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8 15:4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意,把握本文的观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挖掘“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关联。
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庖丁解牛的场面。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悟文章寓意,体悟文章思想主旨,学习庄子哲学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清整篇文章的思路结合对庖丁解牛过程的描写,理解其高超技艺中蕴含的“道”,挖掘“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关联。把握孟子层层深入、跌宕起伏的说理技巧;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感受孟子的形象。
【教学难点】
感悟庖丁解牛之道的内涵及其具有的启示意义。
【教学资源】
视频《庄子说道》动画版,《先秦诸子思想精华与文学价值研究》(霍建波著)。
【教学过程】
任务一:趣谈庄子之事
1.你知道庄子的哪些故事或典故?
预设:庄周梦蝶,知鱼之乐,自由之龟,视权贵如腐鼠,无用之用,匠石运斤,鲁王养鸟,鼓盆而歌,望洋兴叹,死亦可乐......
2.结合你的所知,用一句话评价庄子。(PPT出示)
西汉·司马迁: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唐·白居易: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读〈庄子〉》)
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鲁迅与庄子》)
闻一多: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独见》)
王蒙:庄子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与众不同的哲学家,古今中外独此一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非常深邃的思想变成了文学,变成了艺术,变成了神话、寓言、故事、传说。他的那些论述哲学问题的文字都是朗朗上口、比喻精当、辞藻华丽、文风开阔、见棱见角、妙不可言的,读起来你感到的是津津有味、心旷神怡。这就做到了深奥哲理的文学化与趣味化。
任务二:走进庄子之文
子任务一:读课文,赏析庄子之语言美
1.和谐之美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请读出“之所”、“然”、“也”、“矣”等词的效果。
预设:“之所”的妙用,音韵的和谐;“然”字的妙用,音节的协调;“也”的妙用,音节的统一。
2.凝练之美
请找出本文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预设:庖丁解牛、切中肯綮、目无全牛、官止神行、批郤导窾、踌躇满志、游刃有余、善刀而藏、新硎初试。
3.情感之美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⑴文惠君的两次评价,你能读出什么文惠君怎样的内心?
预设:第一次赞叹于口;第二次折服于心。
⑵读第一段和第三段,从庖丁解牛的场面和解牛之见,你能读出庖丁怎样的心情?
预设:行为的享受,内心的自得。
子任务二:再读课文,分析庄子之技法美
1.形象美。读第三段,思考:庄子笔下,一代名庖的成功的密码是什么?
明确:
一是有理想、有追求。
二是坚持不懈,不断探索。这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
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
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⑶“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目有全牛→ 目无全牛→ 游刃有余
(不懂规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
三是顺其自然,不强求,“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四是谨慎行事,绝不莽撞,“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五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2.结构美。请梳理出本文的结构特点。
第一段:写庖丁解牛的精彩场面
第二、三段:阐述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
第四段:文惠君“得养生焉”,点出本文主题
3.手法美。古今名家对庄子评价颇高,结合本文,请说说文中有哪些精彩的手法?
⑴丰富的想象
解牛场面的从绘形和摹声两个方面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把解牛场面做了诗意化的处理。解牛时的动作姿态,连用五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是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用了两个拟声词“砉然”、“騞然”;两个比喻“《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个至高的境界。一系列的动作连贯流畅、一气呵成,逼真地再现庖丁解牛的全过程,反映了庖丁技艺的高超,给我们一种艺术的享受。解牛的虚无,情节的虚无,不见于诸史书也不合常理的故事,读者竟然能信以为真,足见作者想象的妙用和亦真亦幻绚烂迷离的描写功夫。
⑵成功对比。纵向上,庖丁用自己成长的三个阶段作比;横向上,庖丁将自己与良庖、族庖作比。
⑶铺叙和升华。“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对庖丁解牛场面和解牛之见的虚构铺叙,是借文惠君之口得出“养生之道”,实为升华庄子养生之道。
子任务三:三读课文,领悟庄子之思想美
1.庄子的“养生之道”与庖丁的“解牛之道”有何联系?
2.庄子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材料二:“这其实就是一种避世的、无为的、不讲求抗争的消极思想,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任务三:比较儒道智慧之美
1.结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三篇文章,比较儒道两家在处世观念、社会理想、治国理念、关注对象方面的不同。
2.你如何看待儒、道两家的处世态度?可结合文本内容、孔孟庄所处的时代、个人境遇及其他人物、史实等,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儒道两家并无优劣,各有智慧。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
“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
—— 南怀瑾《论语别裁》
作业布置
1.将课堂对儒道处世态度的看法写出来,不少于200字。
2.阅读《序技赠写真李山人》,概述“李子貌人”的三个阶段,写出对你学习处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