O的切线,∴OA⊥PA,OB⊥PB,
∴ ∠DAO=∠EBO=90°,
∴ ∠P+∠AOB=180°, ∴ ∠AOB=180°-50°= 130°.
由切线长定理知∠ADO=∠CDO,∠CEO=∠BEO,
∴ ∠AOD=∠DOC, ∠COE=∠BOE,
∴ ∠DOE=∠AOB= ×130°=65°.
5.如图,PA, PB, DE分别切☉O于点A,B,C,点D在PA上,点E在PB上.
(1) 若PA=10,求△PDE的周长;
(2) 若∠P=50°,求∠DOE的度数.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