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毕业升学试卷
一、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2023·定州)材料一: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背诵古诗,在横线上补充诗句。
2.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中,一个” ”字把竹子拟人化,一个” ”字写出竹子目标之明确,” ”写出了竹子的意志坚定,挺立青山的翠竹形象一下子展现出来。
3.在下面写出最后两行诗的意思。
4.品读古诗,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竹石》是唐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诗人郑燮所作。
②这首诗写的是长在竹子中的石头。
③这是一首题画诗。
④”咬定”“不放松”可以适当读出力度,表现出竹子的品性。
⑤在这首诗中,作者借竹子的傲气,表达了自己的刚正不阿。
⑥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竹子的品格,后两句写竹子的特点。
⑦这首诗托物言志,诗中的竹是诗人高尚人格的写照。
(2023·定州)材料二:
①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我,可怜受难的鲁滨逊.克鲁索,在海上经历了一场可怕的暴风雨。船搁浅后,我bèi pò来到了这个荒岛上。我称它为”绝望岛”。船上的其他同伴都zàng shēn dà hǎi,我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
②整整一天,我为自己的qī liáng处境痛苦不已。我没有食物、衣服、房屋、武器,也没有任何地方可逃。得不到jiù yuán,我要面对的不是被野兽吃掉,就是被野人杀死,要不就是饿死,眼前能看到的只有死亡。到了晚上,为duǒ bì猛兽的袭击,我睡在了一棵大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甜。
③十月一日早晨,我一觉醒来,惊讶地看到我们的船原来乘着涨潮的海水漂浮起来,被浪冲到了离岛很近的地方。这一方面让我感到欣慰,看见船好好地停在那里,没有被风浪撞碎,待风势减弱后,我希望能上到船上,sōu xún一些食物和生活的必需品以救急。可另一方面,这又重新引起了我对失去同伴的悲伤。我在想,如果我们当时都留在船上,说不定可以保住这条船,至少他们不会那么dǎo méi,全都淹死。如果大家都获救了,或许我们可以利用这条撞坏的船的木板造一条小船,划向别的地方去。一整天,我就想着这样的一些事情,把自己搞得心烦意乱。但后来,我发现船体几乎是干的,立刻抖擞起精神,踩着沙滩向前走,找到一处距离船最近的地方游过去,爬到了船……
④十月一日到二十四日,这些天里,我多次到船上去,把我搬得动的东西都nuó yí到木筏上,趁涨潮的时候运到岸边。这些天雨水很多,不过时而也有晴好的天气。总体上看,现在似乎正是岛上的雨季……
⑤十月二十六日,我在海岸附近pái huái了一整天,寻到一处较为安全的地方建起住所,以免在晚上遭受野兽或野人的袭击。道晚上时,我在一面岩壁下面找着了处所合适的我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半圆形,圈定了我住地的范围,并决定在这住地的四周周围楔上两排木桩,两排木桩之间用锚链加固,外面再糊上草泥。
——选自《统编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鲁滨逊漂流记》,有改动
5.读短文,根据拼音写汉字。
bèi pò zàng shēn dà hǎi qī liáng jiù yuán
duǒ bì sōu xún dǎo méi nuó yí pái huái
6.按提示填空。
“袭”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袭[xí]①袭击,侵袭;②姓;③照样做,依照着继续下去;④继承;⑤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
下面句子中的”袭”分别是什么意思?请在横线上填入正确解释的序号。
①我寻到一处较为安全的地方建起住所,以免在晚上遭受野兽或野人的袭击。
②他身穿一袭破衫,四处奔波。
③在那个年代,爵位可以世袭。
④古代沿袭下来的一些习俗,到今天还有意义。
7.注意下面例句中加点的部分,按照自己的发现,把选文第②自然段”我没有食物、衣服、房屋、武器,也没有任何地方可逃”这句话改写得更有文采。
例: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我没有食物、衣服、房屋、武器,也没有任何地方可逃。
8.打字员在打下面这段话时,出现了错误。请你用上修改符号,把这段话修改正确。
道晚上时,我在一面岩壁下面找着了处所合适的我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半圆形,圈定了我住地的范围,并决定在这住地的四周周围楔上两排木桩,两排木桩之间用锚链加固,外面再糊上草泥。
9.读选文第③段,你发现鲁滨逊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0.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们可以学习鲁滨逊面对困境时,让自己心平气和的方法,那就是把事件的好处与坏处列出来,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安慰自己。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试着分析当下令自己感到困扰的事。
坏处 好处
例如: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例如: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像我的同伴们一样被淹死。
(2023·定州)材料三:
屠呦呦的成功秘诀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了极大成就,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
“梅花香自苦寒来”。整个学生时代,因为踏实勤奋,屠呦呦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刚参加工作时,中医研究院的设备极为简陋,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她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上。那时,她即使身患疾病,也坚持去野外采集标本,认真进行实验,从不耽误工作。短短几年里,她就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千锤万凿出深山”。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抗疟的研究工作。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整个团队,系统整理历代的医学典籍,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研究了2000 多种中草药,最后从200多种中草药中得到380多种提取物进行抗疟实验。
然而,实验进行了190 次,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研究一度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第191次,她终获成功,为全世界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就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成功没有捷径,屠呦呦用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为自己赢得了荣誉。
11.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
屠呦呦成功的秘诀是
为了说明这一观点,本文列举的有关屠呦呦的事例有:
①
②
③经历190次失败后仍不气馁,第191次,终获成功。
12.对第3自然段中连续用”2000多”“200多”“380多”三个数据,下面分析不恰当的是________。
A.为了说明中草药种类多、药性广,是我国的一项宝贵财富。
B.说明屠呦呦及其团队为抗疟的研究工作做出了许多努力。
C.说明屠呦呦及其团队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态度严谨,研究抗疟药物的过程漫长而不易。
13.选文最后一自然段引用了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下面方框中的句子,大家都很熟悉。在下面哪个情境中可以引用它们?请将句子的序号填到对应的横线上。
①穷则变,变则通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③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④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⑤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习作中,表达心情难过时,可以引用《采薇》里的” “;与学识丰富的老人聊天,我不禁感慨:” “;听了老师的批评,我心里想” 。“
B科学小组的实验探索停滞不前了, 科学老师引用《周易》中的” “,鼓励大家转变思路,不断创新。
C诗中有情,我们能感受到” “中对故乡不尽的思念;能感受到” “中对朋友无限的深情。
14.从屠呦呦的事迹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15.用夸张的手法写一写”我”激动的心情。
当得知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时,我
16.某档电视节目将在今天晚上8点播出关于屠呦呦的纪录片。成成计划邀请明明来家里一起看。上午他去找明明,明明不在家。请帮成成给明明写张留言条吧!
二、习作
17.(2023·定州)小学六年的时光里,你一定曾因为找不到方向迷茫无助过;一定曾因为一时的失败焦虑痛苦过,一定曾为了实现目标坚持奋斗过,也一定曾因为获得成功欢喜雀跃过……请回忆你与同学或老师一起经历的一件事,写成一篇作文,给自己的小学时光留下一点纪念。
要求:①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把事情过程写清楚,叙述详略得当。②写作过程中,用上多种描写方法,体现出人物情感的变化。③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咬;定;不放松
3.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4.正确;错误;正确;正确;正确;错误;正确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中的竹子其实是诗人高尚人格的写照,诗人借竹子的坚韧不屈、傲然独立,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决不妥协的志向。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译文】紧紧咬住青山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地扎在了岩石缝隙中。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1.考查了古诗文默写。《竹石》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意“劲、任”书写。
故答案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考查了诗歌词句理解。“咬定青山不放松”意思是:紧紧咬住青山毫不放松。此句中,一个“咬”字把竹子拟 人化,一个“定”字写出竹子目标之明确,传达出竹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不放松”写出了竹子的意志坚定, 挺立青山的翠竹形象一下子展现出来。
故答案为:咬;定;不放松
3.考查了诗歌词句理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故答案为: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4.考查了文体知识、诗歌词句理解和诗歌情感主旨。结合译文和背景资料作答,①正确。②有误,本诗写的是长在石缝中的竹子。③正确。④正确。⑤正确。⑥有误,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竹的特点,后两句写的是竹的品格。⑦正确。
故答案为: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⑤正确;⑥错误;⑦正确
【答案】5.被迫;葬身大海;凄凉;救援;躲避;搜寻;倒霉;挪移;徘徊
6.衣;5;①;⑤;④;③
7.我没有食物,衣服一无所有,房屋荡然无存,武器空空如也,逃跑的地方荡然无存。
8.到晚上时,我在一面岩壁下面找着了合适的处所,我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半圆形,圈定了我住地的范围,并决定在这住地的四周楔上两排木桩,两排木桩之间用锚链加固,外面再糊上草、泥。
9.鲁滨逊被孤零零地冲到了孤岛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获救,这本来是非常难受的,但是他总是乐观面对,想着自己独自存活,多么幸运,还可以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多么快乐,正是这种阳光乐观的心态,支持他在岛上生活下去。
10.短跑成绩不合格,让我焦虑。;短跑训练让我锻炼了身体。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历险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曾滨逆因出海遭遇灾难,先被海盗攻 击,再到种植园,最后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了28年后,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5.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葬、援、避、霉、挪移”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被迫; 葬身大海;凄凉; 救援 ;躲避 ;搜寻; 倒霉 ;挪移; 徘徊;
6.考查部首查字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袭”上下结构,部首是“衣”字部,除掉部首剩余5画。袭击:趁人不备给以攻击的意思。“袭”袭击,趁敌人不备给以攻击。故选①。一袭:一身的意思。“袭”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故选⑤。世袭:指帝位、爵位、领地等世代承袭。故选:④;沿袭:沿着原来的样子或做法继续下去。“袭”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故选③。
故答案为:衣 ;5;①;⑤;④;③
7.考查改写句子。例句用近义词表达同样的意思,使句子有变化,不呆板。根据例句可知,作答此题,找出表示“没有”含义的词语,结合语境表述即可。
故答案为:我没有食物,衣服一无所有,房屋荡然无存,武器空空如也,逃跑的地方荡然无存。
8.考查修改病句。“道晚上时”错字,“道”改为“到”;“处所合适的”语序有误,改为“合适的处所”;缺标点,“处所”后加逗号;“四周周围”语义重复,去掉一个;“草泥”缺标点,中间加顿号。
故答案为:到晚上时,我在一面岩壁下面找着了合适的处所,我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半圆形,圈定了我住地的范围,并决定在这住地的四周楔上两排木桩,两排木桩之间用锚链加固,外面再糊上草、泥。
9.鲁滨逊的心态变化:由开始的悲观、孤寂转变为积极乐观、知足安命。鲁滨逊拥有直面现实、不畏困难、不灰心气馁、坚毅顽强、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新兴资产者所需要的。
鲁滨逊梦想成为一名水手,他违背父亲的意愿,执意出海游历,不幸的是,船在暴风雨中倾覆。同船之人无一幸免。他孤身漂流到一座荒岛,身上物品所剩无几。尽管在荒岛上困难凶险不断,他却勇敢地生存了下来。后来,他发现一个长满葡萄的山谷,在那里搭建了一个容身之所。渐渐地,他开始喜爱孤岛生活。他驯养山羊,练习编筐,制作面包和陶器。在岛上过着宁静富足的生活。有一次,他救下一个即将被祭祀的食人族的野人“星期五”,把他当做贴身仆人和亲密朋友。他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后,回到了故乡。
鲁滨逊人物形象分析是具有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在困难面前不悲观、绝望,也不对生活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地去战胜困难,用自己的行动来达到目的。
鲁滨逊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鲁滨逊身上体现了顽强不屈、坚韧不拔、永不言弃、敢于冒险的“硬汉子”的特征。
故答案为:鲁滨逊被孤零零地冲到了孤岛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获救,这本来是非常难受的,但是他总是乐观面对,想着自己独自存活,多么幸运,还可以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多么快乐,正是这种阳光乐观的心态,支持他在岛上生活下去。
10.考查开放探究。结合自身实际作答。
故答案为:短跑成绩不合格,让我焦虑。短跑训练让我锻炼了身体。
【答案】11.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不抱怨工作环境,一心扑在工作上,并带病坚持工作。;带领团队整理医学书籍走访老中医,研究了大量的中草药。
12.A
13.直接引用名人名言,更加有说服力,更能突出成功没有捷径,突出屠呦呦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的可贵精神。;③;④;⑤;②;①;⑥
14.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在遭遇失败后不气馁,继续努力拼搏,相信自己不懈探索。
15.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差点把房顶冲破了。
16.留言条 明明:
你好!
今天晚上8点播出关于屠呦呦的纪录片,我想邀请你来我家里一起看。
朋友:成成
2023年7月8日
【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文列举了屠呦呦三个事例。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不抱怨工作环境,一心扑在工作上,并带病坚持工作。带领团队整理医学书籍走访老中医,研究了大量的中草药。经历190次失败后仍不气馁,第191次,终获成功。说明屠呦呦成功的秘诀是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在遭遇失败后不气馁,继续努力拼搏,相信自己不懈探索。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11.考查了文章内容。根据“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可知答案。根据“刚参加工作时,中医研究院的设备极为简陋,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她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上。那时,她即使身患疾病,也坚持去野外采集标本,认真进行实验,从不耽误工作。”“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整个团队,系统整理历代的医学典籍,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研究了2000多种中草药,最后从200多种中草药中得到380多种提取物进行抗疟实验。”可以概括出主要事件。
故答案为: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不抱怨工作环境,一心扑在工作上,并带病坚持工作。带领团队整理医学书籍走访老中医,研究了大量的中草药。
1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2000多”说明屠呦呦及其团队为了试验的准确性,研究的药材很多;“200多”“380多”则反映了他们艰辛的试验探索过程。这三个数据不仅反映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工作任务的繁重,工作态度的严谨,还说明了进行抗疟疾试验的过程很漫长,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虽然中草药种类多、药性广,是我国的一项宝贵财富,但第3自然段连续用三个数据的目的与中草药本身的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故A项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A。
13.考查了写作手法。文章直接引用华罗庚的名言,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更容易让读者信服,同时更能突出人物的形象和品质。更能突出屠呦呦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的可贵精神。A .考查了名言警句和古诗文默写。选自《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意思:比喻听你的一番说辞和讲话,比读10年的书还管用比喻对方说的很有道理,一针见血,让自己顿悟,比自己理解很长时间要有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指忠实劝告是不喜欢的但对行动有益。
B .出自《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思: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C .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答案为:直接引用名人名言,更加有说服力,更能突出成功没有捷径,突出屠呦呦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的可贵精神。A.③;④;⑤;B.②;C.①;⑥。
14.考查了文章的内容。根据“科学就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成功没有捷径,屠呦呦用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可知我们应该学习屠呦呦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的精神。
故答案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在遭遇失败后不气馁,继续努力拼搏,相信自己不懈探索。
15.考查了夸张的修辞。夸张表现自己高兴的心情,要注意夸张成现实不存在或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故答案为: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差点把房顶冲破了。
16.考查了留言条的写法。注意留言条的写法。标题:在空白纸张的上方居中写上“留言条”三个字。称呼:空一行顶格写称呼。写明这张留言条是写给谁的。写好称呼后加上冒号。正文: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用最简洁的言语写清你想告诉对方的事情。通常包括你留条据的原因和你想找他办的事情。具名:另起一行,在条据的有下方写上你的名字,也可写对方对你的称呼或绰号都行。日期:另起一行,在具名的正下方写上写留言条的时间,一般包括年、月、日等信息。
17.【答案】我的故事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最让我心儿怦怦跳的,莫过于三年级上学期的升旗仪式了。 那时,老师给我和张予超每人一张升旗手表格,让我们填好后交给她。我一边填,心里一边乐开了花:当升旗手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星期一一大早,我和张予超就到了升旗台上练习升降旗。老师让我们先把绳子解开。我望着麻绳愣住了——怎么解呀?张予超和我面面相觑。最后只好让章老师从头一步步来教。 终于到了做早操的时候了,进行曲响起来了,各个班级都陆陆续续来到了操场上。我站在升旗台上,心怦怦跳起来。我在心中反复回想如何解绳子,在国歌响起的什么时候挥旗……
接下来就是念升旗手名字的时候了,我望着台下的几百双眼睛,心跳加速了起来:那么多人在看着我,要是出差错了多丢人啊! 到了升旗的时候,我的手心已经微微出汗了。我一边紧握绳子,一边在心里回想升旗时的动作。
国歌响起了,我在心里默默念着拍子。此时此刻,我的额头已经冒出了细汗,我一口大气也不敢喘,目不转睛地盯着国旗:一秒,两秒,三秒……终于,国旗升到顶端了,我连忙把麻绳重新绑上去。
下台的时候我的脚都快软了,但心里还是开心的,这毕竟是一次锻炼我的机会。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回忆你与同学或老师一起经历的一件事,写成一篇作文。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既有欢畅淋漓的笑声,也有伤心不已的泪水,还有颇为丰硕的收获。回顾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什么事让你难忘?选择你印象深刻、最想和同学们分享的去写。写作时,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说明让你难忘的是什么事。中间为重点,详细记叙这件事,注意将事情说清楚,注意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自己的激动与紧张。结尾可写一写自己的心里的感受与收获。
【点评】本文围绕“心儿怦怦跳”,重点记叙了自己当升旗手的一次经历,写出了自己当时的激动与紧张。句子通顺,叙事有条理。
1 / 1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毕业升学试卷
一、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2023·定州)材料一: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背诵古诗,在横线上补充诗句。
2.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中,一个” ”字把竹子拟人化,一个” ”字写出竹子目标之明确,” ”写出了竹子的意志坚定,挺立青山的翠竹形象一下子展现出来。
3.在下面写出最后两行诗的意思。
4.品读古诗,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竹石》是唐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诗人郑燮所作。
②这首诗写的是长在竹子中的石头。
③这是一首题画诗。
④”咬定”“不放松”可以适当读出力度,表现出竹子的品性。
⑤在这首诗中,作者借竹子的傲气,表达了自己的刚正不阿。
⑥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竹子的品格,后两句写竹子的特点。
⑦这首诗托物言志,诗中的竹是诗人高尚人格的写照。
【答案】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咬;定;不放松
3.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4.正确;错误;正确;正确;正确;错误;正确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中的竹子其实是诗人高尚人格的写照,诗人借竹子的坚韧不屈、傲然独立,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决不妥协的志向。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译文】紧紧咬住青山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地扎在了岩石缝隙中。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1.考查了古诗文默写。《竹石》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意“劲、任”书写。
故答案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考查了诗歌词句理解。“咬定青山不放松”意思是:紧紧咬住青山毫不放松。此句中,一个“咬”字把竹子拟 人化,一个“定”字写出竹子目标之明确,传达出竹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不放松”写出了竹子的意志坚定, 挺立青山的翠竹形象一下子展现出来。
故答案为:咬;定;不放松
3.考查了诗歌词句理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故答案为: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4.考查了文体知识、诗歌词句理解和诗歌情感主旨。结合译文和背景资料作答,①正确。②有误,本诗写的是长在石缝中的竹子。③正确。④正确。⑤正确。⑥有误,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竹的特点,后两句写的是竹的品格。⑦正确。
故答案为: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⑤正确;⑥错误;⑦正确
(2023·定州)材料二:
①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我,可怜受难的鲁滨逊.克鲁索,在海上经历了一场可怕的暴风雨。船搁浅后,我bèi pò来到了这个荒岛上。我称它为”绝望岛”。船上的其他同伴都zàng shēn dà hǎi,我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
②整整一天,我为自己的qī liáng处境痛苦不已。我没有食物、衣服、房屋、武器,也没有任何地方可逃。得不到jiù yuán,我要面对的不是被野兽吃掉,就是被野人杀死,要不就是饿死,眼前能看到的只有死亡。到了晚上,为duǒ bì猛兽的袭击,我睡在了一棵大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甜。
③十月一日早晨,我一觉醒来,惊讶地看到我们的船原来乘着涨潮的海水漂浮起来,被浪冲到了离岛很近的地方。这一方面让我感到欣慰,看见船好好地停在那里,没有被风浪撞碎,待风势减弱后,我希望能上到船上,sōu xún一些食物和生活的必需品以救急。可另一方面,这又重新引起了我对失去同伴的悲伤。我在想,如果我们当时都留在船上,说不定可以保住这条船,至少他们不会那么dǎo méi,全都淹死。如果大家都获救了,或许我们可以利用这条撞坏的船的木板造一条小船,划向别的地方去。一整天,我就想着这样的一些事情,把自己搞得心烦意乱。但后来,我发现船体几乎是干的,立刻抖擞起精神,踩着沙滩向前走,找到一处距离船最近的地方游过去,爬到了船……
④十月一日到二十四日,这些天里,我多次到船上去,把我搬得动的东西都nuó yí到木筏上,趁涨潮的时候运到岸边。这些天雨水很多,不过时而也有晴好的天气。总体上看,现在似乎正是岛上的雨季……
⑤十月二十六日,我在海岸附近pái huái了一整天,寻到一处较为安全的地方建起住所,以免在晚上遭受野兽或野人的袭击。道晚上时,我在一面岩壁下面找着了处所合适的我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半圆形,圈定了我住地的范围,并决定在这住地的四周周围楔上两排木桩,两排木桩之间用锚链加固,外面再糊上草泥。
——选自《统编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鲁滨逊漂流记》,有改动
5.读短文,根据拼音写汉字。
bèi pò zàng shēn dà hǎi qī liáng jiù yuán
duǒ bì sōu xún dǎo méi nuó yí pái huái
6.按提示填空。
“袭”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袭[xí]①袭击,侵袭;②姓;③照样做,依照着继续下去;④继承;⑤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
下面句子中的”袭”分别是什么意思?请在横线上填入正确解释的序号。
①我寻到一处较为安全的地方建起住所,以免在晚上遭受野兽或野人的袭击。
②他身穿一袭破衫,四处奔波。
③在那个年代,爵位可以世袭。
④古代沿袭下来的一些习俗,到今天还有意义。
7.注意下面例句中加点的部分,按照自己的发现,把选文第②自然段”我没有食物、衣服、房屋、武器,也没有任何地方可逃”这句话改写得更有文采。
例: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我没有食物、衣服、房屋、武器,也没有任何地方可逃。
8.打字员在打下面这段话时,出现了错误。请你用上修改符号,把这段话修改正确。
道晚上时,我在一面岩壁下面找着了处所合适的我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半圆形,圈定了我住地的范围,并决定在这住地的四周周围楔上两排木桩,两排木桩之间用锚链加固,外面再糊上草泥。
9.读选文第③段,你发现鲁滨逊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0.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们可以学习鲁滨逊面对困境时,让自己心平气和的方法,那就是把事件的好处与坏处列出来,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安慰自己。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试着分析当下令自己感到困扰的事。
坏处 好处
例如: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例如: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像我的同伴们一样被淹死。
【答案】5.被迫;葬身大海;凄凉;救援;躲避;搜寻;倒霉;挪移;徘徊
6.衣;5;①;⑤;④;③
7.我没有食物,衣服一无所有,房屋荡然无存,武器空空如也,逃跑的地方荡然无存。
8.到晚上时,我在一面岩壁下面找着了合适的处所,我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半圆形,圈定了我住地的范围,并决定在这住地的四周楔上两排木桩,两排木桩之间用锚链加固,外面再糊上草、泥。
9.鲁滨逊被孤零零地冲到了孤岛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获救,这本来是非常难受的,但是他总是乐观面对,想着自己独自存活,多么幸运,还可以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多么快乐,正是这种阳光乐观的心态,支持他在岛上生活下去。
10.短跑成绩不合格,让我焦虑。;短跑训练让我锻炼了身体。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历险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曾滨逆因出海遭遇灾难,先被海盗攻 击,再到种植园,最后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了28年后,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5.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葬、援、避、霉、挪移”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被迫; 葬身大海;凄凉; 救援 ;躲避 ;搜寻; 倒霉 ;挪移; 徘徊;
6.考查部首查字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袭”上下结构,部首是“衣”字部,除掉部首剩余5画。袭击:趁人不备给以攻击的意思。“袭”袭击,趁敌人不备给以攻击。故选①。一袭:一身的意思。“袭”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故选⑤。世袭:指帝位、爵位、领地等世代承袭。故选:④;沿袭:沿着原来的样子或做法继续下去。“袭”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故选③。
故答案为:衣 ;5;①;⑤;④;③
7.考查改写句子。例句用近义词表达同样的意思,使句子有变化,不呆板。根据例句可知,作答此题,找出表示“没有”含义的词语,结合语境表述即可。
故答案为:我没有食物,衣服一无所有,房屋荡然无存,武器空空如也,逃跑的地方荡然无存。
8.考查修改病句。“道晚上时”错字,“道”改为“到”;“处所合适的”语序有误,改为“合适的处所”;缺标点,“处所”后加逗号;“四周周围”语义重复,去掉一个;“草泥”缺标点,中间加顿号。
故答案为:到晚上时,我在一面岩壁下面找着了合适的处所,我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半圆形,圈定了我住地的范围,并决定在这住地的四周楔上两排木桩,两排木桩之间用锚链加固,外面再糊上草、泥。
9.鲁滨逊的心态变化:由开始的悲观、孤寂转变为积极乐观、知足安命。鲁滨逊拥有直面现实、不畏困难、不灰心气馁、坚毅顽强、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新兴资产者所需要的。
鲁滨逊梦想成为一名水手,他违背父亲的意愿,执意出海游历,不幸的是,船在暴风雨中倾覆。同船之人无一幸免。他孤身漂流到一座荒岛,身上物品所剩无几。尽管在荒岛上困难凶险不断,他却勇敢地生存了下来。后来,他发现一个长满葡萄的山谷,在那里搭建了一个容身之所。渐渐地,他开始喜爱孤岛生活。他驯养山羊,练习编筐,制作面包和陶器。在岛上过着宁静富足的生活。有一次,他救下一个即将被祭祀的食人族的野人“星期五”,把他当做贴身仆人和亲密朋友。他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后,回到了故乡。
鲁滨逊人物形象分析是具有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在困难面前不悲观、绝望,也不对生活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地去战胜困难,用自己的行动来达到目的。
鲁滨逊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鲁滨逊身上体现了顽强不屈、坚韧不拔、永不言弃、敢于冒险的“硬汉子”的特征。
故答案为:鲁滨逊被孤零零地冲到了孤岛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获救,这本来是非常难受的,但是他总是乐观面对,想着自己独自存活,多么幸运,还可以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多么快乐,正是这种阳光乐观的心态,支持他在岛上生活下去。
10.考查开放探究。结合自身实际作答。
故答案为:短跑成绩不合格,让我焦虑。短跑训练让我锻炼了身体。
(2023·定州)材料三:
屠呦呦的成功秘诀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了极大成就,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
“梅花香自苦寒来”。整个学生时代,因为踏实勤奋,屠呦呦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刚参加工作时,中医研究院的设备极为简陋,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她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上。那时,她即使身患疾病,也坚持去野外采集标本,认真进行实验,从不耽误工作。短短几年里,她就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千锤万凿出深山”。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抗疟的研究工作。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整个团队,系统整理历代的医学典籍,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研究了2000 多种中草药,最后从200多种中草药中得到380多种提取物进行抗疟实验。
然而,实验进行了190 次,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研究一度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第191次,她终获成功,为全世界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就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成功没有捷径,屠呦呦用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为自己赢得了荣誉。
11.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
屠呦呦成功的秘诀是
为了说明这一观点,本文列举的有关屠呦呦的事例有:
①
②
③经历190次失败后仍不气馁,第191次,终获成功。
12.对第3自然段中连续用”2000多”“200多”“380多”三个数据,下面分析不恰当的是________。
A.为了说明中草药种类多、药性广,是我国的一项宝贵财富。
B.说明屠呦呦及其团队为抗疟的研究工作做出了许多努力。
C.说明屠呦呦及其团队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态度严谨,研究抗疟药物的过程漫长而不易。
13.选文最后一自然段引用了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下面方框中的句子,大家都很熟悉。在下面哪个情境中可以引用它们?请将句子的序号填到对应的横线上。
①穷则变,变则通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③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④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⑤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习作中,表达心情难过时,可以引用《采薇》里的” “;与学识丰富的老人聊天,我不禁感慨:” “;听了老师的批评,我心里想” 。“
B科学小组的实验探索停滞不前了, 科学老师引用《周易》中的” “,鼓励大家转变思路,不断创新。
C诗中有情,我们能感受到” “中对故乡不尽的思念;能感受到” “中对朋友无限的深情。
14.从屠呦呦的事迹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15.用夸张的手法写一写”我”激动的心情。
当得知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时,我
16.某档电视节目将在今天晚上8点播出关于屠呦呦的纪录片。成成计划邀请明明来家里一起看。上午他去找明明,明明不在家。请帮成成给明明写张留言条吧!
【答案】11.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不抱怨工作环境,一心扑在工作上,并带病坚持工作。;带领团队整理医学书籍走访老中医,研究了大量的中草药。
12.A
13.直接引用名人名言,更加有说服力,更能突出成功没有捷径,突出屠呦呦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的可贵精神。;③;④;⑤;②;①;⑥
14.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在遭遇失败后不气馁,继续努力拼搏,相信自己不懈探索。
15.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差点把房顶冲破了。
16.留言条 明明:
你好!
今天晚上8点播出关于屠呦呦的纪录片,我想邀请你来我家里一起看。
朋友:成成
2023年7月8日
【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文列举了屠呦呦三个事例。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不抱怨工作环境,一心扑在工作上,并带病坚持工作。带领团队整理医学书籍走访老中医,研究了大量的中草药。经历190次失败后仍不气馁,第191次,终获成功。说明屠呦呦成功的秘诀是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在遭遇失败后不气馁,继续努力拼搏,相信自己不懈探索。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11.考查了文章内容。根据“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可知答案。根据“刚参加工作时,中医研究院的设备极为简陋,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她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上。那时,她即使身患疾病,也坚持去野外采集标本,认真进行实验,从不耽误工作。”“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整个团队,系统整理历代的医学典籍,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研究了2000多种中草药,最后从200多种中草药中得到380多种提取物进行抗疟实验。”可以概括出主要事件。
故答案为: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不抱怨工作环境,一心扑在工作上,并带病坚持工作。带领团队整理医学书籍走访老中医,研究了大量的中草药。
1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2000多”说明屠呦呦及其团队为了试验的准确性,研究的药材很多;“200多”“380多”则反映了他们艰辛的试验探索过程。这三个数据不仅反映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工作任务的繁重,工作态度的严谨,还说明了进行抗疟疾试验的过程很漫长,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虽然中草药种类多、药性广,是我国的一项宝贵财富,但第3自然段连续用三个数据的目的与中草药本身的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故A项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A。
13.考查了写作手法。文章直接引用华罗庚的名言,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更容易让读者信服,同时更能突出人物的形象和品质。更能突出屠呦呦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的可贵精神。A .考查了名言警句和古诗文默写。选自《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意思:比喻听你的一番说辞和讲话,比读10年的书还管用比喻对方说的很有道理,一针见血,让自己顿悟,比自己理解很长时间要有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指忠实劝告是不喜欢的但对行动有益。
B .出自《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思: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C .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答案为:直接引用名人名言,更加有说服力,更能突出成功没有捷径,突出屠呦呦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的可贵精神。A.③;④;⑤;B.②;C.①;⑥。
14.考查了文章的内容。根据“科学就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成功没有捷径,屠呦呦用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可知我们应该学习屠呦呦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踏实勤奋和执着探索的精神。
故答案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在遭遇失败后不气馁,继续努力拼搏,相信自己不懈探索。
15.考查了夸张的修辞。夸张表现自己高兴的心情,要注意夸张成现实不存在或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故答案为: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差点把房顶冲破了。
16.考查了留言条的写法。注意留言条的写法。标题:在空白纸张的上方居中写上“留言条”三个字。称呼:空一行顶格写称呼。写明这张留言条是写给谁的。写好称呼后加上冒号。正文: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用最简洁的言语写清你想告诉对方的事情。通常包括你留条据的原因和你想找他办的事情。具名:另起一行,在条据的有下方写上你的名字,也可写对方对你的称呼或绰号都行。日期:另起一行,在具名的正下方写上写留言条的时间,一般包括年、月、日等信息。
二、习作
17.(2023·定州)小学六年的时光里,你一定曾因为找不到方向迷茫无助过;一定曾因为一时的失败焦虑痛苦过,一定曾为了实现目标坚持奋斗过,也一定曾因为获得成功欢喜雀跃过……请回忆你与同学或老师一起经历的一件事,写成一篇作文,给自己的小学时光留下一点纪念。
要求:①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把事情过程写清楚,叙述详略得当。②写作过程中,用上多种描写方法,体现出人物情感的变化。③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我的故事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最让我心儿怦怦跳的,莫过于三年级上学期的升旗仪式了。 那时,老师给我和张予超每人一张升旗手表格,让我们填好后交给她。我一边填,心里一边乐开了花:当升旗手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星期一一大早,我和张予超就到了升旗台上练习升降旗。老师让我们先把绳子解开。我望着麻绳愣住了——怎么解呀?张予超和我面面相觑。最后只好让章老师从头一步步来教。 终于到了做早操的时候了,进行曲响起来了,各个班级都陆陆续续来到了操场上。我站在升旗台上,心怦怦跳起来。我在心中反复回想如何解绳子,在国歌响起的什么时候挥旗……
接下来就是念升旗手名字的时候了,我望着台下的几百双眼睛,心跳加速了起来:那么多人在看着我,要是出差错了多丢人啊! 到了升旗的时候,我的手心已经微微出汗了。我一边紧握绳子,一边在心里回想升旗时的动作。
国歌响起了,我在心里默默念着拍子。此时此刻,我的额头已经冒出了细汗,我一口大气也不敢喘,目不转睛地盯着国旗:一秒,两秒,三秒……终于,国旗升到顶端了,我连忙把麻绳重新绑上去。
下台的时候我的脚都快软了,但心里还是开心的,这毕竟是一次锻炼我的机会。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回忆你与同学或老师一起经历的一件事,写成一篇作文。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既有欢畅淋漓的笑声,也有伤心不已的泪水,还有颇为丰硕的收获。回顾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什么事让你难忘?选择你印象深刻、最想和同学们分享的去写。写作时,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说明让你难忘的是什么事。中间为重点,详细记叙这件事,注意将事情说清楚,注意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自己的激动与紧张。结尾可写一写自己的心里的感受与收获。
【点评】本文围绕“心儿怦怦跳”,重点记叙了自己当升旗手的一次经历,写出了自己当时的激动与紧张。句子通顺,叙事有条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