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七律·长征》 第一课时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七律·长征》 第一课时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8 14:4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律·长征
第一课时
一、基础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五岭逶(yī yí)迤腾细浪
(2)乌蒙磅礴(bé bó)走泥丸。
2.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军过后尽开颜。
3. 比一比、组一组。
济( ) 著( ) 约( ) 崖( )
挤( ) 睹( ) 芍( ) 涯( )
脐( ) 堵( ) 钓( ) 睚( )
4.写出加点字的反义词。
(1)红军不怕远征难( )
(2)大渡桥横铁索寒( )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⑴ 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
⑷ 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1)用下列加点字在句子。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万水千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诗中“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军事行动是
A.渡过湘江 B.四渡赤水 C.强渡大渡河 D.巧渡金沙江
(4)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题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卜算子”是_________名,“咏梅”是词的_________。词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风雨”是指暮春的风雨,“飞雪”是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B.“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俏”字用得传神,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情操。
C.“俏也不争春”是写梅只报春,而不想争占春光,表现梅花谦虚的品质。“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D.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3)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参考答案
1. yí bó
2.(1) 金沙水拍云崖暖
(2)更喜岷山千里雪
3.济南 著作 约会 悬崖
拥挤 目睹 芍药 天涯
肚脐 堵住 钓鱼 睚眦
4.(1)易(2)暖
5.(1)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2)欢悦。 
6.五幅“征难图”:(1)腾跃五岭(2)疾跨乌蒙(3)巧渡金沙(4)飞夺卢定桥(5)喜踏岷山雪;
7.(1)万水千山:经过万水千山的跋涉,红军终于取得了胜利。
(2)对偶 夸张
(3)C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二、综合题
(1)词牌 题目 小序
(2)B
(3)高尚脱俗、坚贞不二的心志。从“一任群芳妒”和“只有香如故”可以体会出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