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4.2.1 海水的温度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图表、文字等材料,分析海水的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综合思维)
结合区域图文资料,说明区域内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区域认知)
1
2
树立正确的海洋观,保护海洋环境,促进人地协调。(人地协调观)
3
一、水平分布规律
一、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1. 影响因素
(1)太阳辐射
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
①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高些,高纬度低些
一、水平分布规律
1. 影响因素
(1)太阳辐射
②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
2月
8月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一、水平分布规律
1. 影响因素
(2)洋流
②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水温较高;寒流流经水温较低。
水温大于10℃
水温小于10℃
水温小于25℃
水温大于25℃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二、垂直分布规律
1. 表层区
水温基本上趋向于均匀分布
10℃ 20℃ 30℃ 温度
深度/m
n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
2. 温跃层
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3. 深水区
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变化缓慢,温度偏低
表层区
温跃层
深水区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水平分布规律 同一季节不同纬度 低纬海区水温高;高纬海区水温低 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垂直分布规律 1 000米以内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海水导热率低,太阳辐射热量集中储存于海洋表层
1 000米以上 低温状态,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小
讨论
海水温度是反映海水热状况的一个物理量,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状况。其中,海水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海水热量支出主要指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全球海洋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但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区,热量收支不平衡。图甲是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图乙是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图。
1.[综合思维]描述图甲中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解释原因。
答案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原因:海洋获得的太阳辐射的热量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2.[区域认知]图乙中显示出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答案 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深度1 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较大,深度1 000米以下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并保持低温状态。
3.[地理实践力]结合图甲,判断图乙中三个观测站纬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答案 三个观测站中,③观测站的纬度最高,①观测站的纬度最低。理由:表层水温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练习
每年春季和初夏都会有近千座冰山漂至纽芬兰岛东北海岸,这里被称为“冰山胡同”。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洋面水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纬度水温西高东低
B.随纬度增加水温升高
C.西部海域温差大,东部海域温差小
D.由南向北递减变化均匀
√
2.影响图示区域洋面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光照
B.海拔、地形
C.纬度、洋流
D.海陆位置、盛行风
√
据图可知,等温线的数值大致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纬度是影响海水水温分布的因素之一;而同一纬度地区大陆的东西岸的水温存在高低差异,主要是受到洋流的影响。故选C。
(2022·山西大同模拟)读“局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3~4题。
3.图示为北半球海域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表层海水温度由北向南递减的海域位于南半球。读图可知,甲和丙两个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北高南低,应位于南半球;乙和丁两个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南高北低,应位于北半球。
4.由图可知,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深度
B.海陆分布
C.径流注入量
D.太阳辐射
√
四个海域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造成表层海水温度不同,故D正确。
1. 调节大气温度
二、海水温度对环境的影响
(1)夏季海水增温慢于大气,会使沿海地区升温变缓
A地气温20~30℃
B地气温10~20℃
A
B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1. 调节大气温度
海水温度对环境的影响
(2)冬季海水降温慢于大气,会使沿海地区降温变缓
A地气温-20~ -30℃
B地气温0~-10℃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A
B
2. 带来负面影响
海水温度对环境的影响
(1)由于表层水温上升,
大西洋飓风发生的频率显著上升
2. 带来负面影响
海水温度对环境的影响
(2)海水温度明显升高,会使浮游生物数量显著下降,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 实例
气候 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气象灾害 由于表层水温上升,大西洋飓风发生的频率显著上升
海洋生物 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
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全球范围内海水温度升高,致使浮游生物数量显著下降,直接影响到鱼类、海鸟、海兽的食物供应,甚至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人类的渔业活动要考虑各海域的水温状况和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
海洋运输 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备;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
练习
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米~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水温在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读图,完成1~2题。
1.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2.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
C.盐度
D.海陆位置
√
读图可知,自冬季到夏季,黄海海域表层水温升高,而该时间段太阳直射点总体北移,黄海海域太阳辐射增强,表层海水接受太阳辐射量增多,水温升高;自夏季到冬季,黄海海域表层水温降低,而该时间段太阳直射点总体南移,黄海海域太阳辐射减弱,表层海水接受太阳辐射量减少,水温降低。综上分析可知,太阳辐射是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
(2022·河南郑州月考)下图为“北冰洋部分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北部地区海岸线很长,港口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①海水温度低,冰封时间长
②沿岸河流少,淡水补给难
③人口密度小,经济不发达
④大雾天气多,白昼时间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4.有人预测北冰洋航线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试推测其理由
①全球气候变暖,海冰面积减少 ②图示北冰洋航线为公共海域,各国可自由穿行 ③核动力破冰船的广泛使用
④缩短了西欧与东亚及北美的航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北冰洋航线因纬度高,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低,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冰面积减少,航运价值会提高,①正确;
图示北冰洋航线多为俄罗斯领海,②错;
核动力破冰船技术水平高、耗资巨大,使用并不广泛,③错;
北冰洋航线可缩短西欧与东亚及北美的航程,节省时间和运费,④正确。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