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梳理+提高训练)一
知识点一:搭积木比赛
1、要想正确画出从不同方向(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应选好观察的方向,并确定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画成平面图形后的正确位置。
2、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根据给定的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和小正方体的数量还原立体图形。
根据给定的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和小正方体的数量可以还原成不同的立体图形,要把可能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各种情况一一列举出来。
知识点二:观察的范围
1、观察的范围
观察点的位置越低,观察到的范围越窄(小);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广(大)。
随着观察点和遮挡物的接近,观察的范围越来越小。
知识点三:天安门广场
1、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可以假设自己在拍摄地点,根据照片中景物的特点,联系生活经验判断;也可以借助实物模拟,创设模拟情境,亲身观察,得出结论。
2、判断连续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的方法:可以假设自己随着拍摄者的行走路线游览,想象自己会依次看到哪些景物;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实物模拟,创设模拟情境,亲身观察,得出结论。
一、选择题(共16分)
1.关于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变小。
B.晚上同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你走向路灯时,影子变长。
C.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一个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块小正方体。
A.4 B.5 C.6 D.7
3.左图中,小明从上面看到的是( ),小明从右边看到的是( )。
A.; B.; C.; D.;
4.如图,四辆车在同一车道内行驶,( )号车因前车遮挡,司机看不见标有“石家村”的牌子。
A.① B.② C.③ D.④
5.如图:小明和淘气玩捉迷藏游戏,淘气躲在( )会被小明发现。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6.摄影师围绕小熊走一圈,拍摄了四张照片(下图),拍摄的位置变化顺序依次是( )。
A.正→后→右→左 B.左→后→右→正
C.正→右→后→左 D.正→左→后→右
7.笑笑从M点开始从妈妈和妹妹面前绕一圈给她们拍照,她拍摄先后顺序是( )。
A.④②③① B.④①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8.四辆车在同一车道内行驶,当行驶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因前车遮挡,( )号车的司机看不到红绿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共16分)
9.画出夜晚路灯下人的影子。
同样高的人离路灯越近,他的影子就越_______。
10.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要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 )个小正方体。
11.爸爸晚上散步经过路灯时,他距离路灯越近,影子越( ),他距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 )。(填“长”或“短”)
12.一张桌子上放着几碟碗,右图分别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所看到的形状,那么,这张桌子上一共放着( )个碗。
13.下图中,从左面和前面看到的完全相同的的是第( )幅图。
(1) (2) (3) (4)
14.淘气乘船游览,游船从A点出发。看到下面四幅图的先后顺序是( )。
15.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一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
16.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要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 )个小正方体。
三、判断题(共8分)
17.小明用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他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那么如果从侧面看摆成的物体,看到的图形是。( )
18.淘气和妈妈晚上去超市,他发现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 )
19.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那么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可能是。( )
20.小熊猫看到的是数字4。( )
四、连线题(共12分)
21.(6分)连一连。
22.(6分)下面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五、作图题(共18分)
23.(6分)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4.(6分)小山羊能看到小鸟吗?小山羊想看到小鸟,应该站在什么位置?画一画,说一说。
25.(6分)如图是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请你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六、解答题(共30分)
26.(6分)红红能看到A点吗?能看到B点吗?请先作图,再回答。
27.(6分)4块搭成,从正面、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一样的吗?
28.(6分)小东爸爸在阳台上朝下看(如下图)。
(1)这时阳台上的爸爸能看到小东吗?
(2)小东大约走到什么位置,爸爸才能看到他?在图上标出来。
29.(6分)小明放学回家,走到树前面这个位置,能看到四楼阳台吗?选一选,圈出正确答案。(能,不能)
30.(6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按要求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能用几个小正方体?最少能用几个小正方体?
参考答案
1.A
【分析】在夜晚,同样的物体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越长,据此即可逐项分析。
【详解】A.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会变小,说法正确;
B.晚上同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你走向路灯时,影子变短,原说法错误;
C.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长,原说法错误;
D.第一个说法正确,所以这个说法不合理。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物体的范围,熟练掌握它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说明这个立体图形有3层,每层一定有一个小正方体,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可以确定至少有三行,但是重复了一块,所以是3+3-1=5块。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这个图形需要正方体个数最少时如下图所示,最小需要5块小正方体。如图:
最少需要5个小立方体。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三视图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力。
3.B
【分析】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每层并列2个正方形;
从右边看到有2层,上层1个正方形,下层有2个正方形,右齐,据此解答。
【详解】左图中,小明从上面看到的是,小明从右边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C
【分析】根据题意,连接石家村牌子的最高处与各个车辆的驾驶室,如下图,因为前车遮挡,③号车的司机看不到牌子,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四辆车在同一车道内行驶,③号车因前车遮挡,司机看不见标有“石家村”的牌子。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的范围,影响观察范围的主要因素有:观察点的高低、观察点的远近、障碍物的移动。
5.D
【分析】根据图示,从小明分别向墙壁的两端作射线,在两条射线外面的地方会被小明发现,据此即可选择。
【详解】如图:
淘气躲在A、B、C处,被墙壁挡住,不会被小明发现;躲在D处,不会被墙壁挡住,会被小明发现。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观察物体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6.D
【分析】根据图示,第一张是正面,第二张是左面,第三张是后面,第四张是右面;据此解答。
【详解】摄影师围绕小熊走一圈,拍摄了四张照片(下图),根据图示,第一张是正面,第二张是左面,第三张是后面,第四张是右面拍摄的位置变化顺序依次是正→左→后→右。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能力,要注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解答。
7.D
【分析】笑笑从M点开始从妈妈和妹妹面前绕一圈,先拍到的是妈妈和妹妹的左侧(妹妹离镜头较近),再拍到她们的正面,接着是她们的右侧(妈妈挡住了妹妹),最后拍到她们的后面,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笑笑拍摄先后顺序是③①④②。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真观察,运用空间想象力即可解答。
8.C
【分析】根据题意,连接红绿灯的最高处与各个车辆的驾驶室,如下图,因为前车遮挡,③号车的司机看不到红绿灯,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四辆车在同一车道内行驶,当行驶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因前车遮挡,③号车的司机看不到红绿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的范围,影响观察范围的主要因素有:观察点的高低、观察点的远近、障碍物的移动。
9.作图见详解;
短
【分析】以路灯的光源为一端起点,分别过两个人的头顶画射线,射线与地面的交点到人脚下线段长度为影子长度。比较影子长度。
【详解】通过对比影子的长度,可以得到同样高度的人,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
如图: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动手作图和对比分析总结能力。
10. 7 9
【分析】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有2排,第一排有3个正方体,第二排都有2个正方体;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有2层,下面一层有3个正方体,上面一层有2个正方体;
综合正面和左面来考虑,下面一层有(3+2)个,上面一层最少是两个,最多是2排(2+2)个;据此解答。
【详解】最少:3+2+2
=5+2
=7(个)
最多:3+2+2+2
=5+2+2
=7+2
=9(个)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要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7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9个小正方体。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1. 短 长
【分析】由点光源出发,连接物体的最高点和地面的连线,阴影部分的长度就是物体的影子;影子在与光的来源相反的方向,人与灯的水平之间的夹角越大,影子越短,据此解答。
【详解】爸爸晚上散步经过路灯时,他距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他距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长。
【点睛】路灯下物体的影长: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长。
12.10/十
【分析】由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可知一共有3叠碗,再由前面、右面看到的形状可知第一排有2叠碗,每叠4个,第二排有1叠碗靠左面2个,由此计算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由上面看到的形状可知一共有3叠碗,再由前面、右面看到的形状可知第一排有2叠碗,每叠4个,第二排有1叠碗靠左面2个;
一共有
4+4+2
=8+2
=10(个)
一张桌子上放着几碟碗,右图分别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所看到的形状,那么,这张桌子上一共放着10个碗。
【点睛】此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注意看的位置与物体之间的联系。
13.2
【分析】(1)从左面看有2层,上层有1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左齐;从前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右齐;从左面和前面看的不一样;
(2)从左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左齐;从前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左齐;从左面和前面看的一样;
(3)从左面看有2层,上层有1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左齐;从前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右齐;从左面和前面看的不一样;
(4)从左面看有2层,上层有1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右齐;从前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左齐,从左面和前面看的不一样;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下图中,从左面和前面看到的完全相同的的是第2幅图。
(1) (2) (3) (4)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要有较强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14.dcab
【分析】如图,我们把三个建筑由高到低分别叫做高、中、低,淘气在A点看到:低在中间,高在左边,低在右边,是d;
淘气乘船向右走看到:高在中间,低在左,中在右是c;
淘气乘船继续向右走看到:高在中间,低在左,中在右,与刚刚看到的三个建筑的方位不变,只是高与低距离远了,是a;
淘气乘船继续向右走看到:高的下部被中挡住一部分,与低的距离更远了。是b。
即淘气乘船游览,游船从A点出发。看到下面四幅图的先后顺序是d、c、a、b。
【详解】淘气乘船游览,游船从A点出发。看到下面四幅图的先后顺序是d、c、a、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视觉中三个建筑位置的变化情况确定先看到这几幅图的先后顺序。
15. 6 9
【分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由此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有2层,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那么第一层最多有8个小正方形体,最少有5个小正方体,第二次有1个小正方体,据此解答。
【详解】最少:5+1=6(个)
最多:8+1=9(个)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一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6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9个小正方体。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三三视图确定立体图形,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16. 5 8
【分析】从正面看,这个立体图形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最少两个小正方体,下面最少三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这个立体图形分为前后两排,综合正面和左面来考虑,下面一层最少3个,最多6个,上面一层只能是两个。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 8个小正方体。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观察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理解与认识。
17.√
【分析】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可确定底层2块,另外2块在第二层,结合正面看到的图形也是这两块只能在左边,所以这6个正方体摆成的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从左边看到的图形是。
【详解】小明用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他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那么如果从侧面看摆成的物体,看到的图形是,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结合正方体的数量确定正方体的摆放方法。
18.√
【分析】可以运用图形进行协助解答,人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人离路灯越远,影子越长,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画图如下:
他发现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借助图形较容易理解,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9.√
【分析】通过上面看到的形状可知,这个物体的最下层有3个小正方体,通过左面看的,说明这个物体再竖着的方向至少有3个小正方体,则从正面看,顺着的方向至少也是3个小正方形,不可能是2个小正方形,由此即可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从正面看到的形状至少应该有3行,由此即可知道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三视图,此题主要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实践一下。
20.√
【分析】小熊猫是从侧面观察正方体,看到的正好是数字4。
【详解】小熊猫看到的是数字4。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
21.见详解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上面看有2层,上层2个正方形,下层2个正方形,形成一个“田”字;
从右侧看有2层,上层1个正方形,下层2个正方形,左齐;
从左侧看有2层,上层1个正方形,下层2个正方形,右齐,据此解答。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观察能力。
22.见详解
【分析】第一个图形从正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居中;
第二个图形从正面看有3层,最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上面2层各1个小正方形,左齐;
第三个图形从正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3个小正方形,左齐;
第四个图形从正面看有2层,上层1个小正方形,下层2个小正方,左齐,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
【点睛】熟练掌握对物体三视图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见详解
【分析】从正面看有3层,上层和中层各有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居中;
从上面看有2层,上层有3个小正方形,下层有1个小正方形,居中;
从左面看有3层,上层和中层各有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左齐,据次画出三视图。
【详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需要熟练掌握。
24.见详解
【分析】根据观察,可知小山羊不能看见小鸟,小山羊看小鸟的视线被蘑菇屋挡住了,所以小山羊应该向左移动一点。
【详解】小山羊不能看到小鸟。小山羊应该向左移动一点。
如图: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5.见详解
【分析】上面的立体图形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正面能看到一行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从左面能看到一行3个相同的小正方形;从上面能看到5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分两列,左列3个,右列2个,上齐。
【详解】
【点睛】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26.见详解
【分析】分别连接小红和乙楼的最高点,看它们的延长线是否与甲楼相交,进而确定是否看到A点或B点。
【详解】图如下:
由图可知,甲楼的B点在小红的盲区,不能看到;甲楼上的A点在小红的视区内,能看到;所以,小红不能看到B点,能看到A点。
【点睛】本题考查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27.一样
【分析】先观察每个小正方体的位置,然后确定观察方向,判断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有几个正方形以及每个正方形的位置即可。
【详解】从正面、上面看到的都是两层,下层左右两个正方形,上层靠左一个正方形,是一样的。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图形,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8.(1)爸爸看不到小东。
(2)当小东走到如下图所示位置时,爸爸可以看到他。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此时爸爸是看不到小东的。
(2)根据光的直射作图,求出爸爸能看到小东时,小东的位置即可。
29.不能
【分析】解答此题时,把小明的眼睛看作数学中的“点”,确定遮挡物的“有效点”,将视线看作数学中的“线”,将观察的范围看作数学中的“区域”,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由图可知:小明放学回家,走到树前面这个位置,不能看到四楼阳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视线如图光线,是沿直线方向传播。
30.最多能用7个小正方体,最少能用5个小正方体。
【分析】从左面看,物体有两层,上层有1排,下层有两排;从上面看,物体有两排,上一排有3个小正方体,下排有1个小正方体;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下层需要3+1=4个小正方体,上层最少只有1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是7个小正方体,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
最多能用7个小正方体,最少能用5个小正方体。
【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三视图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