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卷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数:150分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幼年正值“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在童年袁隆平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民族创伤。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
他学习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高中毕业以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了全家议论的焦点。他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生气盎然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1953年夏,大学生活结束后,袁隆平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教学期间,他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自己听、写、阅读水平,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进校第二年,他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的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
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年是袁隆平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径。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1960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他在育种方法上由采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
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略有删改)
材料二:
①要研究杂交水稻,首先必须在自然界中找到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雄性不育株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当时不仅没有实物可利用,而且连中外的科研资料上也没有记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稻,那么,( )。在水稻吐穗扬花时节的稻田里寻找雄性不育株不啻大海捞针。盛夏时节,稻田里气温通常高达40℃,袁隆平和妻子邓哲踏遍了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袁隆平欣喜若狂,视为珍宝,细心地繁殖栽培,亲自播种、浇水、施肥,仔细观察它们细微的在每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并作出详尽的记录,经过两年的艰苦试验,获得了珍贵的科研数据,写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重要论文,引起了国家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1974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基本成功,1975年国务院决定迅速扩大试种和推广的范围,此后的十年里,杂交水稻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袁隆平成功之后,国内国际各种令人眩目的荣誉、大奖也纷至沓来,但他并未陶醉于此,改变初心,而是一如既往地潜心农业科研,继续头顶烈日,脚踩泥泞,奔波在绿色的田野中。
②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③袁隆平(开场白):我现在还有两个愿望,一是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2010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
主持人:您对学农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
袁隆平:我建议,学农的大学生要到实验田里去,电脑等先进设备很重要,但在电脑和书本里是种不出水稻的。希望他们联系实际,多到实验田里走一走、看一看。
(电视片《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袁隆平将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充分表现出他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品格。
B.袁隆平身体力行,在教学中,他经常走出课堂,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认为教师只有把问题钻得又深又透,才能把课讲好。
C.年轻时的袁隆平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
D.袁隆平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科技成果的创造,得益于教学、生产、科研的紧密结合。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袁隆平凭借杂交水稻技术及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8117),成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科学家。
B.袁隆平最终能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与他从小就有的远大志向,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密不可分。
C.袁隆平教学认真,他教各种学科都肯下苦功夫;他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杂志,大胆探索;他走出课堂,从实践中找答案。这些均为他后来攻克“杂交水稻”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没有大作为。
3.下列填入材料二的第①文段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肯定就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
B.可能就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
C.肯定就有天然雄性不育株存在
D.有天然雄性不育株就是必然的
4.作为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深受中国人的爱戴,还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那么,你心目中的袁隆平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4分)
5.《喜看稻菽千重浪》是一篇人物通讯,成功地塑造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形象。两篇文本在选材上有什么异同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普通劳动者
王愿坚
将军和刘处长刚走过牌楼,一片喧闹的人声混合着机器声、喇叭声就迎面扑来,整个坝后工地展现在面前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连在一起,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沙土、石块像长了腿,自动的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中奔跑。
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被这劳动场景激动了。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这里是作为军事重地留在他的记忆里的。九年前,他曾经为了攻取这一带山岭,又要保全这里的古陵(就是十三陵)而忧心过:他不止一次地在作战地图上审视过它,在望远镜里观察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至今,对面那几个山头的标高他还依稀记得。但是,现在变了,作为战场的一切特点都变了,当年敌军构筑的防御工事早已被山洪冲平,那依山筑成的小长城也只成了一条白的痕迹,连那座小山头也被削下了半截填到大坝上了。几年来,他每次看到过去战斗、驻扎过的地方在建设,总是抑制不住地涌起一种胜利和幸福的激情;而现在,他又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来到这里,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所有的疲劳、酷热全都忘记了。
他俩悄悄地把行李放好,走向前去。工具没有了,只找到了两个空筐,他俩便每人抓起一只,用手提起土来。
将军刚提了几筐,就听见有人喊他:“喂,老同志,怎么还是个‘单干户’呀?”
将军被这个友好的玩笑逗笑了,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个年轻的战士。青年战士说:“来,咱俩组织个‘互动组’好不好?”
“好。”将军高兴地回答。
他们一口气干了三个多小时。
直到这时,他觉得实在有些累了。本来,像这样的劳动,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新课,28年前,他已经是水口山矿上的一个有着三年工龄的矿工了,砸石头、挑矿砂,他什么活没干过?更不要说参加红军以后那些艰苦的战斗生活了。但这毕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这会儿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砂土,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体力是不比从前了,腰上的伤口隐隐作痛。在1936年东渡黄河的战斗里,被阎锡山的队伍打断了一条肋骨。他把腰眼贴在沙土上。那沙土被太阳晒得滚烫,烫得伤口热乎乎的,十分舒服。
忽然一场雨,来得突然又猛烈,袭击得人们手忙脚乱,就在这时,呼隆呼隆,空斗车开进了装料台。“得马上装料才行。”将军四下里望了望,提高了声音喊道:“同志们,走哇!”
说完,他一躬腰走出了草棚,钻到暴风雨里去了。
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二个,三个……跑进风雨里。他们哄笑着,叫嚷着,跟在将军后面向装料台奔去。将军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看,这情形很使他兴奋。“有多少年没有这样做了?”他暗暗问自己,脑子里忽然浮上了另一幅情景:那是在草地上,也是这么个暴风雨的傍晚,被疲劳寒冷和饥饿折磨得衰弱无力的战士们,为了躲雨,都直往草丛里钻。要是天黑之前找不到干些的地方宿营,摸黑在烂泥里钻是很危险的。当时,他也是这么喊了一声,队伍又前进了。
将军和小李跑到装料台边,抓起铁锹,装了满满一筐沙,便抬起来紧跑。正跑着,迎面两个人跑过来,走到前面一把抓住了将军的扁担梢,喘吁吁地说:“首长,……这活太重,你……”
将军一定神,才看清那人臂上的红袖章,他随手拨开他的手说:“在这里我是战士,你才是首长哩。我有个意见:赶快把大家组织一下,要特别注意安全!”
“对。”分队长无可奈何松开手,他走到小李身边,伸手挽住小李的肩膀,低声说:“将军年岁大,又负过伤,你可得留心照顾着点……”
“将军!”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眼里像灌了雨水,有点发涩。他连忙放下扁担,走到将军面前,结结巴巴地说:“将军同志,我不知道你是……”
“嗨,你这小鬼!”将军爱抚地把手搭在他的肩上,顺手轻轻地推了他一把,说道,“快,快掌好舵,我这车头要开啦!”说罢,他一弯腰抄起扁担,搁在肩上。
小李激动地抓起扁担,望着将军那花白的头发怔了一霎。雨水混着汗水,正从那发梢上急急地流下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趁势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了半尺。
这回,将军却没有发觉。他一手扶肩,一手甩开,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走得那么稳健,又那么豪迈。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就是这样走着的;当他带着他的团队通过日寇的封锁线时,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
(有删改)
【注】原文发表于1958年8月号《北京文艺》。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军他们来到劳动现场,“工具没有了,只找到了两个空筐”,说明来这里参加劳动的人非常多,突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们拼搏奉献的精神风貌。
B.小李初见将军时说的“怎么还是个‘单干户’呀”“咱俩组织个‘互动组’好不好”中“‘单干户’”与‘互动组’既形象幽默,又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
C.当小李知道他的搭档是将军后,他“心跳得很急”,而且说话也“结结巴巴”,这表明他对将军参加劳动感到十分意外,也写出了他的恐慌与担忧。
D.“小李……望着将军那花白的头发……雨水混着汗水……流下来”这一句从小李的视角来侧面刻画将军的形象,体现了小说以简驭繁的高超艺术表现力。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普通劳动者”为标题,表明了全文的描写对象,即从普通劳动者的角度来塑造劳动现场中的人物形象,主题集中而明确。
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劳动场景的火热与繁忙,突出了人们劳动时的热情与积极,氛围变得越来越热烈,情节也不断向前发展。
C.小说对分队长这个人物着墨不多,通过“抓”“松”两个动作以及他的两句话,就把他坚持工作原则又关心将军的形象刻画出来了。
D.小说语言优美,特别是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文言语、口头语结合使用,使小说语言生动形象,极具可读性与感染力。
8.小说开头对劳动场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9.小说在当前的水库建设描写中穿插了哪些对革命战争的回忆?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技以食力也。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其安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 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节选自柳宗元《梓人传》,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B.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C.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D.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引:容量单位,八尺为“寻”,十丈为“引”,文中指测量建筑材料长短的工具。
B.京兆尹:汉代官名,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唐时为京兆府的长官。
C.下士:商、周时期最低一级的贵族阶层。其上有中士、上士、大夫、卿、公等各级。
D.四海:指国家的四境。九州之外即为“四海”,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梓人不拘小技。他放弃修理床腿等具体手艺,专注全局要领,所以家中没有磨刀石和锛凿斧锯之类的木匠工具。
B.梓人擅于度材。他能依据房屋形制,结合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的用料需要,所建起的高楼,没有一点误差。
C.梓人善用众工。合则用,不合则去,不迁就任何人。那些不能胜任而被他斥退的工匠们,也不敢有怨恨。
D.梓人善于为官。他能根据手中的图本来研究远近大小的国事,统筹规划,辅佐天子,信任下属,深谙管理之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
(2)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14.作者借梓人指挥营建官署这件事,为辅佐国君的当权者提出哪些相应的建议?(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5.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两诗均描写了“劳动”的景象,画面生动鲜明,写出了劳动的欢快与繁忙。
B.《芣苢》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
C.《乡村四月》首联是静景,描写了山原河水、杜鹃鸣叫、烟雨飘飘的初夏风光。
D.“才了蚕桑又插田”,未必就是实写,而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的忙碌情景。
16.两首诗在写劳动场景和乡村景象时,运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面对壮美的山河、广阔的宇宙,触景生情,思考深远: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3)杨万里《插秧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气象、天文、农事进行观察和总结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文化和历史_________________。尽管_________________,先人留下的二十四节气仍有其现实意义。它体现了中国古人超前的科学认知水平,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其中的“二分二至”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才能提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通过对天象的研究,古人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明白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原理,并凝练出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的二十四节气。其中,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这四个节气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这些表征物候的节气反映出我国早期相对成熟的农耕文明深厚的根基。二十四节气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气候学的发展高度。从《诗经》《吕氏春秋》直至汉代《淮南子·天文训》,古人对气候的记录和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汉代所确定的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名称及内涵沿用至今,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古人对气候学认识的高度和深度,其科学性_________________。除了指导农事外,二十四节气还影响着民俗活动、饮食养生理念等多个领域。它提倡遵循自然规律,_________________出古人朴实的生态观,对现代社会人们加强生态意识仍具有启示作用。
18.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积淀 时过境迁 不言而喻 折射
B.沉淀 事过境迁 不可言喻 折射
C.沉淀 事过境迁 不言而喻 映射
D.积淀 时过境迁 不可言喻 映射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就能提出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B.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才能提出具有对农业发展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C.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才能提出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D.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就能提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20.下列语句所对应的节气时间段,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插秧歌》)
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③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
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③④②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推崇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这次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当中,许多人就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们激励着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争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以此为契机,培育工匠精神土壤,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必将推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用实干成就梦想,在平凡中彰显不凡,汇聚砥砺奋进的强劲动能。
21.概括文段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5分)
22.根据文段内容,“工匠精神”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应试教育的惯性力量,扭曲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社会鄙视劳动教育的现象和行为依然司空见惯,长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社会需要跳出传统“劳动教育”的窠臼,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方式。
——《中国教育报》
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
——习近平
读了上述文字,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又有什么感受?校团委将举行一次以“培养劳动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试卷第1页,总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提升卷)
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有误,原文是“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A.“广为人知”的概括不准确。贡献巨大,国际上得奖,小行星被命名等,享有国际声誉,但未必“广为人知”。C.“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杂志”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是“从外文杂志中”。D.“没有大作为”的分析和概括错误,原文是“‘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3.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前文的陈述“既然……”可知,“可能”的表述与文意不符合;由选项可知,括号内所填内容承前省略主语“自然界”,再由前句“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稻”可知,括号内句子结构为“存在+宾语”。
4.①忧国忧民,具有博爱情怀。袁隆平不仅立志要使中国富强,还想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②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勤奋进取。把孟德尔、摩尔根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应用于教学与研究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③不计名利,甘为人梯。把自己的研究小组发现的珍贵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袁隆平忧国忧民,“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后来因为国家粮食不够而一心研究水稻高产;“……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2010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他不仅立志要使中国富强,还想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具有博爱情怀。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勤奋进取。“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把孟德尔、摩尔根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应用于教学与研究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袁隆平不计名利,甘为人梯。“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把自己的研究小组发现的珍贵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5.相同点:都是选择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相关的典型材料;都以时间为顺序安排材料。不同点:本文主要选取了袁隆平教学生涯和杂交水稻培育过程的内容交织在一起进行写作,突出他边教学边试验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而《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则重点选取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事件来写,突出他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选材特点的能力。相同点:两个文本都是表现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的贡献,所以都是选择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相关的典型材料。都以时间为顺序安排材料:《喜看稻菽千重浪》文从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开始,1964年7月5日,袁隆平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一直到1998年,权威的资产评估所评估,“袁隆平品牌”无形资产价值1000亿元;本文从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写起,从小就立志,高中毕业择专业,1953年夏,大学生活结束后教书……最后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不同点:本文主体内容是袁隆平教书生涯中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经过,把袁隆平教学生涯和杂交水稻培育过程的内容交织在一起进行写作,“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突出他边教学边试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而《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则重点选取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事件来写,写他发现“天然杂交稻株”,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撰文“对大面积推广杂交稻要持慎重态度”等,突出他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
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C.“也写出了他的恐慌与担忧”错,依据文本“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可知当小李知道将军参加劳动时,感到意外,内心是感动、激动,甚至有一丝紧张,并非恐慌与担忧,选文曲解文意。
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D.“文言语”错,文本中“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运用了比喻,“一口气”“摸黑”“可得留心”等处运用口语,选文中没有运用文言语,选项于文无据。
8.①渲染劳动场面忙碌的氛围,为将军参加劳动提供环境背景;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将军回忆九年前的情形以及他们找不到工具等情节作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劳动场面描写属于环境描写。从氛围角度,所写劳动场面热烈忙碌,这是渲染氛围,将军来此劳动,这就是为将军参加劳动营造环境。从结构角度,题干指向内容在小说开头,多半有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阅读文本后,发现与此相关的内容有将军回忆九年前攻打此地的情景、来到工地却找不到工具等。从感情基调和人物角度,根据注释,当时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本文塑造的是将军和战士小李两个普通劳动者鲜明丰满的典型形象,将军是身经百战、淳朴谦逊、富有高度革命责任感的老前辈,小李是天真活泼、爽朗热诚、对同志无比关怀,对革命前辈无限敬仰的生气勃勃的战士。小说中的将军,身经百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仍表现出了共产主义精神,展现了革命传统在以小李为代表的新一代身上发扬光大,使人们感受到千万个普通劳动者身上迸发出来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
9.第一问:①攻取山岭,保全古陵;②战斗中负伤;③带领战士们过草地。
第二问:①把当前的水库建设与过去的革命战争联系起来写,既表现出老一辈革命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以贯之的奋斗精神,又突出这种精神在新社会新一代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这就深化了作品主题。②现实与过往交替出现,使将军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与战争年代将军形象相互映衬,体现了人物永葆革命本色的宝贵精神,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感人,更有立体感。
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俄而”表时间状语,一般单独成句,“斤者斫”“刀者削”,应为两句句式结构相同的句子,排除AB;“其言”为“俟”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C。句意为:一会儿拿斧头的在砍,拿刀子的在削,都看他的脸色,等他说话,没有哪一个敢自己决定怎么干。其中有个别担当不起任务的,他就生气地斥退那个人,也没有谁敢怨恨他。
11.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容量单位”有误,应为长度单位。
12.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D项,“善于为官”错,梓人并未做官,手中图本是建筑图本,治国之道是作者从梓人身上感悟出来的。
13.(1)那个木匠是放弃他的手艺,专门运用他的智力,因而能抓住事物关键的人吗?
(2)每天只是与天下的杰出人士讨论治国的重大方针,就像那位木匠善于指挥众工匠而不夸耀自己的手艺一样。
14.①通过梓人依据规矩、绳墨来决定房屋的规格,提出要有“纲”可依,依“法”办事;②通过梓人先画草图然后按照草图修建完成,提出要预先打算,有全局观念;③通过梓人统帅百工却从不夸耀自己的技艺,提出当权者自身不虚图功名(或妄自尊大)事不必躬亲,不越俎代庖;选拔人才要知人善用,选出真正的人才。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并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本题要求概括“作者借梓人指挥营建官署这件事,为辅佐国君的当权者提出哪些相应的建议?”联系原文,“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由梓人依据规矩绳墨来决定房屋的规格,提出要有“纲”可依,依“法”办事;“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由梓人先画草图然后按照草图修建完成,提出要预先打算,有全局观念;“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通过梓人统帅百工却从不夸耀自己的技艺,提出当权者自身不虚图功名(或妄自尊大)事不必躬亲,不越俎代庖;选拔人才要知人善用,选出真正的人才。
【参考译文】
裴封叔的家在长安城内光德里。一天,有位木匠来敲他的门,希望租间空屋子居住,用替屋主人服役来代替房租。这位木匠持有寻引、规矩、绳墨,但他居室中却不存放磨砺、砍削的工具。问他有什么本领,他说:“我善于估算木材。根据房屋的规模,选用高深、圆方、短长适当的材料,分配指派工匠们干活。若是没有我,大家连一间房子也造不出来。”后来有一天,我走进了他的房中,见他的床缺了腿却不能自己修理,说:“要请其他工匠。”我觉得他十分可笑。
后来京兆尹将要整修官署,我去探望。只见那里堆积了许多木材,集合了一群工匠,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面向那个木匠围成一圈。那木匠左手拿着引绳,右手拿着杖,站在中间。他估算房屋的规模,审察木头的用场,然后举杖一挥说:“用斧头!”那些拿斧头的便跑到右边;又回头一指说:“用锯子!”那些拿锯子的便跑到左边。一会儿,拿斧头的忙着砍,拿刀子的忙着削,都看他眼色,等他发话,没有敢自作主张的。其中那些不能胜任工作的,他便愤怒地将他们撤下,也没有谁敢表露不满和怨恨。他在墙上画出房屋的图形,只一尺见方却能详尽周到地绘出了它的规模,计算出房子的一毫一厘,据此建成大厦,竟没有一点出入。官厅建成后,他在屋梁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建”,“某人”就是他的姓名。那些干活的工匠都不能列名其上。我绕着新房子看了一圈,大吃一惊,这才懂得他的技术真够精深高超的。
后来我感叹道:那个木匠是放弃他的手艺,专门运用他的智力,因而能抓住事物关键的人吗?这足可以为辅佐天子治理国家的人效法!那些具体供职服役的人,是徒隶,是乡师、里胥;级别稍微高一点的是下士,下士上面是中士、上士;再往上面是大夫、卿、公;京城之外直到四方边境,有方伯、连率等高级地方官员。郡有郡守,邑有县宰,都有僚属助理。下面有胥吏,再往下面都有啬夫、版尹,这些人都是用来担当职役的,就像工匠们各有技能、凭自己的手艺吃饭一样。那辅佐天子治理国家的人,推荐并委任他们,只会并使用他们,梳理纲纪并进行增减,规范法制而加以整顿,这像那位木匠有规矩、绳墨用来确定格局、规模一样。他选择天下的人才,使他们能够称职;他安顿天下的百姓,使他们能够乐业。他看了京城便能了解了乡村,看了乡村便能了解封邑,看了封邑便能解了全国,那远近小大的地方,他都可以手拿地图考究出来,就像那位工匠在墙上画好房屋、按图建筑即可取得建成的功效一样。有才能的人,按正常途径推荐他,使他不必感激谁的恩德;没有能力的,就把他罢免回乡,也没有谁敢怨恨。不亲自干琐碎的小事,不侵犯各级官员的分内职权。每天只是与天下的杰出人士讨论治国的重大方针,就像那位木匠善于指挥众工匠而不夸耀自己的手艺一样。
1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C.“首联是静景”错误,“子规声里雨如烟”是视觉、听觉描写,属于动景。
16.《芣苢》重章叠句,反复咏唱,以鲜明轻快的节奏、和谐优美的音韵,抒发了纯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人物的欢快情绪和赞美劳动的主题。
《乡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芣苢》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诗中写出了整个劳动的过程和场面,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咏唱,以鲜明轻快的节奏、和谐优美的音韵,描写妇女们一边高兴地歌唱赞叹,一边动手采摘芣苢的过程,抒发了纯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人物的欢快情绪和赞美劳动的主题。《乡村四月》运用白描手法,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17.(1)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2)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3)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18.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积淀:指积累沉淀,也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用于文化、知识或者经验。沉淀:比喻凝聚,积累。语境强调“二十四节气”是民俗文化和历史积累的结果,对象是“二十四节气”,故应选择“积淀”。排除BC。时过境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事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事情发生的环境也改变了。语境强调时间过去,应选择“时过境迁”。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不可言喻:不能用言语来说明。语境强调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不用说,大家都能明白,选择“不言而喻”。排除D。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表现出来。映射:映照、照射,也可以指反射反映。语境是说二十四节气表现了古人朴实的生态观,应选择“折射”。
1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关联词搭配上,应该是“正因为能够……才能……”,据此排除AD;“对农业发展”是状语,应当放在前面修饰“具有”,据此排除B。
20.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和理解古诗文的能力。①“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句诗描述江南插秧的情景,一般4月上旬后期开始插秧。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冬天冰雪覆盖的情境。③“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描绘七夕情景,节气是立秋。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描写春季采摘野菜的情景。据此可以排出:④①③②。
推崇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根据“‘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可知是对工匠精神的概括,“这次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当中,许多人就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以此为契机,培厚工匠精神土壤,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必将推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用实干成就梦想,在平凡中彰显不凡,汇聚砥砺奋进的强劲动能”是在说明全社会推崇工匠精神,从而可概括出答案。
22.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卓越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根据文段“‘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可知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卓越追求”是对工匠精神特点的概括。
23.【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共有三则材料。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侧重阐述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和近年来--些青少年中出现的与劳动有密切关联的问题。材料二,《中国教育报》则侧重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及从劳动教育的角度给出的应对之策。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则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阐明中国人民面临的使命及践行这个使命的路径。写作时,应围绕“培养劳动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可以立足于某一则材料,提炼观点,展开表述;也可以聚焦一两则材料,找出共性话题,展开分析;还可以放眼三则材料,理清其内部的逻辑关系,条理明晰地展开阐述;甚至可以基于某则材料的某一方面(角度),结合自身所处教育环境,联系新时代对青年学生的要求,深人挖掘,阐发“启发”与“感受”。
参考立意:
(1)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精神,习得劳动本领。
(2)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
(3)劳动一生,幸福一生。
(4)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5)致敬劳模,礼赞劳动。
(6)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7)“劳动最光荣”是最强的时代音符。
【例文】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这首歌吧?
儿时这首童谣就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劳动最光荣”的种子。是啊,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幸福。每个人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创造幸福生活。
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成绩与辛勤的劳动总是成正比例的,付出的劳动越多,创造的幸福就越多。”劳动是人类幸福的源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从半坡聚落、河姆渡,到夏商周文化,再到先秦两汉元明清,以辛勤的劳动为人民创造幸福的人物不胜枚举。
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完成治水大业,造福于民。李时珍不畏艰辛,跋山涉水,走遍大半个中国,终成《本草纲目》。“两弹一星”的功勋们,隐姓埋名于荒无人烟的戈壁滩,风餐露宿,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艰难险阻,突破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如果没有先辈们的忘我牺牲,辛勤劳动,哪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呢?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平凡普通的劳动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人民创造着幸福。“城市美容师”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给予我们整洁美观的生活环境;默默耕耘教坛的“园丁”们,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赢得满园桃李;憨厚朴实满身尘土的“蜘蛛人”们,建成了一座座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医者仁心”的“白衣天使”们,用他们的精湛医术和爱心微笑抚平了病人的痛苦……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劳动者也没有尊卑轻重之别,每一名踏实勤勉的劳动者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劳动,才能梦想成真。劳动是梦想的土壤,是幸福生活的源泉。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响应党的号召,继续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热爱劳动,积极劳动。让人生因劳动而精彩,让生命因劳动而美丽。让我们齐唱赞歌“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