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8 18:4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古诗三首》
第2课时
一、基础题
读拼音,写词语。
bō lí cǎi sī chí táng mù tóng
2.给下列生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陂 ___( ) ___( )
银 ___( ) ___( )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稚子金盆脱晓冰
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短笛无腔信口吹
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村晚
晚——
(2)牧童归去横牛背,
去——
5.填空
(1)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_______,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作品:《 》《 》等。
(2)雷震,_________朝,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________》卷七十四。
6.根据课文填空。
敲成玉磬穿林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衔落日浸寒漪。
二、综合题
对比阅读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一)村晚
[宋】雷赛
草满池塘水满陵,山衔落日浸求游。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二)牧直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简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菜衣卧月明。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2.对《村晚)这首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
B.第一,二句描写“池塘”“落日”等静景,第三、四句描写“牧童信口吹笛”的动景,由近及远,景物层饮分明,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C.“短笛无腔信口吹”表现了作者对乡村儿童因为生活艰辛不得不从事劳动,不能接受教育的感慨和惋惜。
3.与“笛弄晚风三四声”使用相同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缘。
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非。
4.“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饕衣卧月明”表现了牧的生活。
5.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村晚》的前两句诗描绘的画面。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基础题
1.玻璃 彩丝 池塘 牧童
2. 土(上坡) 石(破坏)
彳(很好) 犭(狠毒)
3. (1)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2)信口:随口。
4.(1)晚——早
(2) 去——来
5.(1) 诗人 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四大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
(2) 宋 《宋诗纪事》
6. 忽作玻璃碎地声
草满池塘水满陂,
二、综合题
1.牧童
2. c
3.C
4.自由自在 无牵无挂
5.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挂在山间,影子倒映在水中,水面闪动着鄰粼的波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