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课件(共19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课件(共19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8 19:2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世说新语》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宗室,武帝时袭封临川王。官至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其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轶事,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语言精炼、生动传神,对后世小说影响极大。其中“周处除三害”、“望梅止渴”、“击鼓骂曹”等故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子猷献戴”等也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梁刘孝标作注,旁征博引,为后人所重。另有《幽明录》,今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其佚文200余条,皆记诡异之事。
诗人简介
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当时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这篇《陈太丘与友期》即是当时名士之间交往言谈的记载。
1、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及主旨。(重点)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的美德。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难点)
教学目标:
陈太丘⑴与友期行⑵。期日中⑶,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⑷,去后乃至⑸。 元方⑹时年七岁,门外戏⑺。客问元方:“尊君在不⑻?”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⑼!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⑽。”元方曰:“君与家君⑾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⑿之。元方入门不顾⒀
⑴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⑵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
⑶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
⑷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⑸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⑹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⑺戏:玩耍。
⑻尊君在不(否)(fǒu):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⑼非人哉:不是人啊。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⑽相委而去:丢下我离开了。〔注意“”去”一定要翻译成离开的意思,不能翻译成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相: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
⑾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⑿引: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
⒀顾:回头看。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译文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
1.《陈太丘与友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时间顺序。
期日中、过中不至、去后乃至。
2.《陈太丘与友期》按什么顺序叙述故事的?标志性语句有哪些?
无信
暴躁易怒
粗鲁
无礼
知错能改
——“期日中,过中不至”
——“友人便怒”
——“非人哉!”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
3.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白事理(懂礼识仪),聪明刚正,性格直率。
两方面反驳:
1、无信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无礼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陈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父亲友人的?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失礼。客人既已认错,就应原谅他,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而元方“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很尴尬。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怀宽广,有涵养吗?
不失礼。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无信无理之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这也体现了元方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6.读了这则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人际交往中,它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元方确实是聪明机智的孩子,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信与礼的重要性, 诚信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小结
课堂小测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课堂小测
⒊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令尊 令郎 陛下 足下 麾下
谦词有:敝人 卑职 寡人 老朽
课堂小测
4.“友人惭”的原因?(用原文回答)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课堂小测
5.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聪明、机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