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百数表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2页、第33页。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和数位顺序,会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填写百数表,探究百数表中隐含的规律。学生虽然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但这节课是教材中第一次把100以内的数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填写百数表,探索百数表中横行、竖行、斜行数的排列规律,帮助学生整体认识百以内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表,进一步体会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以及100以内数的大小。
2.探究百数表中隐含的规律,提高探究的乐趣,发展推理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整理100以内数的顺序,并探索规律。
难点:探索百数表中数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梳理100以内的数,填写百数表
1.趣味导入
1到40这40个数不按顺序的随机出现,从一开始出现一个数到后面出现的数越来越多,数太多太乱看不清楚,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能让大家清楚地看到都有哪些数?
讨论后,学生拿出作业纸1,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数排一排,写一写。
学生介绍方法,可能有的方法:
方法1:按从小到大每次多1的顺序排列。
方法2:每10个数写一行,写4行。
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哪种方法能快速的找到3,13,23,33。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感受到10个数写一行,不仅整齐,而且能快速找到我们需要的数。】
2.填写百数表
老师介绍百数表,学生拿出作业纸2,独立填写百数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10行10列做一个百数表,在填写百数表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数的运算。】
二、探究百数表中的规律
同桌交流:观察百数表,探究百数表中的规律。
全班汇报,分别从横行、竖行、斜行中发现数的规律。
学生发现的规律可能有:
横着看:(1)从左到右前9个数,个位上的数每次多1,十位上的数不变。
(2)数的大小:从左到右每次多1,从右到左每次少1。横着看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
竖着看:(1)从上到下个位上的数不变,十位上的数每次多1。
(2)数的大小:从上到下每次多10,从下到上每次少10。竖着看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0。
斜着看:(1)从左上到右下个位上的数每次多1,十位上的数每次多1。
(2)数的大小:从左上到右下每次多11,从右下到左上每次少11。
(3)从右上到左下每次多9,从左下到右上每次少9。
【设计意图:探索百数表中横行、竖行、斜行数的排列规律,帮助学生整体认识百以内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快问快答(课件出示)
根据百数表中找到的规律解决问题。
个位上是0的数都有哪些?
个位和十位上相同的数都有哪些?
藏起来了哪个数?
这一行藏起来的数都有谁?
这一列藏起来的数都有谁?
【设计意图:感受百数表中隐含的规律。】
2.帮数找家(课件出示)
(1)百数表中只有第一行和第一列,根据百数表中的规律找到35和53的家。
【设计意图:百数表中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其实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坐标轴,让学生根据数的意义去找位置,深化对数的认识。】
思考:35和53中都有3和5,为什么不住在一起?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35和53中的3和5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不同,位置也不同。】
百数表中只有35和53,让学生拿出作业纸3,帮46和90找到它们的家。
【设计意图:应用百数表中的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推理能力。】
四、拓展新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摄影师照相
摄影师让100个数变换队形照相,可以按单双数站队,也可以按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站队。
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成1行的100个数变成数线,在数线上找50和67的家。(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100个数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在数线上进一步感受数与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让学生观看100年内发生的一些事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党的伟大,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板书设计
做个百数表
+9
-11
+11
-9
+10
-1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