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高分作文之写作框架
问题一:
题目不知怎么写(审题)
写了也是大白话(无从下手)
问题二:
结构知道了,素材写不出!
问题三:
时间分配不均
写作模板
之
五段三分四环节
Part 01
议论文基础知识:一心三分三事项
中心论点
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
事 例2
事 例3
事 例1
语文老师最喜欢看到的作文结构
五段
三分
①②③文采 ④中心论点(⑤一句话总结材料)
①分论点 ②阐述 ③④⑤举例 ⑥总结
①分论点 ②阐述 ③④⑤举例 ⑥总结
①分论点 ②阐述 ③④⑤举例 ⑥总结
①②③文采 ④中心论点 ⑤升华
如何升华主题
祖国、未来、世界、时代、我们
学生、青年人、中国心、中国梦、中国精神
任选2-3/10词 中心论点 造句
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人,应该努力学习前人的精神,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团结就是中国力量。
事例选取方案
1个分论点——2、3个事例(排比事例罗列)
1个分论点——1个事例(古今中外)
2019·全国1《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2019·全国2《五四运动》
2019·全国3《我们看看书我再看看你》
2019·北京《文明的韧性》
2019·天津《国家的前途》
2019·上海《中国味》
2018·全国3《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2018·北京《青山绿水图》
2018·浙江《浙江精神》
青年担当
传统文化
科技共享
自然环境
长辈关爱
民族自信
链接高考
禅画中,常见一位和尚以木杖担荷一破布袋,这个和尚叫“布袋和尚”,据说就是现在寺庙前殿的弥勒佛。他背着个布袋,到集市里去,看到东西就乞讨,讨到了就放进布袋里。奇怪的是,不管他讨到多少东西,布袋却永远没有满的时候。假如有人向他请教佛法,他什么也不说,只把布袋放下,布袋上题字曰:“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
放下包袱,轻松前行
①小草不因自己平凡而苦闷,白云不因作为陪衬而懊恼,水滴不因自己微小而伤感,因为它们都懂得放下包袱,轻松前行。布袋和尚不愧是一位智者,他放下包袱,让世人懂得“放下”可以让自己摆脱欲望,可以让自己轻松快乐,渐入佳境。
②放下包袱,让人生硕果累累。一个人总是背负着包袱前行,势必疲惫不堪,因而必须放下包袱。李白策一匹骏马,在前往仕途的古道奔驰,然而官场的黑暗冷却了他的一腔热血。他在高力士的丑态中读出了卑鄙,从杨贵妃的娇笑中读出了阴险,于唐明皇的眼中读出了昏聩。他清醒了,宁愿散尽千金,但求一醉,也不愿意做一个御用文人。于是,他藏起“安天下济苍生”的人生理想,放下仕途不得志的包袱,把自己交给大自然。酒入豪肠,三分酿成月光,剩下七分啸成剑气,大笔一挥便是半个盛唐他与友人在大自然中“同销万古愁”,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首首绝美的诗篇。正是李白敢于放下包袱,历史上才多了一位不朽的诗人。
③放下包袱,让人生更加辉煌。有谁可以想到—个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女孩儿,能克服重困难,最终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享受王者的荣光?威尔玛鲁道夫做到了。她放下残疾人的包袱,带看自信的微笑面对生命的挑战。尽管走向成功的途中有着太多的荆棘和磨难,但她凭着坚强,一路走来,最终通向成功的彼岸。她用成功向世人昭示放下生理、心理包袱,可以走向成功。
④放下包袱,让人生更有价值。背负包袱前行势必使我们顾虑重重。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用他们平凡质朴的行为感动了中国。在寂寞清苦的环境中,他们起孩子们的小手,用自己的知识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他们顶住了各种压力,放下心理包袱,只为求学的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为孩子们照亮了人生的方向。如果他们无法放下心中的包袱,那么他们的人生也就不可能有如此厚重的价值。
⑤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它们可能成为我们心中的包袱。别忘了适时放下包袱,减轻生命的负担,让一切顺其自然,从而让生命这杯绿茶在轻松的氛闺中更加香气怡人。让我们一同放下包袱,轻松前行吧!
“六字联珠”经典结构
——“点、正、反、深、联、总
Part 02
议论文快速构思法之“六字联珠”结构图式:
点
正
反
深 联 总
点:即点明中心论点(约80字)
论点建议独占一段!!
这是一个最简单但是最有效的切题方法,切记。
开头第一段需谨记:如果是给材料议论文,则该段必须将材料压缩到30%-40%左右,以次提醒阅卷人,考生是具备概括材料的能力,此项分数可以得到。
正:即正面举例论述
如: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约200字)
如:我想到陶潜与鲁迅。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致仕归家,过起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的生活,只为耕耘自己的精神家园;鲁迅深感民族的危难,弃医从文,以如椽大笔写下血一样的文字,为了中国的崛起和复兴。前者坚守,后者激进,相同的是对内心神圣道德的捍卫,对精神崇高的向往。
时间过去了,带不走的是对善的执着追求。
——上海高考作文《一切都会过去》片断
反:即反面举例论述。
如:忘记历史终将被世人鄙弃。在刚结束的戛纳电影节上,因《抑郁症》的成功而妄自尊大的导演特尔竟放出“我同情希特勒,我是纳粹”的言论,随即组委会将特尔驱逐出境。“我们绝不允许这样颠倒历史的人出现”,组委会如是说。“只有铭记历史,才不会重演悲惨。“然而在清华百年校庆上,却惊现大学生围着当年红卫兵司令合影的景象。这或许是对历史的无知,而这无知的对历史的遗忘,又怎么不为我们敲响晨钟暮鼓呢?
深:即深入开掘,揭示实质、意义、危害等方法:辨是非,挖原因,提办法,用驳论等(为什么、怎么做)(约250—300字)
联:即联系社会现实、人生自我等,展开议论(约100字)
总:即总收全文,呼应中心(约80字)
【例文分析】
说探索
(点:以引用开头,点明论点)
有这样一句话:“涉深水者观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意思是说,越深入探索的人所得越多。因此我们需要倡导探索精神。
(正:正面列举两例,证明论点)
是的,只有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才能看到壮美的景致,只有善于钻研的人才能获得珍贵的成果。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向神秘的数学问题挑战,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水稻学家袁隆平,踏遍祖国山山水水,寻找野生水稻,从而探索优良水稻品种的培育,成为中国“水稻之父”……还有无数的学者、勇士,他们无畏于“涉深水”,在更高、更深的领域开拓,进取。
【例文分析】
说探索
(反:从反面假设举例,与上段形成对比)
反之,如果对任何事物只是浅尝辄止,稍有些“小鱼小虾”的收获就洋洋得意,那么自古至今,就不会取得什么生产上、科技上的进步,人们也不会创造什么现代化生活了。
(深:使用驳论深入分析探索的代价)
也许有人会说:“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不错,“涉深水”是不如“涉浅水”来得安逸、舒服,有时还有一定的危险,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如果仅因为探索的危险就停止活动,固守在“鱼虾”之上。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会成为泡影。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跋山涉水,研究各种草药的性味、功用,为了得到准确的资料,他还亲口尝试草药,有几次竟中毒昏迷,性命垂危,但他没有退缩,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试想,如果他知难而退,不思进取,我们现在对医药的了解将会多么贫乏,可怜?“喂蛟龙”固然可怕,但固步自封,乃至坐吃山空是更加可怕的。
【例文分析】
说探索
(联:联系中学生的实际,谈怎么办)
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我们的勇气和探索精神。为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更需要我们去探索,去钻研,去开创新天地,有比我们的父辈更辉煌的成就。
(总:首尾呼应,发出号召)
总之,人们应发扬探索精神,知难而上,不保守,不停滞,勇于进取,不断获得新成果,开拓新领域,使国家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Part 03
万能模板
01
开头:
个性化表述+过渡句+概况材料的现状、原因、影响+亮明总论点
模板
第一句:“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述。
第二句:(方式一)诚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和任务,如何回答好新时代的问卷,......(青年人、绿色发展、协调发展、文化建设等)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方式二)诚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和任务,如何回答好新时代的问卷,......中蕴含的智慧,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开头:
个性化表述+过渡句+概况材料的现状、原因、影响+亮明总论点
第三句:(方式一)在新征程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主题),更加......(意义)。
第四句:现实告诉我们或正如......(题干中出现的那句话)强调的一样:“......”,......(回扣标题,总论点)
正文(分论点):
以勇于奉献精神之“石”,筑成功之“基”
以坚定笃行的信念之“木”,立成功之“梁”
以扎实能力素养之 “水”,育成功之“花”
组四个字成语,写成:“四字+四字+长短语”的形式作为分论点
例:枉绝山寨,摆正心态,维护文化自信
自我觉醒,自我创建,拥有文化自觉
怀揣温情,带有敬意,留住文化自尊
结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路任重道远,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练,在实践中培养。唯有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不破不立”的魄力,“壮士断腕”的决心,方能走出一条属于......的“崛起之路”。
写作训练
Part 04
阅读所给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希腊神话中终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永远推一块巨石上山,当石块靠近山顶时又滚落下来,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环不息。
《列子 天瑞》中有孔子同他弟子的一段对话:子贡倦于学,告孔子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生无所息”的“息”,这里指停息、停止)
请以“生无所息”为话题,联系实际,使用六字联珠式结构列一个提纲。
标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结构:
“点”——只要一个人还活着,他就注定要为一个目标奋斗不止。(略写)
“正”——无数的伟人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较详)
“反”——也有许多人,他们奋斗过,辉煌过,但随后便懈怠了,最后落得个“逸豫亡身”的下场。 (较略)
“深”—— 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便是如此,奋斗可以使你前进、成功,甚至辉煌。 (最详)
“联”——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一时的成就当作永久的成功,从此松懈下来,这种做法大错特错。 (较略)
【例文分析】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点:以引用开头,点明论点)
古希腊神话中有个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推一块巨石上山,当石头靠近山顶又滚落下来,于是重新再推,循环不息。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一个人还活着,他就注定要为一个目标奋斗不止。
(正:正面列举两例,证明论点)
纵观古今,无数的伟人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道尔顿临终前还在实验室中记录数据,最后安息在了这个与他相伴一生的地方;诗人海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坚持用颤抖的手在本上写下刚想出的诗句;无产阶级革命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则是在自己的写字台前溘然长逝。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能够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例文分析】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反:从反面假设举例,与上段形成对比)
也有许多人,他们奋斗过,辉煌过,但随后便懈怠了,最后落得个“逸豫亡身”的下场。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究其原因就是没能将奋斗坚持到底。
(深:使用驳论深入分析探索的代价)
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便是如此,奋斗可以使你前进、成功,甚至辉煌。但是一时的辉煌不可长存,时间久了就会腐烂变质。当然辉煌也有它的保鲜剂,那就是不懈地奋斗。这是为什么呢?从哲学上说,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这就要求我们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时间不可能永远定格在那辉煌的瞬间,只有不懈地奋斗,才能创造一次又一次的辉煌。生命是短暂的,奋斗使之不朽。道尔顿、海涅、马克思他们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原子学说、美丽的诗句和《资本论》,更宝贵的是他们那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进步。
【例文分析】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联:联系中学生的实际,谈怎么办)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一时的成就当作永久的成功,从此松懈下来,这种做法大错特错。这也正如我们学生的考试:一次考好不代表可以从此松劲,而要更加努力,奔向下一个目标。
(总:首尾呼应,发出号召)
总之,我们在生活中要奋发进取,不可以松劲懈怠,时刻提醒自己: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10分钟列提纲。
请2-3名学生读自己列的提纲。
作业
Part 05
请以“____________不可取”为题(在横线上填上要批评的内容),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采用六字联珠式结构,先列出提纲,再扩展成文。
【例文分析】
鸟无反哺之情不可取
(点:以引用开头,点明论点)
鸟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那么我们人类就不言而喻了。孝,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正:正面列举两例,证明论点)
有一首赞美母亲的歌是这样写的: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全给了我。不管在大街小巷,我们都可以看到母爱的各种表现形式:有慢慢的拉着孩子的小手在公园散步的,有抛弃母子之情教孩子走路的,有带着天性和孩子游戏的…… 不论是那种也不管事哪种情况,这些都似乎平常的小事都在无形中展现着母亲的大爱。还有一首歌是这样写的: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在我们的心中也是沉默的,是不善表达的,但父亲一句严厉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双粗糙的不行的大手,都在时刻提醒我们父爱的伟大。
【例文分析】
鸟无反哺之情不可取
(反:从反面假设举例,与上段形成对比)
相反,一些不孝的故事也常常在电视上登台亮相:有的人将父母当成是仆人,不尽不赡养老人,而且对父母呼来唤去,;有的是虐待老人,不给吃不给喝也就罢了,还将父母辛苦积攒下来的钱占为己有。这样的人是多么的可耻,多么的枉为人啊!
(深:使用驳论深入分析探索的代价)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也几乎每个人都会做父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行,下一代都会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我们是怎样为人处事的,我们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对待他人的,都会不经意的被他们偷偷的学去,他们成了我们的复制的影子。通俗的讲要想自己以后享受到天伦之乐儿孙满堂那么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孝顺父母,否则等我们老了,就等着挨白眼吧,没有人会同情你,因为那是自己选择的道路,活该!
【例文分析】
鸟无反哺之情不可取
(联:联系中学生的实际,谈怎么办)
那么作为还未成为父母的我们,就要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了,不仅是为了自己,将心比心的想一想,父母把我们拉扯大容易吗?这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实实在在的情感。
(总:首尾呼应,发出号召)
鸟无反哺之情不可取,羊无跪乳之恩不可要,话说回来,他们只是畜生,如果人无感激之心那么枉为人自私不可取。
【例文分析】
自私不可取
(点:以引用开头,点明论点)
我们人人都想成功,也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成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每位成功人士都应该具有为社会贡献,为人民造福的无私精神。
(正:正面列举两例,证明论点)
从古至今有不计其数的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弃了他么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在抗击非典中六十多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道专家终南山,曾就连续工作72小时,他说:我不冲上去谁冲上去;74岁的专家姜素春被感染,他用病人的血清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他说:我年龄大了,能赶上这次斗争,为降伏病魔做点贡献,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愿为治疗病毒趟出一条路子;精忠报国的岳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到林则徐的勾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果敢行为这些人都值得我们称颂,让我们敬仰,让我们佩服,我们敬仰他们那高尚的节操,我们佩服他们那无私的精神。
【例文分析】
自私不可取
(反:从反面假设举例,与上段形成对比)
当然也有那么一部分自私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一切,历史上大贪官和珅,著名影星高秀敏和她丈夫非法获的600万人名币,使一个高高在上的明星偶像一下子摔了粉碎,将会被人们唾骂。
(深:使用驳论深入分析探索的代价)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它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为人民大众所创造的利益,而不是自己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应该向待国家利益,这我就要求我们大公无私。从古至今只有大公无私的人才能成功,只有大公无私的人才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例文分析】
自私不可取
(联:联系中学生的实际,谈怎么办)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无私逐渐变成了自私,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触犯法律,又有多少人在想怎么使自己过得更好而忘记了他人。
(总:首尾呼应,发出号召)
去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志士仁人,他们用聪明才智,赤胆忠诚乃至鲜血生命实现了人生价值,他们都是无私的。
【例文分析】
守株待兔不可取
(点:以引用开头,点明论点)
机遇总是会给有准备的人,而有准备的人总会抓住机遇的,不会守株待兔。
(正:正面列举两例,证明论点)
毛遂自荐,让自己的才能得到了施展的空间,他没有等着天将降大任,而是毅然地走出了茅庐,这让他的理想成为了现实。我国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牢中并没有等待着被释放或被人搭救,二是抓住了这个大好的机遇写下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可离骚的史记,他没有守株待兔,坐以待毙,而是面对现实在实际中抓住了机遇。其实像这样的伟人还有很多。
【例文分析】
守株待兔不可取
(反:从反面假设举例,与上段形成对比)
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世界上那个也没有免费的午餐,向寓言故事中的农夫一样坐在树下,等待着兔子撞死在树上的人是终会失败的。因为守株待兔终会让人变得懒惰,他让人生失去了意义,守株待兔的人只会等待,看着机会从手中轻易的流过,这样的人生是无趣的。因为没有了机遇人就不会展现自己,让自己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人生就像一杯冰凉的白开水,永远都不会精彩,都不会有起伏。
【例文分析】
守株待兔不可取
(深:使用驳论深入分析探索的代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舍弃守株待兔呢!那就是要抓住机遇。抓住急于将会为你提供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你的所学将会得到施展,将会致用。当你完全投入到学的施展中你会感到人生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多么的美好。应为忙碌的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将让你不断进取,你会上进总是不断地完善自我,以适应这快速发展的日新月异的社会 ,同样当你看到自己有所成就时你就会得到莫大的鼓舞。而守株待兔的人只会每日庸庸碌碌无所事事,住因为他们不愿抓主机遇,展示自我,只会在屋中徘徊靠努力去获得属于自己的未来。人生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守株待兔的人必将被卷入大浪之中。
有心之树 结黄金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